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黨務工作者述職演講
人們都說幸福生活都是一樣的,可不幸的家庭且有各異。也是我的幫扶對象,丈夫患有腦瘤,雙目失明,常年需要人護理照料,然而禍不單行,兒子又得了淋巴癌,我把這個家庭列為重點對象,自己拿錢買些米面送去外,還發動社區百姓踴躍捐款,支撐這個家庭。
是我社區一位靠自己能了支撐起一個貧困家庭的女人,她的丈夫患有腦血栓半身不遂,成為一個無勞動能力的人,婆婆年事已高90歲了,行動不便,長期臥床,有一個令人驕傲的兒子,清華大學研究生即將畢業,一個家庭的重擔就落在了一個人的肩上。家庭面臨巨大的難關,就在此時我得知了這個情況,來到了家,幫助求人、找關系,不僅給一家人辦理低保,建起了豬舍,還每年按時送來養豬的周轉資金。今年,家的豬舍從一個變成了三個,兒子剛剛拿到了清華大學的法學碩士學位。
倡導孝道、感恩、和諧,是社區近幾年一直遵循的理念,在打造為老助老服務型社區中,我們注意把這種理念滲透到活動中去。在去年的母親節里,社區召開了一次德孝專場,把一些尊老愛老的典型事例將給大家聽,使大家受到了良好的精神洗禮,為老助老,不只是社區工作者的事,更應是大家共同認知的德行。
在春節等傳統節日里,我組織工作者到敬老院和孤寡家庭為老人送去水果等食品,和老人聊上家常,唱支歌曲,打掃居室,讓老人在團團圓圓的日子里不再孤單。
對于我們中國人來說,春節是合家團圓的日子,在大年初一的這一天,我都穿著喜慶的衣服去探望孤寡了老人及重病人員,去給他們拜年,每當我這時坐在居民家時,居民的心里都是熱的,我的心里是美的,他們會把我像親人一樣看待,他們的心里話會敞開心懷的對我說,同時也搭建了黨和政府與居民的橋梁,拉近了黨和政府與居民的距離,他們看見我就看見了黨的關心,國家的愛護。
身先士卒,做好領頭人。在我們從事的服務過程中,有的窗戶關不住,有的臥病在床行動不便,有的孩子小無人照顧,哪怕是一個小小的保險絲燒斷,,我們都能夠作到有求必應,及時處理。就這樣我經常周六周日不休息,對待同事,我好像個老大姐似的關心她們的生活狀況。幾年來,xx社區的各項工作都走在前列,兩委班子和諧穩定,基層黨組織戰斗力、凝聚力加強,社區黨員作用發揮好,社區活動號召力強,群眾參與廣泛,社區傳統文化教育深入居民心中,家庭和諧,鄰里和諧,上訪事件明顯下降。
XX年3月,在我的倡導下,一支由黨員、在職干部、普通居民共32人組成的xx社區“恒愛慈善志愿者服務隊”成立了,共募捐善款四千余元,大家一致推選我為隊長、并負責慈善資金的使用,我毅然接受了,并當場表態:“我用黨性人格擔保,絕不辜負大家委以我的重任”!我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截止XX年底慈善發放21戶,受益26人。
甘于奉獻,做好居民貼心人。居民利益無小事,我們本著急居民之所急、想居民之所想,為居民排憂解難的理念。對下崗失業人員我會捧上一片熱心。xx社區年齡大、文化水平低的下崗失業人員比較多,這部分居民心里怨氣很重,如果對他們不管不問,維護社區穩定就是一句空話。為了幫助他們找工作、再就業,我四處奔走,不知跑了多少路、磨了多少嘴,我還積極給失業人員想點子、出主意,摸索自主創業的門路,幫助10多個“40 50”下崗人員辦理了公益性崗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