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者《那個被你傷的最深的人》讀后感:愛的越深,被傷的越深
前幾日,我讀了《讀者》第8期的文章《那個被你傷的最深的人》。文章以四個情景做例子分別是:父親因兒子的犯罪而失望難過;母親因它的女兒離家出走痛哭;丈夫因自己的妻子失去蹤跡,當他發現妻子已嫁給他人不禁流淚不止;妻子因自己的丈夫欠下巨額、無力還帳而為他的離去泣不成聲。這四個情景分別以父親、母親、丈夫、妻子作正襯與反襯。都指出了同一個觀點——愛得深,被傷的更深。
讀者也許會認為作者這么寫,實在是可以說無論是哪四個人,遭到這樣的命運,太過于勉強或是悲哀。但這足以證明,當愛你最深的人,都會被你所肆虐的傷害。像父母親,這種最親的血肉關系,因而天下沒有哪個父母不愛自己的子女的,但自己卻從來都把他們當成犧牲的道具,這樣說會言過其實了。但這篇文章確定從另一個角度說明了愛到極致就是在被傷害的越深,慣養使他們遠遠的步入了自我的中心。被傷害的越深時,你只認為簡單而輕而易舉,同樣在沒有理由的情況下,傷害最親的人,但他們根本不會放在心上。大膽而狂妄的傷害永遠會給他人留下不可泯滅的記憶,親人們只會為你而拼命的尋找。而哭泣是他們失敗后的最后一點權力。
文章的最后很鮮明的點明了主旨:這世上,被你傷得最深的那個人,往往是最愛你的那個人,你傷他總是易如反掌,因為他對你毫不設防。而在被你傷害之后,他只會哭泣,從不知道反抗。文章以“那個被你傷的最深的人”為題就體現這層含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