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我們綻放誠信之花吧
莎士比亞曾說過:失去了誠信,就等于敵人毀滅了自己。誠信,是做人的根本。失去了誠信,就失去了人生的意義。在利益與誠信之間,我也曾猶豫過……
可是,祖先的鮮明教訓時刻縈繞著我。為我指引方向,翻開我們中華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會發現,以誠實守信為做人根本的故事比比皆是。同時,我們也看到,因失去誠信導致國破家亡的例子也可信手拈來:商紂失信,加速了國家的滅亡;楚懷王失信,不但亡了國,還使一代賢臣——屈原飲恨汩羅江;吳三桂失信,留下千古罵名……所以,以史為鑒,誠信是我們立身、修德、處事的根本。
誠信對人,是我們正確處理人際關系的態度。還記得“曾子殺豬”的故事嗎?曾子為了履行對兒子的諾言,殺掉了家中唯一一頭豬,曾子的言行不但維護自己的誠信原則,也對兒子進行了誠信教育。我為曾子的做法拍手叫好。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父母的一舉一行無不影響著孩子,曾子給孩子樹立了誠信的榜樣。讓孩子懂得了誠信得重要性,為以后教育孩子打下良好的基礎。何樂而不為?
想必大家都聽過“立木為信”的故事吧,商鞅未推行變法,在南門立下一塊木牌,書曰:“若有人將木牌移至城門處,賞銀五十兩。”而此時官員在布衣百姓眼里信譽極低,無人敢試,商鞅見狀,改曰:“賞銀黃金五十兩。”此時,終于有膽大的人站出來,將木牌搬至城門處,結果商鞅講了誠信,給了賞銀,也得了民心,我想,古時商鞅變法之所以得以實施并取得成功,定是因為他堅守了誠信。因為他取悅了民心。因為他的言出必行吧。在他的舉動下,秦國才可以一下子在爭霸中脫引而出,為以后的統一奠定了良好的基礎。顯而易見,誠信也可以讓國家強盛,讓國家太平。他是多么的重要啊!
誠信,是深埋于地的清釀,幽香而醇厚;誠信,是千古詠頌的詩詞,悠遠而經典;誠信,是生命綻放的贊歌,靜謐而招搖。誠信,更是我做人的標準,我會朝這個方向努力的。我相信,我可以與誠信擦除更艷的火花。
恍然間明白了孔子說的‘人無信,不知其可也?’的真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