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文明”
人人都希望建立一個和諧社會,然而你可知道,通往這個理想的橋梁是什么?是文明。古今中外,哪一個跟別人和諧相處的人不是文明人。同學們一定還記得張良吧,他是西漢高祖的軍師。有一次,他在一座橋上散步,遇到了一位老人,老人故意把自己的鞋掉到橋下,對他說:“幫我把鞋子撿上來。”張良撿上來后,老人又說:“幫我把鞋子穿上!”張良照做。穿好鞋垢,對張良說:“五天后的早上,天一亮,就到這里來見我。”說完就離開了。第五天天剛亮,張良就來到了橋上,老人已經等在橋上了,看到他說:“和老人約定不應該遲到,第五天的早上再來。”第五天的早上,雞一叫,張良就來到了橋上,老人也已經在橋上等了,說:“五天后的早上再來見我。”第四天半夜不到,張良就在橋上等了,過了好久,老人才來。他高興地說:“孩子,這本書給你,你以后一定能輔佐好漢高祖的。”張良一看,原來是《太公兵法》。以后,他給劉邦出謀策略,成了國家的棟梁之才。在我們的身邊,也是這樣的。我們班的孫沖,整天只知道打人、罵人,結果,我們班沒有人喜歡跟他在一起。陳驍平時不打人,也不罵人,所以幾乎所有男生都喜歡和他一起玩。如今,我們的生活雖然有了很大的改善,但仍不能忘記“文明”二字。只有一生文明,才能跟別人和諧相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