誠信,是做人的一種境界
大仲馬曾說過:“當信用消失的時候,肉體就沒有生命。”沒有了誠信,一個人的內在就會空虛,永遠無法真正成長。由此可見,誠信是做人的一種境界。
為什么要誠信呢?孔子曰:“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在社會上,人要是沒了誠信,就會受到所有人一致的鄙視,漸漸地與社會脫離,從而走向精神上的死亡。而有了誠信,人的價值就會得到進一步的提升。古時有位人物名叫季布。他為人誠信,言出必行,凡是答應了的,無論有多大困難一定會兌現,這才有了“得黃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諾”這樣的佳話。這么看來,誠信的確是重要的。
誠信有什么好處呢?誠信不僅對自己,對他人也有好處。明代文學家宋濂幼年時喜愛讀書,經常向別人家借書,用手抄寫,最后一路小跑講書按約定的時間送還。因此,人們都愿意將書借給他,他也因此有機會讀了各種各樣的書籍。國外一家糖果公司的罐裝糖包裝上寫著這樣一句話:“我們不能保證你得到我們明示的所有口味,如果有需要,請聯系我們換貨。”一句話,讓自己的公司有了一種不一樣的高度,顧客自然就接踵而來了。
那怎樣才能做到誠信呢?我認為有以下幾點。首先,慎重許諾。“君子一言,駟馬難追。”自己辦不到的事情不要答應,答應了的事情要盡全力去做。其次,不要為了一點小利益出賣靈魂。有些學生經常用“學校收錢”的借口騙取錢財,這無疑是吃掉自己的誠信。當然,并不是所有的欺騙與謊言都是不誠信的,我們要根據實際情況,作出判斷。
“誠實是人生永遠最美好的品格。”做到了誠信,你就會在精神上和物質上有所收獲,會讓你的生命達到更高的一個層次。所以,請你做到誠信吧,誠信的確是做人的一個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