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文明有關的演講稿(精選7篇)
與文明有關的演講稿 篇1
大家好!
道德,是一種暖流;道德,是一種奉獻。可就是這樣一種道德,卻讓我心感溫馨。
道德能鼓舞著有愛心的人卻把自己的愛心分享給他人,去幫助別人,去給別人帶歡樂。記得那一天,我在網上看到一件感人事件:那是一位獨臂校長,他叫龔金川,他雖然失去了一條有力的臂膀,可卻擁有了一生的美德。
在我們的生活當中,道德就像時間一樣流傳在我們身邊。當我們注意到它時,我們心感暖流,如同喝了蜜一樣的甜;當我們忽略到它時,我們心感愧疚,如同含著黃連一樣的苦。也可以這樣說,道德就是人生的起航點,有了道德,我們才會懂得感恩,有了道德,我們才會成長。也許有的人會問:“道德是什么?”我可以明確的告訴他:“道德就是一個人的做人規范,一個人的人生價值。”
在21世紀的今天,我們有著無與倫比的學習環境,有著豐富的人生道路在等待著我們,道德,不單單只是為了自己,更是為了這個社會。道德,不可忘,道德,不可略,道德,在我心溫馨相處!
與文明有關的演講稿 篇2
大家好!什么是道德,道德是文明;什么是道德,道德是愛護公物;什么是道德,道德是互相尊重……道德既然有這么多的好處,那么就讓我們來維護道德吧!
文明是什么,文明是誠實,守信,有禮貌。誠實,守信,有禮貌是一個人的基本規則,所以我們一定要做到。孝時最重要的,因為它可以看出一根的品質,如果一個人不孝,人們就會說他(她)道德敗壞。愛護公物公物是大家的,大家的東西也包含有你的一份兒,如果你破壞公物,那麼你也是在破壞自己的東西。比如說,愛護體育器材,愛護公園里的健身器材,這些東西被破壞了,那么你還能鍛煉身體嗎?破壞公物,也叫“敗家子”;プ鸹
互尊互愛是尊重老人,愛護小孩;也是人們互相尊重,在公交車上,人們給老人,小孩,孕婦,殘疾人,抱小孩的人讓座,這是尊重,給有困難的人伸出援助之手,這是互愛。大家一定要講道德,人人講道德,世界更美好!
謝謝大家!
與文明有關的演講稿 篇3
同學們,老師們:
大家好!
現在已是二十一世紀現代化時代了,人們的生活也越來越好。在社會發展的同時,有些人利用高科技來制造一些假貨買入市場,這些人雖然得到了利益,但是侵犯了消費者的權力。
在一幅《農藥》的漫畫中就揭示了那些道德敗壞的人。圖上的老農往田里打農藥盡然是假藥,不僅沒有殺死害蟲,反而讓蟲子更強壯了。
現在的社會最缺少的就是“道德”,為此還倡導了《八榮八恥》,提倡了“以誠實守信為榮,以見利忘義為恥”侵犯消費者的權利就是見利忘義,以維護消費者權力就是誠實守信。
在社會發展的今天,我們要做一個有道德,有誠信的人,讓我們的社會變得越來越美好。讓我們行動起來,讓社會主義榮恥發揚光大,使《八榮八恥》永遠扎根在人們心中。
謝謝大家!
與文明有關的演講稿 篇4
尊敬的各位領導、評委、觀眾朋友們:
大家好!我是成人組1號選手,來自白駝鎮人民政府的宋帆,今天有幸站在這里與大家共同探討有關文明城市創建的話題,我感到無比的榮幸。我今天演講的題目是:攜手奉獻愛心,共鑄清水文明。
在看到這個題目的時候,我曾深深的思考,到底什么是"文明"?是謙遜有禮的言行舉止還是舉手投足的行為苛求?是書寫于浩繁書卷上的箴言警句還是實實在在的自我約束?文明,一個并不陌生的字眼,貫穿了中華五千年的歷史軌跡,劃過了華夏浩浩湯湯的歷史長河。中國素有文明古國、禮儀之邦之稱,古有三綱五常,今有四美五講,文明的江水,順著黃河的波濤,順著長江的碧浪,叢遠古至今,敲擊著中華大地,敲擊著每一位中華兒女的心靈,也洗滌著每一個中華兒女的靈魂。古有孔融讓梨,這是尊敬兄長的文明;有程門立雪,這是尊師重道的文明;有孟母三遷,這是愛護晚輩的文明;有高山流水,這是朋友互敬互愛的文明;有舉案齊眉,這是夫妻見相敬如賓的文明。
那么,時至今日,我們又該如何延續文明,讓他煥發新的時代生機呢?想來,創建文明城市,就是傳承文明的直接體現。
在這個生機勃勃、萬物復蘇的季節里,為了給廣大市民營造一個干凈、整齊、舒適、優美的生活和工作環境,我縣政府發出了創建文明城市的號召,我們每一個人都應該積極響應縣政府的號召,齊心協力,共同奏響這曲爭當創衛先鋒的凱歌。我們當然應為"創建文明城市"做出自己的貢獻,為的是爭取做一名合格的文明市民。
然而在現實生活中,當我們盡情享受城市帶給我們方便和繁榮的時候,也無不遺憾的發現,我們也在承受著許多不文明行為所帶來的污染和喧囂。看似漂亮干凈的街道后面,其實堆藏著太多未及時清理的污垢;看似寬闊平整的馬路上,偶爾還有果皮紙屑伴著晨風四處飄蕩;看似穿著體面的文明人,不時會用粗俗的語言破壞文明和諧的氛圍,這些人似乎覺得創文是一件"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事。
其實創建全國文明城市不是政府的政績工程、形象工程,而是全民積極參與,群策群力共同構建才能完成的民心工程;一個城市的文明程度不是體現在高樓大廈,五光十色,花團錦繡上,而是體現在每一位市民的一想一言一行;文明禮貌不是一句美麗的口號,也不是束之高閣供人們頂禮膜拜的古老而神圣的碑文,它是存在于我們身邊,我們能夠想到、做到,并且能夠力所能及的行為!每一個文明的行為就好像是一盞燈,燈光亮一些,我們身邊的黑暗就會少一些。并且我相信,每個人的心靈都像是一扇窗,窗戶打開,光亮就會進來。我相信,文明就在我們身邊,離我們很近很近,近得觸手可及。
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文明城市的創建需要我們每個人攜手共進。其實,我們能做到的很多,可以從生活中的點點滴滴做起。比如說,如果你每天都彎腰去揀地上的一張紙,那么你走過的路就會多一份清潔;如果你每天少用一個塑料袋,就會少一點白色污染;如果你在白天隨手把家里的電燈熄滅,就會少浪費一點能源;如果你拒絕使用一次性的筷子,一次性紙杯,就會對綠色的森林多一點愛護。
朋友們,文明無句號,創建無止境。讓我們攜手共進,用愛心去關注周圍的變化,使自己無愧于頭頂這片藍天的信賴;用熱情去播撒城市創文的種子,使自己無愧于腳下這片土地的支撐;用行動去實現城市創文的目標,使文明不再是純粹的理念。讓我們一起描繪美麗而文明的新清水,共同譜寫新的輝煌!
我的演講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與文明有關的演講稿 篇5
尊敬的各位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奉獻愛心,擔當責任》。
送走了十月的颯颯秋風,我們已經來到____一中兩個月了。天氣雖已由暖轉寒,但____一中的小螞蟻們,他們仍然默默地、不計回報地工作與付出,為我們的校園增添了無限暖意。
作為____一中重要的社團之一,螞蟻基金會一直都秉承忻中校訓,它以愛心為宗旨,以保護環境,節約資源為理念,自20____年成立至今,一直都健康茁壯地發展著。九年以來,我們共回收瓶子40余萬個,募集善款5萬余元,資助貧困生80余個。正是因為每一個螞蟻都不畏勞苦,辛勤工作,才成就了今天的螞蟻基金會。我們仍記得校運會期間頂著烈日,冒著大雨畫展板,做宣傳;我們仍然記得大掃除時間拖著麻袋,回收舊物;我們仍然記得被別人誤解卻仍然無怨無悔工作著的螞蟻們…….正是因為有了他們,如今的螞蟻成為了忻中最“有愛”的社團。
但也許你會問:螞蟻的工作不外乎是一些小事,有什么意義呢?的確,雖然我們做得都是名不見經傳的小事,但這無數件小事連接起來,就能產生無窮大的力量。正如我們每天喊的口號,一個人的聲音也許不能震耳欲聾,但四千名同學一齊吶喊,就一定能響徹云霄;蛟S我們只是多收了一個瓶子,或許我們只是多撿了一張紙,但如果每個人心中都能有這種想法,那我們的校園就會更美麗,我們勤、慎、敏、愛的忻中校訓就會變得更豐滿。如果我們每一個忻中人都能牢記自己的責任與使命,奉獻自己的愛心和力量,那我們才真正成為一名合格的忻中人,踐行了“追求卓越,擔當責任”的忻中精神。
聚沙成塔,積少成多,一份愛心,一份關懷。從開學至今,20____級螞蟻基金已經回收了16126個瓶子,共計____.3元,校運會期間籌得善款10271元,加上20____級螞蟻基金會結余的____元,總計基金16897.3元。
今天下午,我們還有一個很重要的活動,就是下午即將舉辦的“把愛傳遞下去”活動,我們整理了歷屆學長留下的課本,參考書,筆記本等資料,并清洗了已畢業學長留下的校服,還有校友董海峰先生向母校捐贈圖書500冊,我們將通過這個活動把這些東西提供給需要的同學,我們認為這不僅是一項體現愛心,宣傳環保的活動,更充分的把我們的學習生活結合起來,讓每一份資源都物盡其用,,讓每一點愛心都落到實處。
我們始終相信,一只螞蟻也許改變不了什么,但千千萬萬只螞蟻凝聚在一起,就能迸發出無窮的力量,我們有足夠的信心說我們會走得更遠,“綠色青春,有夢有愛,忻中螞蟻,勇往直前”,讓我們牢記忻中校訓,發揚螞蟻的奉獻精神,勇敢地乘風破浪,揚帆遠航。
螞蟻基金會全體成員
20____年11月3日
與文明有關的演講稿 篇6
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如果你失去了今天,你不算失敗,因為明天會再來。
如果你失去了金錢,你不算失敗,因為人生的價值不在錢袋。
如果你失去了文明,你是徹徹底底的失敗,因為你已經失去了做人的真諦。
文明涵蓋了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之間的關系。它的主要作用,一是追求個人道德完善,一是維護公眾利益、公共秩序。
說到文明禮儀,我想到了一個故事。有一次,列寧同志下樓,在樓梯狹窄的過道上,正碰見一個女工端著一盆水上樓。那女工一看是列寧,就要退回去給讓路。列寧阻止她說:“不必這樣,你端著東西已走了半截,而我現在空手,請你先過去吧!”他把“請”字說得很響亮,很親切。然后自己緊靠著墻,讓女工上樓了,他才下樓。這不也是良好文明禮儀的體現么?
這里我不想過多地舉偉人的例子,因為這很容易令大家產生一種錯覺:認為文明禮儀只是偉人、名人才具備,那么我們將無需為自己或多或少的不文明言行而愧疚;或者認為即使踐行了文明的要求,也并不因之成為偉人、名人。我們不但要有講道德的大人物,我們更需要一群有道德的民眾。
一個社會的公共文明水平,可以折射出一個社會一個國家的文明程度,一個人如果不遵守社會文明,小的會影響自身形象,大的會影響國家聲譽。在清朝的時候,大臣李鴻章出使俄國,在一公開場合,惡習發作,隨地吐了一口痰,被外國記者大加渲染、嘲弄,丟盡了中國人的臉。這是一個不遵守社會文明的歷史教訓。
公共文明是社會意識的一種體現,而公共文明又建立在個人的道德修養水平之上。試想一下,如果有人不注重自身的文明修養,他會有良好的公共文明嗎?不會!個人文明禮儀是根、是本。人要有良好的公共文明必須先從自身做起,從身邊做起。所以魯迅先生說:“中國欲存爭于天下,其首在立人,人立而后凡事舉!薄傲⑷恕钡囊馑急闶且晟迫说乃枷牒臀拿餍摒B,人的文明修養并不是與生俱來的,而是靠后天不斷完善的。要完善個人修養,首先要致力于讀書求學,完善自身的認知水平;認知到達一定水平,就有了明辨是非的能力;有了分辨是非善惡的能力,就要端正自身的心態,不違背自己的良知,努力使自己的一言一行都符合道德的標準,自己的修養便得到完善。這就是古人所說的: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完善個人道德修養,便有了推進社會公共文明的基礎。
而一個社會的文明氛圍對他的民眾亦有莫大的影響。為什么這么講呢?相信有的同學去過歐洲或日本,就很有親身體會。大的不說,只看看過馬路這樣的小事。只要亮起紅燈,縱使馬路上一輛車都沒有,外國人絕不會過馬路。他們認為這是必須遵守的公共文明。試問,在如此的氛圍中,有誰會肆無忌憚的闖紅燈呢?這就是社會氛圍的力量所在。
有記者訪問一個獲得諾貝爾獎的科學家,“教授,您人生最重要的東西是在哪兒學到的呢?”,“在幼兒園。在那里,我學到了令我終身受益的東西,比如說,有好東西要與朋友分享,謙讓,吃飯前要洗手……”我們完善自己的文明修養也一樣,并非一定要有什么了不起的舉措,而是要從身邊吃飯洗手這些小事做起。養成文明的習慣,使文明的觀念從意識層次進入無意識層次,使文明貫穿我們的一舉一動。
我們從小接受文明禮儀的教育,很多同學都可以滔滔不絕地大談文明禮儀。可是看見校園中隨處丟棄的飯盒,飲料瓶,聽著某些同學口中吐出的臟話,怎能不教人痛心疾首呢!難道我們都是“語言的巨人,行動的矮人”么?明代大學者王守仁說“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知和行是一個本體、一個功夫。知而不行,只是未知!蔽覀兘邮芪拿鞫Y儀的教育,自己卻吝于履行、甚至反其道而行之,這跟從來沒有接受社會教育有什么區別!所以我們要實踐社會文明,就要從這“知行合一”上下功夫、從自己的坐言起行上下功夫,就要告別不文明的行為。
我們不必埋怨這個社會的文明水平不高;不必怨艾自己的力量太單薄,對社會的影響不大。試想一下,面包里的酵母不是很少嗎?可是,單憑這一點酵母,不是就把面包發起來了么。我們每一位同學都應該做這個時代的酵母,讓自己的酵素,在這個社會起到應有的作用。
同學們,讓我們行動起來,“新世紀新時代,新國家新文明”,不要讓文明下,不要讓文明只在紙上出現,要讓它活躍在我們當中,讓文明無所不在,讓我們做文明的主人,讓“文明與我同行”!
謝謝大家!
與文明有關的演講稿 篇7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
大家好!
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做一個有道德的人》。
道德是一雙手,推開封鎖在心里的窗;道德是一扇窗,窗外是美好的天空;道德是一片天空,它孕育著無數純潔的心靈。記得意大利詩人但丁曾說過這樣一句話:“一個知識不健全的人可以用道德去彌補,而一個道德不健全的人卻難以用知識去彌補!
道德是做人的基本準則,只要我們能夠從身邊的小事做起,就會成為有道德的人。
做一個道德高尚的人是需要毅力的,道德高尚的人絕對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夠培養出來的,做一個有道德的人,必須從一件件小事做起。
比如說,在家里我們給勞累了一天的爸爸和媽媽端上一杯熱茶;在學校里我們幫助同學解決一道難題;在公交車上我們主動為年邁的老人讓個座;在廣場上我們彎腰撿起一片廢紙屑等等。我相信,只要我們能夠從這些小事做起,那么我們每做一件事情,我們的道德水平就會升華一次。
道德,是一種美德,也是一種財富。在春天,道德是一片金燦燦的油菜花,閃耀著奪人眼球金光;夏天,道德是遍布荷花的池塘,讓人感到一陣陣的涼爽;秋天,道德是菊花,綻放它美麗的花瓣,讓人盡情的感受那份高尚;冬天,道德是臘梅花,屹立寒風大雪中……
道德有時是渺小的,多做一個動作,多說一句話,你就已經獲得了道德。親愛的同學們,爸爸媽媽在期待著我們成才,我們要為現代化建設努力學習知識,還要在社會上成為受人尊敬的有道德的人。
讓我們從今天開始,從現在開始,培養良好的道德水平,逐漸具備良好的公民道德,長大后成為一個具有道德修養的中國人!
謝謝大家。
道德與文明故事演講稿3
大家好!今天我要講的題目是“文明天使促人間和諧”。
走向事業輝煌,開創成功關鍵的關鍵,是品德高尚的情操。代表民族未來的我們,需要學習繼承的東西有很多很多,然而最基本的問題是,我們究竟要以什么樣的精神風貌,什么樣的道德水準,去接過人類文明的接力棒。
每個人都是只有一只翅膀的天使,只有相互擁抱,才能展翅翱翔!在這個社會上,只有互相幫助,才會有進步的希望!
我步入高中以來的幾個月中,記憶最深刻的,是那個星期天。
比我小兩歲的弟弟要去當兵,三年不能回來,要在北京辦完手續后,馬上離開。姐弟情深,他在周六晚上,獨自連夜坐車趕來,連家也沒有回。只是因為星期天我們有短暫的外出時間,我能陪他走一段路去車站。迫不及待地排隊走出校門,看見滿臉汗水,紅著眼圈的弟弟,我再也忍不住,淚水肆虐地流淌。因為連日奔忙而變得憔悴消瘦的弟弟,勉強笑了笑,沙啞著嗓子說:“姐,你送送我吧!”我擦去淚,卻哽咽地說不出一句話,點了點頭。弟弟可是我最親愛的親人啊!
正當我叮囑他在異鄉要注意身體時,路旁一個蜷縮的身影映入眼簾。走近一看,是一個不認識的學生,她的痙攣又犯了。里這里最近的醫院就是我們學校的醫務室?纯此纯嗟门で拿婵,再看看弟弟,當時我十分猶豫,但沒有抉擇的時間,也不允許抉擇。我彎下身去,扶起那位同學。弟弟驚愕地看著我。我不敢抬頭正視。轉身的那刻,我看到他凄涼,傷心,甚至怨恨的目光,他又紅了眼圈。
走向相反的方向,分手卻沒有話別。淚水朦朧了雙眼,我沒有回頭。把同學送到醫務室,我轉身狂奔回那個路口。當我再次站在那個位置,頭腦一片空白。三年啊!
我好想,想和弟弟在一起的短暫時光;我好恨,恨自己沒有再快一點,哪怕再看一眼弟弟的背影;我好痛,好苦,好累,但惟獨,沒有悔。因為,沒有理由。
親愛的弟弟啊,姐的寶貝,不要怨恨我。姐只能在心里默默的祝你一路順風了。正如你去當兵一樣,其他人,社會也需要我啊!
學習和生活賦予我多重身份和責任。教師節送上簡單卻誠摯的祝福;主動帶來溫馨宿舍的飾品和花束;為板報工作積極籌劃;為監督和幫助同學們聯查;為堅持公平正義而招致各異的目光;為班級管理而每日地繁忙;對需要思想工作的朋友無私付出;對暫時落后的同窗熱情服務;為樹立榜樣而在各方面努力;作為課代表把意見在師生間傳遞;收發作業時留心書寫和格式是否端正;對同學們的求教盡力做到有求必應……
一個學校的學生具有良好的文明行為習慣,才能構建出優良的學習環境,創造出優良的學習成績。在這個時期的所作所為,將潛移默化地影響到我們自身的心理素質,而文明的行為就在幫助我們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質,同時也完善了自身的道德品質。如果我們不在此時抓好自身的道德素質建設,那我們縱然有了豐富的科學文化知識,于人,于己,于社會又有何用呢?所以我們應該先成人,后成材,不要做一部單純掌握知識技能的機器,而要成為一個和諧發展的人。
一起行動吧!如果說少數人的奉獻泄露的是人性最純最美的光點,那么,集體的共同的奉獻則如銀色的梨花開滿了我們頭頂的天空!
相信吧,每個人都可以成為充滿愛心的天使!在這嚴寒冷酷的冬日,讓愛來催放五顏六色的芬芳,讓愛滋潤焦灼干渴的心田。在希望的原野,我們共同祝愿:讓世界充滿愛!讓世界更加和諧!
我的演講到此結束,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