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禮儀教育幼兒園升旗精彩講話稿(精選4篇)
文明禮儀教育幼兒園升旗精彩講話稿 篇1
敬愛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早上好!
我是132班的胡爾秦,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文明禮儀在校園》。
當燦爛的陽光綻放你的笑臉,當絲絲微風拂過你的臉頰,同學們,你們是否感覺到春天來到了?春天是美好的,我們在這美好春天的校園里該如何規范自己的行為,讓校園如這春天般美好呢?
當你踏著輕快的步伐走進學校的時候,你是否會想起那些經常手拿掃帚,埋頭辛苦掃地的同學;當你在干凈、整潔的校園里漫步倘佯的時候,你是否感覺到清潔工阿姨的艱辛?我們知道,春天是美好的,可你更應該知道春天的校園是純潔的,是文明的!
在這么美麗的校園里,同學們,你們怎么可以漠視那盡情飛舞的果皮紙屑,而不伸出雙手?你怎么忍心讓干凈的墻壁,留下各種筆跡和串串腳印,還發出幸災樂禍的笑聲呢?你怎么能在你同窗好友的面前演刀光劍影、插隊哄搶呢?你怎么可以出口臟話,而全然不顧同伴們的感受呢?難道你沒有察覺到他們眼神中那一絲不屑、那一縷嘲諷嗎?同學們,美麗的校園美不僅僅需要每個人的付出,更需要你我的文明舉止呀!就像雷鋒,一個我們再熟悉不過的名字,一位文明的楷模,他的猶如一座永不熄滅的'燈塔,指引著我們每一個人。雷鋒曾在中這樣寫道:“一朵鮮花打扮不出美麗的春天。”如果我們大家都弘揚雷鋒,從自己做起,給我們的校園送去溫暖,讓文明之花處處開放,那美麗的春天,美麗的校園就在我們身邊。
文明是風,它可以吹拂每一位同學的心;文明是花,它能將校園裝扮得更美麗。同學們,讓我們在春天寧靜的早晨里,在三月明媚的陽光下宣誓:從小事做起,從身邊做起,引領文明風氣、創建文明校園、爭做文明學生!我相信通過我們的努力,會使我們的大家庭像春天一樣充滿希望、充滿活力!我們更有理由相信:在這樣溫暖如春的校園里,我們初三的學哥學姐定會奏響凱旋之歌!我的演講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文明禮儀教育幼兒園升旗精彩講話稿 篇2
孩子們:
你們好!
又到了星期一了,我們今天又站在了操場上,看我們的五星紅旗冉冉升起,今天國旗下講話的題目是《講文明有禮貌》。
我們都是21世紀的小朋友了,我們應該講文明有禮貌,做個文明的中國人。那么小朋友,你們知道什么叫講文明有禮貌嗎講文明有禮貌包括很多方面,今天我們就來說一說,討論討論,這樣小朋友就可以根據今天所講的.要求自己,如何做一名文明的中國人。
做個文明的人首先就是要尊重別人,對人要有禮貌,我們都是小孩子,那么見到大人我們要喊叔叔阿姨,見到年紀大的人叫爺爺奶奶,見到老師要叫老師,和爸爸媽媽出去走親戚,有的時候爸爸媽媽會讓你喊親戚,有的小朋友就會躲到媽媽身后,不肯喊人,這樣對不對啊做個文明的人,有禮貌是最基本的道理,其實文明的人還有很多要求,比如說對待幼兒園的公共財物要愛護,要保護周圍的環境,不隨地吐痰,不隨地丟垃圾,不摘幼兒園的花草,不攀爬幼兒園的樹木等等。在其他人都午睡的時候,我們不能大聲喧嘩,不能打鬧,除了在幼兒園,在其他公共場所也是,比如電影院,超市,銀行等等,我們要尊重別人,如果你大聲說話,會影響別人工作的。
其實做文明的人還包括很多,今天我們就先從小事做起,慢慢培養自己的良好習慣。
文明禮儀教育幼兒園升旗精彩講話稿 篇3
尊敬的老師們、親愛的小朋友們:
大家早上好!我是中二班的丁老師。今天我國旗下的內容是《文明禮儀從小做起》。是個歷史悠久的文明古國,素有“禮儀之邦”的美譽,是我們每一個人的驕傲。我們雖然還小,但我們是祖國的未來,學習文明禮儀,也是我們的責任。
那么,禮儀在哪里?我們該如何學習禮儀?我告訴大家,文明禮儀就從我們平常的一言一行中來。在幼兒園,我們要尊敬老師,見到老師、同學要問好;我們要愛護公物、愛護花草樹木,保護環境;上課發言要舉手,同學之間要團結,做個愛學習、愛勞動的'好寶寶。
在家里,我們要尊敬長輩,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大人的事情幫著做;早睡早起不睡懶覺,做個勤勞、勇敢的好寶寶。在公共場所,我們要遵守交通規則,不亂穿馬路;不大聲說話、不說臟話、不亂丟垃圾,做個文明禮貌的好寶寶。總之,無論在哪里,我們都要從小養成良好的習慣,說文明話、做文明事、當文明人,不愧于我們“禮儀之邦”的美譽。
丁老師還帶來了首好聽的《禮貌歌》,我們來學一學:小朋友,講禮貌,見老師,問聲早;見同伴,問聲好;告別時,說再見;向人家,借東西,說一聲,謝謝你;踩了人,多著急,快快說,對不起;碰了我,不生氣,輕輕說,沒關系。小朋友,要友好,不要做,小霸王。小伙伴,手拉手,你我他,好朋友。
今天我的國旗下講完了,謝謝大家!
文明禮儀教育幼兒園升旗精彩講話稿 篇4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上午好!今天國旗下的題目是《文明禮儀從我做起》。
陶鑄先生曾經說過:“一個人有了崇高偉大的理想,還一定要有高尚的品德,沒有高尚的品德,再崇高再偉大的理想也是不能達到的。” 因此,我們必須嚴格要求自己,自覺愛護公共財物,樹立愛我校園,美化生活環境的公識。
應該說,道德是處理人與人關系中應遵循的行為準則,公物與環境似乎不是“人的關系”,而公物與環境是公眾都享用的東西或場所,對公物的.愛護和環境的保護涉及公眾一致的利益,也就是說通過公物與環境反映了人與人的關系。愛護公物與保護環境的人就有道德,反之,就不講道德。
同學們,我們的校園經過這幾年勵精圖治,奮發圖強,不斷發展壯大,管理手段先進,教育教學設施完善,育人環境一流,成為莘莘學子夢想成真的理想殿堂。置身于校園,學校到處呈現出一派欣欣向榮,生機昂然的景象。在我們看到校園環境日新月異,人文氣息日益濃烈的同時,我們也發現了一些令人痛心的不良現象:剛被打掃干凈的地面被個別同學隨手扔上了食品袋。盛開的花木也被個別同學無情的折斷,整潔的桌面上不知留有幾個學生所謂的“藝術家作品”,教師寢室的墻面上時常被留下運動鞋的烙印,傳遞知識的粉筆也常常成為同學打鬧投擲的子彈。
在如今經濟快速發展,人口日益膨脹,而資源日漸枯竭的當今時代,全社會都在倡導構建節約型社會,而在我們這樣一個文明的殿堂中卻存在如此諸多的不良現象,難道不值得我們深思嗎?“人無德不立,國無德不興。“同學們,讓我們收回我們的雙手,獻出我們的愛心,讓過去成為歷史,讓破壞不再重來 “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讓我們從現在開始,從小事做起,像珍惜自己的眼睛一樣,珍惜學校的一點一滴,把美的外在形象與良好的德行結合起來,做一個文明,有修養的好學生。讓我們一起用今天的努力來創造我們德旺的輝煌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