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關于端午節的作文:包粽子
關于端午節的作文
“小懶蟲,快起床了,今天是端午節,和媽媽一起包粽子呀!”我在睡夢中被媽媽叫醒。媽媽還說:“包粽子是為了愛國詩人屈原而發明的,同時還可以鍛煉自己的動手能力……”聽了媽媽的話,我一骨碌爬了起來,因為我早就想親手體驗一下包粽子的樂趣了。
剛走進廚房,便看見一個大盆子里放著一大堆碧綠的葉子,還發出一股淡淡的清香,媽媽說這是粽葉。
開始包粽子了,媽媽拿起一片粽葉,并把它卷成一個空心的圓錐體,這倒不難,我也學著卷了一個,下一步可就非同小可了。媽媽熟練地拿勺子舀了一些糯米和陷放進去,包好。而我卻不是上面漏,就是下面漏。在媽媽的指點下,我好不容易闖過了這一關,接二連三的麻煩又來了。要穿棕針,媽媽先把棕針穿進粽子,再把棕葉尖子插進棕針孔,然后輕輕一拽就把粽子收得緊急的,一個漂漂亮亮的粽子就包好了。而我呢,也學著媽媽的樣子,把棕針插進粽子,可不是把粽葉戳破,就是把粽葉拽段,就這樣連續包壞好幾個,好不容易才包好了一個。可累死我了。但我心里卻樂滋滋的—終于學會了包粽子。
粽子包好了,開始煮粽子,媽媽先在鍋里放一些水,再放入粽子,然后開始煮,過了一會兒,粽子煮開了,我迫不及待地就想拿粽子吃。媽媽說:“粽子還沒有煮透呢”。我只好在一旁耐心地等著。這時,鍋里熱氣騰騰,整個家里都彌漫著粽子的香氣。“終于吃到了自己包的粽子了。”那種喜悅和興奮真是無法形容。
關于端午節的作文
學校放假了,回到家中,媽媽問我:“明天是什么節?”我冥思苦想了許久回答道:“明天是端午節!”媽媽又問:“端午節是怎么來的?”我又回答說:“戰國時期,楚國有一名偉大的愛國詩人叫屈原。有一次,楚國和其他的國家打仗了,屈原見自己的祖國即將要被毀滅而自己又只能干瞪眼,于是就抱著一顆大石頭跳河了,楚人為了不讓屈原的尸體被魚吃掉,就用糯米做了許多粽子,扔到河里讓魚吃。后來人們還做了許多木船,去尋找屈原的尸體,沒找到。為了紀念屈原,后人把屈原跳河這天叫做端午,又正巧是五月五日。每逢五月五日人民大都會做許多粽子扔到河里,時間長了,變成今天的端午節了”。
媽媽聽了,滿意的點了點頭,說:“明天帶你去外婆家玩。”我聽了高興地一蹦三尺高,心想又可以去外婆家玩了,真好!第二天,爸爸開車帶我們來到外婆家,外婆見了高興地叫:“快進來,快進來!”媽媽提著幾個串粽子給了外婆,并說:“祝您們福如東海,壽比南山!”外婆笑得合不攏嘴。外公一如既往,一團和氣地笑,
中午到了,外婆撇了好幾個粽子,我和弟弟見了饞得快不行了,忽然姐姐拿著一瓶可樂進來了,我見了再也忍不住了,口水直唾流三千尺,一把奪過粽子和可樂,弟弟見沒吃的了,就使出獅子吼功出來,“哇哇大哭”眼淚直流三百丈,我的耳朵都快聾了,我佩服的說:“哇!不愧是獅子吼功。”弟弟說:“算你識貨”便一把奪過粽子。
忽然,外婆說:開飯了!其實我的肚子早就唱起了“空城計”了,一聽吃飯了,箭一般沖了過去,棹子上擺滿了好我最喜歡吃的菜,由其是肯德雞肉,我大口大口地吃了起來。弟弟見了也過來了,大人們都也吃飯了。說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