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著心靈史詩向幸福出發—《請叫我“許三多”》讀后感
作者:孫國梁
緣起于《向幸福出發》,感受“心靈史詩”的大愛。
《向幸福出發》是我的媽媽喜歡看的節目,在媽媽的影響下我也喜歡上了在這里體會人間的真情,感受愛的力量,學習感恩。雖然我是一個腦癱的孩子,但我也讀完了碩士研究生學業,有了自己穩定的工作,也渴望擁有屬于自己的愛。
又是一期《向幸福出發》,我看到了自強自立的胡夏娟,在老師、同學的幫助下,克服了常人想象不到的困難,完成了學業,愛情和事業雙豐收。我被她的精神所感動,被老師和同學們在陪伴她的日日夜夜中所表現出的大愛所感動。當我看到她把自己的經歷寫成了一本《追逐太陽》的時候,我坐不住了,因為我也一樣經歷了成長、求學中的種種困難,我也得到過無數好心的老師、同學和朋友的幫助,我也想把自己的經歷記錄成文字,只為傳遞一份愛,一份感動。我也曾把自己從記事起到高中畢業的點點滴滴都寫了下來,也許是毫無文學可讀性的流水賬,但回憶的過程,有時是痛苦的,有時又是開心的,人生何嘗不是在痛苦與開心的交錯下曲折前進呢?
我上網搜這本書的時候,我看到了北京市十大志愿者張大諾老師的“心靈史詩”項目,張老師的愿望,是讓每一個殘疾孩子都有一本相伴一生的書,為此他辭去了新華社的工作,幾年來已經指導了四十多名同學寫作,有多名同學已經將自己的作品通過人民出版社出版發行。
我嘗試與張老師聯系,給他寫了郵件,我以為張老師指導那么多同學,每天都很忙碌,不會給我回信。但郵件發出去以后,我還是忍不住每天都看看郵箱,很快的過了兩三天,張老師就給我回信了,告訴我老師很忙,時間很緊,但鼓勵我說我的故事是很好的,并給予我支持和肯定。過了兩個月,我把我在生命之歌論壇上一篇征文《做一顆最有用的螺絲釘》發給了老師,老師很快給我回復了,并給我推薦了郝東方的作品《請叫我“許三多”》。
我迫不及待的打開百度,開始尋找有關郝東方和他作品的一切消息,而對于從事網絡信息工作的我來說,這是輕而易舉的事情。
“緊張的時候身體不停的痙攣、脖子僵硬、腦袋晃動……”當我讀到《請叫我“許三多”》簡介的時候,我突然一下子感覺,這不是在說我自己嗎?緊張時候的窘態,內心的焦慮,對自己身體不爭氣時候的懊惱,明知道不需要緊張卻又控制不住時候的心境,一下子全都浮現在我的腦海中。而當我看到郝東方收獲了美麗的愛情,有了可愛的寶寶,我從內心又對他生起無比的羨慕。我迫不及待的加了他的qq……就像認識了多年的兄弟一樣,我們彼此無話不談,因為我們是那樣的像,不管是身體狀況,不管是求學經歷……
快遞很給力,兩天后的周一,我買的書到貨了,恰逢中秋假期,我回到家里,用了兩個半天的時間,讀完了這本《請叫我“許三多”》。
打開書的第一頁,是張大諾老師為書做的序言《努力,爬出人生的深坑》。短短幾行字,道出了腦癱人都有的苦楚:緊張、激動、痙攣……越緊張,手腳越不聽使喚,越不聽使喚,就越緊張……康復鍛煉能夠緩解我們的癥狀,但上世紀八十年代的條件和人們的健康意識都遠遠落后于現在,對于那時候出生的我們,活下來,的確是非常幸運的事情了……
《請叫我“許三多”》,喚起了我對兒時的回憶。
與郝東方“趴在媽媽背上”一樣,“好好走,慢慢走”是我印象中小時候奶奶對我說的最多的一句話。
我看到了我小時候也是每天都一把一把吃下去的鈣片,不記得什么味道了,也不知道為什么我要吃鈣片,只記得非常難咽。
我想起了我學習自行車的奇特經歷,是靠一輛帶有支撐小輪的童車,還有那一次次的摔倒。
我回想起第一次照證件照的時候,也是在攝影師的指導下擺拍了好久,卻總也管不住扭曲的面部表情,讓攝影師半天都不知道如何選擇。
忘不了第一次走進理發店是爸爸陪我去的,生怕自己理發時候腦袋亂動而惹來理發師的呵斥甚至我爸爸說的“不聽話就敲你腦袋”;直到現在工作以后,我仍然保持著在一個城市只去一個理發店的習慣,哪怕是坐20分鐘的公車,只因為那里有和我熟悉,能讓我放松下來的發型師。
《請叫我“許三多”》,讓我想起了求學路上的艱辛。
與郝東方“見到高年級同學就感到驚恐”一樣,我的求學路上也有很多不堪回首的往事。
我仿佛又聽到了在我做課間操的時候,后面女生指著我嘰嘰喳喳的評論,和他們忍不住的笑聲;那也許是他們無意間的一笑,讓我幾個月以來都沒有勇氣去做課間操。
與東北一樣,膠東的冬天下大雪,也讓我們無法騎自行車上學。記得是初三那年,在騎車摔倒了數次之后,我和幾個小伙伴一起,早晨五點鐘起來,步行到七八里路以外的學校上課。
我在中考時,也因為沒有體育加試的成績,而與重點高中無緣。錄取通知書由于爸爸手快搶走才沒有被我氣急敗壞的撕掉,爸爸陪我去縣教委查找詢問,非但沒有找回加試成績,反而得到的消息是,即使非重點高中,能不能錄取還尚在兩說。回來以后,我發瘋似的不吃不喝,大哭了三天。后來我發現更心痛的是我的父母,這讓我決定不論在哪里都要好好學習,我要堅強。我要成為父母的驕傲,而不是他們的累贅。
與郝東方后來進入重點高中的幸運并不相同,我來到的這所非重點的高中,在我的姑姑家旁邊,這讓我在三年高中學習期間,還能來到姑姑家,感受家的溫暖,在吃厭了食堂以后,還能吃到可口的家里飯菜。
中考、高考、考研,我最擔心的不是課業考試,而是體檢:每到體檢我就緊張,而這種緊張又讓我肌肉痙攣、表情僵硬,甚至心跳加速、血壓上升、四肢不受控。精神的緊張與醫生挑剔的眼光碰撞,我大腦一樣是一片空白,不敢想結果是怎樣。
和郝東方學習了藥學專業相類似,我偏偏學習了需要大量實驗的食品專業。我記起了實驗室里我的笨手笨腳:好不容易配好的溶液被我一不小心掉到了地上;擰飲料瓶蓋的時候好幾次把手被劃破;手拿著移液管好幾次顫抖著都無法準確的把溶液滴加到試管里面;由于溶液撒漏導致結果不準確,實驗老師給我說的話是,你看著辦……
考研的時候,我被以不適合做實驗為理由,從初試的第一名成為了復試的最后一名。后來由各方面幫助才爭取了公費的名額。而我研究生期間課題的實驗部分,大多是師弟師妹幫我完成的。
《請叫我“許三多”》,讓我感受愛的力量。
與郝東方一樣,我們盡管是不幸的孩子,但我們幸運的得到了許多好心的同學、朋友的幫助。我在感受著他們愛的力量的同時,也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去回報他們,也許他們并不需要這種回報,但愛的偉大在于分享和傳遞。
最應該感恩的是我的父母,他們為了養育我這樣一個孩子,付出了比別的家長多出幾倍的艱辛:從我小時候就帶我四處求醫問藥;我上學時候又為我操心上火;我淘氣的時候又對我耐心的說服教育;我沮喪的時候給我鼓勵打氣。不管何時,不論何事,我的父母從來沒有放棄我,從無怨言。從小到大,我的所有的愿望,他們都會盡力的滿足。現在是我回報父母養育之恩的時候了,我一定要通過自己的努力,讓他們晚年過上幸福的生活。
小學五年在大姑的嚴厲教育下度過,回想起來,那種嚴厲,滿滿的都是愛。
初中同學剛哥、濤哥、高中同學洋洋、善港、忠杰、功信,你們和我一起排隊打水買飯,不論冬夏,一起上學回家、一起上自習。
大學同學濤弟、亮哥、阿超、君,我們一起度過了人生最美好的四年。這四年,我痛苦,寂寞,徘徊,苦惱的時候,有你們相伴,有促膝長談,有觥籌交錯,有自習室上你們給我排的課程表,有泰山之巔你我攜手的靚影。
園園師妹、翠翠師妹、阿蛟師弟,還有孔師妹、胡師妹,不知道沒有你們我還能不能順利完成研究生學業。雖然我們現在天各一方,但那一起經歷過的歲月,從不曾忘記。
恩師唐曉珍副教授帶領我讀完了碩士,恩師杜金華教授給我指明了職業方向。可是,我對你們卻無以回報。每每想到此,心中總是不安。老師,我想你們啊。
忘不了高考體檢的時候姑父的跑前跑后,忘不了考研的時候,為了爭取公費名額,恩師和領導的各方奔走。
還有工作以后在煙臺繼續同學情誼的小于,寇,小強;還有參加義工以后認識的徐姐、叢姐、孫隊長;還有在食品論壇結識的査師傅,陳師傅……
一路走來,幫助我的人太多了,恕我不能在這里一一列下他們的名字。正是他們對我無私的幫助,無微不至的關懷,才讓我克服了一個又一個困難,不管是生活上的還是精神上的。因為感受著這份愛,我有決心,有信心,堅定的走下去。
《請叫我“許三多”》,伴著我向幸福出發。
我相信天道酬勤,我相信付出必有回報。郝東方的經歷充分的印證了這亙古不變的規律。正是像《士兵突擊》里面的許三多一樣,不拋棄不放棄,做有意義的事情,好好活著。他用事實證明殘疾人的人生一樣可以精彩美麗。
經歷了彷徨、迷茫之后的反思,經過了老師的指導和自己的選擇,我在畢業以后也有了一份適合自己的工作,有了固定的收入,有了自己的房子。唯一的遺憾是現在還孑然一身。
生活漸入平淡的我,似乎又看不到人生的方向在哪里了。讀完《請叫我“許三多”》,但我又仿佛看到了自己的過去,郝東方經歷的所有困難,我都懂,我都感同身受,因為我們是那么的相像。他成功了,我也能。
殘疾人并不是殘廢人,也許殘疾是上天對我們的特殊的偏愛,因為他想讓我們經過怒咯過得比別人更好。人生的路還很長,但自信、努力和拼搏,永遠是人生舞臺上的主旋律,永遠會讓人造就一個又一個輝煌。合上了書本,一時間,我仿佛又有了渾身使不完的勁兒,讓我去不斷提升自己的能力,去發展自己的事業,去追求自己的愛情……我相信,我也能夠和郝東方一樣,活出自己的精彩人生,伴著“心靈史詩”,向幸福出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