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中秋節的演講稿范文簡短(通用16篇)
關于中秋節的演講稿范文簡短 篇1
尊敬的老師們、親愛的同學們:
早上好!
又到中秋了,天上的月似乎格外明亮。中秋,這個中國人心中僅次于春節的團圓節日,從古到今,演繹著多少美麗的傳說。從嫦娥奔月到吳剛伐桂,寄喻的都是一種離愁別緒,一種人間的真情。讓我們的思緒隨著蘇軾爺爺的水調歌頭去追月懷古吧!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
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
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
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一輪滿月,團團圓圓,最能勾起懷念親友的人間親情,它凝聚著家庭的和睦、社會的和諧。“明月關山長相望,天下何處不中秋。”雖異域卻同天。我想,那親情友情總歸是一致的。天下的月也一樣的圓,一樣的亮,一樣燭照著有情之人。
中秋是中國人創造出來的優美神話,一千年一萬年凝聚著團圓的愿望。中秋是一縷縷剪不斷的眷念,生生世世一脈相傳;中秋是中華民族凝聚力的體現。它展現了一種向往祥和,向往安寧的獨特民族魅力。那就不管它是稀星朗月,還是風雨交加。都讓我們在中秋的氛圍中去細細品味人間的真情,感受生活的樂趣。讓所有的艱辛與疲勞都融化在這祥和的中秋團聚之中,然后帶著全身心的愉悅,踏上明天的旅程。
“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值此團圓節日,愿普天之下的蕓蕓眾生,中秋快樂!
我的演講完畢,謝謝大家!
演講人:
20xx年xx月xx日
關于中秋節的演講稿范文簡短 篇2
親愛的領導、老師、親愛的學生、家長、朋友們:
大家早上好!
今天是一個特殊的日子。在這個金色的秋天,我們再次迎來中秋節,我們將欣賞明月的美麗景色。當我們仰望天空時,美好的詩句一定會浮現在腦海里: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是的,生活中有很多事情是無法調和的。很多在國外讀書工作的人,為了自己的理想,這個時候是無法回到親人身邊的。俗話說,每逢佳節,我們都會想家。
為最具有人情味,最富有詩情畫意的節日,而這一天天上的月亮又分外明亮,分外的圓,所以又叫團圓節。中秋賞月,民間一直流傳著多個不同的傳說和美麗的神話故事,當然最為人們熟悉的是《嫦娥奔月》了。在多民族的我國,有二十多個民族也在歡慶中秋節,雖然慶祝方式各異,但其寓意,也都是在祁求國泰民安,豐衣足食,團團圓圓,平平安安。所以這天都以月餅作為禮物,親友間互相贈送,以取團圓之意。團圓節也讓我們更加深切盼望海峽兩岸同胞們早日團圓,祖國的統一大業早日實現。
歡樂的日子我們更不能忘記那些在自然災害中離去的同胞,遙遠的汶川和舟曲永遠是我們心底的痛。我們更不能忘記那些為國捐軀的英靈們,沒有他們的付出,就沒有我們今天幸福的生活。
我的演講完畢,謝謝大家!
演講人:
20xx年xx月xx日
關于中秋節的演講稿范文簡短 篇3
尊敬的老師們、親愛的同學們:
早上好!
我演講的題目是《仰望中秋月》。
從張久齡《望月懷遠》中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到李白《月下獨酌》中的“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月亮自古就是文人墨客最為鐘愛的景色。
茫茫蒼穹,圓圓滿月,我們即將迎來一年一度的中秋節,將欣賞到皓月當空的美景。中秋節是我國的傳統佳節,是僅次于春節的第二大傳統節日。每到這一天,遠離家鄉的游子,都會紛紛趕回家中,與父母親友歡聚一堂,一起欣賞明月、品嘗月餅、吟誦詩歌,表達對生活的無限熱愛和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中秋最美是親情,一家人團聚在一起,說不完的話,敘不盡的情;中秋最美是思念,那一輪圓月仿佛明亮的眸子,蕩漾著深深地情意,傳遞著美好的祝福;中秋最美是感恩,感謝在中秋佳節里仍然駐守邊疆的戰士,感謝無時無刻不在守護百姓安康的人民警察……
仰望中秋月,濃濃感恩情。讓我們將中秋佳節的祝福送給每一個華夏兒女,將對祖國母親的濃烈情懷深深地根植在心間……
我的演講完畢,謝謝大家!
演講人:
20xx年xx月xx日
關于中秋節的演講稿范文簡短 篇4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
大家下午好:
中秋節是歡樂的,是團圓的象征,是中國的傳統節日之一,而中秋節那天又在農歷八月的中間,人們把中秋節也叫仲秋節。每個地方過中秋節的方式都是不一樣的哦,各有各的特色。
清晰記得我們家過中秋節的情景,大家都蒸月餅,剛出鍋的月餅清香誘人,每年中秋節吃到期盼已久的美味月餅真是件幸福的事情呀。媽媽不會做月餅,所以每年中秋節都能夠吃到姥姥親手蒸的美味芝麻甜月餅。
媽媽還會買各種口味的月餅帶回家,有蛋黃月餅、棗泥月餅、哈密瓜月餅、水蜜桃月餅……而我最最喜歡吃的就是甜而不膩的相思紅豆月餅。
我們都圍坐在陽臺的大餐桌吃著美味的佳肴,爸爸的廚藝十分的棒,我們全家圍坐在一齊,邊吃邊聊,說說工作的事,問問學習的事,嘮嘮家常,討論著未來,其樂融融,長輩們樂的合不攏嘴,月餅吃到嘴里甜甜的,回味無窮。
只聽天空一聲巨響,五顏六色的禮花飛上天空,我和弟弟尖叫起來,家人的眼神頓時被五彩繽紛地禮花吸引了去,我和弟弟高興的邊跳邊笑,爺爺端起小酒杯喝一小口說;此刻中秋也放禮花呀,真是生活水平提高了呀,爺爺慈祥的笑了。
快快看看呀,大家快快看呀,弟弟叫起來,我和弟弟,姐姐跳著,笑著;“月亮出來了,月亮出來啦……”我們歡呼!十五的月亮像害羞的小姑娘,它披著銀紗,一步一步走向夜空。媽媽說月亮是純潔的象征,它是那么的璀燦,像一顆明珠高高掛在空中,這時我不由自主想起了“詩仙”李白的靜夜思和神話故事嫦娥奔月。
以往聽外公說中秋節是豐收的季節,是農民伯伯們享受豐收的喜悅的日子。真是歡樂中秋啊!
我的演講完畢,謝謝大家!
演講人:
20xx年xx月xx日
關于中秋節的演講稿范文簡短 篇5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
大家下午好:
秋季的天空最藍也最亮,讓人莫名的神清氣爽,濃郁的桂花香仿佛在賣力地解讀收獲才是這個季節的屬性,我也最愛這個季節,我出生的深秋,那輪讓人心馳神往的故鄉的月。
故鄉的月,是每逢月半倍思親的秋。又是石榴紅,超市的貨架上不經意間已經排滿了各式各樣的月餅禮盒,卻不抵兒時的什錦月餅讓我回味,簡單的白糖餡兒,粗糙的面粉加上密密麻麻的黑芝麻,吃在嘴里窸窣作響,最讓人難忘的要數那五顏六色的青絲紅絲果脯肉了。
每年盼到中秋都會拿著什錦月餅跑去與小伙伴們一齊分享,幾雙洗小手細心翼翼的從月餅上扣下果脯,你一根綠的,我一口紅的,仿佛那時的歡笑聲才是兒時中秋的味道。
故鄉的月,是遠方“天涼了記得添衣”的聲聲叮嚀。從入路工作后,我學著克制思鄉情愫的,不只是游子之情,我的父母同樣也在學著忍受思念:
從一開始學會使用微信視頻通話,到逐漸改為語音留言,再到之后偶爾的一句“天熱注意防暑”、一聲“天涼記得添衣”,尤其是我司機單干后,家人好像也開啟了“單干”模式,家庭微信群里少了互動式的寒暄,轉而變成了陳述報道式的小視頻留言,偶爾主動跟父母視頻細節中才發覺他們的感冒才剛剛好,而他們留給我的往往是那句:“你在外好好工作,我們不用你操心,自我必須要照顧好自我……”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年輕時拼命想遠離的那個地方,在每個月圓的夜晚,都成了自我追憶和懷念的天堂。可是由于工作的需要,我卻只能將一切思念寄托于微信和這輪故鄉的月,愿父母身體健康,愿親人順心如意。
我的演講完畢,謝謝大家!
演講人:
20xx年xx月xx日
關于中秋節的演講稿范文簡短 篇6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我向來對農歷比較淡漠,當曾老師問我今天是八月十幾的時候,我十分茫然。為什么突然問我這個呢?我十分不解,不好意思的望著老師。
當老師用手指指著電腦屏幕的時候,我才恍然大悟:“明天是中秋節啊!”
對中秋節,我倒是有一點印象。不就是吃月餅,看月亮嘛!大人們常說中秋節是團圓節,書上也說,圓圓的月亮,讓那一些思念家鄉,思念親人的人無限的感嘆。“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這是大詩人李白在月圓之夜后所寫下的詩句。“月是中秋分外明,又是一年團圓日。”這應該是所有游子的感觸。“每逢佳節倍思親。”守望在家的人,都急切的盼望著親人可以回家團聚……
團圓是一件非常美好的事情,可它往往又難以實現。這一刻,我不僅對李白的《靜夜思》有了更深的理解,對游子的思念和守望在家的.人的那一種期盼也有了更深一層的體會。
爺爺遠在攸縣老家,這時候的爺爺一定也在期盼著我,期盼著爸爸媽媽回家團聚。明天就是八月十五了,爺爺一定在做我最喜歡的蛋黃月餅。他的臉上一定泛著笑容。如果鄰居問他,“怎么做這么多月餅啊!”爺爺一定會說“這是我孫子最愛的月餅,一定要多做一點!”
我的奶奶昨天從長沙回到了老家。上車的時候,看起來很輕松,其實我知道,奶奶的心里是多么的糾結。她既不忍心讓爺爺一個人在家孤孤單單地過節,又舍不得離開我們。
我早就知道老人家對于團圓的祈盼是更加強烈的。每個星期爺爺都會打電話過來。問我的學習情況,問我們的衣食情況,尤其是在我生病的時候,爺爺會語無倫次地問我燒到多少度,有沒有看醫生。在電話里,爺爺的語氣是急切的。而且,急切的語氣中又包含著無盡的關切,無盡的擔憂和無盡的思念。爺爺的心,真是無時無刻不在我身邊的。
今天,我真想插上翅膀飛到爺爺身邊,可是在生活中,親情總是有難以解開的羈絆。爸爸出差無法提前回來,媽媽上班請到假,他們又不放心讓我一人獨自回家,最重要的是我的一大堆作業,這是爺爺心里最在乎的事情。所以,這個中秋,我只能望著月亮訴說自己的心思了。
窗外淅淅瀝瀝,雨意正濃,正如我的惆悵無法釋然。十五夜的月一定是圓的,就像所有人期盼團圓的心一樣,是永恒的,只是,明天的圓月可能會被云雨所遮擋,就如我的思念郁積在胸中。寫下這篇文章,寄放我這一個中秋的所有情結。
我的演講完畢,謝謝大家!
演講人:
20xx年xx月xx日
關于中秋節的演講稿范文簡短 篇7
親愛的老師們,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
涼爽的秋風,泛黃的樹葉,成熟的果實,芬芳的金桂,都在向我們傳遞著一個信息:秋天已經悄悄向我們走來,而我們最喜愛的傳統節日之一,農歷八月十五的三三三五四中秋節,就在不遠處向我們招手!今天我們演講的題目是《中秋節團圓節》。
為傳承民族文化,增強民族凝聚力,自20日起,中秋節被國務院列為國家法定節假日,也經國務院批準列入第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因此,我們有必要了解這個重要的節日。
8月15日是在秋天的中間,所以它被稱為中秋節。這是中國僅次于春節的第二大傳統節日,春節、清明節和端午節被稱為漢族的四大傳統節日。
團圓是中秋節最重要的思想內涵。中秋之夜,月色皎潔,古人視滿月為團圓的象征。因此,8月15日也被稱為“團圓節”。古往今來,人們常常用“月圓月缺”來形容喜怒哀樂,而流落他鄉的游子,則是把自己深深的情意寄托在月亮上。比如李白的《舉目望去,發現原來是月光,再往下沉,我突然想到了家》唐代杜甫的《他知道今夜的露珠會是霜,家里的月光要亮多少啊!》、宋代王安石的《春風是綠的江南岸明月幾時歸我》等。都是表達思念家鄉親人之情的千古絕唱。
中秋節的'主要活動都是圍繞著“月亮”展開的,因此也被俗稱為“月節”、“月夜”、“追月節”、“玩月節”和“拜月節”。古代皇帝有春祭日、秋祭月的社會制度。人們也有在中秋節祭月的習慣,逐漸演變成了輕松賞月。中秋節賞月的習俗在唐代盛行,許多著名詩人的詩歌中都有關于月亮的詩。比如“希望人活得長久,一起度過千里”。“明月幾時有,向天問酒。”所有這些故事都流傳至今。各地還有許多“拜月壇”、“月亭”、“月塔”的歷史遺跡。每當8月15日明月高照時,露天的桌案上都會擺放月餅、石榴、棗子等水果。拜月之后,全家人會圍坐在餐桌旁,邊吃邊聊,欣賞明月。
吃月餅是中秋節的另一個習俗,它象征著團圓。它的起源有很多解釋。元末,江蘇泰州反元起義領袖張士誠用中秋人互相贈送圓餅,并隨身攜帶一張寫有“八月十五夜殺韃靼人”字樣的紙條。當大家看到蛋糕里的紙條,就一圈又一圈,就像承諾的那樣,這一夜他們會一起干掉各種“韃靼人”。之后,家家戶戶都吃糕點慶祝起義勝利,并正式將中秋節稱為圓餅月餅。還有一種說法是,明朝洪武初年,袁術將軍徐達攻占了北京大部分地區,好消息傳到了都城南京。正在下棋的朱元璋欣喜若狂,于是他口口聲聲說要在全世界慶祝中秋節,并送給他的臣民在反元起義期間傳遞信息的月餅。從此,月餅成了中秋節的“法定”食品,必須吃。
同學們,關于中秋節有很多有趣的傳說。
關于中秋節的演講稿范文簡短 篇8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中秋的腳步越來越近了,滿月的光芒,在一個又一個的夜晚,悄悄臨近。
"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天上的日子似乎比人間要慢許多,但是,同學們,不要感嘆時光的流逝,也不要將時光虛度。每一天本都它的有價值所在,將時光握緊,用分分秒秒來創造充實的時光。
將目光著手書本,而不是漫畫。因為我們已經長大。
將身心專注學習,而不是玩耍。因為我們不再幼小。
時光的虛度,只會使人感到老去得更快;充實的學習,則會讓人領略到成功于欣喜,光陰也不禁放慢了腳步。
多少輪中秋明月在夜里悄悄流逝,
又有多少圓月,將在不久來臨?
我們已入高中,我們已漸漸成熟,我們已有了自己的理想,如明月般美好。
"人間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挫折在所難免,面對著失敗,我們不可以被打敗。
中秋將近,象征著圓滿的中秋之月,也將在不久后的夜空照亮。或許沒有"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的豪情,但是我們可以對自己說"月是圓滿,月是美好,明月在心上,快樂長久存!"
在此,我們代表學校,祝老師們、同學們中秋節快樂,一切圓滿!
謝謝。
關于中秋節的演講稿范文簡短 篇9
各位老師,各位同學:
大家早上好!
秋濃了,月圓了,又一個中秋節即將來到了!今年的9月19日,是農歷的八月十五,就是我國的傳統佳節——中秋節!它是僅次于春節的第二大傳統節日,又被認為是我們中國人的團圓節。每到這一天,許多遠離家鄉的游子,都會紛紛趕回家中,與父母親友歡聚一堂,把酒言歡。
中秋的月最圓,中秋的月最明,中秋的月最美!雖然中秋佳節是團圓的日子,但還有好多人因為種種原因而無法與家人朋友相聚,于是他們就把自己的種種情思寄托在明月中,寫下了無數膾炙人口的佳句。最后,我衷心地祝愿我們每一位同學、每一位老師:中秋快樂,一切圓滿!
謝謝。
關于中秋節的演講稿范文簡短 篇10
中秋節是我國的傳統佳節,在農歷八月十五日,是我國僅次于春節的第二大傳統節日。
八月十五恰在秋季的中間,所以稱中秋節。根據史籍的記載,“中秋”一詞最早出現在《周禮》一書中。到魏晉時,直到唐朝初年,中秋節才成為固定的`節日。中秋節的盛行始于宋朝,至明清時,已與元旦齊名,成為我國的主要節日之一。
中秋之這一天,天上的圓月分外明亮,特別的大特別的圓,所以這一天被看作是團圓的大好日子,也被人們喻為最有人情味、最詩情畫意的一個節日。有人說,每逢佳節倍思親。中秋節這一份思念當然會更深切,尤其是一輪明月高高掛的時刻,不要忘了,讓真情賀卡給遠方的親人朋友一個問候祝福。團圓之夜,明月高懸。因此,又稱八月十五為“團圓節”。
古往今來,人們常用“月圓”、“月缺”來形容“悲歡離合”。客居他鄉的游子,更是以月寄托深情。唐代詩人李白的“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杜甫的“露從夜今白,月是故鄉明”,宋代詩人王安石的“春風有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等詩句,都是千古絕唱。
現在中秋節這一天,全國人民還可以享受一天的假期,合家團圓呢!
謝謝大家!
關于中秋節的演講稿范文簡短 篇11
中秋節是古老的傳統節日。
關于中秋節的傳說有許多,我在網上查了一些資料,就讓我給大家講一講吃月餅的傳說吧!
中秋節吃月餅相傳始于元代。當時,中原廣大人民不堪忍受元朝統治階級的殘酷統治,紛紛起義抗元。朱元璋聯合各路反抗力量準備起義。但朝庭官兵搜查的十分嚴密,傳遞消息十分困難。軍師劉伯溫便想出一計策,命令屬下把藏有“八月十五夜起義”的紙條藏入餅子里面,再派人分頭傳送到各地起義軍中,通知他們在八月十五日晚上起義響應。到了起義的那天,各路義軍一齊響應,起義軍如星火燎原。
很快,徐達就攻下元大都,起義成功了。消息傳來,朱元璋高興得連忙傳下口諭,在即將來臨的中秋節,讓全體將士與民同樂,并將當年起兵時以秘密傳遞信息的“月餅”,作為節令糕點賞賜群臣。此后,“月餅”制作越發精細,品種更多,大者如圓盤,成為饋贈的佳品。以后中秋節吃月餅的習俗便在民間流傳開來。
我今年中秋節吃月餅的時候想:“月餅里頭到底有沒有信息呢?”我真希望月餅里頭有信息,我還希望月餅里頭有一份大禮包!
謝謝大家!
關于中秋節的演講稿范文簡短 篇12
中秋節是農歷八月十五日,是我國傳統的中秋節,也是我國僅次于春節的第二大傳統節日。也稱仲秋節、團圓節、八月節等,是我國漢族和大部分少數民族的傳統節日,也流行于朝鮮、日本和越南等鄰國。因為秋季的七、八、九三個月(指農歷),八月居中,而八月的三十天中,又是十五居中,所以稱之為中秋節。又因此夜浩月當空,民間多于此夜合家團聚,故又稱團圓節。
中秋節起源于我國古代秋祀、拜月之俗。《禮記》中載有“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朝日以朝,夕月以夕。”這里的“夕月”就是拜月的意思。兩漢時已具雛形,唐時,中秋賞月之俗始盛行,并定為中秋節。歐陽詹于《長安玩月詩序》云:“八月于秋。季始孟終;十五于夜,又月云中。稽于天道,則寒暑均,取于月數,則蟾魂圓,故曰中秋。”
在這古老傳統的影響下我國一直有這樣的習俗,每到中秋家家戶戶都吃團圓飯,讓許多親朋好友于今日又聚集在了一起,這是一件多么令人激動的事情,這讓許多在外地的人們又回到了溫暖的家,享受到了家的溫馨。
月餅也是團圓的象征,蘇東坡有詩寫道:“小餅如嚼月,中有酥和飴”,清朝楊光輔寫道:“月餅飽裝桃肉餡,雪糕甜砌蔗糖霜”。可見當時的月餅已經是具有一定意義的“餅”和“月”了。
謝謝大家!
關于中秋節的演講稿范文簡短 篇13
同學們,你們知道中秋節的來源嗎?那就洗耳恭聽吧!
在遠古時期,有一個叫后羿的射手把天上的十個太陽射去了9個,后來才風調雨順,王母娘娘為了感謝他,就賜給了他兩粒仙丹,這兩粒仙丹法力無邊,人吃了可以飛上天。不料,這件事被后羿的徒弟知道了。有一天,他的徒弟趁后羿出門打獵去了,就偷偷飛奔到后羿的房間里,強迫后羿的妻子嫦娥交出仙丹,嫦娥為了不讓仙丹落入壞人之手就把仙丹放到嘴里,一不小心就吞了下去。后來就飄飄然然來到廣寒宮,后羿沒了嫦娥,甚是思念,只好每年都在八月十五那天,做了嫦娥最喜歡吃的餅子放在桌子上,好像是在跟愛妻一起吃。嫦娥也萬分思念后羿,于是化作明月。所以,中秋節那天,月亮格外的明亮。人們為了懷念他們,就在中秋節這天吃月餅。親人團坐賞月。
今年的中秋,我們期盼著的那一天就要來了,我們班的同學打算舉行中秋晚會,可是學校放假兩天,我們就回家,與家人團圓,共享這份節日的快樂。我們的中秋晚會,眼看就要開不成了,我們都很遺憾!周老師聽出了我們的心聲。于是,吩咐我們做好準備,晚會照常舉辦,所以今年的中秋節是遲到的中秋節。
在中秋晚會上,我們的節目可多了,講笑話,猜謎語,下棋,唱歌應有盡有,還對優秀選手頒發獎品。可是我們的嫦娥仙子并不領情,她不出來看我們一眼。
謝謝大家!
關于中秋節的演講稿范文簡短 篇14
尊敬的老師、同學們:
大家好!
今天國旗下的演講是中秋節,帶著一顆感恩的心
秋濃月滿,一年一度的中秋節又來了!農歷八月十五這個星期四是中秋節,這是中國的一個傳統節日。中秋節在秋天的中間,所以它被稱為中秋節。它是中國僅次于春節的第二大傳統節日。
中秋節是最圓、最亮、最美的一個月,所以也叫團圓節。金桂香,月圓花。在這個美麗的節日里,人們賞月,吃月餅,拜訪親戚朋友等。無論什么形式,都寄托著人們對生活的無限熱愛和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中秋節有著深厚的文化底蘊。中國人特別注重親情,珍惜團圓,尤其是中秋節。中秋節是親情的節日;中秋節是團聚的時候。這時,感受家庭,釋放家庭,提升家庭;此時,期待團圓,追求團圓,享受團圓,成了人們生活的主旋律。
同學們,我們可以背誦許多關于中秋節的古語,比如抬起頭來看,我發現那是月光,又沉了回去,我突然想到了家,祝人們長壽,一起旅行千里,月亮,現在在海上長滿了,照亮了整個天堂,它可以穿透歷史時空,傳播到今天,難道不正是因為我們共同的信仰嗎?
家庭是中秋節最美好的事情。家人聚在一起,聊個沒完,訴說著無盡的感情,訴說著人們同一個心聲。親情是黑暗中的燈塔,沙漠中的綠洲,雨后的彩虹,中秋最美的東西不見了。月亮最美,但美是不容錯過的;月亮最高,但又高得不能錯過。中秋節將把我們的目光和思念傳遞給我們想念的人和我們關心的人,祝他們永遠沒有悲傷,永遠快樂,永遠沒有煩惱和幸福!
感恩節是中秋節最美好的事情!不用說,給父母一個微笑,給親戚朋友一句問候,給一杯綠茶,給一口月餅,這些都是對我們父母最好的回報。感謝父母的生活,感謝他們的培養。老師們,同學們,我們應該懷著一顆感恩的心度過這個中秋節!
感恩!感謝所有人
學習、珍愛自己,才會擁有快樂,擁有幸福!
老師們,同學們,中秋最美,美不過一顆感恩的心!中秋最美,美不過真心的祝福!
在此,我祝老師們、同學們中秋快樂,一切圓滿!
謝謝大家!
關于中秋節的演講稿范文簡短 篇15
尊敬的老師們、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上午好!我是來自高一(2)班的朱嘉睿,今天我在國旗下獻詞的題目是———中秋佳節 萬家團圓
秋濃了,月圓了,又一個中秋快到了!再過幾天就是農歷的八月十五中秋節了。中秋節,處在一年秋季的中期,所以稱為“中秋”,它僅次于春節,是我國的第二大傳統節日。中秋的月最圓,最明,最美,所以又被稱為“團圓節”。中秋是中華瑰寶之一,有著深厚的文化底蘊。中國人特別講究親情,特別珍視團圓,中秋節尤甚。
中秋,是一個飄溢親情的節日;中秋,是一個彌漫團圓的時節。這個時節,感受親情、釋放親情、增進親情;這個時節,盼望團圓、追求團圓、享受團圓……這些,都已成為人們生活的主旋律。
中秋最美是親情。一家人團聚在一起,講不完的話,敘不完的情,訴說著人們同一個心聲:親情是黑暗中的燈塔,是荒漠中的甘泉,是雨后的彩虹……
中秋最美是思念。月亮最美,美不過思念;月亮最高,高不過想念。中秋圓月會把我們的目光和思念傳遞給我們想念的人和我們牽掛的人,祝他們沒有憂愁,永遠幸福,沒有煩惱,永遠快樂!
中秋最美是感恩!無須多言,給父母一個微笑,給親友一個問候,遞上一杯清茶,送上一口月餅,這是我們給予父母最好的回報。感謝父母給予的生命,感謝父母給予的培養……
中秋節之后就是國慶長假,所以,我們在喜迎中秋的同時,別忘了感恩祖國。
祖國是我們的根,是我們的源。沒有祖國,就沒有我們的安棲之所;沒有祖國,就沒有我們做人的尊嚴;沒有祖國,就沒有我們所擁有的一切!
感恩祖國,做一個熱愛班級、熱愛學校的好學生。發揚中華美德,學會寬容,學會以禮待人,學會遵紀守法,學會孝敬父母長輩,見了老師問聲好,見了垃圾主動撿,多用禮貌用語,用良好的行為習慣來回報祖國母親。
感恩祖國,做一個刻苦學習、收獲成功的好學生。認真上好每一堂課,專注聽課,積極思維,敢于質疑,敢于提問;認真做好每一課作業,字跡端正,及時上交不拖拉;認真進行每一天的反思:問問自己學業進步了多少?是不是盡了最大的努力?
感恩祖國,做一個關愛自己,熱愛生命的好學生。特別在國慶長假期間,注意防火、防電、防溺水,注意交通安全,在意外事故來臨之時要沉著冷靜,臨危不亂,及時正確逃生。
老師們,同學們,這個中秋,我們要用一顆感恩的心來度過!感恩一切造就我們的人,感恩一切幫助我們成長的人!心懷感恩,才會擁有快樂,擁有幸福!
最后我衷心地向所有辛勤工作的全體老師,向所有勤奮學習的同學提前道一聲:中秋快樂!國慶快樂!假日快樂!謝謝大家!
關于中秋節的演講稿范文簡短 篇16
中秋節有悠久的歷史,和其它傳統節日一樣,也是慢慢發展形成的,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禮制,早在《周禮》一書中,已有“中秋”一詞的記載。后來貴族和文人學士也仿效起來,在中秋時節,對著天上又亮又圓的一輪皓月,觀賞祭拜,寄托情懷,這種習俗就這樣傳到民間,形成一個傳統的活動,一直到了唐代,這種祭月的風俗更為人們重視,中秋節才成為固定的節日。
相傳,遠古時候天上有十日同時出現,曬得莊稼枯死,民不聊生,一個名叫后羿的英雄,力大無窮,他同情受苦的百姓,登上昆侖山頂,運足神力,拉開神弓,一氣射下九個多太陽,并嚴令最后一個太陽按時起落,為民造福。
后羿因此受到百姓的尊敬和愛戴,后羿娶了個美麗善良的妻子,名叫嫦娥。后羿除傳藝狩獵外,終日和妻子在一起,人們都羨慕這對郎才女貌的恩愛夫妻。
不少志士慕名前來投師學藝,心術不正的逄蒙也混了進來。
一天,后羿到昆侖山訪友求道,巧遇由此經過的王母娘娘,便向王母求得一包不死藥。據說,服下此藥,能即刻升天成仙。然而,后羿舍不得撇下妻子,只好暫時把不死藥交給嫦娥珍藏。嫦娥將藥藏進梳妝臺的百寶匣里,不料被小人逄蒙看見了,他想偷吃不死藥自己成仙。
三天后,后羿率眾徒外出狩獵,心懷鬼胎的逄蒙假裝生病,留了下來。待后羿率眾人走后不久,逄蒙手持寶劍闖入內宅后院,威逼嫦娥交出不死藥。嫦娥知道自己不是逄蒙的對手,危急之時她當機立斷,轉身打開百寶匣,拿出不死藥一口吞了下去。嫦娥吞下藥,身子立時飄離地面、沖出窗口,向天上飛去。由于嫦娥牽掛著丈夫,便飛落到離人間最近的月亮上成了仙。
傍晚,后羿回到家,侍女們哭訴了白天發生的事。后羿既驚又怒,抽劍去殺惡徒,逄蒙早逃走了,后羿氣得捶胸頓足,悲痛欲絕,仰望著夜空呼喚愛妻的名字,這時他驚奇地發現,今天的月亮格外皎潔明亮,而且有個晃動的身影酷似嫦娥。他拼命朝月亮追去,可是他追三步,月亮退三步,他退三步,月亮進三步,無論怎樣也追不到跟前。
后羿無可奈何,又思念妻子,只好派人到嫦娥喜愛的后花園里,擺上香案,放上她平時最愛吃的蜜食鮮果,遙祭在月宮里眷戀著自己的嫦娥。百姓們聞知嫦娥奔月成仙的消息后,紛紛在月下擺設香案,向善良的嫦娥祈求吉祥平安。
從此,中秋節拜月的風俗在民間傳開了。
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