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材料作文如何審題
第一范文網小編導語:高考作文一直是人們爭論不休的話題,盡管這樣,大家都不能否認它的地位,因為它占據了高考語文成績的半壁江山,下面小編為大家介紹幾篇關于高考作文技巧的文章,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審題就是對題目要求進行全面、具體的分析,準確領會其含意,把握寫作方向和要求,切忌片面理解,顧此失彼,舍本逐末。一篇文章在審題上站穩了,這篇文章的大方向就把握住了,寫起來一般不會出太大問題。
一、審題的關鍵是準確
審題首先要逐字逐句地把作文題全面、細致地讀清楚,同時注意關鍵字詞,把這些關鍵字詞反復咀嚼并仔細揣摩,還要細讀命題中的“要求”或“注意”,并把它們全都體現在文章當中。考場上,怎樣才能做到準確審題呢?審題的過程與構思作文又是一種怎樣的關系?
1.審清“標志”,確定文章體裁
審題首先是確定文章體裁。一般情況下,每種體裁的文章,都有它自身的“標志”,抓住了體現體裁“標志”的關鍵詞語,就可以確定所給題目屬于哪種體裁,應寫成什么體裁的文章。
2.審清要求,確定文章范圍
審題不僅要確定文章的體裁,還要確定題目所劃定的范圍。在題目所給的范圍內選材,才能使文章內容切題,重點突出。
3.審清“題眼”,確定寫作重心
審題還要根據題目所給的條件來確定文章的重點,而確定文章重點的關鍵就是抓住“題眼”,比如關鍵詞、重點句、暗示語等。把握住了“題眼”,也就把握住了文章的重點。
4.審清因素,確定文章內容
有些作文命題所給因素較少,表意也比較概括寬泛,有的甚至抽象朦朧,這就給審題增加了難度。對于這類題目,只要審清已知因素,并在已知因素上增加相關聯的新的因素,就能準確地確定文章的寫作內容,題旨就能清楚地顯現出來,審題的困難就會迎刃而解了。
用“戴著鐐銬跳舞”來形容考場作文可謂形象而熨帖。這個比喻已經形象地告訴大家,考場作文是一種選拔人才的考試,它有自己的規則,不可能讓你信馬由韁、天馬行空,因此,拿到題目后,務必三思而后行,切忌草草了事。另一方面,只要我們認真地去審題,使作文題意明確和觀點鮮明,完全是能夠做到的。
審題年年有,年年有跑題。之所以出現這種現象,有時是因為考生的態度不夠端正,缺少了一點耐心和細心。因此,審題時一定要端正態度,做到耐心、細心,力求快速、全面、準確。
(二)新材料作文
1.提煉中心法
這是寫材料作文最為常見且最為穩妥的審題立意方法。寫材料作文時,如果能準確地提煉出材料的中心,并以其作為文章的主旨,一定會使所寫文章既切題又有深度。所以,寫材料作文時應盡量采用這種方法來立意。
邊練邊悟2 試用提煉中心法寫出下列材料的立意。
(1)一次,蓋達爾旅行時,有一個小學生認出了他,搶著替他提皮箱。小學生見皮箱十分破舊,便說:“先生是大名鼎鼎的蓋達爾,為什么用的皮箱卻是隨隨便便的呢?太不協調了。”“不協調嗎?如果皮箱是大名鼎鼎的,而我卻是隨隨便便的,那豈不是更糟?”蓋達爾笑著說。
小學生看著蓋達爾笑了。
寫出該則材料的立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 這則材料通過寫大名鼎鼎的蓋達爾和小學生關于皮箱破舊的對話,表達了身外之物可以隨隨便便,但做人卻不能隨隨便便的道理。據此,可以提煉出如下兩種觀點:①做人不應該隨隨便便;②要做有真才實學的人,不能徒有虛名。
(2)兩個中國臺灣觀光團到伊豆半島旅游。路況很壞,到處都是坑洞。一個觀光團的導游連聲說:“路面簡直像麻子一樣,讓大家受累了。”另一個觀光團的導游卻詩意盎然地對游客說:“我們現在走的正是赫赫有名的伊豆迷人酒窩大道,請大家快樂地體驗它的與眾不同吧!”
寫出該則材料的立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 整體把握材料。同樣的情況,在不同的人心里由于意念的不同,就產生了不同的態度。同樣的路,同樣的游客,不同的導游給出不同的詮釋,當然,帶給游客的心境也不一樣。由此可以寫:同樣的境遇,以不同的心態看待,感受就截然不同;相同的問題用不同的方法處理,會產生截然不同的效果;換一種角度欣賞風景,換一種心情體驗人生。
2.抓關鍵句法
關鍵句常常有暗示材料中心的作用。所以,有些材料中的關鍵性語句可以作為選擇立意角度的突破口。在材料作文的材料中,關鍵句常常是命題者或材料中的人物的評議性語句。材料中人物的評議性語句自然是關鍵句,但千萬不可忽視命題者的提示性語言,它們往往才是真正的關鍵句。
邊練邊悟3 請用抓關鍵句法寫出下列材料的立意。
(1)一只小螞蟻跟著哥哥去尋食,突然下起了大雨,哥哥對著小螞蟻喊:“快跑!”小螞蟻卻看見蝸牛在雨中慢悠悠爬著,不慌不忙,它就問哥哥:“為什么蝸牛不跑?”哥哥說:“沒傘的孩子就得拼命奔跑。”
寫出該則材料的立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 “沒傘的孩子就得拼命奔跑”是關鍵句,其中“傘”是個喻體,比喻可以給人提供保護的外部條件,諸如富裕的家境、杰出的父母、超人的優勢等等。由此可寫:沒有優越外部條件的人就必須努力拼搏。
(2)20xx年度諾貝爾物理獎獲得者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教授索爾·佩爾馬特,在得知獲獎時淡定地說:“我終于也有自己的停車位了。”
在該校中,有一排寫著“NL”(諾貝爾桂冠得主的英文縮寫)標志的停車位,是專門為諾獎得主服務的,這是學校的唯一獎勵,也是學校向他們致敬的特有方式。
得了諾貝爾獎,不漲工資不升職,照樣上課、監考、做實驗,不同的是他們的車終于有地方停了。
對于這個獎勵措施,伯克利的教授們這樣說:“做學問如果沒有一顆淡定的心,就沒法繼續,更不可能前進。”
寫出該則材料的立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 教授們的話是關鍵句,據此可這樣立意:做人(學問)有了淡定之心,方能前進。
3.由果推因法
事物之間都是互相聯系的。有很多事物都是以因果關系的聯系形式存在的。寫材料作文,審題時如果能由材料中列舉的現象或結果推究出造成所列現象或結果的本質原因,往往能找到最佳的立意。
邊練邊悟4 請用由果推因法寫出下列材料的立意。
(1)兔子站在山澗的邊緣,望著對面草地上的綠草,垂涎三尺。但山澗有幾十米寬,除非長著翅膀的鳥才能到對岸。兔子心想,自己長著翅膀就好了,那樣就可以輕而易舉地飛到對面的草地上美餐一頓……忽然一股巨大的旋風刮過來,兔子被刮上天空,它只覺得天旋地轉,一會兒它輕輕地落在了地上。
自己竟然“飛”過了山澗!黃牛、山羊、野豬等動物見山澗對面飛過來一個東西,驚呆了:這個會飛的東西竟是兔子!從此,兔子成了動物界的體育明星。黃牛、山羊、野豬先后請兔子到自己的領地給自己的同類作報告。兔子常伴著陣陣掌聲登上講臺,慷慨陳詞,講自己飛躍山澗的實踐與體會,在一片贊賞和喝彩聲中,兔子覺得自己真的成了一只會飛的兔子了。一天,它站在山澗邊上,為大家再次表演飛躍山澗的絕技,只見它用足力氣,猛地向對面躍去。可是,它只“飛”出幾米便墜到山澗里去了。
寫出該則材料的立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 本題可用由果推因的方法來審題立意,兔子之所以會墜入山澗,原因就是沒有認清自己僅僅是只兔子,根本不會飛翔,故考生可從以下角度立意:①正確認識自己,在鮮花與掌聲中別迷失自我;②正確看待鮮花與掌聲,時刻保持清醒的頭腦;③生活中的“偶然”未必就是“必然”,我們應該正確對待生活中的“偶然”。
(2)一只公雞在田野里為自己和母雞們尋找食物。它發現了一塊寶玉,便對寶玉說:“若不是我,而是你的主人找到了你,他會非常珍惜地把你撿起來,但我發現了你卻毫無用處。我與其得到世界上的一切寶玉,倒不如得到一顆麥子好。”
寫出該則材料的立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 公雞為什么不愿得到寶玉,而愿意得到一顆麥子?因為“麥子”能吃,“寶玉”不能吃。據此可以這樣立意:①自己需要的才是最珍貴的,②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4.抓關系法
新材料作文中提供的對象、要素多是多元的,能從中抓住一對關系或一組矛盾來審題立意,不僅能扣題,而且往往被視為立意深刻。
邊練邊悟5 請用抓關系法寫出下列材料的立意。
(1)一片罌粟開花了,嬌艷美麗的花朵在風中搖曳。
罌粟對過路的人說:“如果你能采食我的果實,一定會給你帶來快樂。”
路人對罌粟說:“如果陶醉于你片刻的快樂,就會給我帶來長久的痛苦!”
寫出該則材料的立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 這則對話有一個“快樂”與“痛苦”的矛盾問題,抓住了這兩者的辯證關系,立意就準確了。如:快樂與痛苦是可以相互轉化的。
(2)老師去為學生準備咖啡,回來時端著一大壺咖啡和各式各樣的杯子,這些杯子有陶瓷的、塑料的、玻璃的、水晶的,有的普通,有的昂貴,有的精致,老師讓大家隨意享用。
等每個學生都端起一杯咖啡,老師說話了:“你們注意到了嗎?所有好看昂貴的杯子都被用了,剩下了那些樸素便宜的杯子。杯子不會讓咖啡的質量變得更好,很多時候,只是讓它變得更貴一些,甚至,有時候,讓人忽略了我們到底在喝什么。”
寫出該則材料的立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 所給的是一則寓意性材料,核心內容主要是圍繞“咖啡與杯子”來談的,因而要加以聯想引申,要將“咖啡與杯子”上升到社會生活層面,挖掘其深層的指代意蘊。通過分析,我們不難看出,“咖啡”實際上就是生活的本身與本質,而“杯子”只是外在的形式而已,因為學生要喝的是“咖啡”,“杯子”只是盛咖啡的工具。因此,“咖啡”與“杯子”的關系,就是主與次、本與末、內容與形式的關系。這則材料的含意也就是生活中我們不能主次不分、本末倒置,不能迷失在那些不重要的東西上。
5.求異同法(異中求同,同中求異)
此法主要適用于多則材料型。
邊練邊悟6 請用求異同法寫出下列材料的立意。
(1)材料一 古語:樹怕沒皮,人怕沒臉。俗語:死要面子活受罪。
材料二 林語堂先生說過:中國人的臉面,不但可以洗,可以刮,還可以爭,可以留,有時好像爭面子是人生的第一要義,甚至可以傾家蕩產而為之。
材料三 時值暑假,來自京滬一些醫院的整形外科統計數字顯示,青少年占到了就診人數的60%至70%,就診的青少年除了極少數因為無耳、兔唇等原因必須進行修補以外,絕大多數是為了 “錦上添花”,有的甚至舉著一些名模明星的照片前來就診,照片上的形象就是其整形標準。社會心理學家指出,由于缺乏人生閱歷和渴望被周圍人承認的雙重原因,青少年比成年人更容易被“面子”觀念困擾。
寫出該則材料的立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 該題適合用求異同法,異中求同。
上述三則材料都是講的中國人的 “面子”。“面子”在這里有兩重含義,淺層的是指人生理上的臉面,深層的是指人心理和精神上的臉面。中國人愛爭面子,在國人看來,面子是人們身份的標志,有面子是才干的表現。面子關系著人的尊嚴、榮譽。國人看重臉面,這對于維系人情和穩定社會不無積極意義,但超過一定的“度”,就會變成虛榮,就會產生淺薄,就會導致社會風氣的浮靡奢華。然而,為了面子而不顧實際,為了形象而不顧人的死活,卻是當前某些人的一種通病。
面子關乎人們的尊嚴、榮辱,當然要講,特別是在大是大非面前,要面子就是講尊嚴。但是,面子不等于虛榮心,不能“死要面子活受罪”,更不能為了所謂的政績而勞民傷財、弄虛作假。有時候,勇于暴露自己的缺點,恰恰是給自己爭來了面子。我們要的是表里如一、形式內容相統一的面子。
(2)美國著名的政治家、文學家富蘭克林有句耐人尋味的名言:“空無一物的袋子是難以直立起來的。”
我國現代著名詩人沈尹默先生有句深深觸動人們內心的詩句:“我和一株頂高的樹并排立著,卻沒有依靠著。”
寫出該則材料的立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 可以尋找兩則材料的內在聯系。前一則材料的內涵是告誡人們要充實自我,后一則材料的內涵是告誡人們要自立自強。合起來說,就是:人,既要不斷充實自我,又要自立自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