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年后同學聚會的感想的作文
前幾天接到老同學電話,我們初中的同學聚會。
初中時的許多同學已有二十多年沒有見面,所以每次聚會總有一、二張是熟非熟的臉,使勁的搜索記憶深處的底片,卻常是是而非,不能匹配,洗不出眼前的照片。這一次又碰到一位,他就座在我的身邊,對望幾眼,在彼此的眼里看到的是欣喜與懊惱,欣喜的是多年的友情再次續上,懊惱的是認不出對方,叫不出姓什名誰。“不好意思,你是……”“蔣學焦”他就是蔣學焦?!早已大名鼎鼎。而在我的印象里還是那個臉色白皙、略帶靦腆、青春年少的男孩,眼前卻是個成熟偉岸的男子,因從事和推廣農村綠色產業成績突出,今年被評為全國勞模。常年生活在農村,從事的又是農事,再加上歲月的無情,那年少的印記已經很少很淡了。但只敘談幾句,就發現他還是他,沉靜、樸實的個性沒有一點改變,只是顯得更沉穩、豁達與大度。這是他第一次來參加同學聚會,醉倒了,醉倒在往日的歲月里,醉倒在濃濃的友情中。
同學聚會自然有男同學、女同學,自然也會開一些不咸不淡的玩笑,誰是誰的白馬王子,誰又是大家的夢中情人。有些故事我也不知道是真實還是杜撰,反正每次都講,大家也樂意聽,著那年齡特有的懵懂羞澀與美好,所以就是杜撰,講多了也快成了真實,但誰都已經不在乎了。同學之中真有一對成了夫妻,我們送上真誠的祝福,卻遺憾他們不是那時開始有的情愫。同學聚會談的最多的是那些雞毛蒜皮的小事:某一次考試誰得了第一;誰上體育課把手榴彈扔到了圍墻外;誰座在誰的前面后面;誰寫了好 在全班朗讀;誰是我們的班長;誰曾經哭過;誰上學的時候會經過誰家的門口;班主任曾經教會我們的一首歌……點點滴滴,當事人早已不記得了,別人卻記得那么清晰,講起來栩栩如生,就象發生在昨日。一件件、一樁樁,我們常會忘了自己的年齡,沉浸在早已逝去的時光里,感懷從前的簡單與美麗,感嘆歲月的無情與成就,感慨今日的豐富與壓力。我們已經不在年輕,但還沒有年老,把握自己的心態我們會活得更好,“每一天都是余生的第一天”,我們這樣說,祝福所有的同學永遠生活在希望里。
同學聚會有時也會請老師,奇怪的是老師的模樣和我們的記憶的沒有什么差別。語文老師早已退休,還是那閑雅的的體態。我曾是她最喜歡的學生,我因而也喜歡上了文字,雖然我沒有什么大作讓老師為我驕傲,但是老師給我的一切讓我感激一輩子,那就是:我能用文字表達我的所思所感所悟,而真實才能感動別人和自己。做文字如此,做人也如此。數學老師是我們的班主任,多才多藝,除了教書,會唱歌彈琴舞蹈,會木工縫衣壘墻,永遠精力旺盛,也快退休了,今年還去學車拿了駕照。我們這屆學生是他的驕傲和自豪,聽他講我們的故事可能三天三夜也說不完。讓我感動的是,他還記得我們的中考成績,我們的成績單他還珍貴的收藏著。數學是我學的最差的學科,所以我有點怕他。中考的時候他對我說:數學你只要考80分,師范、中專或沙溪重點中學你就沒問題。我卻考79分,讓老師一輩子敲打,我也一輩子覺著內疚。化學老師那時大學剛畢業,頭發有點卷曲,風流倜儻,講課有點局促,但一點也不影響他在學生中的歡迎程度。才教我們一年,他就和我們一樣離開了那所現在我們時常想起而已經不存在的鄉鎮中學,調到沙溪中學,后來又在太倉高級中學任教。二十多年過去了,我們這一茬同學的孩子也陸陸續續上高中了,于是我們的孩子又成了他的學生,他又象關心我們當年那樣關心我們的孩子……
同學、老師,永遠是最親切的字眼,因為我曾經是學生,有許多同學。因為我現在是老師,享受著做老師的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