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糖葫蘆作文(4篇)
冰糖葫蘆作文(1)
想到小時候,就想起了最愛吃食品,那紅通通的冰糖葫蘆便會再次占據我的腦袋。
小時候,只有過新年才能碰巧買到冰糖葫蘆,過其他節日的時候,還買不到呢。所以,一到新年,我和小伙伴們總是聚在一起,只為等那一聲和冰糖葫蘆一樣具有魅力的叫賣聲。
很快冰糖葫蘆就出現了。“我要1個。”“我要3個。”......來買的人也遠不止我們幾個小孩,上至40歲的大人,下至2、3歲,剛會走路的小孩,都爭著要買糖葫蘆。當我把早已被捏得汗津津的2元錢交出去的同時,隨之遞給我的是兩串紅彤彤的糖葫蘆。
這時,才發現,自己手里拿的仿佛不是一個民間小吃,而是一件炫彩瑰麗的寶貝。仔細觀察,那串冰糖葫蘆在陽光的照耀下閃耀奪目,紅得發黑的冰糖葫蘆里還有一粒粒白白的小芝麻,冰糖葫蘆里的山楂像個害羞的小姑娘,藏在冰糖里面。這樣漂亮的小吃,別說是吃了,那怕是看上一眼,就心滿意足了。
但是,這么美麗的冰糖葫蘆,終究是難逃一劫,要被吃掉的。輕輕咬上一小口,一股酸酸甜甜的味道便涌上心頭。那看似水晶的冰糖入口即融,你剛吃進嘴里,它就已經融在舌尖了。更讓人贊不絕口的,是里面的山楂,山楂里的核被取掉,然后填上了中藥,既美味又祛病,吃上一口,便永生難忘。不須咬,只需含上一口,一種說不出的美味便會占據你的腦子,讓你有停不下嘴的沖動。
六年級:劉淼
冰糖葫蘆作文(2)
我從小就喜歡吃糖,更喜歡吃冰糖葫蘆,盡管它普通得不能再普通,便宜得不能再便宜,可我還是喜歡吃。如果給我兩個選擇:一是山珍海味,二是冰糖葫蘆,我會毫不猶豫的選擇二,冰糖葫
蘆雖然便宜,但卻美味。
冰糖葫蘆不僅味好,看相也好。一個個山楂串在一起,像一個個害羞的小姑娘似的,這些小姑娘個個穿著晶瑩透亮的糖衣裳,美極了!讓人垂涎三尺。
冰糖葫蘆的做法極其簡單,先準備七八個山楂,洗凈后去掉里面的籽,接著把它們一個個串入我們事先準備好的竹簽里。最后再把它們在熬好的湯里打一個滾,糖葫蘆就做好了,如果你想更入味,還可以撒些芝麻。
吃冰糖葫蘆我認為是童年中最快樂的事,把糖葫蘆放在嘴里的第一個感覺就是甜!我吃糖葫蘆的方法與眾不同,我喜歡囫圇吞棗地一嘴一個或兩個一起吃,這樣每咬一口,我都能體會到由酸到甜,再由甜到香的滋味。
我愛吃糖葫蘆還有一個原因,就是我愛吃酸。爸爸媽媽從不吃這些,因為他們看到這個就像“望梅止渴”那樣,嘴里直淌酸水。爸爸媽媽“偷吃了一次”,晚餐時,他們什么菜也不吃,只吃豆腐,我問他們怎么了,他們笑著說牙被酸倒了。
我愛你——冰糖葫蘆!
六年級:雪兒20609
冰糖葫蘆作文(3)
糖葫蘆是我最愛吃的民間美食。雖然它價格便宜,但是味道卻十分鮮美。
每次放學,看到校門口有賣冰糖葫蘆的老爺爺,我總是“口水直下三千尺,掏掏口袋沒有錢啊”。
冰糖葫蘆看相很美。一個個山楂就像穿在一起的紅燈籠,又像一個個小孩子的紅臉蛋,被晶瑩透亮的糖漿包住。有時,我拿著竹簽,呆呆的看著,卻不忍心咬上一口……
冰糖葫蘆的制作方法很簡單,聽我一親戚說:小先將山楂籽弄出來,大約六七個就可以穿成一串了。準備好了山楂,接下來就是熬糖了。先將若干千克糖放入鍋中再加上許量的水,將山楂放入鍋中一齊融化。結合,將近五分鐘,把糖葫蘆用一根干凈的竹簽串起來,一根美味的冰糖葫蘆就制作成功了!
吃冰糖葫蘆時,十分有趣。我先吃一邊的,濃濃的甜味兒溢滿了口腔,然后再咬一口,山楂含在嘴里,酸酸的,我細細品味著這山楂與糖漿的味道。因為,這個味道和人的生活似的,酸酸甜甜。再吃一口,我的每個神經,都仿佛融化了,陶醉了。那滋味兒,簡直使人心曠神怡!
品嘗民間美食,冰糖葫蘆——樂在其中。
六年級:忍無可忍
冰糖葫蘆作文(4)
冰糖葫蘆是中國人喜歡的一種零食,尤其受到北方人的鐘愛。在山西晉城,沿街叫賣的冰糖葫蘆已成為城市的一景,幾乎一年四季都能看到。
糖葫蘆的樣子很美,一個個酸溜溜的小紅果,串在一起,像紅色的小紅燈籠,色澤紅潤,誘人極了!有一次媽媽給我買了一串糖葫蘆,我拿著竹簽,遲遲不肯吃它,看到它紅通通的外衣,口水又情不自禁的流了下來。我心里想:買回來就是吃的,不吃干嘛!我用舌尖輕輕的舔了一下那光亮光亮的糖外衣。啊!這味道實在令我終生難忘!它甜而不膩,酸不倒牙,一口咬下去,咯崩一聲,嘴里會不由自主的發出快樂的響聲。
糖葫蘆種類繁多,除了有紅果串成外,有山藥的、豆子的、桔子的、香蕉的、獼猴桃的……顏色十分誘人。
冰糖葫蘆不僅色澤誘人,味道香,而且做法也很簡單。
首先,要用小刀把紅果里的籽給挖掉,然后用干凈的竹簽把紅果串起來,一串差不多七八個就夠了。串好后的第一步就是熬湯,先把湯倒入鍋里,加上適量的水,熬上一會,再把串好的紅果放入鍋里,沾上甜滋滋的糖漿,擺在太陽地下晾上幾分鐘,令人一涎三尺的冰糖葫蘆就做好了,我細細品嘗這美味,酸中帶甜,甜中帶酸,頃刻間,我的每根神經都給它刺激了,令人百吃不厭。聽了我的介紹,是不是饞了,趕緊去嘗下吧!
江蘇鎮江潤州區南徐小學六(4)班六年級:陳偉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