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考新材料作文范文
新材料作文也叫題意作文、后話題作文,命題人給出寫作的材料,要求考生全面理解材料,選擇一個角度構思作文。下面是第一范文網小編為您整理的關于20xx年高考新材料作文的范文,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20xx高考新材料作文篇一
去黃山旅游,總會對那怪峰孤松遐想萬千,等到我親眼見識到了,不免心潮澎湃,大呼壯麗——那孤松,曲曲折折,似老者的脊背;那危峰,亦崎嶇險峻,有欲傾之勢。兩個個體本身都算不得美,卻在相融中構造出了清雅高絕的圖景!
一些個體,它們本身或許有特點,略有不足,但他們未曾勾心斗角過,未曾針鋒相對過,在如斯的統一中,倘若你以總體之角度觀之,竟是別樣和諧。走下黃山,我不禁陷于了思考。
是的,如果你是求個體的方正,那么最終所得可能僅僅只是一潭死水,茫然而無趣。君不見,明清王朝盛行的八股文嗎?八股文根本不講求相融,不講求文章總體的韻味,它只求圣人之氣,只求體制規范,每一字的方方正正,這種是偏安一隅的排他性,最終讓文字失去了它原有的重量與美感,更讓明清王朝裹足不前。
我想,真正的大美,絕不應該如此!它應當是支點的尋覓,是元素的交融,是單一的顛覆,更是和諧的統一。
個體的波瀾不驚,甚至旁逸斜出,卻是在同一后成就整體的云蒸霞蔚,別樣風采。鄭板橋先生曾說:“意在筆先者,定則也;趣在法外者,化機也。”他也正是這樣詮釋自己的書法。用隸書參以行楷,成就了和諧的同一,成就了“板橋體”的藝術高度。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以前讀何立偉先生的《日月鹽水豆》一文,不僅為他文章中的文白兼用所嘆服。文言,精巧而意賅;白話,又不失抒情之美。也許僅取一者,會令文章或大腹便便,或詞肥意瘠,但兩者的兼用卻令整篇文章彰顯了別樣的韻致。
非獨文學如是。榮格說:“文化最終沉淀在人格上。”我想,我們的內心中或許也要依靠無數不調和因素的融合,才能更為飽滿。“我的心里又猛虎在細嗅薔薇。”這是詩人薩松的詩句。猛虎不免生猛,薔薇過于柔韌,倘若兩者并參,方為豐滿而浪漫的人性啊!就像李易安,既有“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的女兒情態;亦有“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的氣貫長虹。她的人格,非婉約,非雄健,而是兩者兼具的浪漫,是令人懷想千年。
道與萬物參,萬物的和諧統一,方早就世間大美;厥,我再看向那抹遒勁的孤松,再看向那面絕然的峭壁,在夕陽下它們長久地融為一體,錯落有致。我釋然。
20xx高考新材料作文篇二
紀念是內心情感的涌動,但又不是感情的無節制揮霍;紀念需要行動來升華,但又需要理性的引導。
真正的紀念是心靈的回響,是歷史的回音;它審視過去,啟迪未來……
黑格爾曾經自夸德國人天生就是哲學家。然而就是這樣一個天生嚴謹自律的民族,就在一個狂人的引誘下,陷入了戰爭的淵藪。60年前的那幕慘。荷`涂炭、妻離子散、血流成河……生者在對往者的審視中找到道德的標桿,也找到了紀念的理由。德國人用盡一切方法阻止時間淡褪那血色,稀薄那呼聲:修建集中營紀念館,全力處理戰后的善后問題,還有那德國在猶太人紀念碑前的驚世一跪!德國人在60年里不斷的反思,不停的紀念,終于完成了靈魂的自我救贖。德意志民族向世界展示了理性的力量,也贏得了世人的尊敬!
可見理性的紀念才是正確的紀念,理性讓紀念閃耀出人性的光輝。
但紀念一旦脫離理性的制約,它就會變成不可控制的魔鬼。日本在60年前那幕慘劇中同樣扮演了不光彩的角色,作為亞洲地區的主要劊子手,日本犯下的罪行罄竹難書。往者已矣,大和民族的紀念卻是如此這般:右翼勢力大肆鼓吹“中國威脅論”,還妄圖為二戰罪行翻案;不顧史實修訂歷史教科書,文過飾非,美化侵略罪行;更有首相一年一度的靖國神社“拜鬼”……日本這種偏離理性范疇的“紀念”活動,自然得到各國人民的一致譴責。有句話說得好:“跪著的德國人比站著的日本人更高大!”
中國在抗日戰爭中付出巨大的代價才取得勝利,中國人民自然無法容忍這種倒行逆施的行為。于是各地都掀起了聲勢壯大的抗議和紀念活動。但近來這些紀念活動在少數激進分子的鼓動下出現了打砸搶日貨商店的不理智舉動。群眾愛國的赤子之心可以理解,但紀念并不是感情的揮霍,非理性舉動無益于解決問題。我國領導人多次表達出嚴正立場,但同時并不關閉中日會晤的大門,“前事不忘,后事之師;以史為鑒,面向未來”無疑就是對過去痛苦最理性,也是最深刻的祭奠。
人不能忘本,“忘記過去意味著背叛”。而高貴的心靈在銘記苦難,咀嚼苦難過后,方能理智地紀念苦難。當紀念的洪波涌動時,勿忘用理性的“閘門”控制情感。
20xx高考新材料作文篇三
面對記者提問,NBA巨星,國人的驕傲姚明如此回答:“有什么比生命更重要嗎?”是的,在生命面前,個人的金錢,榮譽,事業都會變得蒼白,生命很重要!
還記得那個與死神賽跑的陽光少年嗎?盡管被命運拋棄,但他樂觀向上,盡管四肢無力,但他是精神上的強者!因為他熱愛生命。
還記得那個歷經險阻只為對生命負責的白衣天使嗎?良心遠比技巧重要,生命遠比事業重要,陳曉蘭感動中國,因為她敬畏生命。
美國是一個讓人驚嘆的國家,他們會在一夜之間停掉一項耗資九億美元的工程,只是因為生活在附近的一種并不太珍稀的鳥類不適合居住在有大型建筑物的環境里,美國人對生命的愿望讓我敬佩,也讓我慚愧……
我慚愧只因為在有著傲人歷史文化積淀的華夏的土地,卻總是發生對生命不負責的慘案。山西的礦窯里一個年輕人與工作人員發生沖突,在被毆打或重傷后被丟置在寒冬臘月的馬路上,路人竟對他不聞不問,最終因手腳被凍壞四肢切除。一朵正待開放的花就這樣消逝在人們的冷漠無情之中……這是多么強烈的對比啊!也許我們與別人的根本差距并不在經濟落后而在對“生命”的重視。
也許有人會有疑問,生命真的比所有的一切都重要嗎?誠然,世界上還有許多比生命重要的東西,古有西楚霸王自刎烏江,留下一曲英雄的悲歌千古傳唱,今有英雄飛行員李劍英用16秒詮釋“軍人”的含義,排爆專家王百姓時時命懸一線換取老百姓天天平安。夢想與現實,集體與個人,英雄在生與死之間抉擇!
然而更多時候,更多的人并不用抉擇,身體發膚,受之于父母,我們保護好自己,健康地活著便是對家人、社會最好的回報。近日來不少老師都生病住院,前些日子還神采奕奕,如今便躺在病床上,不免讓人感嘆生命無常,生命寶貴。
無論你是貧窮,富有,疾病,健康,愚笨,聰明,丑陋,美麗……生命于我于你都只有一次,無論你安于平淡或追求一次絕美的綻放,都請你珍惜自己,珍惜他人,就像美國人為一個鳥巢而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