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級學生關于文明禮儀演講稿(精選3篇)
五年級學生關于文明禮儀演講稿 篇1
尊敬的老師們,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
今天,我來給你們講一個小故事,喜歡聽故事嗎?好的,聽好了:古代的時候有一個人,來到了一個陌生的城鎮,他想要去一座寺廟,走著走著,他迷路了,不知道該往哪里走。這時,他身邊剛好有一個老伯伯走過,他一把擋在老伯伯前,大聲吼道:“喂,老頭兒!快告訴我最近的寺廟在哪里!還有多遠啊!”老伯伯望了望他,平靜地說:“無禮(五里)。”于是那個男人往前走了五里,可是還看不到他想到的那座寺廟。這時候,他尋思著老伯伯的話,突然明白了什么……同學們,你們明白了嗎?是的,老伯伯說的無禮,就是沒有禮貌的意思啊!這就是今天我和大家來聊的話題——講文明,懂禮貌。
實際上,這是大家最熟悉的話題,因為文明禮儀是我們養成教育中最主要的內容,因為文明禮儀就在我們日常行為的一舉一動中。自古以來,中國就是禮儀之邦。古有孔融讓梨,今有學習雷鋒好榜樣。文明禮貌,重在表現。主要包括四點:①謙虛禮讓②談吐文明③舉止端莊④講究衛生。我想,你若能做到以上四點,也不愧為“禮儀之邦”的成員了。有句話說得好:“一個人的禮貌就是一面照出他的肖像的鏡子。”的確,人們總是根據你的言談舉止來評價你。因為,禮貌是人類和諧相處的金鑰匙,只有擁有它,你們才會幸福、快樂。希望你們在生活中更幸福、更快樂!
五年級學生關于文明禮儀演講稿 篇2
劉靜竹,天津市鑒開中學七年級五班學生,在班級、學校和社會文明禮儀和諧雨露的滋潤下,文明禮儀之花在她心中悄悄綻放。心中充滿感恩、和諧和愛的她,用自己的點滴行動,向大家、向社會播下那粒粒文明禮儀的種子。
她行為是文明的,所有人都在見證她的進步,她用每個行為舉止證明文明禮儀無處不在,并且深深地感染著周圍的每一個人。在校內她時時刻刻以身作則,關心同學,尊重老師,深得老師和同學的好評,是大家的好榜樣。每當她發現校中有不文明現象時,她都會悉心勸導,及時制止,以自己的實際行動親自捍衛“文明禮儀”四字的尊嚴。每當看到地上的紙屑她都會主動撿起,看到桌椅亂時,她都會主動擺正。她熱愛勞動,每次值日都盡職盡責,當自己值日完成后主動幫助其她同學。作為班長,班級的事情,她都歷歷在心,時時不忘記自己是班集體的一員,處處為同學、班級做貢獻,她一直是班內同學的楷模、班主任及各位老師得力的小助手。在她的心中,沒有功利,沒有夸譽,沒有庸俗,只有純潔,只有貢獻,只有樂觀向上,只有責任心,她的行動是立竿見影的。她多次被評為三好學生、優秀班級干部及學校文明禮儀行為示范生,但她從來沒有驕傲,只有再接再厲,更加進步和努力,來報答班級、學校和社會的培養和關心。
在學校外的她,時時刻刻沒有忘記她是個社會中的小公民,從嚴要求自己,以誠信文明待人,做文明和諧社會的小主人。在公交車上,按順序上車、下車,不擁不擠,遇到老人主動讓座,文明禮儀乘車。在公共場所,她時時注重自己的形象,不做有損學生、社會文明禮儀的事情,做事勤勤懇懇,認認真真。她處處展現一個新時代文明禮儀學生的形象,讓文明禮儀之風吹遍整個社會。
她是一名七年級普通學生,其日常生活是平凡的,點滴行動是樸素的,但她卻以樸素的行為感染著周圍的人,使他們也投身到文明禮儀中去,一起創設一個文明禮儀的社會。
五年級學生關于文明禮儀演講稿 篇3
明禮儀是人類進步的標志,是人類歷史長河中的一盞明燈。文明禮儀是我們學習、生活的根基,是我們健康成長的臂膀。沒有了文明,我們就失去了做人的根本,我們的生活也就失去了光彩!
我們中華民族是文明禮儀之邦,那么文明禮儀究竟是什么呢?文明禮儀不止是在公交車上主動讓座,在公共場合不高聲喧嘩,不講粗話、臟話,不亂丟紙屑等等,更重要的是要讓這些文明的行為變成一種習慣,變成一種修養。
當我們平時看到別人在亂丟紙屑,講粗話、臟話時,就應該主動去制止和開導,而不是坐視不管。在生活中就有這樣的例子:想必大家都坐過公交車吧,有時車上人多很擁擠,如果在這時候能坐上座位,那是何等的享受啊!但當你坐在座位上時,你是否看見過在你身旁有沒有需要幫助的人呢?如果有,那你是否有想過給他們讓座?其實啊,就連我有一次也出了丑相,那是一個周末,我到少年宮去學習,剛坐上了609路公交車,就有一個位置擺在我面前,那時候車上特別擁擠,我如獲至寶,立刻飛奔上了座位,而站在我旁邊的這位哥哥,也就是這個座位剛才的“主人”拍了一下我的肩膀,對我說:“弟弟,這個座位是我讓給這位老奶奶坐的。”說著就指了指身旁這位老奶奶,這位老奶奶滿頭白發,帶著一個老花眼鏡,手柱著拐杖,還不時咳嗽幾聲,她和藹的對我說:“沒關系,孩子,你坐,你坐吧。”我霎時間無語,臉頓時紅得像蘋果似的,立即站起身來,把座位讓給了那位老奶奶。經過了那次教訓,我一看到需要幫助的人上了車,就立刻站起身來,把座位讓給了他。
如果,我們失去了今天,我們不算失敗,因為明天還會再來。如果,我們失去了金錢,我們不算失敗,因為生活的價值不在于錢袋。如果,我們失去了文明,那我們是徹徹底底失敗了,因為你失去了做人的真滴。
當我們看到干凈,整潔的校園時,你是否看到清潔工付出的汗水,當我們在教室里嘰嘰喳喳的時候,你是否知到老師上課的辛苦,當我們在升旗的時候,竊竊私語,你是否想到,這面□是多少革命先輩的鮮血染紅的。這時,我們是不是可以這樣說,你尊重別人嗎?那么,你會得到別人的尊重嗎?如何做一個講文明的人呢?其實很簡單,從自我做起,從身邊做起。也許只是一張紙的厚度;也許只是一點耐心的等待;也許只是一句善良的問候;更也許只是一個甜美的微笑。這就是文明,這點點滴滴如同甘露,滋潤著每個人的心田。
養成良好的文明習慣,是一個人道德修養的重要因素,只要我們大家齊心協力,改掉不文明的行為習慣,我相信文明禮儀之花一定會在中華民族的大地上越開越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