文明的演講稿高中生(精選4篇)
文明的演講稿高中生 篇1
講文明、懂禮儀、從我做起。德國著名文學家歌德曾經說過:“一個人的禮貌就是一面照出他肖像的鏡子。”的確,人們總是根據一個人的言行舉止評價這個人。因為,文明禮儀是人與人之間和諧相處的金鑰匙,只有擁有它才會使我們的校園更美好。
我國是文明古國,文明的長河在我國源遠流長。孔子曾說:“不學禮,無以立。”就是說一個人要有所成就,就必須從學禮開始。可見,孔子對文明禮儀教育的重視程度。曾子是孔子的弟子,有一次,他在孔子身邊侍坐,孔子要指點他最深刻的道理,于是,他立刻站起來,走到席子外面,恭恭敬敬地回答道:“我不夠聰明,哪里能知道,還請老師把這些道理交給我。”在這里,“避席”是一種非常禮貌的行為,他的故事被后人稱為“曾子避席”,他懂禮貌的精神也被后人傳誦。在這個故事中,體現出了孔子與曾子的師生禮儀,也讓我們懂得了文明禮儀的重要和力量。
陽光明媚的三月,是我校文明習慣養成月,同學們要講文明、懂禮貌,養成“講文明話、辦文明事”的好習慣。在校園里,與老師、同學講話時,要注意自己的禮貌用語,遇見老師,要主動地說一聲“老師您好”,下課后,應積極主動地將老師的教學用具送進辦公室。在樓梯道理,同學們要輕聲慢步靠右行,不追逐打鬧。課間,不吃零食,不隨地吐痰,不從高處扔垃圾,不說臟話。在我校“文明監督崗”的監督、幫助下,改掉陋習,養成“講文明話、辦文明事”的好習慣。
同學們:好習慣成就大未來。
作為21世紀的少年,我們有責任有義務,繼承中華民族文明禮儀的傳統美德,讓文明禮儀成為我們心中永恒的光芒。行動起來吧,青少年們,從小事做起,從身邊做起,讓我們每一位七中學子都成為文明的學習者、傳播者、實踐者,讓文明禮儀之花開遍校園!相信,七中的明天將會更加美好!
文明的演講稿高中生 篇2
每人口中的“文明”在哪里?當我看到這組漫畫時,總會想起“文明”,但“文明”在我們生活環境中的哪個角落呢?似乎很茫然。
在一個陽光燦爛的早晨,小文和小明一起走在上學的路上。走著走著,突然看到了一堆垃圾,發出陣陣惡臭,里面有果皮、塑料袋、紙屑、發霉的面包和牛奶盒。有些人捂住鼻子急匆匆地走了。小文看著那堆惡心的垃圾對小明說:“誰這么缺德,垃圾箱就在旁邊,也不扔準點,弄得周圍臭氣熏天。”小明回答道:“對呀,垃圾箱就只有一步之遙,也不肯放好些!”“這些垃圾會污染環境的呀,不如我們把它收拾干凈吧!”小文說。
他們說干就干,一起用潔白的小手撿起骯臟的垃圾,把垃圾一點一滴地放入垃圾箱。經過他們的努力,剛才路邊上的垃圾被他們清理得一干二凈。過了一會兒,小明又皺著眉頭說:“這次被我們發現了,又收拾干凈了,但不能保證沒有人再會這樣做,怎么辦呢?”小明沉思了一會兒后,說:“有了!”只見小明迅速地拿出筆和紙,一筆一畫地在紙上寫道:文明只差一步,并把警示語貼在了垃圾箱上。小文看見后,連忙豎起大拇指,稱贊道:“你真聰明!這樣就能時時提醒人們不要亂扔垃圾了。”
看了這組漫畫后,讓我想起了發生在身邊的幾件事。有時在校園里,不時會看到一些同學把喝完的牛奶盒當成籃球,投入垃圾箱里,如果投中了,就會高興得手舞足蹈;如果沒投中,就視而不理。有時在校門外,總會看到有些人走著走著,突然“咳”地一聲就把痰吐了出來,真不衛生,這樣會滋生細菌。
假如人人都愛護環境,不亂扔垃圾,那我們將會生活在一個干凈的城市中;假如人人都從己做起那么我們的大氣會更清新,我們不用再浪費紙和筆,真身邊的一草一木,那我們將會生活在一個“綠色的海洋”里;假如人人都節約生活中的資源,那我們將生活在一個和諧的城市里;只要人人都從我做起,從生活中做起,那我們的生活環境將會越來越好!請大家行動起來吧,為美好的明天而努力!
文明的演講稿高中生 篇3
我們是文明人!
這句話誰能質疑?穿著舒適衣衫,搭乘現代化交通工具往來穿梭于摩天大廈之中的我們,發明了電燈電腦飛機輪船的我們,有著復雜龐大社會結構的我們,看著那些渾身毛發的動物和依賴著陽光土壤的脆弱植物當然可以充滿自豪地挺起胸膛說:“我們是文明人!”我們已經擺脫了野蠻和無知,我們有高度發達的科技,我們甚至可以擺布其他的生物,掌控它們的生與死。當然,我們不再是自然界中充滿野性的生物,我們是文明人!
然而,我們是真正的文明人嗎?
揮舞著明晃晃的“文明”,我們可以讓擎天巨樹轟然倒地;扣動“文明”,我們貪婪地前去剝下一只猛虎的毛皮;“文明”的煙囪里翻滾出污濁的廢氣,“文明”的車間肆意向河水中傾瀉著污水;“文明”的嘴因為小小的摩擦相互謾罵,而“文明”的手腳會裹脅著骯臟的言語推搡踢打。這就是我們的文明,我們引以為自豪的文明。
不錯,人類經歷千萬年的進步終于使自己擺脫了祖先野蠻的外表,我們長出了文質彬彬的臉孔,而這并不意味著這樣的我們就已晉升到文明的行列。你說得沒錯,世上再沒有第二種生物如我們擁有發達的科技,擁有超凡的智慧。可這充其量只是物質的文明,我們匱乏的正是與蓬勃發展不斷前進的物質文明尺度相匹配的精神文明。
不得不說,在高水平的物質文明的比襯下,我們的精神文明脆弱無力,或者可以說,我們的精神仍處于野蠻的狀態。對自然掠奪式的開發顯現著我們的無知與貪婪,連年不斷的戰爭又怎能不讓我們懷疑自己正施行著野蠻。
物質的文明與精神的野蠻比純粹的野性更可怕,因為有了物質文明的幫兇,野蠻的精神更加肆無忌憚,不可控制。
物質文明需要精神文明的指引,不然,精神的野性會將物質的文明引向歧途,并將它自己擊得粉碎。我們這些文明人,該為自己野蠻的精神臉紅啊。當我們懂得愛世上一切生物,當我們的精神蛻下野蠻的毛皮的時候,才可以捫心無愧地說一聲:“我們是文明人!”
文明的演講稿高中生 篇4
敬愛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今天我們演講的題目是《引領校園文明》。
當你帶著憧憬與喜悅漫步于xx校園中時,蔥蘢綠樹、繽紛鮮花,帶給我們滿心的愉悅與希望。可是,當一個廢紙團躺在如茵的綠草上,一個塑料袋乘著微風在空中打旋時,這場景猶如優美的畫卷上浸上了一片墨漬,令人嘆惋。
是啊,個別不文明的行為,損害著我們學校的文明形象。那么,怎樣才能使文明滋養我們的校園,充盈我們的身心呢?
首先,用尋找美的眼睛發現身邊一道道文明的風景。
走在樓梯間,緩步右行,低聲細語,是文明;不亂扔垃圾,分類投放是文明;尊敬師長,看到老師主動禮貌的說聲“老師好”,是文明;關愛同學,友情互助,在需要時伸出援助之手,是文明;代人著想,原樣交接,是文明;升旗儀式,肅穆而立,懷誠敬心高唱國歌,更是文明……文明并不是做驚天動地的大事,我們的一言一行在舉手投足之間的自律,都在展示學子的優良習慣和文明素質。
再就是用文明的方式與周圍的人相處。俗話說: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一句不經意的惡語可能傷及友情與師生情。當給同學一句贊美、一句鼓勵時,當我們在課堂上專心致志的聽講,課后對老師說一句“謝謝您”時,我們發自肺腑的良言會像溫暖的陽光一樣,傳遞出去。
同學間有了摩擦,一句真誠的“對不起”、“沒關系”冰釋尷尬,找回友情;同學遇到困難心情低落,一個擁抱給人安慰和快樂;看到有人亂丟果皮紙屑時,用行動告訴他正確的做法;遇到有人橫穿草坪時,可以帶領他去欣賞一下小路的迷人。
課堂文明體現著學子良好的學習狀態。上課鈴響了,放下未完成的事情,專注聆聽與理解;課上互動時,高舉右手,大聲說出你的觀點;小組討論時,積極發表見解互相給予啟發。讓文明的課堂更加充實校園,
學校是讀書的地方,讀書是文明的源泉,文明是讀書的目的,因為讀書就是為了成為文明的人。美文閱讀就像種在同學們心中的一顆文明的種子,在老師的呵護、指引下,茁壯成長。那回響在校園里的朗朗書聲,那擺放在班級讀書角的優秀書籍,都在彰顯著學子的高雅品位。
作為接受著良好教育的學子,有著自律的行為:懂得愛護公物、厲行節儉,不會踐踏學校的一草一木;節約用水,及時關上水龍頭,絕不浪費寶貴的資源;離開教室輕輕關上電燈與風扇,不白白耗費一度電;進出教室,輕推開門、隨手關門;開關櫥柜小心翼翼,不干擾同學們的活動。進餐時,應當心懷感恩,珍惜學校的每一餐飯食,不在校外購買有損健康的“三無食品”,自覺維護我們的身心健康。
同學們,讓我們自覺地遵守校園規則,不占用公共空間擺放個人物品;在人多的情況下自覺排隊,低聲交談,懂得維護公共秩序。
文明行為塑造文明校園,文明校園成就文明學生。做為優秀一份子,我們理應告別不良的行為和習慣,用正知、正行提高自身素質,讓我們的一舉一動成為美麗校園的風景線,為“xx人”這三個字增光添彩!
同學們,“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讓我們從細微的小事做起,從我做起,讓文明成為習慣,讓校園成為文明推動的溫馨家園。愿我們每一位學子,共同執起文明的畫筆,為我們的成長增添光彩和榮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