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郁金香的聽課筆記:郁金香
有關郁金香的聽課筆記:郁金香
今天上午第三節聽了趙秀雯的一節《郁金香》。
你看,她拿著幾張紙走進了教室。她對學生說:“同學們,你們看我拿的是什么?”
濱州的郁金香節剛過,孩子們自然還記得這種花就是郁金香。
“郁金香!”
“今天,我想來給大家上一節折紙課,折郁金香!”
她拿出紙,一步一步地教學生折起了郁金香。她教得認真,學生折得投入。
學生折完了,他們談起來自己的心情。
“真高興!
“真開心!”
“真自豪!”
二年級的孩子表達自己的心情的時候很自然,很樸實,很真誠。
趙老師說:“你想把手里的郁金香送給誰?為什么?”
有個孩子說:“我想把它送給我的老師,因為我們玩耍的時候,我們的老師在給我們批作業!她們很辛苦。”
“謝謝你,你有一份感恩的心。”
另一個孩子說:“我要把它送給媽媽。從她生下我那一天起,她就看著我,直到我會走路了,上了幼兒園。上了小學,她又天天給我檢查作業,給我做飯。媽媽對我真好,我要感激她。”
第三個孩子說:“我要送給我的姥姥,是她生下了我的媽媽,沒有姥姥就沒有媽媽,沒有媽媽就沒有我!”
……
那我們就拿起筆把自己心里的美好祝福和美好愿望,把我們折紙的經過寫下來,把這美好的經歷變成永遠的記憶珍藏在我們的文字里。
孩子們拿起筆刷刷地寫起來!
三個孩子自薦展示自己的作品,篇篇精彩。讓人欣慰的是三篇文章三個小作者都是從自己的角度去寫,精彩點不同!老師沒有囑咐他們用表示順序的詞去寫,他們寫的很有順序。老師沒有囑咐他們用上一些好詞好句,他們自然而然地就把句子寫得很生動。
下課后,執教這一節作文課的趙秀文老師跟我說:“我沒想到學生寫得那么好!”孩子們說:“我們喜歡趙老師上美術課,不喜歡她上語文課!”孩子嘴里說的美術課其實就是情境作文課,他們說的語文課就是指傳統的語文課。
我問趙老師:“你覺得這么教費力還是輕松?”
“輕松。”
我說:“這是我們改革作文教學的一個目的,給教師減輕負擔,解放教師。”
孩子們學得高興,教師教得輕松。隨筆化寫作為語文教學帶來了希望,從此,我們的作文可以簡簡單單地教了。
飛機在教室里滑翔
第二節 楊雪老師執教《紙飛機》
他先和學生一起折飛機,又和學生一起玩飛機。
玩得高興處,他讓學生把這種興奮記錄在自己的日記上,寫出為什么這么興奮。
他擔心學生寫不好,給了學生許多提示,比如可供參考的詞語和句子。(建議去掉這些環節)學生寫作的過程中,有的抬著頭看著那些詞語和句子。更多的孩子自信地低著頭刷刷的寫。
最后三個學生做了驕傲地展示了自己的習作。
他們都寫出了自己是怎樣折紙飛機的,寫出了玩紙飛機的快樂。但是,因為時間關系,只有這三個同學展示。
我跟楊老師說:“去掉孩子們折飛機的過程中,你多余的提醒,學生就折得快;去掉你給學生提示的那些詞語和句子,學生就寫得快。多余的提醒和指導,有時候是綁縛學生思維的繩索,要去掉,給學生松綁,讓他們有個寬松的環境,他們就會給你別樣的精彩。”
楊老師幸福地笑著:“他們的表現已經出乎我的意料!我沒有想到他們能寫得那么好。”
“少一些指導,孩子們就可以多玩一會,就可以多寫一會兒。課堂是孩子們的,我們教師不能占用太多時間。”
楊老師笑,表示認可。
孩子們追著楊老師問:“楊老師,我們什么時候再上作文?”
笑聲在教室里飛揚
第三節 王瑩老師執教《逗笑木頭人》
上課開始,王瑩老師說這一節課我們一起來做游戲吧。游戲的名字叫——逗笑木頭人。
接著,她簡單講了游戲規則。
孩子們,同位之間玩起來。
王老師指名學生到講臺上去玩。學生一起為他們喊口號:“一二三,木頭人!四五六,逗笑人!”
長著彎月眼睛的男生把手放在耳朵邊,忽閃忽閃地漸漸逼進“木頭人”女生。木頭人一動不動,任憑男孩子搞怪,人家紋絲不動就是不笑。倒是同學老師都在笑。
第二組上臺了。逗笑人還是個男生,他一上來就像小狗一樣“汪汪”叫,后來有張牙舞爪亂比劃就像小魔怪,逗得大家哈哈大笑,但是“木頭人”一動不動,好像是真的木頭人一樣。
第三組上臺了。這一次逗笑人是個女同學,她不停地給“木頭人”講笑話,逗笑了教室里所有的老師和學生。可是“木頭人”就是“木頭人”,她一動不動。
玩得高興處,王老師讓學生把這興奮的心情留住,寫進文章里回家和家人分享。師生開始寫作。
上述有關郁金香的聽課筆記,是一篇表述清楚,文辭簡練的好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