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中秋之夜作文【五篇】
高中中秋之夜【一】
適逢中秋之夜,我仰望天空,望見一輪圓月,但不是我們常說的一輪皎潔的圓月,天空中有層層清云,如煙似霧,彌蒙在月光下。月暈恰恰是這圓月與清云的紅娘,牽于二者之間,淡淡的點上一圈,既不喧賓奪主,又有萬般嬌態。
有人說,新月似芽,半月如瓢,圓月如西子之明眸。這似明眸的圓月要用在中秋之月上,實為不妥,諺語有“八月十五云遮月”之說。云生月隱,神秘、迷離。此中秋圓月雖不及西子之善睞明眸,卻獨具情調。
我愿隨月在云中漫步,聽她講古老的傳說;也愿站在靜處悄悄凝望。不過,這一切都化為柔和的月光灑在我身上。這才是真實的接觸,是老朋友的祝福。許多人愿意在屋中歡飲度過這中秋之夜,而我卻更喜歡在寧謐的夜晚,在高高的陽臺或戶外傾聽月的歌聲,感受“月中清露點朝夜”。
我曾讀過唐人曹松的《中秋對月》中“直到天頭無盡處,不曾私照一人家”的詩句,也曾看過李白《峨眉山月歌》中“峨眉山月半輪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發清溪向三峽,思君不見下渝州”的絕對,還有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這些難得的佳作中曹松的詩抒發的是不平,《峨眉山月歌》抒發對故友的思念,朱先生的文章抒發哀愁。他們均寫月,寫月的無私公平普照大地,寫月的淡淡月光給人的安慰,縱然其中并非都是中秋圓月。月亮從古至今都是思念、溫柔、恬靜的象征。尤其是中秋圓月,多少詩人睹物生情,寫下傳世之作;又有多少離別之人的惆悵。而我卻沒有這樣的哀愁,我記起中國臺灣的地震,它牽動著我也牽動著億萬炎黃赤子的心,一片片溫暖跨海傳情。中秋的月好象也正為此感人之舉默默流淚。她,繁忙的信差,祖國人民的安慰由她傳達。那么,原來思念、溫柔、美好、恬靜的象征中,更應添上一筆關愛和幫助,使無助的人看到她就想到希望,想到明天的美好。這月光雖不及太陽熾熱的光芒,但卻更能喚起聯想——在困難之時,定有人伸出無私的手,給你幫助和溫暖。這聯想不是對世俗的乞求,而是我們這生活在地球上的一類年輕生命的本性——人性。大海納百川,這中秋圓月仿佛是平靜的大海吸收這每個人的思索,在她的溫柔恬靜中,思索的波濤也在緩緩地釋放,化成云霧環繞其周。這是意境,注入新象征的意境。
愿這意境蕩滌我陳舊的思想,沖刷掉世間的不平。或許你對這圓月還有些古老的思索,朋友,請開啟你思維的閘門,暢想明天,暢想屬于自己的“心月”吧。
高中中秋之夜【二】
“中庭地白樹棲鴉,冷露無聲濕桂花。今夜月明入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還記得王建的這首中秋詩,一直都是我最喜歡的古詩之一。簡單的一首古詩,卻深深地道出了中秋時節遠離家鄉的游子的思鄉之情。
八月十五中秋節,這個中國的傳統節日,這個充滿了親情與愛的節日!寂靜的夜晚,天空掛著一輪明月,月光下,和和美美的一家人圍坐在一起,吃著月餅,欣賞著皎潔的明月,那該是多么美好而又和諧的情景啊!
中秋的明月,寄托著父母對游子的思念與關懷;中秋的明月,映襯著每一個孩子對父母真摯的愛;中秋的明月,訴說著母女愛,父子情……
不久前回到老房子,發現曾經鄰居家嗷嗷待哺的小孩已經上四年級了,是啊,長大了呢,還記得我離開那里的時候是六年前的中秋時節,六年前我離開這兒的時候帶走的是興奮,可以離開滿地農田的郊區,去繁華熱鬧的市區,高興的我都沒有再留戀一下這個養育了我七年的地方。六年,我已經從一個不諳世事的小孩兒成為了一個中學生。兒時,饞嘴的我總希望早點過中秋節,到了中秋,奶奶和別的老人們都聚在一起做月餅,蛋黃餡兒的,草莓餡兒的,桃子餡兒的……各種各樣形形色色的月餅,看得我們口水都不禁要流下來了,兒時的中秋節,似乎就是為了吃月餅而存在的,根本就不知道中秋節的寓意何在。
如今,我終于知道了中秋節的真正含義,知道了月餅代表著團團圓圓,我也依舊每年都吃月餅,超市里的月餅做得不比奶奶做的難吃,可是兒時吃到的那種甜蜜的味道卻沒有了。
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美好的明月,帶著我真摯的愿望,把我對中秋的情感以及我對鄉土的懷念帶回我至情至愛的故鄉。
憶中秋,回憶里甜蜜的中秋……
高中中秋之夜【三】
人們常說中秋的月亮最圓最亮,這話一點也不假。
今天是我國的傳統節日──中秋佳節。屋外,鞭炮聲此起彼伏,熱鬧非凡,洋溢著濃濃的節日氣氛。屋內,媽媽正把貢品一盤一盤地擺到陽臺的桌子上,貢品很豐富,有:菱角、芋頭、湯圓,還有葡萄、蘋果、石榴、柿子等水果,噢!當然也少不了月餅。
忙完了這一切,爸爸、媽媽和我來到陽臺上,邊嗑瓜子,邊拉家常,坐等月亮出來,溫馨極了。不經意間,月亮竟然在我們聊天的時候偷偷地溜了出來。我第一個發現月亮出來了,驚喜地叫了起來:“看!月亮出來了!”順著我的手指的方向望去,一輪圓月正從東邊升起,它先是金黃金黃的,穿過一縷一縷的浮云,慢慢地往上升、往上升……時隱時現,好像在和我們在捉迷藏,又好像在捉弄我們,撩撥著我們急切的心。啊!就在一剎那間,它變淺了變白了,顯得又大又圓又亮。又大又圓又亮的月亮猶如一面大玉盤高高地懸掛在天幕上。我詩興大發,高聲地吟誦起李白的詩:“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又疑瑤臺鏡,飛在青云端。”爸爸則接著用低沉的聲音吟誦起蘇軾的詞:“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此時,我想起因吃了仙丹而飛上月宮的嫦娥姐姐,在這萬家團圓的時刻,她在清冷的月宮里感到孤單嗎?我仿佛看見不知疲倦的吳剛正在砍桂花樹,還有那可愛的小玉兔正在搗藥。
看著這輪圓圓的明月,聽著外面還在此起彼伏的鞭炮聲,我又想起兩個多月前去世的外婆。外婆慈祥的面孔又浮現在我的眼前,親切的話語又回響在我的耳邊,真是“每逢佳節倍思親”啊!
賞月之后,我和爸爸、媽媽一起觀看中央電視臺現場直播的中秋晚會,晚會的節目豐富而又精彩,可惜因為賞月我沒有看到晚會的前半部。
中秋之夜還發生了一件趣事:由于我肚子餓了,便趁爸爸媽媽看電視的時候跑到陽臺上偷偷吃了一個月餅。爸爸第二天早上才發現少了一個月餅,他雖然猜出個八九不離十,卻還用驚訝的語氣開玩笑地說:“呀!月亮太厲害了,在我們家吃了一個月餅,全球有那么多華人家庭,在每家都吃一個,怪不得它的肚子撐得那么大那么圓!”我哈哈大笑,說出了真相。
這真是一個熱鬧而又愉快的中秋之夜呀!
高中中秋之夜【四】
孤月獨灑清輝,此時誰來共陪?
——題記
夏,最美之物即為月。
每個季節都會有月亮,而在我看來夏和秋的月亮最為美麗。
我從小便喜愛月亮,聽著月亮的故事長大,而幼時那輪明亮美麗的月亮也一直留在我心中。
一、城市之月
我緩緩的走在路上,暗黃的燈光拉長我的身影,城市的夏夜并不寧靜,而是嘈嘈雜雜的喧鬧,路邊的音響,各種各樣的音樂不絕于耳。高樓大廈上的閃閃霓虹,五顏六色,花樣種種,整個城市都在沸騰。安靜的是天上那輪月,她靜靜的守著我們。看著我們,想為這夜增添一點光亮。可是,夜,似乎不再需要她,她的光亮,遠遠不如那閃閃霓虹,霓虹已照亮了黑夜,而月的光芒也隱沒于這霓虹之中。
人們去了超市,去了酒吧,去了KTV,沒有人停下來看會兒月亮,不再有“舉頭望明月”不再有“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再有“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不再有李白,不再有蘇東坡,不再有那么多人寄月于情思。只有中秋節時,人們會吃些月餅,談談月亮的傳說,但人們不再存有幻想,人們清楚地知道月球上是坑坑洼洼的蒼涼。沒有嫦娥,沒有玉兔,沒有吳剛伐樹……偶爾有些文人墨客在書上為月輕描幾筆,淡淡而過。而此時的我,只是為月而傷。為月光芒不再而傷,為月默默不語而傷,為月孤單寂寞而傷。在這個紅燈綠酒,車水馬龍的繁華城市里,我坐在一片黑暗的草地上靜靜的陪著月亮,想為他減少點點寂寞和憂傷。
月兒,我來陪你。
二、鄉村之月
漫長的暑假,我來到奶奶家住幾天,奶奶家環境很好,院子里有一顆大大的葡萄樹,葡萄架下是大片蔭涼。院子外有條小路直通竹林,我走過去,看著月光下的竹影,突然想起初中時學的一篇課文《竹影》。我一時興起,找了一根小木棒,對著竹影描了起來,描了一片后,站起來腳竟有些發麻,月光穿過竹林細細碎碎灑了一地,像灑在地上的熒光粉。時間過晚,我便沿著小路走了回去,發現這夜并不黑暗,抬頭望著天上那輪月,如剛經水清洗的玉,清澈,明亮,竟是如此的美麗!到了奶奶家門口,發現別院外的草地上,幾個小孩在嘻嘻哈哈的打鬧,一會說月亮,一會數星星,月光灑在她們那純真的笑容里。幾個老人坐在旁邊拿著蒲扇,一會看看打鬧的孩子,一會望望月亮,嘴角掛著淡淡的慈祥的微笑,他們也許望著月亮想起了自己的小時候吧。我看著這一切也不禁勾起了唇角。回到家里,奶奶已經幫我收拾好了間屋子,不大的屋子,一張床,床鋪整潔,床頭邊一張小桌子,桌子上放著一個小臺燈、一個小茶壺和一個杯子。雖然不如城市樓房里的臥室,但也說不出的整潔和舒適。我一下子撲到床上,抱著涼被,躺了下來,床正靠著窗子,奶奶家是平房,一抬頭,便望見了天上那輪明亮的月,月光透過窗戶絲絲縷縷的瀉了下來,灑滿我一身,窗外傳來小孩子的打鬧聲和老人的說笑聲,我又笑了,鄉村的月,如此明亮透澈,也許是因為鄉村的夜需要她,她并不孤單吧。是啊,人們每天晚上都陪著她,她又怎會孤單呢?這兒沒有高樓大廈,而是片片樹林和竹林;這兒沒有閃閃霓虹,而是一輪明亮的月。但鄉村的夜似乎更美,更亮,因為鄉村的月光不摻雜一點點別的光亮,鄉村的月光是一塵不染的皎潔。正是“月是故鄉明”。
清風絲絲縷縷的吹進來,外面打鬧說笑聲也越來越少,清涼的夏夜,安靜了。我起身倒了杯水,潤潤干澀的嗓子和唇,和月亮道了聲晚安。她似乎更亮了,她似乎笑了,笑出了滿滿的月光。
這一夜,清風徐徐,月華如水。
高中中秋之夜【五】
八月十五,中秋節到了,那圓圓的月亮,散發出美麗的光芒,大地仿佛一片銀色的世界。
前幾天晚上,月亮是半圓的,月牙兒非常暗,我還以為它不我們過中秋節呢!
今天晚上,我們大家又說又笑,因為要吃月餅,一想到這,我的口水就直往下咽,劉老師說:“今天的課很特殊,是吃月餅。”大家歡呼起來。
我的月餅是一九三七年始創的,用一層紙包著,圓溜溜的,像一個桔子,月餅上寫著嫦娥奔月,還畫著一朵鳳仙花呢!
我的月餅聞起來非常香,有點豆沙加棗泥的味道。月餅像個大輪胎,我原以為袋子里只有一個月餅,誰知道竟然有兩個。劉老師說:“聞不到味道的人可以拆開袋子聞。”我立即拆開袋子,一股香味迎面撲來,我想咬一口月餅,可惜還不能。
劉老師好像知道我在想什么似的,立刻說:“現在可以吃一小口?。”我咬了一小口,細細地品嘗起來,一邊嘗一邊看窗外天空上的圓月亮,情不自禁地想到:邊喝飲料,邊吃月餅,邊看月亮,還有比這更幸福、更美好的生活嗎?月餅的味道真甜呀!像我們的生活一樣甜。
劉老師說:“吃完了嗎?”我趕緊大口大口地吃起來,嘴巴鼓得像一個大蘋果。正在這時,我發現月亮的位置竟然變了,似乎也亮了許多,看來,月亮也來湊熱鬧了!
想著想著,我眼前好像出現了一片天空,北極星、北斗七星、南斗六星、仙女座、射手座等星座全部布滿天空,最引人注目的是:一個巨大無比的月亮靜靜地掛在天空,向大地分灑著銀色的光芒……
以后,每到八月十五,我都要吃月餅,賞月,喝飲料,過一個快樂的晚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