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家愛校做文明學生演講稿(通用3篇)
愛家愛校做文明學生演講稿 篇1
親愛的老師、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
我今天演講的題目是“愛家愛校做文明小學生演講稿”。
禮儀在我們的生活中無處不在,它可以顯示一個人的道德修養,它可以增進人與人之間的友誼,它可以維護社會秩序,它的作用是太多太多了。
一個人最重要的品質就是文明!一個有尊嚴的人,一個受人尊敬的人,他一定是一個講禮儀、講文明的人。
回顧悠久的歷史,我們曾擁有的光榮自豪,是“講文明,懂禮儀”締造了享譽千年的“禮儀之邦”。在這個春意濃濃、生機勃勃的三月里,大地再次披上了綠裝,我們也將迎來一個嶄新的面貌。那么,我們如何才能讓禮儀在美麗的校園中泛濫呢?
作為學生我們應該穿著得體,符合學生的身份,體現新世紀學生向上的風格,因為外表、儀容、儀態都能體現一個人的道德修養。
升旗儀式是最隆重的。這凝聚了文明和熱血的國旗,在禮儀中顯得更加鮮艷。此時此刻,在國旗下我們一定要嚴肅認真,精神飽滿,高唱國歌,不負“禮儀之邦”這一美譽。
課堂禮儀對教師的教學有很大的影響,它直接關系到一個班級的榮譽感和凝聚力,體現了班級的課堂風貌。
校園禮儀更重要,下課后,不要隨地吐痰,亂扔紙屑,不要拿粉筆玩耍,上下樓梯一律右行、見到老師和客人用普通話問好。
我們還應該愛護花草樹木和一切設施,不跨越綠化帶,愛護清潔衛生,服從老師的管理,接受值周學生的批評勸阻。受到老師的幫助,要主動真誠地說謝謝。
學生不能脫離禮儀,它就像油,使粗糙的摩擦消除痕跡,如果有矛盾,更多的是自我反省。理解并包容他人。培養較強的協作精神,這樣使班級更團結、友誼更深厚。
在創建文明城市的過程中,整個中國充滿了文明的氣息,你就是其中之一。相信自己,我們能做到。我們將秉承傳承禮儀的使命,無負于未來,無負于這教育我們的美麗校園。
今天,在這莊嚴的升旗儀式上,我倡導的“文明禮儀校園行”,既是對歷史的回顧,也是對文化的感悟,也是對現實的反思。
請采取行動!從我做起,從每一件小事做起,清潔的環境,文明的校園,這就是愛校愛國主義的表現!只要我們共同努力,我們的校園將充滿文明的花朵,我們的祖國將處處洋溢著禮儀的芬芳!
謝謝大家!
愛家愛校做文明學生演講稿 篇2
尊敬的各位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我今天為大家演講的題目是《守規范,正學風,做現代文明中學生》。
同學們,當你們邁進中學大門的那一時刻,是否想過,你們應該怎樣度過這寶貴的三年時光?是否想過,如何做一名合格的,優秀的中學生呢?是否暗暗下過決心,我一定要做一名老師眼中,家長眼中,同學眼中的好學生呢?
隨著經濟,社會和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各種新事物,新觀念的不斷涌現,特別是出現一些歪風邪氣,對我們中學生的行為習慣產生了重大的影響,甚至影響到安靜文明的校園,那么,作為莘莘學子的我們如何去應對這些不良風氣的沖擊呢?
中國是一個有著五千年歷史的文明古國,中國素來是一個溫文爾雅,落落大方,見義勇為,謙恭禮讓的文明禮儀之邦。作為現代中學生,如何去繼承這種優良傳統呢?我想,首先要學習做人,做一名“守規則,守規范的現代文明新人”。
我認為,清除陋習需要從小事做起,從現在做起,講文明語言,做文明學生,平時不講粗話,臟話,遵守校規校紀,不曠課、不遲到、不早退,不打架斗毆,不隨地吐痰,不亂扔垃圾,儀表整潔大方,在校期間不配戴首飾不穿奇裝異服,尊敬師長,見了老師主動問好,團結同學,互幫互助,生活要節儉。只有告別了陋習,才能真正走向文明,做一名合格的現代中學生。總之,我們的言行舉止一定要嚴格遵守《中學生日常行為規范》。
作為一名中學生,除了要遵規守紀外,別忘了我們學生的職責——勤奮學習。開學一個多月來,同學們都非常認真地學習,學習氣氛相當濃厚。看到這種現象,非常令人欣慰。但還有一部分同學卻令人心寒。他們不僅上課不好好聽講,作業不認真做,而且還擾亂課堂紀律,甚至有的同學還和老師頂嘴。這都是一些極其不好的現象。
俗話說,“成功之路寬又廣”。如果一個人想要邁上這段成功的道路,那么就應該學習。我們班以前的一位同學程婧,她一直以來是我學習的好榜樣。她學習的時候,總是安安靜靜的,不吵也不鬧。她勤于思考,上課回答問題總是很積極。她考試總是年級第一,但她從不驕傲。只有我們班的同學為她驕傲,為她喝彩。早讀時,她一個人靜靜地坐在自己的位子上,以自己喜歡的方式讀書。她給人感覺就是一個乖乖女。她從不遲到,從來不會說是哪次作業沒有交,從來不在上課時不隨便說話,從來不在下課的時候追逐打鬧。還有,別人向她請教問題的時候,她總是不耐其煩,認真講解。我覺得,做一名老師眼中,家長眼中,同學眼中的'好學生,就應該像程婧這個樣子。雖然,她已經轉到另外一個學校去了,但她依然是我學習的好榜樣,是我們大家學習的好榜樣。
今天,學校開展這次“守規范,正學風”的演講比賽,目的就是想讓我們言行舉止嚴格遵守《中學生日常行為規范》,好好學習。在此,我號召全校所有學生,攜起手來,從小事做起,從良好的習慣做起,做守規范、愛學習的現代文明中學生。讓文明禮儀之花,讓學習的常青之樹,開滿校園的每個角落,為把我校建設成為一流的現代化名校而不懈努力吧!
謝謝大家!
愛家愛校做文明學生演講稿 篇3
尊敬的領導、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今天是12月4日憲法日,也許很多同學對這個節日不太了解,但相信大家對法律并不陌生。常言道“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大到一個國家,小到一個集體,一個個人,一切行為必須在法律允許的范圍內進行。依法治國、依法治校,是維護社會安定、校園有序的重要保障。作為國家公民,校園的主人,同學們也有責任和義務學習法律知識。通過學習法律,我們就會明白:什么事情可以做,什么事情不可做,什么樣的行為受法律保護,什么樣的行為是法律所禁止的。
或許有的同學覺得法律離我們很遙遠,但只要你仔細觀察,就會發現法時刻存在于我們的身邊,或許在不經意間你就違反了相關的法律法規。例如當你過馬路的時候,你有沒有嚴格按照“紅燈停、綠燈行、黃燈等一等”的交通規則?放學后,你有沒有出入游戲廳、網吧等娛樂場所?走進美麗的校園,當我們走在走廊里,會偶爾聽到同學們嘴里傳出難以入耳的粗話、臟話,并可能演變成武力,造成意外人身傷害;有的同學搞惡作劇,故意毀損學校的桌椅,拿走班級內的教學工具,損壞消防器材等公共設施。以上列舉的種種現象不都是我們身邊的違法行為嗎?這其中有你嗎?人們常說,“小時偷針,長大偷金”,小錯不改使他們越陷越深,最終走向了犯罪的深淵。面對朋友,面對家人,他們青春稚嫩的臉上顯露的是深深的悔恨與無助。在那么多鮮活的悲劇前,我們更應該引以為戒,千萬不要因小錯而釀成終生大錯,因為守法與違法犯罪往往只是一步相隔。
在現今競爭日益激烈的社會,我們不僅要重視科學文化素質的培養,更要重視培養遵法守法的意識,在行為和情感上增強對法律的認識和尊重,因為遵紀守法是每一個公民應盡的社會責任和道德義務。為了自己和家人的美好生活,在此我呼吁,同學們平時抽出一點時間認真閱讀一些法律書籍,了解基本的法律要求,并從身邊一點一滴的小事做起,養成遵紀守法的好習慣。做一個知法,守法的合格公民。
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