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氏孤兒觀后感
以上是說的一些印象中的劇情,難免有疏漏,看過一遍而已。下面再來說說我對影片中的一些場景的想法
關于場景
關于場景印象較深的是程嬰去面館吃面的場景,面館似乎就鋪在大街處,一桌一個灶,灶上面掛滿了面,灶邊堆了好些菜,印象較深的就是青的雜椒或是青的辣椒,要添就從上面扯些面下來或是加些菜下去下在灶鍋里,估計那桌子下面是不太用添柴的硬木柴或是爐子在下面燒著。想著這樣的面館真是有創意真是厚道,就跟火鍋似的,可是現在火鍋店里的東西都是一小份一小份的,添是要加錢的,吃不掉估計也是要算錢的。看影片中表現的晉靈公時代的面館,怎么這么厚道:面隨便你添,菜隨便你加,并且還有一個不小的灶鍋嵌在面桌上,下面幫你燒個火爐估計不能太小不然燒不熱,煮點面要煮半天不讓人等得心焦,吃個面就跟吃個火鍋似的,一兩個人就可以一桌,那個成本!就像是現在頗有特色的豪華面館似的。一般的影視片中面館都和現在的差不多,店家幫你下面,不用你自己下,加的菜倒是可以自己選,人多起來一張桌子上可以坐個七八十來個人,快點吃吃完了讓別人坐著吃。因為店家要多掙錢要節約成本,要盡量快地讓顧客吃上面,可能還要考慮地皮問題——公家的地方難道你想占多少地就可以占多少地擺你的面攤子,一個擺面攤子的不一定上面有人可以隨心所欲地占地皮;同時還要能收點菜錢,最好還要能收點包廂費什么的。
還有最后程嬰很浪漫很唯美地身帶一團殷紅飄飄蕩蕩地走在市面上,路過一排南瓜攤。從影片中一看那些南瓜的賣相真是好,一個個大小形態色澤都相當地美觀,日本小青南瓜的樣當然說是中南瓜更合適些,差不多大小的幾個堆成一個比較美觀的造型。可見晉靈公時代已經具有相當的南瓜種植經驗,看把南瓜種得多么地美觀。并且集市也是早晚都有的,到了孩子們放學的時候賣菜的把菜和瓜果又擺上了市面以便多掙些錢。
另外還有晉靈公為得勝回來的趙盾趙朔父子慶功時,趙盾獻上美酒,為晉靈公斟酒時的一系列的動作或是說那種儀式不知是不是專家學者們考證得來的。雖然這部影片是商業片,但如果要成為經典要讓以后的人看的話,總不成什么都是隨意編出來的吧,況且這本就是部千古流傳的戲曲故事改編的,場面什么的總得有點史實依據吧,不然就不要用這個名字,隨便編點名目用在某個不知名不知國的時代,隨便幻想去,省得珠玉在前,顯得今人太差勁太別腳。
據說這部片子專門建了一個趙氏孤兒城,在浙江象山那邊,不知花了這么大的代價專門建的那個城,是不是就是基本得到認可的晉代風格的建筑。在片中程嬰攜嬰去做屠岸賈的門客時,屠岸賈似乎是躺在地板上的,似乎不是榻不是床也不是炕。不知晉靈公所在的國都是在哪邊,是否就是浙江象山附近,如果是那應該是在江南,原來古代的江南的貴人家就是這種擺設,就是這種休息法。
還有屠岸賈要程勃去房上拿他送的劍時,似乎房上全是亂草,估計是屠岸賈有意讓人堆上去的,不然真要屋上全是亂草,風一吹不是會吹下來,吹迷了屠岸大人的眼不是讓下人吃不了兜著:怎么干活的,人家有的是錢,有的是好材料,住的房子上還要堆些沒扎好的亂草,簡直是不要活了。
另外程嬰作為民間一名醫,估計家庭條件不錯,你看他那房子多大啊,一間又一間。還時不時地上街吃碗火鍋面。就是診堂倒是沒表現出來,一個民間有名的醫生,總要有個給人看病的地方吧,即使是跑他家里來也應有個廳辟出來給病人們呆吧。放藥草制藥的地方倒是挺大的。
關于場景就不再多說了,有的已經忘了,畢竟只看過一遍,接下來再來回憶回憶影片的服飾。
關于服飾裝扮
作為主角的程嬰,身份是民間醫生,估計收入不薄,看他束發的繩子上串了好幾顆玉石珍珠類的裝飾物,還有他老婆的衣服,不像是葛衣布裳,頗有點縐紗新裳的感覺,并且衣服有些多,看上去相當不錯,可見有水平的醫生家庭條件是相當好的,看他家的身上衣裳口中食,還有有些寬敞的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