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誠信伴隨你我
誠實守信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是做人的基本準則和起碼的道德修養(yǎng)。為人以誠,待人以信,不但是人的內在品質和精神要求,也是一個人獲得社會認可的前提條件。
誠信是做人之根本,立業(yè)之基石;誠信是一種自我調侃的品質,誠信就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知識和金錢。誠信——它代表著一個人的品質。如果一個多么有地位的人也會失去尊嚴的。
記得,我們曾多次對老師說過:“我保證我以后再也不會犯這樣的錯誤,如果在犯,我就……”這些就是同學對老師的那些所謂保證。可是把話剛說完沒多久,他們還會犯同樣的錯誤。于是又在向老師保證,一而再,再而三的這樣保證,即使就算他們沒有說累,我想老師也應該聽累了吧。因為我們每次犯了錯就說一次這樣的保證,下次我們還是犯了同樣的錯誤了,那么說了保證還有用嗎?
犯了錯事不可恥的,因為我們每個人都會犯錯,承認錯誤也不可恥,說明你已經(jīng)認識到自己的錯誤了,也已經(jīng)知道要改正了。如果一個人做錯了事還不誠實,那么他生活在這個社會還有什么意義呢?
我以前有一位朋友,他平時很愛玩,愛鬧,班上最頑皮的就屬他了。當然,他也是辦公室的常客,老師經(jīng)常找他去談話,每次被老師找了去,他每次都能及時地承認自己的錯誤,并且也保證下次也不會再犯了。可是他的保證沒過多久就不在生效了,早被他忘到九霄云外去了,久而久之,老師也不想在管他了,因為老師覺得他不再值得被人再相信了,無論以后他犯了什么樣的錯誤,老師再也不去問他了,隨他怎么辦,反正說了也不會再聽的,何必再繼續(xù)浪費時間呢?過了一段時間后,我那位朋友覺得老師現(xiàn)在對他好像不存在似的,同學們似乎也在躲避他,心里不免有些后悔他為什么沒有改正那些錯誤,終于他知道錯了。一天,他主動去找老師承認錯誤,老師很驚訝,問道:“找我有什么事嗎?”他回答:“老師……我錯了!”老師聽完后很驚訝,然后欣慰一笑,說道:你知道錯誤了嗎?那你知道你的錯誤在哪兒嗎?他說道>:“我不應該老是犯錯,每一次承認你了我都沒有做到,你給了我那么多的機會我多沒有珍惜,老師你愿意再相信我一次嗎?
老師說你能了主動找我,說明你已經(jīng)真認識到你自己的錯誤,我愿意再相信你一次”從那以后,那個男生就沒有犯過錯,成績也不斷的提升,老師看到這個結果,很欣慰,也是因為他的那一次承諾,他給了自己一份誠信,自己也就多了一份寶貴的東西,人生最重要的是誠信,最珍貴的也是誠信,最不可失的也是誠信!
誠信是維系整個社會關系的基石,他代表著一個品質,如果人格出現(xiàn)的問題,即使再有地位的人也會失去自己尊嚴。
誠信它源于生活,但又高于生活,生活中的點點滴滴處處都顯示出誠信,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從小事做起,便會懂得誠信的準則,一個人若不守信,便失去別人對他的信任,所以一旦他處于困境,便沒有人愿意出手相互,失信于人者,一旦遭遇困境只有坐以待斃。
不經(jīng)意冥冥中仿佛有一只手指,悄悄控入我心,撥動我心府那根往日禮部被觸及的弦兒,奏出一連串的顫音,仿佛徐悲鴻的奔馬在曠野里長嘶,仿佛屹立于喜馬拉雅之巔,聽天外的風。
在這一刻,我豁然開朗——人生路上,與誠信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