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好普通話做文明少年演講稿(精選3篇)
講好普通話做文明少年演講稿 篇1
尊敬的各位:
大家好!
在浩瀚的歷史長河中,中華民族五千年明,書寫著永不停息、對美好幸福的追求,展示著永不磨滅、對民主富強的探尋。綿延的'歷史、燦爛的文明,從來就沒有中斷過。
中華民族本來就是禮儀之邦,溫文爾雅,謙恭禮讓,是華夏兒女世代相傳的美德;在現代的社會中,我們更加要講文明,懂禮貌,提高文明素養。
文明禮儀的內容涵蓋著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乘車讓座是文明,遵守排隊秩序是文明,愛護公共財產是文明。文明禮儀貫穿在我們日常生活的點滴小事之中。所以我們更應該時刻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讓文明禮儀貫穿于我們心中。
“國家榮辱,匹夫有責”,做為二十一世紀的小學生,我們有責任做中華文明的傳承者,用“謙謙君子”的標準要求自己,宏揚禮儀之邦的優良傳統,從我做起,從小事做起,用我們的行動去感染身邊的人,用我們的真誠去打動他人的心。希望大家一路留下的不僅是歡聲笑語,更有我們中華學子的文明素養和儒雅風度。未來屬于我們,世界屬于我們,讓我們在中華民族偉大精神的熏陶下,刻苦學習,頑強拼搏,時刻準備著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而努力奮斗!
謝謝大家我的演講到此結束。
講好普通話做文明少年演講稿 篇2
人最寶貴的是生命。生命屬于人的只有一次。人的一生應當這樣度過:當回首往事的時候,他不會因為虛度年華而悔恨,也不會因為碌碌無為而羞愧;在臨死的時候,他能夠問心無愧的說:“我的整個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經獻給了世界上最壯麗的事業——為人類的解放而斗爭!薄朵撹F是怎樣煉成的》
荀子有云:“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舍,金石可鏤!币懔κ浅晒χ,是一種韌勁,也是一種積累。有了毅力,人們就不會再向挫折和困難低頭,而會更堅強地去面對。
帶著滿懷的熱情,帶著無限的期待,我看完了前蘇聯著名作家奧斯特洛夫斯基的著作《鋼鐵是怎樣煉成的》。就在這平凡的一天,我感受到了一位英雄不平凡的品質!朵撹F是怎樣煉成的》被視為理想主義的旗幟和生活的教科書,人生的路標和精神補品,一直被一代代的讀者所傳承,也讓千千萬萬的青少年有所感悟。
這是一個勇敢、堅強、孝順、富有責任心的少年——保爾·柯察金。隨著時光漸漸消逝,保爾也一點點長大,沉重的責任使他到處奔波以赴使命。他在戰火中英勇善戰,不怕犧牲;在工作中努力學習,堅持到底,最終成長為一名優秀的共產主義戰士。
保爾出身于貧苦的工人家庭,從小就“窺見了生活的底層,窺見了沉淀和渣滓,也聞到腐爛的氣味”,社會上一切的一切都是那么惡臭,充滿污物。他報復虛偽的神父,也教訓專橫跋扈的富家子弟,之后保爾與老布爾什維克朱赫來相識,從朱赫來那里保爾學到了“革命的科學”。在國內戰爭的嚴酷日子里,保爾同戰友“騎著駿馬迅速地在奔馳”,“銀色的軍刀在陽光下閃耀”,狠狠地打擊侵略者和匪徒,“足跡踏遍了全國”。
盡管負傷退出戰場,他依然在后方努力地貢獻;盡管知道自己神經中樞有問題,他并沒有退縮,一如既往地工作著,為社會無私奉獻,努力奮斗。他兩腿癱瘓,雙目失明,可他依然挺過來了,堅決地拿起手中的筆,與命運作斗爭。他就是這樣一位英雄,鋼鐵般的英雄。正如羅曼·羅蘭所說的:“最可怕的敵人,就是自己沒有堅定的信念和頑強的毅力!
生命如此寶貴,可是又有多少人做到了問心無愧呢?又有多少人能夠很好地利用我們的生命呢?跟保爾相比較,我們在生活和學習中遇到的困難又算得了什么呢?正如人們常說的:“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我們有什么理由唉聲嘆氣、裹足不前呢?
在人生的旅途中,我們往往會遇到重重的困難,要去面對失敗的打擊和不被人理解的痛苦,或者在學習上遇到難題時,或者考試失敗時,或者比賽落后時……想想保爾,想想他遇到困難時那種頑強的毅力,那種鋼鐵一般的精神,自己的苦難就變得微不足道了,我們不可能一步登天,只有腳踏實地,一步一步向前。相信自己,勇敢面對,不斷努力,不斷追求,我想,我們一定能夠跨過這條溝的,美好的未來就在不遠處向我們招手。
曾經在書上看到一句話“有的人總是在尋找解決人生困難的方法,但實際上,人生的困難就是一根根煙卷,只看你能否揉碎它,軟弱的心則是點燃香煙的打火機,只有將打火機拋入垃圾場,才能將煙卷完全摧毀。”人生就是如此,掌握在我們的手中,雖然曲折而坎坷,但我們有執著的追求和頑強的毅力,我們有自己崇高的理想,并為之而努力奮斗。
鋼是在烈火里燃燒,高溫中冷卻煉成的,因此它十分堅固。而我們,需要在苦難的磨練中,才能變得不屈不撓!
講好普通話做文明少年演講稿 篇3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老師:
大家好!
現在全縣上下都在開展說普通話、寫規范字的活動,弘揚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今天我站在這里,只想表達我心中最強烈的愿望:推廣普通話,是每個人的神圣職責。
也許有人會問,說話這種小事,至于提高到如此地步嗎?我在這里先不做回答,想請大家先想一想在中國近代發生的那段屈辱的歷史。那時日本帝國主義在中國濫施暴行,在淪陷區推廣奴化教育,讓中國的孩子學習日語,忘記母語,其用心之險惡,令人無不痛恨至極。要知道,失去了語言,就會失去對中華文化的一項偉大繼承,這是一件多么可怕的事情。
試想,如果大家都不重視普通話,都不使用普通話,都用方言土語來交流。也許,在一個區,一個省,你可以暢所欲言,可是一旦到了另一個地方,大家語言不同,無法溝通,那會出現什么樣的情況?出門無法購買車票;吃飯無法叫出菜名;住宿無法說明情況,甚至就連你想乘坐出租車離開這樣的窘境,恐怕也要跟司機一陣比劃,他才能明白你的意思。否則,你連最基本的衣食住行都要為之所困。當然,這種情況有些過于絕對。那么以現場的情況來說,如果今天在座的各位來自全國各地,大家分別用各自的方言來演講,那么恐怕我們每個人都需要一名方言專家作翻譯,否則誰也不知道別人在講什么。而如果我們是用普通話進行演講,可是普通話的發音不準,即使你在臺上一番慷慨激昂,也只會讓聽者感到索然無味、失去興趣。如果鬧出笑話,那也無傷大雅,可是如果引起誤解,造成不和,那則是得不償失。那么我們還談什么引起共鳴?還怎么共同發展?
人人都說普通話,才會讓我們的溝通更加流暢快捷;人人都說普通話,才會讓我們的工作更加快速有效;人人都說普通話,才會讓我們生活更加和諧美好。古人云:勿以善小而不為。我們不能以各種借口來降低自己說普通話的要求。提倡大家說普通話,不僅是在改善我們的交流環境,促進社會和諧發展,更是在無形中增強了中華民族的凝聚力,民族自豪感。作為一名中國人,我們是國家形象的代表,我們更要時刻注意自己的言行。我們不但要說普通話,更要把普通話說標準,為普通話的推廣落實起到光輝的榜樣作用!
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