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社會百態的作文800字
有關社會百態的作文800字
中國人喜歡低調,講究謙遜。由“鄙人”、“愚見”、“寒舍”、“拙荊”等眾多謙辭可見一斑。中國人最討厭的就是見人說大話,牛皮吹破天,滿口跑火車的人。而那些謙謹恭讓,開口就是“鄙拙愚寒”的人被稱作“謙謙君子”,最受中國人喜愛.
現在的中國人雖說不再把“鄙拙愚寒”常掛在嘴邊,但也是謙虛敬慎的緊。人家夸你衣服漂亮,你要說“哪里哪里”;人家夸你做事利索,你要說“運氣運氣”;就連人家說你字寫得好看,你總沒辦法推辭了吧?但你還要說“過獎過獎”……你可能會覺得這理所當然,要不然怎么說咱們中國是“禮儀之邦”呢?炎黃子孫,圣人門徒,不謙謹恭讓怎么像話?
幾千年儒家文化的熏陶,形成了中國人根深蒂固的“中庸”思想,原則之內,能忍則忍,能讓則讓。自我夸贊,爭強好勝之徒,為人所不齒。然而做人真的要低調嗎?這千年傳承下來的人格信條真的就一定正確嗎?一味的謙虛、低調真的就是做人的必守法則嗎?恐怕不盡然。
早在戰國時期就有“毛遂自薦”的事跡,試問如果毛遂不“厚顏無恥”地向領導推薦自己,誰會瞧得出他毛遂先生是個人才,可以解一國之困?“是金子總是要發光的”這句話固然沒錯,但是你這塊金子若是歷經烤藍、噴漆,然后再厚厚地糊了幾層爛泥巴,誰認得出你啊?你還真指望那些上位者一個個都是慧眼識英,知人善任的主?醒醒吧孩子!要是真如你所想,滿大街都是伯樂的話,韓愈先生怎么會喊出“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的發人深省的話來?
生產力低下、教育極度不普及的古代尚且如此,現在這個“大學生多如狗”的時代會是什么樣子可想而知。你說你擅長數理化,做題不用想,試卷上沒有叉,那又怎么樣?比你厲害的大有人在,你憑什么認為用人單位一定會用你?漫說你僅僅是“擅長”數理化,就算你研究過哥德巴赫猜想,配得出核彈秘方,還能設計個把火箭,你不說還不是沒人知道?酒香也怕巷子深,明珠還能暗投呢!這樣的一個社會,你不張揚一點怎么可以?有才而不露猶如錦衣夜行,你憋得難受不難受啊你?所以呢,你這塊歷經烤藍、噴漆,然后再被厚厚地糊上了幾層爛泥巴的大金子,還真得豁出老臉來使勁往自己臉上貼金——你本來就是金子,你不好意思個什么勁兒啊?
低調做人,沉著內斂,那是在積累知識的時候該做的。但當你學業有成,才華橫溢,靈氣豎飛之時,就該放肆地把才華彰顯出來。再怎么厚的積累也是為了爆發,過度的隱忍只會讓機會白白流失。千軍萬馬過獨木橋之時,哪能扭扭捏捏、藏著掖著?該高調時不高調,須張揚時不張揚,那豈不是要錦衣夜行一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