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文明演講稿(通用3篇)
精華文明演講稿 篇1
親愛的老師們、同學們:
大家下午好
今天,我的演講題目是,告別陋習,擁抱文明。
我國是世界文明的發祥地之一,被譽為禮儀之邦,這曾令無數炎黃子孫為之驕傲、自豪。但是,如今許許多多的事例,令我們感到難堪。
我舉兩個例子。
第一個例子:據報道,國外一些地方,如新加坡是一個通用英語的國家,這個國家的公共場所的各種標語大多是用英語書寫。但其中的一些涉及文明禮貌的標語,如“不準隨地吐痰”、“禁止吸煙”、“不準進入草坪”等卻用中文書寫。為什么呢?因為有這些不文明行為的大多數是中國大陸的游客。
第二個例子:前年十一,新疆烏魯木齊一旅游景區出現80多名韓國游客集體撿垃圾的場面,其中包括30多名兒童。這些遠道而來的客人自發地組織起來清理垃圾,短短20分鐘,方圓近1公里的垃圾被清理得干干凈凈。在驅車將5個裝滿垃圾的紙箱送至垃圾站后,韓國游客才安心繼續游玩。很顯然,不文明行為給我國的國際形象帶來了較多的負面影響。
走在校園里,隨處可見到各種不文明的現象:有人將塑料袋隨手扔在樓梯間、操場中,甚至校道上,以至校園中總顯得不太干凈,各個教學樓后甚至滿地垃圾;有的人滿口臟話,開口帶臟字,不堪入耳,完全不象一個小學生;有的'人在樓道里、宿舍內大呼小叫,追逐打鬧,影響其他同學的休息。有的人在餐廳里吃飯時不排隊,在餐廳里大聲
喧嘩。這些行為已經給我校帶來了極壞的影響。古人云“知恥而后勇。”既然我們認識到了自己的缺點,所以我們要更加嚴格要求自己。我們不僅要贏在學業上,而且要贏在文明程度上。我們該怎么做?
從今天開始,每個人要對自已和同學暗暗進行“三比三反對”,一比外貌,誰更端莊、清爽、衣著得體,反對留長發、染指甲、穿臟衣服;二比語言,“請、你好、謝謝、對不起”這些禮貌用語,誰用得更多,反對滿口臟話;三比行為,誰更加講禮貌、有修養、守紀律,反對舉止粗俗。“三比”之后,我們就大致可以看出每個人的文明程度了。文明,現在已經成為社會進步的標志,它是高貴、是修養、是禮儀、是風度。讓追求卓越的我們,遠離粗鄙,遠離庸俗,擁抱文明。謝謝大家!
精華文明演講稿 篇2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評委、老師們:
大家好!
五千年的華夏文明,中國素以“禮儀之邦”的著稱于世。作為現代文明人,更加要傳承文明禮儀風范。
文明的小事常常發生在身邊。量定你是否是一個合格的現代文明人,就體現在這一件件小事上。但往往被我們忽視,所以我們要把文明禮儀融入到社會生活中。而我們也要從小培養,養成良好的文明習慣,為美好的將來打下基礎。
記得老爸買了私家車后,我就再也沒有乘過公交車了。乘公交車的樣子雖然印象不深了,但發生在公交上的事,至今仍然記憶猶新。坐在車上,望著窗外,陽光明媚。車停了,人民醫院的站到了,有一群人一窩蜂的下車了。正當司機準備再次前進時,一位六十多歲的'老奶奶手一邊揮著一邊喊著:“等一下,等一下!”她上車了,望了望周圍,似乎沒有位置了。這個老奶奶——一個農村老婦女,她喘著粗氣。老奶奶一上車,車上似乎都是她的聲音,她說著還一邊笑著。她笑瞇瞇的問了身旁一位90后的年輕人:“小伙子這是往那一站的啊,老了,眼都花了。”那個所謂的年輕人不僅沒有回答老奶奶,并且帶著輕蔑的眼神瞪了一瞪老奶奶。“嚓、嚓”,公交車剎了一個急剎車,老奶奶向前沖了一下。車子上所有的人都把目光集中到了老奶奶一個人的身上。老奶奶似乎嚇到了,一句話也沒有說,目瞪口呆的看了看周圍的人有一些“不知羞恥”的人還在偷偷的笑老奶奶。不知怎么了,天空外面下起了雷陣雨,天色也一下子灰暗了許多。這個時候,坐在前頭的售票員阿姨察覺到了什么,她走到了后面,很嚴肅的對某些人說:“懂不懂得什么叫尊老愛幼啊?!老人家難得上一次市里,坐個公交還這么費力。”說著,這個阿姨便攙扶著老奶奶到了車的前頭,讓老奶奶坐在售票員的專用位置上,而自己卻站著。
“老人家,很少來市里啊。”
“是的啊,來找我閨女咯。”老奶奶臉上洋溢著笑容。
“閨女在市里工作啊,很好吧。”
“呵呵,恩,市里好啊,熱鬧啊。”
……
車上很安靜,所以老奶奶和售票員阿姨的對話聽得一清二楚。“嚓、嚓”到站了,短短的路程感覺好漫長。下車的時候,大家都爭先恐后的扶老奶奶下車。天又晴朗了,雨不在下了,老奶奶又笑了。
古人云:“愛人者,人恒愛之;敬人者,人恒敬之。”現代人,更應該用行動去實踐,去證明。做一個名副其實的現代文明人。
謝謝大家!
精華文明演講稿 篇3
親愛的老師、同學們:
“文明”,這個詞說是離我們近,但好像離我們很遠;說是離我們遠,但又很近。為什么這么說呢?現在全球都在提倡“文明”,可······冒昧的問一句,有多少人可以站出來理直氣壯地說:“我從來沒有亂扔過我身上的任何一張的紙屑;我長這么大,從來沒有在大街上吐過一口痰;我從來沒有將吃剩下的食物扔在大街上的某個角落;我從來沒有在超市里拿錯東西后,因為懶得跑,隨便扔在一個地方;我從來沒有講過一次粗話······”我相信所有的人應該都被這些條件給打倒了,就算有人從來沒有做過這些,那也成為極為罕見的了,真的可以稱之為“人中極品”。
以前,我曾經看過這樣一則報道,說的是新加坡。新加坡,一個通用英語的國家,在這個國家,所有的公共場所的各種標語都是用英語書寫的。但其中的一些文明禮貌的標語,如“不準隨地吐痰”、“禁止吸煙”、“不準進入草坪”等都是用中文書寫的。為什么呢?相信你也和我一樣有著疑問,因為這些不文明的行為大多數都是中國大陸的游客所為。為此,到新加坡考察的一位中學校長語重心長地說:“不文明行為也,國恥。”不知道大家是否還記得,中央電視臺曾經報道,國慶節后的天安門廣場,隨處可見口香糖的殘渣,有的不到一平方米的地面上,竟然有9塊口香糖的污跡,密密麻麻的口香糖斑跡與天安門廣場的神圣和莊嚴形成了強烈的反差。
中國自古以來就被稱為“禮儀之邦”,問問自己的良心,自己這么做,是不是有愧于“禮儀之邦”這個稱號。 地鐵上,公交車上 ,隨處可見的是愛心區、老弱病殘孕專座,但座位上坐著的永遠是一個健健康康的青年。沒有座位的老人,孕婦和抱著小孩的婦女只能站著。與此同時,車內的廣播上正在喊:“請給老人、孕婦和抱小孩的婦女讓座,謝謝合作!”原本我以為會有人起身讓座,可所有人都無動于衷,反而和喊之前的情景一樣,玩手機的繼續玩手機,睡覺的繼續睡覺。心中的怒火不禁油然而生,這些人怎么可以這樣呢!給孕婦和抱著小孩的婦女讓座,等于給世界上一位偉大的母親讓座。如果這樣想還不能讓你起身讓座的話,那我們換個角度想一想:假如你的母親現在懷胎十月或者抱著你搭乘公交車或者地鐵,沒有人讓座的話,你心里也會有一團怒火的。
現在在學校里,有很多同學早上就像沒有刷牙一樣,“出口成臟”。一句話里不帶幾個臟詞,心里就像和自己過不去一樣。你可想過,這些粗話從自己口里說出去,可能會把自己的氣憤排掉,可別人聽到以后會怎么評價這樣一個人呢,是會說他不講文明還是說他已經甩棄了做人的根本?一句粗話,在別人眼里把自己的品味降低了;一句粗話,在別人眼里把自己的素質降低了;一句粗話,在別人眼里把自己的人格降低了········請問,說粗話有意義嗎?
讓一個座位,讓掉自己心中的遺憾;收回一句臟話,收回做人的根本。行動起來吧,用行動讓文明之花開滿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