寢室文明建設演講稿(精選3篇)
寢室文明建設演講稿 篇1
(一)宿舍文化影響學生成長
在大學里與室友同住時,你有沒有想過:誰是寢室中最受歡迎的人?誰是最不受歡迎的人?具備哪種人格品質的室友更被大家接受和喜歡?哪種性格特征是大家所排斥和厭惡的?選擇親密友伴時,你尋找的那一個與你性格相似還是互補?
如果,寢室全體成員都在場,你被要求接受心理測試,每個人手里有一張選擇表格,寫下與你最合拍的室友的名字,此時別人也正在選擇或排除你。而這一切都是在互不知曉他人結果的情況下進行的,低頭權衡的那一刻,會不會覺得有些忐忑與疑惑:自己的性格和人際關系究竟如何?
宿舍是對大學生最具持久影響的因素之一
北京師范大學心理學院的許燕教授是這項研究的負責人。她在研究中發現,宿舍文化是對大學生成長最具長遠影響的因素。當詢問大四學生或已經畢業的大學生“在學校中給你留下了最深印象的是什么?”,大部分人都會回答:“是宿舍,發生在宿舍里的人與事。”
許燕教授接下來所做的《大學生人格成長環境的研究》中,在對大學生成長最具有影響因素的調查結果顯示,舍友、宿舍氛圍、同班同學是被提及頻次最高的因素。
對此許燕解釋,在大學里,宿舍構成了一個相對密集的人際空間,在這個空間中更多地體現出宿舍人自發的、共建的文化特點。一般來說,在學校的課堂環境中,大家傾向于遵循集體規范性的要求,而宿舍文化是一種自由放松的狀態,這種狀態會使個人的性格更自由彰顯。
“來自五湖四海的人,生活習慣和脾氣秉性都不同,很多人都第一次經歷與家庭之外的人共同生活,因此4年的磨合與碰撞,對他們的個性施展和人際交往都會產生重要的影響。”許燕說。
在與香港的校園文化做比較研究時,許燕看到了香港大學的宿舍文化建設。
香港大學請學校最有威望的學者做舍監,主要負責宿舍管理,與學生有效溝通,參與學生的活動,解決學生的問題。整個宿舍建立的是大家庭文化,舍監像父親一樣與學生交流。比如公共物品丟失,舍監會寫張小公告:最近某一公共物品不在從前的位置上,哪位同學忘記還了請盡快送回。公告上沒有出現一個“偷”字。很多學生反映,這種文化建設讓他們遠離家庭時更感受到家的溫暖。
“好的宿舍文化會讓學生學會一種社會規則,學會寬容與助人,學會從小事中做起。”許燕說,宿舍中大部分都是雞毛蒜皮的小事,比如你打水了我沒有打,你用了我的東西,我吃了你的零食等。但在雞毛蒜皮的小事中也反映出每個人社會交往的風格、社會成熟度,特別是能否在溝通中解決人際沖突。
在“人際環”中尋找人際互動的風格
許燕在《大學生人際交往特征的研究》中,特別強調人格特征對人際和諧的影響。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人格特征,這種人格特征會影響到他的交往風格與效果。“人際環”就是一種描述人際互動的模型,它可以顯示給我們:什么樣的性格特征有利于與他人建立良好的關系,什么樣的性格特征不利于建立良好的關系。
“人際環”顯示出這樣的規律:在控制維度上遵循互補原則,即支配引起順從,順從引起支配;在親和維度上遵循相似原則,即敵對引起敵對,友好引起友好;遵循這樣的規律有助于良好人際關系的建立與維護。
也就是說,宿舍里一個具有支配性格的學生和一個順從性格的學生,反而更容易建立穩定的關系。這是因為,支配和順從是對應的關系,雖然人格特征相反,但匹配性比較高。而友好和敵對的人卻與之相反,只有友好的人之間能夠建立比較良好的關系,敵對的人之間建立比較良好的關系。此時,友好和敵對是矛盾的雙方,只有具有相同人格特質的人更容易走到一起。
我們通常看到的這樣的情景:宿舍中一個人是另一個人的小尾巴,“尾巴”總是怯生生地聽取“頭兒”的意見,這很可能是“互補律”在起作用;還有一種情況,兩個本身都比較急、比較沖的人,別人和他們交往可能很累,他們之間交往起來卻無比的痛快,這則是“相似律”發生了效力。
在另一項研究中還發現,受歡迎的交往類型是以友好為首要條件的,不受歡迎的人主要表現為敵對的特征。除了友好,最受歡迎的人還與下列品質結合在一起:友好-支配型,敬重仁慈,而樂群表露表現得很明顯;最不受歡迎的人則敵對-支配型,孤獨緘默,而競爭多疑表現得尤其明顯。
從人際互選的情況來分析,互選以友好為特征,單選以順從為特征,未選以敵對為特征。互選的關系越多,寢室的關系就越融洽。
另外,人際環也因性別呈現出不同規律。友好-順從型的女生更容易被女生選擇為朋友,而支配型的男生更容易被男生所選擇。
“特殊人物”使人際更穩定還是更混亂
宿舍中最受歡迎的人和最不受歡迎人,被研究者統稱為“特殊人物”。許燕說,對“特殊人物”進行特殊的研究,是想檢驗一下宿舍中有一個人際交往特別好的人,能否把整個宿舍的環境帶好,有一個特別不受歡迎的人會不會攪亂整體的和諧。
研究結果有點令人出乎意料——那些沒有“特殊人物”的寢室反而表現出整體結構較穩定。也就是說,無論有一個特別友好的室友還是特別敵對的室友,整體關系都不穩定。敵對特征明顯的人會帶來沖突,造成關系不穩定,這是預料之中的;可是,當寢室中有一個特別友好的人時,關系同樣穩定。這是為什么呢?
在后來與學生的接觸中發現,特別友好的人也會給他人帶來壓力。許燕這樣解釋:“敵對是一種惡性刺激,過于友好則是一種良性刺激。除了有一些嫉妒因素之外,特別友好的人還給他人帶來一種不覺察的潛在壓力。”
試想,如果宿舍中有一個具有特別友好的室友,非常主動地為大家做了很多事情,時間長了,會弄得別人很不好意思。雖然他是心甘情愿做的,但會給別人帶來一種暗示,那就是“為了回報我也要去做,要講平衡”。可能別人本身并不愿意這樣,后來形成這樣的模式之后就會覺得不舒服,有壓力。
許燕舉例,比如打水,一個人總在打,其他人自然也會輪流打;比如買早點,有些室友早早起來把早點買回來,那么其他起床晚的人可能會默念“下次我必須早起,也得為大家服務”。這樣就把別人的生活節奏打亂了,心里即使很別扭也不好表達。“人際交往需要有一個度,需要給別人一定的自由空間。當你打亂別人的自由空間時,別人就會疏遠而不愿與你接近了。”許燕總結。
所以,友好固然是人際吸引的重要因素,但極端友好和極端敵對一樣,都會影響到心理健康。許燕說,有時越是中和的品質越能應對多變的環境。有些同學為贏得好的人脈,會無原則地對所有人都好。當宿舍中出現一些是非的問題時,有些友好型的人也會不得罪任何一方。“其實這樣大家也不喜歡,當說到友好是人際和諧的重要品質時,得要強調適度。一個友好的特殊人物為什么也讓宿舍關系不穩定,就是沒有把握好度。”
因此,要防止“以一對十”的行為定勢,有時應該靈活地處理好你的人際行為和情境的匹配性,該友好的時候友好,比如生病時。但是如果對方做了不應該的事情,不要害怕得罪人,多少能夠直率地表露自己的意見,這也是一種誠懇的方式。
密集的人際空間更需要寬容與忍耐
如果把與大學生發生沖突的'對象分為家人親戚、同學朋友、老師管理員、陌生人四類,調查顯示,其中57.66%的沖突來自同學和朋友之間。
一般來說,人際空間越密集,人際沖突越多。在宿舍這樣一塊小小的領地上,有五六個人天天在一起進行各種活動,私人空間和公共空間都很窄,所以沖突會更集中。雖然很多人都喜歡“放簾”,拉上簾,這就是我的私人空間了,拉開時私人空間處于開放的狀態。“但這種空間依然不會讓人心情愉悅,一旦人的實際生存空間小于心理愉悅的空間,那么產生沖突就在所難免了。”
據同學們反映,沖突主要來自:觀點不同、生活習慣不同、時間沖突、玩笑過頭、表里不一、誤會、疏忽、背后說閑話、約會遲到、自己情緒不好、私拆他人信件。其中,觀點不同、生活習慣不同、時間沖突是比較集中的沖突來源。
對此,許燕說,觀點不同是最常見的沖突事件,涉及了價值觀的不同引發的沖突。幾乎每個寢室關了燈都習慣聊天,聊天的過程中什么東西都可能聊到,雞毛蒜皮的小事可能不那么生氣,生氣多數緣于“我是這個觀點,你怎么跟我不一樣”,“我要盡力說服大家”,結果誰也說服不了誰,經常不歡而散。
其實,不同的人會站在不同的角度上看問題。學會求同存異,學會換位思維,學會多角度看問題。不一定非要強求別人和你達到共識,別人從不同的角度提出觀點時,可以拓寬你的思路,也可能對你的思考具有啟迪的作用。
生活習慣不同引發的沖突也很常見。許燕建議應該尊重別人的生活習慣,不要力圖什么都去改變。想改變別人時,反過來從自身的角度考慮一下,嘗試改變自己的行為。不期然地融入到同一個集體,自然會有不兼容的地方,但可以彼此適當調整。如果雙方都是這樣的態度,很多問題就不再成為困擾。
至于時間沖突,只要適當調整彼此的時間節奏并多加注意,也是可以避免的。生活在一起久了的幾個人,生物鐘可以適當調到一起。如果不能統一,應該尊重他人的習慣。宿舍中可能有喜歡早睡的,有喜歡晚睡的,有喜歡早起的,有喜歡晚起的。因此,晚睡的最好避免臨睡前特別嘈雜的活動,早起的也要小心謹慎,不要把大家都吵醒了,特別是考研或有特殊的活動要參加時。
“一件小事常會影響到宿舍的和諧,只有在相處的過程中學會寬容和忍耐,才會避免和化解沖突,營造友好、信任、和諧的氛圍。這也是每個人所期望的,也是共同能夠做到的。”許燕最后說。
(二)建設大學生和諧宿舍文化的思考
大學校園是大學生認識社會和適應社會的預備班,對大學生成長的方向提供了一個宏觀性的方向,大學生宿舍作為校園中人際關系相對集中,交往時空充分接近的大學生微觀體的集合。建設和諧的宿舍文化是大學校園文化建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它是和諧校園的折射,家庭文化的延續,社會角色的縮影,因此,建設和諧的宿舍文化對大學生的成才具有重要影響。
一、宿舍文化的特點
1.宿舍文化作為和諧校園的折射,具有輻射性和易感染性。
隨著近幾年大學的擴招,大學教育已由精英型向大眾型轉變,大多數高校招生人數逐年增多,教學的軟硬設備相對緊缺。在高校普遍實行學分制的情況下,各高校已經逐漸取消了固定的班級教室,授課地點和人數也已變成流動的教室制和多班混合制,傳統意義上的固定班級固定教室在大學生學習和生活水平中的地位已經逐漸下降,日常的課余活動與交流大部分在宿舍里進行,所以,宿舍作為相對狹窄和固定的人際空間,成了大學生日常交往的主要場所之一。以某一主流文化
為主干、以部分支流文化為旁枝的宿舍文化呈“傘”型輻射圈,覆蓋和影響宿舍成員個體。例如,一部分成員關心某個領域的文化知識,在討論與交流中所傳達出來的話題就有輻射性,其他成員為了將自己更好地融入集體,平常的學習和生活中就有意識或無意識地關注其他成員所關注的話題,以便在自己參與他人的活動時有言可發,這就體現為宿舍文化的易感染性,宿舍文化的輻射性和易感染性在和諧的宿舍體現得最為明顯。因此,宿舍文化越是豐富多彩、健康活潑,對宿舍成員的輻射性和感染性就越強。
2.宿舍文化作為學生家庭情結的延續,具有自發性和共建性。
宿舍成員的生活習慣、脾氣秉性在宿舍這個學習、休息、交流、娛樂的主要場所有明顯的延續。成員們會不自覺地以家庭文化教育的背景和模式作為獨立學習生活的參照和標準,以使自己努力在自己參與營造的宿舍文化氛圍里找到與個體家庭情結相符的契合點,這種不自覺、無意識地建構自我個體學習生活環境的行為稱之為宿舍文化建設的自發性。例如有的成員生活雜亂無章,固執己見,各行其是,團體觀念薄弱;有的成員個個物品整理得井井有條,尊重他人,樂于為他人服務,主張民主決策,集體意識較強。長期下來,當后一種生活文化在宿舍中占主體地位時,由于輻射性與易感染性的作用,重個人的成員也能主動為大家,為私利的個人也主動為集體,從而使健康文明的宿舍文化內化為成員自覺遵守的潛在規則,并在這種具有良性刺激作用的“約定俗成”下,形成的一股向心力和凝聚力,自覺主動地維護和營造良好的宿舍文化。反之,則是一種惡性循環,這就是宿舍文化的共建性體現。
3.宿舍文化作為社會角色的縮影,具有提前性和多元性。
所謂一個宿舍就是一個小型社會團體,每個宿舍成員都是一種社會角色的代表。大學生要在這個方寸之地共同學習、生活和交往,宿舍就是大學生跨入社會、認識社會、了解社會的預備班,是大學生逐步社會化的重要場所。宿舍成員的學習方式、生活習慣、交往風格、興趣愛好等所營造出來的宿舍文化氛圍是多元化的,它們根據宿舍成員社會化成熟度的不同,既可以互不干涉也可以互相影響。如何提高自身的社會化程度,如何取他人之精華,揚長避短,如何使自身個體素質更符合社會的需求等等,為此宿舍文化為社會的縮影就為大學生提供了一個進行社會角色提前演練的場所,為人處事,交際風格,做事原則,自我審視,如何正確看待自我和他人的角色,就在宿舍文化的氛圍中不斷的加以演練,以求達到社會能夠接納的程度。
二、加強宿舍文化建設的思考
宿舍文化對大學生的全面發展、成才素質和綜合能力都有十分很重要的影響。那么,如何建設健康積極向上的和諧宿舍文化來滿足大學生成才的需求呢?
首先,加強學生思想道德教育,明確宿舍文化建設的理念。
寢室文明建設演講稿 篇2
大家早上好!
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說文明話,做文明事》。
有人說過:人,一撇一捺,寫起來容易做起來難。我們要經常性地思考,我在做什么,我做得怎樣,我要成為怎樣的人。做怎樣的人,一百個人會有一百種答案,但在每一個答案的背后都有一基點,那就是做人首先要做一個文明的人。
當我們看到鳥兒都在梳理自己的羽毛,我們還有什么理由不把我們教室、個人的衛生搞好呢?還有什么理由去破壞我們的環境呢?當我們看到動物們在嚴冬到來的時候緊緊的挨在一起用相互的體溫御寒的時候,我們還有什么理由不搞好團結呢?還有什么理由動手打我們朝夕相處的同學呢?當我們罵人的時候,我們是否想過,罵走了自己的尊嚴和信念。當我們打人的時候,我們是否想過,打走了自己的善良和友誼。當我們吐痰的時候,我們是否想過,吐走了自己的清潔和風度。
同學們,如果我們都想成為一個高尚的、受歡迎的、快樂的.人,那首先就要學會使用文明的語言,不說臟話、粗話。同時,還要注意講話的場合,態度的真誠。早上起床后,向家人問一聲:早上好!到了學校,見到老師、同學,說一聲:你好!打擾了對方,給別人帶來了不方便,或是做錯了事,真誠地說一聲:對不起!受到了別人給予的方便和照顧,充滿感激之情地道一聲:謝謝你!就在這些美好的語言中,不知不覺地塑造著你在別人心目中的良好形象。第二就是美好的行為。美好而文明的行為包括許多方面,如愛惜草坪,不隨意踐踏;不亂丟垃圾,你丟我撿;不隨地吐痰、不在公共場合大聲喧嘩;衣著整潔,舉止大方你也許會說,這么多要求,記也記不住,怎么能全部做到呢?其實,你只要先思而后行,在行動之前先判斷一下,這樣做是好是壞,然后再決定怎樣去做,聰明的你一定會做得很好。
一個社會的文明形象,是靠每一個公民在公共場所彬彬有禮的言行舉止塑造起來的,就讓我們從一言一行、一點一滴做起吧!說話的時候,先想一想,我的言語是不是美;做事的時候,先想一想,我的行為是不是美;待人接物時,先想一想,我的心靈是不是美。這樣,你肯定會成為一個文明的小天使!
謝謝大家!
寢室文明建設演講稿 篇3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晚上好!
我叫,來自,很榮幸能在這里作為信息學院的和諧宿舍代表發言。
記得剛來時候,身邊的學長學姐都說:上大學前,以班級為單位;上大學后,以宿舍為單位。因為進入大學之后,和自己相處時間最長的是我們的室友,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優點與缺點,要學會和宿舍的人和睦相處營造良好的寢室氛圍,良好的宿舍關系,會讓我們的大學生活更加的美好。輔導員、班長也一直強調宿舍衛生、宿舍安全注意事項,宿舍衛生成績將直接影響期末的綜合測評。在我們宿舍里,大家都深知求學的不易,于是大家遵守紀律、互相照顧、親如姐妹。
上學期我們宿舍衛生成績全A,并且宿舍無掛科。下面我分享一下我們宿舍的生活經驗: 第一個宿舍內務。寢室是我們每天工作學習后的避風港,整潔的環境對我們每一個人來說都會使我們的心情愉悅,大家共同保持寢室的潔凈,無論是休閑娛樂或是學習都是必不可少的一個外在條件,而大家彼此形成良好的生活習慣也更有利于我們的健康和學習。也許大家想不到我們宿舍曾經是班里第一個得D的宿舍,剛度過大學的第六個星期我們很意外的被通知自己的宿舍得了D,因為樓管阿姨檢查宿舍的那天是下雨天,我們把自己洗好的衣服掛在了床上,于是我們被通報了也因此沒有了評比獎學金的資格。我們很驚訝也很懊悔,驚訝于大學管理評比體制的嚴格,懊惱于自己明知宿舍內務整潔的重要性還要以身試法。痛定思痛,我們制定了嚴格的值日制度:宿舍里輪流值日,值日人員提醒我們物品的擺放是否整齊。大家互相監督,共同保持宿舍整潔。我感覺有時犯錯也是件好事,及早的發現問題,吸取教訓,避免出現更嚴重的錯誤。
第二個作為大學的寢室,我們應該形成良好的學習氛圍。每次上課,我們宿舍總坐在一塊聽老師講課,對于不會的、聽不明白的地方總是第一時間請教舍友的觀點。對于老師布置的作業,我們會相互提醒作業應交的時間。期末考試時,我們會相互之間分享復習材料,交流重點章節內容,討論老師可能會出的題目。
對于安全問題,也決不可小視,大功率電器本是宿舍中的禁品,但卻不能阻止有些人存有僥幸心理而使用。以致發生一些突發情況而釀成慘劇。違禁電器一經查出,至少是通報,對于大功率電器,要接受警告的處分。在這方面,我們宿舍做的還是不錯的。我們從不用熱得快、電吹風等大功率電器。每天最后一個走的人必須再檢查一遍宿舍,務必把所有插頭、充電器拔掉。
要想心系一處,就要搞好內部團結,人與人相處,難免要發生小摩擦,解開這個不難,重在我們都要有一顆相互包容的心,俗話說得好“在家靠父母,在外靠朋友”。困難時我們相互扶持,憂傷時我們相互勉勵,喜悅時我們相互分享,幸福時我們相覷而笑。
409宿舍,一個極為普通的屋舍,但愛的氣息撒滿小屋,融入了我們的血液,灌溉了我們的心靈。這就是我們在青島的家。
希能夠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珍惜自己現在與室友的這份緣分,用真心對待自己的室友,互相包容,彼此激勵,共同創建“文明寢室”。
我的發言到此結束,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