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皮皮魯的風箏》有感
在鄭淵潔的筆下,皮皮魯的形象被“雕刻”得栩栩如生。但在不同的環境下,皮皮魯身上的優點都不同,雖然,《皮皮魯的風箏》只是一支“插曲”,但他也體現了皮皮魯高尚的品德。
這篇文章講述的是:皮皮魯用了半年的心血做了一個龍風箏,在放風箏的季節,皮皮魯用龍風箏放的時候,龍活了,很多人都想擁有“龍”,但皮皮魯卻果斷地把風箏的線剪斷了,讓第一條“龍”,進入了大自然。
讀了這篇文章我為皮皮魯的品德所感動:第一,因為皮皮魯有耐心,他用進了半年心血來做風箏,表明了他對龍風箏的熱愛,只有他用半年心血做出來的龍才會成為“真龍”;第二,他不貪心,這么多人都搶著擁有龍風箏,但皮皮魯卻放棄了這次賺“大錢”的機會;第三,他熱愛大自然,他認為,“龍”是大自然的的象征,是大自然的驕傲,是屬于大自然的,因此他才會放棄賺“大錢”的機會。
雖然鄭淵潔筆下的皮皮魯學習不怎么樣,算是一個差生,但他優良、高尚的品德卻值得我們學習、傳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