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有“你”,才能唱響明天——讀《中國精神》有感
還未等到“風煙俱凈,天山共色”之時。一輪紅日已在薄霧中緩緩升起,宛如一個來不及摘掉面紗的少女向我走來,殷紅的眼韻讓我徹底的心醉了。林間傳來陣陣鳥鳴可謂“好鳥相鳴,嚶嚶成韻”。過了不多時候傳來“蟬則千轉不窮”之聲,可惜少了“猿則百叫無絕”之韻。即便如此,這一切也絕不亞于“鳶飛戾天者,望峰息心;經綸事務者,窺谷忘反”。我不在去想,不敢去想,更不愿去想,因為我根本不知道下一刻到底會發生什么。
這好像是偶然,更像是必然。就在那天下午14時28分讓我徹底明白“美麗背后往往暗藏殺機”的真正內涵,向我詮釋的更是生命的意義。
5月12日,我將永遠忘不了這一天,這天讓我見證了生與死較量。地震之后,在中央和地方政府的緊急部署和緊密配合下,全黨、全軍、全國各族人民迅速行動起來。5月12日15時,震中汶川當地駐軍和武警官兵就開展救援,成為第一支救援隊伍;5月12日15時20分,四川省人民醫院醫療隊出發,成為地震后第一個進入重災區(都江堰)實施救援的醫療隊;5月12日16時……這突如其來的災難,堅強的中華民族并沒有趴下,反而站的更穩。“一方有難,八方支援”,中華兒女更加緊密的團結在一起:在成都,就在地震當天,1200多名出租車司機自發開車到都江堰,義務將幸存者搶送到成都各大醫院;在北京、上海、廣州……獻血隊伍排成長龍;短短20天,來自中華兒女的400多億元的捐款和物資從四面八方匯聚于災區。受災群眾也在無私的奉獻著:嚴蓉老師在生死的瞬間用自己嬌小的身軀為學生開辟了生命的通道;鄒雯櫻同學用她稚嫩的生命換來了其他同學的生還機會;廢墟下的幸存者也在不斷地自救,三年級學生許中正在黑暗中帶領同學們長期國歌……這一切的一切都讓我明白,生命有時是“驛外斷橋邊,寂寞開無主”的無賴,但更是“路漫漫其修遠兮,我了上下而求索”的執著;生命有時是“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的困窘,但更是“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的豪邁與樂觀。
我們誰也無法預測天災的將臨,如果我們都伸出一雙手,就能擁有戰勝一切災難的巨大能量:這就是守望相助,這就是眾志成城,這就是人心溫暖人心,這就是中華民族在任何大災面前的舉國大愛,這就是強大中國戰無不勝的無窮力量。讓我們放聲歌唱:起來!不愿做奴隸的人們……并讓它永遠被傳唱。因為有“你”,我們一起唱響中華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