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過春節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這是王安石的《元日》,每當我看到這首詩,喜慶之感就會油然而生。
煙花篇
春節臨近,過年的氣氛一天比一天重。家家戶戶也都興高采烈地燃放著煙花,大街小巷充滿了爆竹聲和人們的歡聲笑語。晚上,爆竹聲更是此起彼伏,我仰望天空,眼前盡是五顏六色的煙花,它們在一聲聲緩慢而響亮的爆竹聲中綻放出一朵朵彩色的花。遠處,一個煙花熄滅了,它的最后一朵“花”迸射出來的火花在空中漸漸消失。接著,在它的周圍出現了一團團灰黑色的濃煙。這些烏云還不算最糟,最可惡的是地上的垃圾,那些人們在盡情地狂歡之后,卻頭也不回地走進了家門,讓那些煙火的包裝盒像個被遺棄的嬰兒一樣,孤單地留在冰冷的地上。凌晨,是一個熱鬧的時刻,隨時都能聽見煙花聲,而在這一切都結束后,剛剛還在興高采烈地跳舞的鞭炮碎片隨著人們的離去也安靜下來,于是,滿地都是這些凌亂的紅紙片。這一切不增加了環衛工人的負擔,同時也污染了空氣。我覺得煙花可以放,但要盡量少放。
食物篇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從小,爺爺就教我不能浪費糧食。可是一到春節,大吃一頓肯定是不可缺少。但是吃完后,餐桌上就滿是剩菜剩飯,餐盤狼藉,有些人在飯店里吃飯,更是吃一半,到一半。我在網上也看到一些關于春節鋪張浪費的新聞,看見那些食物浪費的數額,“舌尖上的浪費”更是觸目驚心。所以在這里我更提倡“光盤行動”。興許你們省下來的那些食物,可以幫到貧苦的農村,可以幫到溫飽問題未能解決的孩子。
春節是中國人必過的傳統節日。
許多人說現在的春節年味越來越淡了,但我覺得只是鋪張浪費變得更多了,許多人說春晚一年不如一年,但我覺得春晚看的是那份一家人聚在一起,獨有的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