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級周記500字:學做香包喜迎端午節
端午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有很多的習俗:吃粽子、賽龍舟、吃五黃、做香包等等。今年的端午前夕,我有幸來到浙江中醫藥大學附屬第三醫院學做香包。
走進門診部,一股夾雜著苦香的濃濃中藥味撲鼻而來,里面就診的人是絡繹不絕。醫院的韓醫師耐心細致地為我們講述了佩戴香包的由來、香袋的配方功效以及正確的使用方法。原來,從商代開始,就有了佩戴香包的習俗,里面的藥材均來自植物,它不僅可以防止毒蟲侵擾,有袪毒避邪的功用,同樣也成為了一種平安吉祥的象征。
韓醫師我們作了示范后,給我們發放了藥芯袋和香包袋。我輪到第一組,準備按配方做一個防感開胃的香包。首先,我打開藥芯袋,它是無坊布做的,看上去挺透氣。然后開始找我的藥材,我轉了一圈,好不容易找到了橙色的陳皮,它已是粉末狀,聞著有一股清香。我將一小勺放入藥芯袋,就算采集完成了一種藥材。很快,我又快速找到了佩蘭、蒼術、砂仁、艾葉和藿香,分別按1:1的比例將它們混合。最后加了半勺冰片,為的是讓那些藥材更好地散發出清香。最后,我扎緊了口子,把它放入帶有漂亮花紋的綢布香包袋后再扎緊。一個完整漂亮的香包出爐啦。我看看手表,哇,才用了3分鐘。我忍不住把它放到鼻子前,一股清香迅速流進了我的心田。
回到家,我把香包放在床頭。時不時地去聞聞它,愿感冒遠離我,健康伴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