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木是我的正能量
忘記在哪里看過一句話,“多聞草木不識人”或許在當今這樣人心浮躁的紛繁世間,“人在草木中”的境界是更能給人以心靈的沉淀,以及去追求自己的幸福的“正能量”。
夏天去過一次雁蕩山,出于半路上換車的一些耽擱,到達那里已是午夜,而下了車,迎接我們的便是雁蕩清新的空氣和不辭辛苦來領我們去旅店的雁蕩鄉民,相比繁華喧囂的大都市,雁蕩的夏夜更清涼,卻也更溫婉。我抬頭,只見夜空滿綴著一幕星輝,如水的素光下是沉靜的山林。
草木竟是能這樣,孕育出一番情懷的。
雁蕩山不大也不小,有十幾個景區,其中有一些景區聲名遠揚、游人如織。但更多的是未曾沾染商業氣息的小地方,他們卻更能令我青睞。今年夏天南方不像北方那樣多雨,許多樹木間的涇流或干涸,或微弱,但空氣里卻潮濕得很,有水氣浮動著,濕潤如同一位翩翩少女。我就站在那草木之間,閉上眼睛,周圍的這些伙伴都是如此謙遜、平凡,不爭不搶,該是他們的,陽光、雨露、空氣一樣也不會少;不該是他們的,嘈雜、名利、崇拜,一樣也不會需要。草木就是這樣,過著自己的生活,悠閑自在。
直到臨回北京,我才知道,徐霞客那樣漂泊一世,飽覽山河的大探險家,竟對小小的雁蕩山愛不釋手,一生中兩次游覽過這里。
不禁想,偏安一隅的草木,或許本身就是被許多看不清的世人遺忘的幸福。
其實,我們的身邊也有草木,不論是陽臺上的一株綠蘿,還是街角邊的一棵槐樹,雖然在這浮躁的城市里站了太久,但他們草木的本性是不會變的、山林、都市、花盆,對他們來說差別都不大,他們就在腳下的土地生長著,不需要太驚心的侍弄,不需要旁人的一絲贊嘆,隨遇而安。他們絕不會因為生活在城市里就急著爭寵,就急著奔波,他們很安靜,在人們不知不覺的時候沉淀著,寵辱不驚的生長著一寸寸綠蔭,更替著水泥磚石看不懂的四季。
為什么我們不能停下來,像草木一樣有悠然著,吸取一些自然賦予我們的正能量呢?
每天奔波在這個世界上,我們是不是已經忘記了古人諄諄的教導“淡泊明志、寧靜致遠”?不爭,不意味著沒有追求,只是不被大眾的目標所左右;不搶,不意味著沒有思想,只是想的并非一時紅極與富有,而是一世的真諦與精神的富足。
草木的那種悠然,是我心靈的調節劑;草木的那種沉淀,是我思想的指南針。我堅信,只有淡泊才能克服一切困難,只有寧靜才能坦然面對失敗,只有像草木學習,才能領會幸福的要義。
草木,是我最好的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