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開放作文800字高中
【篇一】
歷史見證,中國這顆明珠,正越來越亮!
——題記
有人說:“歷史是鐵馬嘶鳴,彎弓映月的豪邁。”
有人說:“歷史是‘匈奴未滅,何以家為’的氣概。”
還有人說:“歷史是天下大治,四海升平的祥和。”
而我說:“歷史是改換容顏,改革開放的幸福!”
改革開放30年前,中國如一幅尚未完成的拼圖,零散而又默不作聲地在一個角落,沒有改變,也沒有人提出改變。
他,鄧小平。他改變了歷史,改變了中國。是他,使中國變得璀璨耀眼!
中國在改變……
昔日步行路程的人們,不需再長途跋涉,大街上來來往往的汽車足以將你帶到所需的去處。要去異鄉(xiāng)?不用再帶上一些干糧,用雙足行走幾十里的路程,一只可以在天上飛行的“大鳥”——飛機,就可以讓你舒適省時地到達目的地。
昔日矮小狹窄的房屋,也如人們一樣,隨著時間的流逝,逐漸“長高”,還隨著時間的流潮“穿上了各式各樣的新衣”。與以前的房子相比,現(xiàn)在的高樓大廈可謂是“龐然大物”了。
昔日那洗得發(fā)白的、粗糙的布衣,已“不見蹤影”。代替它的,是各種樣式、各種材料做成的衣物,而且正隨著時尚的潮流所改變。
昔日人們粗略、簡單的飯菜,也逐漸增變?yōu)楹ur或更多的雞鴨魚肉等。以前,吃肉是一件極為奢侈的事。現(xiàn)在,每個餐桌不光是菜式豐富,還更注重營養(yǎng)的均衡。
昔日的馬車成為了各種汽車;坑坑洼洼、漫天黃沙的大路成了寬敞、平坦的柏油路;電話到傳呼機到移動電話,越來越先進,也越來越方便;從報紙到收音機到電視再到電腦……人們的生活發(fā)生的天翻地覆的變化,難怪人人都感慨,二十一世紀的今天,世界是平的!
改革開放30年了,回收,中國發(fā)生了多大的變化?!就在這30年里,中國從懶散到辛勤,從破碎到完整,從平凡到富強!
改革開放后,生活改變了,人們幸福了,國家富強了!
我們90后的兒女,誰能說是不幸福的?讓我們珍惜,珍惜現(xiàn)在來之不易的幸福生活;讓我們努力,努力讓國家更富強;讓我們憧憬,憧憬祖國有一個更美好的未來!
中國—這幅曾經(jīng)尚未完整的拼圖,正一塊塊地連接在一起……
【篇二】
“1979年,那是一個春天,有一位老人在祖國的南海邊畫了一個圈......”這首歌是那么的熟悉,我們每聽到這首歌時就會感到如浴春風。我們似乎看到了東南沿海邊那迅速崛起的一座座高樓大廈。同時我們又一次想起了那位老人,改革開放的總設計師——鄧小平。為了給新中國指明一條發(fā)展經(jīng)濟的道路,他歷盡艱辛,披荊斬棘,為祖國的經(jīng)濟繁榮作出了巨大貢獻。
三十多年前,在“四人幫”的破壞下,中國人民的物質(zhì)和精神生活都極度匱乏。*“四人幫”后,恢復了高考制度。1978年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勝利召開,拉開了改革開放的序幕。在偉大的中國共產(chǎn)黨的帶領下,我們中華民族踏上了偉大復興的歷史征途。祖國越來越開放,中國越來越強大。改革開放它為我們帶來了社會經(jīng)濟、科學技術、文化教育和國防事業(yè)等各個領域的全面發(fā)展。隨著國家經(jīng)濟實力的增強,我們逐步實施了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減免農(nóng)業(yè)稅,免費給貧困中小學發(fā)放課本。
今天,我們聯(lián)系自己看農(nóng)村變化,大型聯(lián)合收割代替了過去耕牛打場,大大減少了勞動力。平房、樓房代替了爺爺、奶奶那時代的土房,水泥路面寬又平。自來水管引到我家中。農(nóng)村人都有了最低生活保障,醫(yī)療和大病救助給我們農(nóng)民帶來了實惠。農(nóng)民關心不再是家里的幾畝田能夠打多少糧,關心的是怎樣“走出去”和怎樣“錢生錢”,改革開放開闊了農(nóng)民的視野,家庭聯(lián)產(chǎn)承包責任制富裕了農(nóng)民,使農(nóng)業(yè)發(fā)展提上了日程。
西部大開發(fā)經(jīng)歷了十年之久面貌煥然一新,青藏鐵路的通車堪稱世界奇跡。進入新世紀以來。祖國科技人才輩出,中國人向太空的探索邁出了矯健的步伐。三次飛天,從“神五”、“神六”到“神七”不斷書寫著新的輝煌。20xx年奧運會向人們展示了中國人民的又一個奇跡。20xx年5月1日,中華民族的世博夢終于在上海實現(xiàn),向世界展現(xiàn)了中國的風采和魅力......
一個個變化,一個個成就向世人述說著改革開放的生動故事。向人類展示著它的風韻。改革開放真是溫暖國人心,壯國人志。如今的中國正像一頭雄獅屹立在世界的東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