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作文大全:品讀端午節
中華民族有五千年悠久的文化歷史,傳統文化堪稱一朵奇葩。我國的傳統文化有:四大發明、文房書法、皮影戲、端午節、剪紙、糖葫蘆等,接下來就讓我來介紹一下端午節吧!
關于端午節的起源說法有好幾種,其中以紀念兩千多年前楚國大詩人屈原這一種說法廣為流傳。當時秦國攻打楚國,三閭大夫屈原極力主張抵抗,可還是被秦國打的落花流水,屈原不忍看到國破家亡,更不忍看到楚懷王及朝廷腐敗無能,于是含恨投汨羅江自殺。幸存下來的楚國同胞知道屈原自殺了,悲痛欲絕;于是就把粽子、飯團丟到長江里,讓魚兒們不去爭奪他的尸體。后來,人們就把農歷五月初五為端午節,沒到這一天都要吃粽子、劃龍舟,以此來懷念屈原。
從我記事起,每年的五月初五,清早一起來就會看見餐桌上的盤子里裝有熱氣騰騰的包子和粽子。一家人圍在一起有說有笑;真幸福啊!吃完之后就去看劃龍舟。賽龍舟前一個月大家就積極籌備,請一些心靈手巧的木匠雕龍畫鳳,把龍船裝扮的絢麗多彩,而且即牢固又輕便,船造好之后,每家每戶選一個年輕力壯的人參加,再選一個有經驗的老人掌舵,我們這里還有這樣的風俗習慣;船造好,一切安排妥當之后,船要在河里練習幾天,當龍船游到河邊有親戚住的地方時,親朋好友會拿出很多包子和粽子來招待他們,當船離開的時候,船上的人就異口同聲的叫起號子:“多謝親戚,龍彩河,劃、劃、劃…….”此時,叫聲、劃水聲、歡呼聲….匯成一首悅耳的交響曲在河面上空久久回蕩。
一方水土養一方人。一個地方有本土的特色民間文化。端午節劃龍舟紀念大詩人屈原已成為三楚地區獨特的地方文化,他市中華民族經典文化、傳統文化的重要部分,我們要傳承和弘揚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