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旗職業化演講稿
各位喜歡軍棋的朋友,大家好!
很高興可以和大家在這里聊天,我們今天討論的第一個內容是:軍棋職業化是否有成功的可能?
我知道,大家都很忙,都不想做無用功,不要花了很多精力來做軍棋職業化,可做了半天,最后才發現根本就不可能成功,這就太悲劇了!
既然是職業化,那它就是一個經濟行為,既然是經濟行為那就一定滿足“需求決定供給”這個經濟學理論。所以我們首先可以去分析一下,軍棋職業化后所做的比賽是否有人去看,是否會造成一定的社會影響力。所以說有沒有這個需求,才是問題的關鍵。
喜歡軍棋的人都知道,一旦有軍棋名人在某房間下棋,這個房間就一定爆滿,這就是需求;每一次軍棋人組織的現實世界的大型比賽,都有全國各地的人趕去捧場,這就是需求;你看,qq有這么多的軍棋群和家族,這就是需求。
關于需求,大家還可以去各大游戲平臺作個調查,在棋類游戲中,玩軍棋的在線人數是不是最多?已經職業化成功的棋類,如圍棋、國際象棋、中國象棋,有哪一個棋類游戲比軍棋人氣更足?既然人氣沒有軍棋足的都可以職業化,為什么軍棋反而不可以職業化呢?
那么大家一定要問了,既然軍棋人氣這么足,為什么軍棋職業化老是成不了呢?這就是我今天提出的第二的問題。
我看問題的關鍵就在于大家不團結,沒有一個統一的軍棋組織,這樣一來就造成諸侯并起,各自為戰的混亂局面。軍棋職業化是一個龐大的系統工程,大家想想看,如果一群人造房子,沒有一個統一的指揮,可以把房子造好嗎?一個人要造西式洋房,一個人要建江南民居,一個人要造摩天大廈,一個人要建獨幢別墅,一個人一個想法,誰都不聽誰的,這個房子能建起來嗎?
就在前些日子,某君說,他已經為軍棋職業化努力十三年了。我看,如果沒有一個統一的組織,沒有一個團結有效的實施機構,再給個十三年,軍棋職業化也不可能成功。
想當年,某君振臂一呼,各路豪杰紛紛團結在軍棋這面旗幟下,為軍棋職業化而奮斗。后來由于種種原因,這次軍棋職業化的努力失敗了,某君還被某些人罵成了老騙子。這可真是一個悲劇!
我們可以來分析一下失敗的原因。錢募捐給了某君,某君卻沒有建立公開透明的財務系統,這樣一來所募集來的錢就成了一筆糊涂帳,錢是怎么來的?有多少?怎么花掉的?每一項是多少?還剩下多少?大家什么都不知道,這就難怪要被人懷疑了。
當年某君高舉義旗后,各地的軍棋組織也如雨后春筍般,紛紛出現。可是誰也不買誰的帳,也沒有協調統一的行動。雖然活動很多,但是真正可以在社會上造成影響力的卻很少。我們無錫也出現過類似的組織,一群喜歡軍棋的人聚集在一起,就打出了“無錫軍棋協會”的旗號,卻沒有制訂一定的組織綱領。沒有規矩不成方圓,還怎么去做事?人和人之間,長期在一起總會產生點矛盾,可有了矛盾卻沒有一定的規章制度去約束,也沒有敢擔當的人去協調,然后小矛盾就變成了大矛盾,最后終于土崩瓦解,成了一個個老死不相往來的孤立的qq群。
大家一定都做過軍棋群或者是家族,一旦群或家族的核心人物不怎么去管理了,群或家族就會散了,擋也檔不住,不論這個群或家族當年有多火,都逃不了一個分崩瓦解的命運。為什么?你因此就可以推論出軍棋職業化不可能成功,軍棋職業化是一個捧不起的劉阿斗嗎?要知道做虛擬的群或家族和做現實的軍棋職業化是有一定距離的,做軍棋群或家族的失敗是因為群或家族是個人的,是以你為中心的,人家幫你做管理是給你面子,所以只要一有變故,群或家族就沒人管了,就要散去。而現實生活中的軍棋職業化是全體喜歡軍棋的朋友們的,誰都可以做軍棋組織的老大,只要大家相信他,就可以選他做掌門人。掌門人可以變,什么都可以變,就是軍棋職業化這塊牌子不能變,這就叫傳承。有了傳承那什么都可以一直存在下去,千秋萬代。
下面我們來簡單回顧下前面所提到的一些問題,首先論證了軍棋職業化的可能性,指出軍棋是一定可以職業化的。接著又提出了軍棋職業化十三年不成的一個最大的原因,內部不團結,沒有一個大家都去遵守的規章制度。
接下來,如果大家有疑問的話可以提問。
(音樂)
那么我們應該為軍棋職業化做些什么呢?如何來實現軍棋職業化呢?
本人曾經提出,軍棋職業化要分四步來走:第一步,建立全國軍棋愛好者的群;第二步,建立地方軍棋愛好者的群;第三步,建立現實的地方軍棋協會;第四步,建立現實的全國軍棋協會。
看了這四步,大家一定會問,全國軍棋愛好者的群和地方軍棋愛好者的群在現實生活中早就存在了,而且有很多啊!怎么就是不見軍棋職業化有一點進展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