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過清明節演講稿(精選6篇)
文明過清明節演講稿 篇1
各位老師、同學們:
大家好!
今天,我們懷著無比崇敬的心情,在這里隆重集會,深切悼念為實現民族解放、國家富強和人民幸福而壯烈犧牲的革命先烈,追憶他們的英雄事跡,緬懷他們的崇高精神,學習他們的堅定信仰,表達我們對先烈的深切緬懷和崇高敬意,動員全縣人民繼承先烈遺志,發揚革命傳統,更加積極地投身到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偉大事業中來。
我們蒼南是具有光榮傳統的英雄之地。在長期的革命戰爭和社會主義事業建設中,無數優秀的蒼南兒女前仆后繼,有768名被批準為革命烈士,他們拋頭顱、灑熱血,用寶貴的生命,譜寫了一曲曲英雄贊歌,豎起了一座座不朽的豐碑,留下了一筆筆寶貴的精神財富。他們是時代的先鋒、民族的脊梁、祖國的功臣!英雄雖逝,但他們的精神將萬古流芳、永垂青史,他們的事跡將彪炳史冊,永存人間,他們的英名將與日月同輝,與江河共存!今天我們在這里紀念、緬懷先烈,就是要以他們為榜樣,學習他們堅忍不拔、英勇不屈的革命精神,學習他們前仆后繼、舍生取義的.進取精神,學習他們不求索取、一心為民的奉獻精神,以飽滿的熱情、沖天的干勁、踏實的作風,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偉大實踐中,書寫出無愧于先烈、無愧于時代的新篇章。
同志們,同學們,繼承先烈遺志,發揚英雄傳統,創造美好生活,是時代賦予我們的光榮使命和神圣職責。全縣廣大共產黨員一定要繼承和發揚先烈們崇高的理想追求,忠于理想,堅定信念,永葆共產黨員先進性;廣大人民群眾要大力弘揚愛國主義精神,激發創新創業的熱情,熱愛蒼南,建設蒼南,真正成為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合格公民;青少年學生要牢固樹立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心懷大志,刻苦學習,報效社會,真正成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社會主義事業合格建設者和接班人。
同志們,同學們,今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xx周年,做好今年的各項工作,意義十分重大。讓我們沿著革命先烈的足跡,在縣委、縣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勵精圖治,奮發圖強,努力開創蒼南科學發展新局面,把革命先烈戰斗過、生活過的蒼南大地建設得更加富裕、更加文明、更加和諧,以各項事業的優異成績,告慰革命先烈的在天之靈!
革命烈士永垂不朽!
文明過清明節演講稿 篇2
尊敬的各位老師、同學們:
嚴冬在四月春風中漸漸消退,,我們迎來了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清明節。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弊怨乓詠,清明節是人們緬懷親人、敦親睦族的傳統節日。唐朝大詩人白居易詩云:"烏啼鵲噪昏喬木,清明寒食誰家哭?風吹曠野紙錢飛,古墓累累春草綠。"今天人們在清明節前后仍有上墳掃墓祭祖的習俗:放上供品,于墳前上香禱祝,燃紙錢金錠,以寄托對先人的懷念。
然而隨著社會一步步發展,自古流傳下來的習俗便展露出它不可取的一面。四月春寒料峭,時常有風乍起。焚燒紙錢遺留下的灰燼散在空氣中,極大地污染了空氣質量。同時燃燒時的火種也會隨風飄散到其他地方,由于祭拜多在山上,極易引發森林火災。在一些地方,甚至有一些極度封建迷信的祭拜方法。
既然舊有的習俗不可取,那么我們又應該做些什么呢?
第一追思過清明。我們可以去烈士陵園拜謁長眠的`英雄,去感受英烈的壯志豪情,在這片土地上,有多少英雄的靈魂在靜默,有多少先烈的英風在飄蕩通過開展“祭英烈”的方式,頌揚先烈精神,培育健康科學的節日生活方式。
第二節儉過清明。對于傳統文化我們要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在中國,祭祖是和孝道綁定在一起的。因而在祭拜時多有講究。如今我們更提倡老人在世時子女多盡孝,老人逝去時簡單處理節儉為先。送上一束鮮花,栽上一棵綠樹,留下一段祭文。近年來國家也大力推廣網上祭祀,人們可以隨時隨地哀悼故去的人,點歌獻燭,永久保存,無限擴容。
第三綠色過清明。清明節又名踏青節,大家可以利用這次清明節假期,走進廣闊大自然,去仔細觀察、用心思考,去感受萬物的美好,樹立生態環保的理念,不隨地吐痰、亂扔垃圾,不采摘花草,共同維護綠色生態的自然環境。
同學們,請把對國家的報效之情;對先人的報答之意;對大自然的敬畏之心,用你們文明的行為表達出來吧!
文明過清明節演講稿 篇3
同學們:
今天國旗下講話題目是:《緬懷先烈 文明祭祀》。
伴隨著濃濃的春意,本周日將迎來我國傳統的節日——清明節。我們聚集在鮮艷的國旗下緬懷革命先烈,凝視著烈士鮮血染紅的國旗,一幅幅英雄的畫卷展現在我們眼前,無數英烈用他們的生命,譜寫了一曲曲壯烈的愛國樂章,他們用生命和熱血換來了華夏民族的新生。
歷史不會忘記,高矗的勝利豐碑是無數先烈用身軀壘就的,如今的幸福生活是烈士們用鮮血換來的。立足今天,放眼未來,讓我們緬懷革命先烈,學習先輩的.愛國主義精神和英雄氣概。讓我們樹立遠大理想,堅定愛黨、愛國、愛社會主義的信念,珍惜美好時光,勤奮學習文化科學知識,掌握報國本領,加強自身的思想道德建設,培養優秀品德,鍛煉強健體魄,努力成為社會有用之材,準備著為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貢獻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每年清明節,人們總要去掃墓,祭奠家中逝去的親人。各地因為掃墓引發森林大火的事件也不在少數。焚燒紙品、燃放炮竹表達哀思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還有環境保護和公眾安全。
逝者已逝,緬懷先人的意義在于從先人那里獲取精神力量,讓活著的人活得更好。在全社會崇尚低碳生活的當下,破除陋習,文明祭奠、綠色追思,應成為每個公民的自覺行動。文明環保祭祀形式多樣,如用鮮花、植樹等方式,都能夠寄托對亡者的哀思,沒有必要非得去追求所謂的傳統。當前都在提倡建立節約型社會,我們應該采取更文明、更節約、更健康的方式來祭奠逝者。如在故人墳前或植一棵樹,或放一束鮮花、一杯清茶的方式紀念逝者。這種方式既莊重節儉又文明環保,對逝者也是最好的紀念和安慰。讓我們與父母一起,告別陋習,倡導文明新風,文明祭祀,科學祭祀,環保祭祀,節儉祭祀。
國旗下講話完畢,謝謝大家!
文明過清明節演講稿 篇4
各位老師、同學們:
大家好!
在我國的傳統文化中,清明節是祭掃陵墓、緬懷故人的節日。在這樣一個年份里的清明時節,我們緬懷的除了故去的親人,還有那些在抗日戰爭中為捍衛國家獨立、民族尊嚴而英勇戰斗、血灑疆場的民族英烈。他們拼命的戰斗難道不是為了祖國的明天,祖國的未來嗎?
紅軍戰士長途跋涉,都在步步泥濘的路上走著,他們沒有松懈過,一生都在拯救祖國,保衛祖國。沒有他們,哪來如今的美好的家園,哪業如今的富裕生活,他們是創始者,我們尊敬他們是理所當然的。多少年來,有多少人贊揚過他們,他們百折不撓,奉獻生命,為了革命的斗爭而光榮殉職,總之,一句話——他們生的偉大,死的光榮。他們為了革命的事業,拋頭顱灑熱血,在帝國主義列強的殘暴折磨中,他們沒有透露半點消息,寧愿死也要守住黨的秘密,他們寧愿做光榮犧牲英雄,也不愿做茍且偷生的'叛徒,這就是我們中國烈士的特點,我也因此對他們產生了無限的敬佩,無限的感慨,我也要因此而贊揚他們,他們是我們中國人民的感謝者,他們是神圣的,沒有人能取代他們。
在我的眼里,他們是光明的象征,他們是戰勝一切的力量。我們總是覺得自己是多么的美好,在這個富裕的社會主義國家中,我們是多么的美滿和幸福,而在那個艱苦的斗爭社會中,哪有如此美好的生活。中國有輝煌的歷史,有鐵一般的熱血男兒,有著那種至死不悔的精神,我們要做一個堂堂正正的中國人,我們要為祖國的偉業而奉獻一切。我們是革命烈士的后繼者,我們一生的求學難道不是為了這個目的嗎?身為中國人的我們,去繼承先烈的遺志是理所當然的。我們報效祖國的決心是無法動搖的。
我們不要辜負革命先烈們的厚望,我們要再度繼承他們的事業,我們要用自己滿腔的熱血,來好好的保護祖國,發揚祖國的光輝傳統,創造出另一個燦爛的明天。
文明過清明節演講稿 篇5
同學們:
再過幾天就是我國的清明節了!
談到清明節,總會讓人聯想到歷史人物介子推。據歷史記載,在兩千多年以前的春秋時代,晉國公子重耳逃亡在外,生活艱苦,跟隨他的介子推不惜從自己的腿上割下一塊肉讓他充饑。后來,重耳回到晉國,做了國君(即晉文公,春秋五霸之一〕,大事封賞所有跟隨他流亡在外的隨從,惟獨介子推拒絕接受封賞,他帶了母親隱居綿山,不肯出來,晉文公無計可施,只好放火燒山,他想,介子推孝順母親,一定會帶著老母出來。誰知這場大火卻把介子推母子燒死了。為了紀念介子推,晉文公下令每年的這一天,禁止生火,家家戶戶只能吃生冷的食物,這就是寒食節的來源。寒食節是在清明節的前一天(就是今天),古人常把寒食節的'活動延續到清明,久而久之,人們便將寒食與清明合而為一。
清明節是中華民族延續了2500多年的傳統節日。我們要在清明節這一天祭祀先祖、學習感恩。不過,每年清明節前后,人們總是扶老攜幼集中出行,大量人流、車流致使交通擁堵現象嚴重。在市區,一些群眾在馬路邊、廣場、花園、小區隨意燒紙放炮,不僅污染環境衛生,而且給市民的生活帶來影響;在農村,田間地頭、山岡山坡上燒紙放鞭,煙霧繚繞,引發森林火災的事件時有發生。
同學們,清明節只有掃墓、祭祀未免太單調了。我們不妨學學古人,過個豐富多彩的清明文化節,放假期間我們可以到郊外踏青賞花與親近自然保護環境、到空曠場地放風箏,過一個明凈清爽的節日。
我們唯有繼承先烈遺志,發憤圖強,以優異的成績告慰青松下長眠的烈士,過個文明安全的清明節,過個祥和快樂的清明節,過個清澈明亮的清明節。
文明過清明節演講稿 篇6
大家好!
今天國旗下講話題目是:《緬懷先烈,文明祭祀》。
伴隨著濃濃的春意,本周日將迎來我國傳統的節日——清明節。我們聚集在鮮艷的國旗下緬懷革命先烈,凝視著烈士鮮血染紅的國旗,一幅幅英雄的畫卷展現在我們眼前,無數英烈用他們的生命,譜寫了一曲曲壯烈的愛國樂章,他們用生命和熱血換來了華夏民族的新生。
歷史不會忘記,高矗的勝利豐碑是無數先烈用身軀壘就的,如今的幸福生活是烈士們用鮮血換來的。立足今天,放眼未來,讓我們緬懷革命先烈,學習先輩的愛國主義精神和英雄氣概。讓我們樹立遠大理想,堅定愛黨、愛國、愛社會主義的信念,珍惜美好時光,勤奮學習文化科學知識,掌握報國本領,加強自身的思想道德建設,培養優秀品德,鍛煉強健體魄,努力成為社會有用之材,準備著為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貢獻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每年清明節,人們總要去掃墓,祭奠家中逝去的親人。各地因為掃墓引發森林大火的事件也不在少數。焚燒紙品、燃放炮竹表達哀思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還有環境保護和公眾安全。
逝者已逝,緬懷先人的意義在于從先人那里獲取精神力量,讓活著的人活得更好。在全社會崇尚低碳生活的當下,破除陋習,文明祭奠、綠色追思,應成為每個公民的自覺行動。文明環保祭祀形式多樣,如用鮮花、植樹等方式,都能夠寄托對亡者的哀思,沒有必要非得去追求所謂的傳統。當前都在提倡建立節約型社會,我們應該采取更文明、更節約、更健康的方式來祭奠逝者。如在故人墳前或植一棵樹,或放一束鮮花、一杯清茶的方式紀念逝者。這種方式既莊重節儉又文明環保,對逝者也是的紀念和安慰。讓我們與父母一起,告別陋習,倡導文明新風,文明祭祀,科學祭祀,環保祭祀,節儉祭祀。
國旗下講話完畢,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