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爺爺作文(10篇)
我的爺爺作文(1)
有些微圓的國字臉,兩撇長長的劍眉也有了白雪的痕跡,深深淺淺的皺紋像一塊塊紀念碑,見證了他所經歷的風雨……
他是一個平凡的人,有些沉默寡言,沒有經歷過什么大事。聽奶奶講,有一次,是爺爺十七八歲的時候,爺爺抱著家里種的白蘿卜到胡同口去買,冬天已經下了第一場雪,冷的呼出的氣都會結成冰,爺爺用顫抖的聲音叫喊著:“好蘿卜,一分錢一斤。”爺爺搓著紅腫的雙手,等待來光顧的客人,可一上午過去了,沒有一個人肯轉過頭來看一眼,就在爺爺準備走的時候,一個騎自行車的男人說:“來三斤,便宜點吧。”“那算你兩分錢吧。”爺爺開始忙著稱蘿卜,連忙遞上去,那個人扔下三分錢上自行車走了,爺爺心想不是兩分錢嗎,急忙就追了上去。
爺爺雖然身強力壯,但總趕不上自行車吧。跑了幾步,便大汗淋漓,看著遠處的自行車漸行漸遠,只好加快腳步,身旁的樹影漸漸向身后遠去,爺爺望見自行車停在了一扇紅門前面,他停下了腳步,在狗的狂吠下敲響了門,男人出來了,爺爺把緊攥的已被汗水浸濕的一分錢遞給他,說:“你的錢。”那男人好像感動了,聲音有些哽咽的說:“謝謝啊。”爺爺笑了,露出了他的大白牙。
還有一次,是爺爺五十多歲的時候吧,那時爺爺與他的兄弟一起做生意,沒想到天有不測風云,賠錢了,有七八萬元的債,爺爺二話不說,把自己的卡車給買了,我奶奶不高興了,說:“那是你攢了錢半輩子才買的車啊。”“那有忙就幫嘛,何況他們也出了不少錢呢,都是自己人。”爺爺的故事講完了,奶奶的眼睛有些濕潤。她也因為爺爺而感動吧。
爺爺的故事還不會結束,還是充滿感動,充滿正能量,他的品質永遠值得我學習,他的精神永遠指引我向前。
初三:常朝璇
我的爺爺作文(2)
我的爺爺是個純樸的農民,一輩子與黃牛作伴,土里土氣,汗味滿身。
然而,我愛爺爺。每次進村,老遠就看見他凹陷的眼睛夏襯托著一個高高的鼻子,鼻子下的嘴巴里含著卷煙蹲在門前。我對爺爺的敬意和愛是無法表達的,只能甜甜地叫一聲“爺爺”。爺爺臉上略露出一絲笑意,算是回答。他挪一挪位置又蹲下來,目光凝視遠方的田野“吧嗒吧嗒”地吸著旱煙。
爺爺十分勤勞。雖然自己已是七十有五,但是依然下地耕種。在農耕時節,爺爺總是起早貪黑,拉著黃牛去犁地,炙熱的陽光把爺爺原已黝黑的皮膚曬得黑里透紅,日復一日,竟成古銅似的顏色。爺爺的勤勞似乎成了一種習慣。記得有一次,爺爺因受涼感冒,那時正是收割時節,各家各戶都忙于收割,我家也不列外。爸媽看爺爺生病了,就說:“爸,今年,您就別下地了,我們自己去割谷子。”但爺爺卻說:“這么多田,你們哪有時間啊?這點小病算什么,我的身子硬朗得很哪!”“爸,要不等您身子好了再割吧,您這樣……”爸爸話還沒說完,爺爺就拿起鐮刀準備去地里,他倔強的說:“今兒你們誰也別攔我。”雖然嗓音還帶著些顫抖。爺爺說完就往地里去了。爺爺啊爺爺,您何必這樣勞累自己呢?您年歲已高,也該好好享享清福了。
爺爺也十分節儉。有一次,爸爸買了一件西裝,但是因為吸煙而燒了一個小孔,爸爸準備把它丟掉,爺爺一把拽過來說:“一兩百元錢的衣服,扔了太可惜,給我,干農活時也可以用來穿哪。”就這樣,硬是被爺爺給搶了過去。逢年過節,母親都會給爺爺奶奶買新衣,但是爺爺總是不穿,只有出遠門走親戚才會穿。在家里,爺爺穿的衣全是補了又補,縫了又縫的衣,他總是說:“都七老八十了,穿那么好干嘛?”
爺爺生活樸素,但對我卻是極為大方。每周五放學回家,爺爺總給我弄紅燒肉、紅燒排骨……吃飯時,總是給我夾菜,勸我多吃一點。每周一要去讀書時,爺爺又會給我十多塊錢的零花錢。因為我知道這是爺爺的血汗錢,所以我一直沒舍得花。說到這兒,我仿佛看見吆喝著黃牛吃力地在山崗上犁地的爺爺;看見他汗如雨下地揮舞著鐮刀割谷子;看見爺爺蹲在田邊,守候著莊稼,仿佛守候著豐收的希望;看見他坐在門前,目光悠悠地凝視著遠方……
爺爺老了,由于過度的勞累和過大的負擔,他的臉上長滿了胡子,背也明顯的駝了。每次下地回來都會咳個不停。每次放學回家,我首先聽到的就是他的咳嗽聲。每每聽到,我的心里就泛起一股巨浪,拍打著我的心。
當我坐在教室里,拿起筆寫爺爺的時候,他也許又在黃土地上吆喝著他的黃牛耕地了;也許正揮動著鐮刀在金燦燦的稻田里艱難的拼搏了……他就像老黃牛一樣不知疲倦的耕耘,只知道付出,不求任何回報!我要向爺爺辛勤付出一樣,努力攀登在書徑上,來報答爺爺的一片深情。
初三:沈楠鈞
我的爺爺作文(3)
在我們家,有位特別的人物,那就是爺爺。
爺爺是位醫生,從小我家有人生病一般都不上醫院,讓他給治治就好了。他是個極其圓滑的人,為人處世有技巧,人倒也和藹,見著誰都是一副笑臉,但他發起火來很可怕,那種氣氛讓人窒息。他喜歡奶奶,奶奶喜歡唱戲,所以他也養成了聽戲的習慣,咿咿呀呀變著調兒唱,可惜早已不見了當初聽戲的那個人。我其實很羨慕他,他可以到暮年還保留著年少的真情,好不容易。爺爺有一張國字臉,眼角的皺紋成片,笑起來全都皺在一塊,有點觸目驚心,那滿臉的皺紋嚇跑過,樓下身高剛到我膝蓋的小弟弟。他是年輕時是軍醫,是真正從那個戰亂不堪的年代一步一步走過來的人,他的性格在戰亂中變得堅毅隱忍,年少時受過的苦難在他身上留下了痕跡,讓鬢發斑白的他有種特別的氣質,令人莫名心安。
人老了就會開始懷舊,因為他慢慢記不清現在發生的事情了,只有很久以前的那些時光逐漸清晰,還有幾張發黃的照片能讓他感到安慰,爺爺總是架著一副鏡片很厚的老花鏡,邊聽戲,邊跟我講那些舊照片后的故事,臉上的表情是我看不懂的,有時候他只是自己看,安靜地坐在沙發上,一張張瞇著眼睛細細地瞅,偶爾笑出聲來嚇我一跳。爺爺實在太老實,對家人親切,對外人更親切,不知道是什么星座的人,性格猶豫不決,不懂得拒絕別人,爸爸說爺爺的性格總有一天會讓他吃虧,我覺得也是,可惜他做了大半輩子好人,為別人付出了一生,改不過來了。一直讓我奇怪的是,同樣的話從他嘴巴里說出來別人就更愿意聽,他說話的時候慢慢的,不急不慌,好像每句都是真理,讓我感到安心。我小的時候遇到困難,如果他在身邊,我就朝他傻呵呵地笑,不再哭鬧,他從來沒對我說過鼓勵的話,也沒對我說過,怕什么爺爺在呢這種話,可是他一言不發只要站在我身邊,我就不會再害怕。他是我的大山,他是這個世界上除了父親我最敬佩信任的男人,我很愛他,我也沒說過,但我確實很愛他,所以他會保護我,即使不說我也知道。
爺爺是有醫德的醫生,不隨便下判斷,不隨便叫病人做檢查坑錢。他對病人極其負責,但在一些方面也很冷酷,聽他講他年輕時的故事,你真的很難把那樣冷酷的人和他聯系到一塊。有一次爺爺和同事中午到醫院對面的飯店吃飯,剛坐下來看到新聞里播附近路段發生車禍,有大批傷者送往醫院,他和同事二話不說趕回醫院,到醫院的時候場面混亂,傷者的呻吟聲響成一片。診斷過傷者情況后,他讓護士立馬準備手術室,但是現在情況危急的有兩位,手術室只有一間,按照正常情況應該把先到的病人送進手術室,但是他堅持等兩位患者的腦部ct出來后進行比對再作判斷。最后還是先到的那位傷者進了手術室,結果跟爺爺想的一樣,這位傷者的成功率只有一成,后面那位有九成救活,那位進了手術室的傷者剛滿二十,是這場事故的受害者,等待他的是植物人生涯,而被留在外面等手術室的肇事男子宣布死亡。爺爺跟反對他等結果的人爭論的時候說,我是醫生不是法官,對我來說受害者還是肇事者不重要,我只知道現在就是二選一,那個有九成機會救活的人才是我們應該救的人。我當時覺得他實在是不可理喻,先來后到擺在那里的,生命都是可貴的,哪有這樣的道理。但對爺爺來說,進行比對后救成活率高的人才是他的使命,要么滿盤皆輸,要么放棄一個,沒后路可以走的。
爺爺的故事很長,還沒結束。有關他的記憶,長大后我會慢慢忘記,直到有一天老去的我也像他一樣開始回味,那些少年時的溫暖回憶。
初三:謠疆
我的爺爺作文(4)
我的爺爺今年有六十多歲了,是1950您出生的。就是因為如此,他有著中華民族的美好傳統,比如勤勞,儉樸,任勞任怨。
爺爺是個瓜子臉,臉上刻滿了皺紋。他那雙黑白相間的眉毛,眉毛下那雙老花的眼睛,一個尖尖的鼻子,鼻子下有個大大的嘴巴。滿頭白發的爺爺,身體很強壯,不怕風吹雨打。
可是爺爺就在今年秋天去世了,但我覺得爺爺還沒走,我和爺爺以前度過的點點滴滴依然清晰可見。爺爺走了,我也心痛了好久好久,但爺爺我一定會記住你的,以前會,現在會,以后還會的。爺爺我永遠愛你。
初三:朱琳
我的爺爺作文(5)
爺爺
幾兩小酒是爺爺生活中每天的必備品,因為這個,家里人可沒少勸他,可爺爺總是振振有詞道:“酒可是個好東西,可以活動筋骨,我知道要少喝酒,我這一天不也沒喝多少不是?”這總是讓家人對他無奈,讓他喝也不是。不讓他喝又顯得有點不近人情了。
爺爺是一個老老實實的農民,有著一顆樸實的民心,頭上花白的頭發和被太陽曬的黑黑的皮膚就見證了爺爺這一生的不容易。不太大的眼睛卻顯示出了爺爺的慈祥,飽經滄桑的面容像是在向我們訴說一個不滅的故事,教導后人應好好學習。好好做人。
記得小時候,每次回老家去,爺爺看到我回家了總是會特別開心,像個寶似得把我抱在懷里,我總是會伸手去摸爺爺那不長卻十分扎手的胡子,爺爺就會用他的小胡子來扎我,我就一個勁的躲,讓我看到那小胡子就恨不得一刀把它剪下來。爺爺的小胡子有著我們爺孫倆的小樂趣。
長大了一點放假回家,爺爺叫我給他煮飯,我就自信滿滿的答應下來,還說,一定會煮的很好很好,我點好好以后就不停的灶里送柴,過了好一會兒,爺爺回家了,看到了我的柴全部都是在灶門口燃完的,可想而知,米飯也沒有煮熟,我的自信心就像泄了氣的氣球,我的滿腔熱水好像瞬間被一盆冷水澆滅。但是當爺爺打開鍋那一刻,我看到那些可愛的小白米已經膨脹起來,我的自信心好像跟著可愛的小白米膨脹起來了。或許是因為我在灶門口加了很多很多的柴,那些溫度也足以讓米飯煮熟吧,而且爺爺和奶奶都說那頓飯很好吃呢。
我在家的那些日子,我感覺奶奶總喜歡叫爺爺做這做那的,但是按照正常的規律,就變成了:奶奶叫爺爺做事,爺爺叫我做事。有時候也可能是我歸奶奶直接指導。唉,誰叫我是最小的呢?
現在長大了回家,花白的頭發和無情的皺紋肆意的在爺爺奶奶的頭上和臉上猖狂,沒變的卻是爺爺那好酒的本性和奶奶那火爆的脾氣,每次爺爺喝了一點酒以后總是會嘮叨一半天,奶奶總是會很生氣的說:“你你你你你、就不知道少喝點酒么?喝酒了總是愛發酒瘋。”爺爺也總是一副欲言又止的樣子,無奈啊無奈。這是從我記事以來家里一層不變的規格,可一大家人也總是生活的其樂融融的。
隨著我的一點點長大,爺爺也一點點變老,歲月不饒人,看著爺爺為了自己的兒女、孫子所做的一切總是會讓我倍感心酸,爺爺,你這一路走來,辛苦了。
時光時光慢些吧,不要再讓你變老了。
初三:冉煜璐
我的爺爺作文(6)
辛勞了一輩子的“他”就要枯萎了,這時的我真的有種說不出的憂傷。以前我總愛待在他的身旁聽著他說著他以前的經歷和往事,但是現在的他……
想起我小的時候因為頑皮、搗蛋而在建筑工地里被一枚5厘米的長釘扎到了腳,血像水一般往外流,痛的我直哭。這時"他"聽到了我的哭聲,連忙跑了過來。看到我坐在地上用手抱著腳的他叫到:啊弟《小時的小名》你沒事吧?聽到有人叫我,我忍著疼轉過頭向叫我的方向看去,這時我看到了一個熟悉的身影,是爺爺,看到他來了我的眼淚流的更快了。爺爺我的腳好痛、好痛,你快來啊,我大聲叫到。聽到我的呼喚的“他”連忙跑了過來。看到我的腳被一根長釘扎到腳上,地上流了一灘血。他急的連罵我的話都忘了連忙叫道:“來,我背你”。我咬了咬牙忍著痛爬上了他的后背。啊弟你痛的話你就哭出來吧?我們現在回家。他小聲說道。“嗯”,我用沙啞的聲音應到。
一路上,爺爺怕我腳痛,所以走的很慢。而我把臉貼到他的后背上,感覺有一股溫和的溫度在流動,看看他那因為整天干活而變得粗糙的皮膚,我的眼淚漸漸的停止了。而此時的腳也不知道怎么的不怎么痛了,可能看到爺爺累了吧!這時我想:“等長大后我也要背爺爺”!但不知道什么時候我貼在他那粗實而溫暖的身肩上睡著了,可能哭累了吧。
多年后的今天,他老了,隨著年齡的增大爺爺變得溫和了許多。看到他走路不便時,我總會去扶著他,生怕他摔倒。有時我真的很想哭,但是我不敢,不敢在他的面前哭,因為我不想讓他擔心我,更不想他在為我操心,是的我長大了,已經是一個有能力照顧自己的青少年。看著那張黑斑斑點點帶有許多皺紋的小臉,我總低著頭不說話。記得有一次,他問我三個問題:“阿弟你想以后怎樣去做人?想做什么?要做什么?”。而我沒有回答他,因為我還沒想過這些問題,所以不知道如何回答。看到我沒有回答,“他”又說道:“啊弟,爺爺我老了,有些事情你都要自己計劃好、想好,我們本來家境就不好,你爸現在也只能供你讀書了,所以以后的路還得靠你自己走啊,別像我們這輩人一樣被別人欺負、看不起了”。“嗯”爺爺我會的你放心吧!我強忍著眼淚的釋放而出應到。
通過爺爺的警戒,我想現在我明白了我要踏踏實實的做人,走好自己的人生道路,做自己喜歡的事情。通過“努力”發展自己的事業。從而做到腳踏實地做人、努力發奮自己的事業、不欺人也不被人欺。
其實我心里有一句話想跟你說我親愛的爺爺:“爺爺如果不是你,我想我還不知道我以后要做什么、應該做什么,如果不是你我可能還不懂應該怎樣去做人。是的你老了,但在我心里你是那么的年輕”。爺爺我親愛的爺爺:“祝你每時每刻都快樂”。
初三:迷茫天空
我的爺爺作文(7)
我的書架里擺放著一本《新華字典》,已伴隨我度過了六個春秋。雖然書架上有些書已經破舊,那本字典卻完整無缺,那是因為字典是爺爺送給我的,飽含著爺爺對我的疼愛與關懷,也寄托著我對爺爺的懷念。
我7歲時,由于就近入學有困難,被送到爺爺家。爺爺見到自己的寶貝孫子,高興的不得了。從此我便和爺爺住在一起,那時的一些事情,深深地印在我的腦海中。
我上小學二年級時,老師要求每個學生買一本字典。
我回家后,就向爺爺提出買字典的要求,爺爺聽后皺了皺眉頭,沒說什么。第二天放學回家,一進門,見爺爺笑呵呵地說:“奕奕,你看我給你買什么來了?”說著,從背后變法戲似的拿出一個小厚本。
我一看,原來是《新華字典》,高興的一頭撲進爺爺的懷里,大聲喊著:“爺爺萬歲!”
爺爺把我摟住,語重心長地說:“奕奕啊!你要好好念書,將來做個有出息的人。”
我似懂非懂的點點頭。雖然當時不明白“出息”是什么意思,但在幼小的心靈中,已留下“作個有出息的人”的信念,懂得只有這樣,才能去寬慰老人的心。
我的爺爺作文(8)
謝謝您,爺爺!
在我的同齡人還依偎在父母的懷里撒嬌的時候,災難已經降臨到我的頭上。母親因病亡故,不久父親也因車禍過早的離開了人世。從此我只能和年已花甲的爺爺相依為命了。爺爺為能使我健康的成長強忍悲痛無微不至的關心我、照顧我、教育我。
還是讓我說一段故事把。
那是在我上小學一年級的時候,一天下午我正在教室里上課突然,外面電閃雷鳴,狂風大作濃重的烏云直壓過來。不一會兒,天地間就豎起了無數的雨柱。我沒帶雨具怎么回家呢?我心里正嘀咕的時候放學的鐘聲響了,帶雨具的同學一個個離開了學校,沒帶雨具的同學,他們被父母一個個的接走了。爺爺年紀大了能來接我嗎?我真的犯難了,眼淚在眼眶里打起旋。突然,一個熟悉的身影映入我的眼簾。啊!爺爺是爺爺,我頓時高興起來。爺爺走到我的身邊,把雨傘遞給我蹲下身子,背起我一步一滑的往家里走去。我緊緊的貼在爺爺的脊背上。我突然發現爺爺的脊背是那樣的寬大、那樣的溫暖、那樣的堅實。我舒服的爬在這溫暖而堅實的脊背上,仿佛這脊背就是我的一切。我正想的出神,突然爺爺的腳下一滑,摔倒在地上,爺爺掙扎著爬起來,硬是沒讓我離開他那溫暖而堅實的脊背。看著爺爺這滿身的泥水我的眼淚流了下來。
還有一個故事發生在一年的冬天。一天傍晚的時候我在自家一個閑屋里玩火,不慎留下火種,晚上十點左右突然這房屋里燃起大火,爺爺發現火情。穿著單衣跑到大街上呼救。一時間火聲、人聲、水聲、鐵楸聲連成一片,火撲滅了鄉親們走了。爺爺瑟縮著來到屋里,看到我蜷縮在墻角,趕緊走過來摸著我的頭問:“怎么了?”我囁嚅著說:“爺爺火可能是我。”爺爺沒等我說完就說:“孩子你承認就是好孩子,人無論什么時候只要誠實知錯能改就永遠是一個受尊敬的人。
這就是我的爺爺他就是這樣用他那溫暖而堅實的脊背扛起了我的一切。爺爺現在已經年以古稀,步履難行卻仍然照料我的一切。我這個未成年的孩子將怎么來報答爺爺的厚恩呢?我也只能深情的呼喚:謝謝您,爺爺。
我的爺爺作文(9)
望著爺爺拄著那個自制的雜木拐杖,步履蹣跚的從一樓吃力地爬到二樓,突然感覺在我成長的時候,爺爺變老態龍鐘了。過去那個把我放在肩膀上到處散步的健康的爺爺,慢慢的已經離我很遠了。
小時候,爺爺就是我的“寶馬”車,他的肩膀是我的虛擬的真皮座位,我就是在爺爺的肩膀上認識的汽車和火車,那時候我和爺爺奶奶住一起,每當我聽到了火車的叫聲,即使外面下了雨,我也會拖著爺爺要他帶我出去看火車,這時候,爺爺總會一邊穿著套鞋,一邊撐著雨傘,說:“下了雨還出去看火車啊?我們不去好嗎?”爺爺說是說不去,但還是會把我抱到肩膀上,騎著風,乘著雨帶我去看火車。平時看火車的時候,爺爺總喜歡和對著車箱教我數數,就是在爺爺這里,我開始認識了數字,爺爺還喜歡指著往北開的火車說這趟火車可以去北京,又指著向南走的火車說可以到廣州,雖然我那個時候不知道北京和廣州離我家究竟有多遠,但知道我家前面的鐵路叫京廣鐵路了。
也許是老人有喜歡聽評書說古的緣故,爺爺也不例外,爺爺的書架上放的書就是紅樓夢,三國演義,水滸傳,隋唐英雄傳~~~~~~在爺爺這里我知道了劉備,關羽,張飛他們桃園結義,還有秦瓊,單雄信,徐茂公等39人歃血為盟的故事。從這些故事中告訴我了朋友的友誼,和一些做人的道理。還讓我認識了諸葛亮,懂得了什么叫聰明才智,爺爺還跟我說過木牛流馬,它不吃草不用油,沒有動力一樣能行走如飛,到至今為止,我還很納悶,還是沒有弄懂木牛流馬為什么會動,是爺爺培養了我的求知欲望。
刀子嘴,豆腐心,我爺爺就是這樣的人,當我真的犯了錯,爺爺制止不住的時候,爺爺會叫得很兇,說,“我拿掃把棍去,你趕快給我停”但爺爺真的把掃把拿來的時候,也就是嚇一嚇我,把掃把舉的很高很高,輕輕的落在我的身上,嘴里還說,看你還不停下。有時候,爺爺也和我爭論一些事情是否是做的對和做得不對,爺爺這時候很少會擺出爺爺的樣子來,就和朋友一樣和我理論,就是他有理,說對了,也就對我說:“我吃的鹽比你的飯還多,你和我爭什么”?錯了也不會承認錯誤的,也就笑笑的說:“彭鯤,你長大了,你以后會比你爺爺強多了”。
這個月的農歷4月29日,就是爺爺的70大壽了,是爺爺一手把我拉大的,爺爺是我最親人之一,我沒什么回報的,只有用自己成績回報爺爺,等到我做爸爸的時候,真希望爺爺還能像帶我一樣帶我的孩子。爺爺我祝你身體健康。
我的爺爺作文(10)
我的爺爺據說在當時是個小有名氣的人。
你爸爸沒有我爸爸能干!“爸爸是這樣跟我形容爺爺的。
爺爺在三歲時能熟練地背誦[百家姓][三字經],五歲時,曾祖父就放心讓他去鄰村打酒之類的了。其實,曾祖父倒不是個什么有文化的人。爺爺的知識,是爺爺的爺爺所教授的。爺爺的爺爺,是清末的秀才。其時,又在這偏僻的地帶,一個秀才可算是了不起的人物的。所以再窮的秀才也不至于餓肚子的,因而我曾祖父身體很好,一直活到九十多歲,我已經出生了,才去世。而我爺爺卻不如他的父親那般有好福氣。
他的教授他知識的爺爺去世后,他無法再學習了。不久,他長了一種怪瘡,落下了殘疾,無法行走了。爸爸常說,那病要是在現在,不過是小菜一碟。天無絕人之路,好在爺爺是有好手藝的人。他是能在筷子的一頭刻下四個字的。于是爺爺開始了他的刻書生涯。他的書刻得好,這是出了名的。在本縣還是外縣銷量都是很好的。人們便叫叫他張書刻。
自力更生的爺爺遇到了勤勞的奶奶,組成了一個家庭。奶奶也是命苦的,她和她母親被她的那個地主父親趕出了家,來到了這邊,和母親相依為命。爺爺和奶奶生的第一個小孩,就夭折了。他們據說很是傷心的,用竹篾的簸箕裝了我的那個大爺或姑姑的小尸體,埋藏在屋后的滿是青岡的坡上了。
爺爺奶奶連續含淚埋下了四個簸箕,才有了我現如今惟一的姑姑---我命大的姑姑。姑姑腳下的那個,活了六歲且據說有如爺爺小時候一般的靈醒,讓爺爺奶奶最為痛心。奶奶的眼也因此模糊不清。我的爸爸排行老十,是他的痛心的父母所僥幸留下的三個孩子中,最為調皮的一個。爸爸兩歲多,脖子竟還無法伸直。現在的一個親戚,說以前他曾對奶奶說,你的這個幺兒(我的爸爸)要是長得大,我拿手心煎魚給你吃。那位親戚現在還回憶說,爺爺每每聽這樣的話,都只是笑而不答。
然而,我的父親卻是最為幸運的一個。他也是張家這個大而很窮的家族中惟一的大學生,被稀罕的如同當年爺爺的爺爺。其實在我爸爸想上高中時,爺爺是不準的。因為姑姑出嫁了,而去云南的叔叔還下落不明,他恐怕沒有人給他守臨終。后來姑爺不停勸他,這才松了他的口。
可高中的爸爸卻十幾歲喪父了。喪七子的悲痛加上積勞成疾,讓爺爺在不惑之年去世了。他沒有聽到爸爸上大學的喜訊,這個他也是絕不會想到的。而他從前刻書的那些珍貴木版,聽爸爸說也是早在時就給拿去燒了。這樣的”窮的叮當響“的一個家,又被抄過,會是怎樣的一種況味啊。
爺爺的一生,苦中也是有一種清芬勝麝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