構建審計質量監控體系的思考分析
七是獎懲處理體系。根據崗位職責和年度工作任務,研究制訂質量管理目標責任管理辦法,嘗試將政治、經濟等激勵措施引入質量管理機制,加強對審計人員工作質量情況的考核,對表現突出或有特殊貢獻的審計人員給予獎勵;對工作質量狀態差,不思進取,長期不能勝任工作的人員給予懲戒,甚至調離崗位;對玩忽職守,以審謀私要進行責任追究。以此激發審計人員的榮譽感和進取精神,創造人盡其能,才盡其用的平等競爭機制。開展“崗位創優競賽”和“優秀審計組長”和“優秀審計能手”評比等活動,又要立足于自身,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力求形成整體合力,不斷掀起崗位創優活動熱潮。
三、探索和建立審計質量監控體系的保障措施
探索和建立審計質量監控體系,是樹立依法審計、科學審計理念的關鍵所在。審計部門要緊緊圍繞黨和政府的工作中心,進一步增強責任感和使命感,求真務實,創新工作,進一步提高審計工作質量,努力打造精品審計項目,為維護經濟秩序、加強廉政建設、推進依法審計、促進和諧社會建設做出新的更大貢獻。
一是強化審計主體在審計質量控制中的作用。審計質量建設是一項系統工作,涉及面廣、工作難度大,只有調動方方面面的積極性,形成合力,整體推動,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審計機關和審計人員是實施審計質量監控的主體。為此,必須加強學習、率先垂范,求真務實,勇于創新,進一步增強其創新意識、效率意識、管理意識、質量意識和精品意識,夯實審計質量制度基礎。要以效能建設為核心,開展全方位、多層次的培訓工作,引導審計干部適應形勢發展和審計工作自身發展的要求,加強審計質量理論創新研究,探索和嘗試新的審計理念、方式、方法等,特別是要加強對宏觀經濟、重大方針、政策、法律法規及現代科技、計算機技術等相關知識的學習,開闊眼界、啟發思路,增強審計人員的綜合素質和能力,全面提升審計工作質量。
二是強化制度建設在審計質量控制中的作用。加強以審計質量為主題的制度建設,建立和完善審計項目立項調研報告制度、審計項目質量電子化控制制度、審計項目現場工作量核定制度、錯案責任追究制度、審計結果與審計整改公告制度、優秀審計項目評比制度、目標考核制度、質量考評制度等。依據實際,健全審計項目監督管理制度,設立審計項目質量檢查委員會,協調并及時解決審計項目質量管理中的重大問題,定期對審計項目質量管理工作進行評估和總結;進一步建立完善審計業務會議制度、三級復核制度等,保證審計工作的順利開展。
三是強化審計ao與oa系統在審計質量控制中的作用。構建審計質量監控體系的思考審計機關要在1-2年的時間全面推廣使用《現場審計實施系統》(ao)開展審計工作,并將有關審計資料上傳到《審計管理系統》(oa)中,利用ao與oa兩大系統交互,實行審計項目質量全過程電子化管理和控制,努力形成規范化的操作程序和技術方法,實現審計質量控制由“事后監督”向“全程監控”轉變,局領導、質量監控人員和項目負責人可隨時查看審計人員現場審計工作情況,并對審計人員的審計日記、取證材料、工作底稿等資料進行實時監控。同時,要促進審計機關信息資源共享,加快審計對象基本資料數據庫、審計資料數據庫等基礎性數據庫建設,充分利用審計管理軟件和網絡平臺,實現審計機關內部以及上下級審計機關之間的信息資源共享,最大限度地發揮信息資源的作用,提高審計效率和效能,促進審計工作又好又快地適應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