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文明樹新風主題班會策劃書(通用3篇)
講文明樹新風主題班會策劃書 篇1
一、活動背景
近年,隨著互聯網的延伸。網絡在豐富人們生活,擴展人們視野方面著實功勞不小,但不可否定,網絡的副作用也日益顯現出來。特別是一些青少年對網絡的沉迷。對學生進行教育,光靠說教難以收到預期效果。為了幫助學生了解電腦在生活中所起的作用,引導學生正確認識、使用電腦,進一步激發學生學習電腦的興趣,走出沉迷電腦游戲的誤區,為此,我們展開此次的班會。
二、活動目的
1、加強同學對網絡的正確使用,及對網絡文明的正確傳播。
2、從素質教育的角度看網絡文明。提高同學對網絡文明的正確認識。
3、讓同學意思到網絡的利弊。
三、活動時間:
20xx年3月7日
四、活動地點:
明德樓3教。
五、活動對象:
高職藥學班、高職藥管班。
六、前期工作:
(1)“網絡文明”主題班級活動申報材料。
(2)收集有關網絡文明的材料及事例回答相關問題。
(3)需要買一些禮品作為在互動活動中參與者的獎勵。
(4)各個工作分配:
主持人:洪
拍照的負責人:洪
人員簽到的負責人:洪
策劃書制作人:陳
活動地點衛生負責人:洪
1、上午11:30班委提前到場到場了布置活動現場,并確定各項事宜是否已經布置完成:如場地是否布置完成,出席嘉賓是否到場了,教室的設備是否能正常使用。(特別是話筒)
2、上午11:45同學開始入場,播放音樂。(為了給本次會議定下一個比較輕的基調)
3、上午12:00確定到場人數,未到的馬上打電話通知。
4、上午12:15人數到齊,活動開始。
七、活動流程:
1、同學們進教室前都要在簽名區簽上自己的名字,
2、播放有關網絡文明的視頻
3、主持人引入導語
4、說說網絡文明的優點,談談同學的感受。
5、介紹同學使用網絡,如何正確對待網絡文化
6、介紹網絡文明的重要性
7、學生介紹網絡文明,以演講形式,并展開網絡文明有關內容的互動搶答活動(共12題),且對答對者有物資獎勵。
8、材料介紹完后,主持人上臺談談自己的感受并邀請嘉賓代表上臺致辭。
9、結束語,并對到來的嘉賓表示感謝。
10、輔導員老師做此次關于“網絡文明”主題班會活動總結,并加以指導。
八、注意事項:
1、保證人員全部到達。
2、要維持好活動中的秩序,不得有喧嘩聲,吃東西等。
3、不得有人員早退。
4、保持階梯教室的衛生,同學不得亂扔垃圾。
5、主題班會結束后各班委留下來整理殘物。
講文明樹新風主題班會策劃書 篇2
班會題目:
講文明·樹新風
班會時間:
4月18日晚上7:30分
班會地點:
文淵樓
參會班級:
級全體同學
班會目的:
通過本次班會,提高我們的文明修養,培養我們講文明,樹新風的意識。
班會的形式:
1、以中間的過道為界,將班級按座位分為兩組。
2、我們將在今后的一個月中,由班委組織在一起,對每個人和其所在的宿舍進行定期或不定期的檢查,根據每個人的表現和宿舍集體的表現評選出文明個人和文明宿舍,并以班級的名義進行表彰。
班會的過程:
主持人:
第一部分
主持人:儀表是一個人精神面貌的外在體現,一個人的衛生習慣,服飾與形成和保持端莊,大方的儀表有著密切的聯系。不管長相多好,服飾多么華貴,若滿臉污垢,渾身異味,那必然會破壞一個人的美感。因此,我們班會的目的就是讓大家在有趣的問題中體會到文明禮儀的重要性。
禮儀,禮節,禮貌的內容豐富多樣,最基本的禮儀就是:敬人,自律,在與人交往時要克己,慎重,積極主動,自覺自愿,禮貌待人,表里如一,自我對照,自我反省,自我要求,自我檢點,自我約束,不能妄自尊大,口是心非,要做到適度得體,真誠的對待每一個人。
第二部分(禮儀知識問答)
計分規則:搶答的方式,誰舉手誰先回答,每搶答對一道題加1分,答錯不扣分。
主持人:現在有請各小組的代表來參與禮儀知識問答這個環節的的問題。
1你稱母親的兄弟叫什么?(舅舅)
2遲到的同學在教室門口應該先停下腳步,講什么?(報告)
3要去同學家里玩,事先應該得到誰的許可?(雙方家長)
4跟同學通信,用紅色墨水寫字,表示什么?(絕交)
5國際社會公認的“第一禮俗”是什么?(女士優先)
6講孝義市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我國古代流傳著多少孝的故事?(24孝)
7握手的時候,最好不要超過幾秒,才是對他人的尊重和禮貌?(3秒)
8鞠躬時,雙眼應該怎樣的注視著對方,才表示尊重?(禮貌的)
第三部分(選擇題)
計分規則:搶答的方式,誰舉手誰先回答,每搶答對一題加1分,答錯不扣分。
1男士應該養成(A)修面的好習慣?
A、每天B、1—2天C、2—3天
2男士著裝,整體不應該超過(B)幾種顏色?
A、2B、3C、4
3、女士坐在椅上上時,應該坐椅子的(A)
A、三分之二B、三分之一C、二分之一
4、拜訪他人應該選擇(C)
A、清晨B、用餐時間C、節假日下午和平日的晚飯后
5、在社交場合初次見面或與人交談時,雙方應該注視對方的(B)才不算失禮。
A、雙眉到鼻尖的三角區域B、上半身C、頸部
6、那些是公共學習場合(A)
A、圖書館閱覽室B飯店酒店C學校超市
第四部分(學校禮儀)
課堂禮儀:
1、遵守課堂紀律,準時上課,若有遲到,應得到老師的許可后,才能進入教室。
2、聽課時,要獨立思考,發言時應該舉手,得到老師的同意以后才能回答相應的問題。
3、下課時,老師沒有宣布下課,就絕對不能私自離開自己的座位,下課時,應該向老師道“再見”后,待老師離開教室后,學生才能離開。
服飾禮儀:要求合體,適時,整潔,大方,講究場合。
同學間禮儀:不能用“喂”或“哎”等不禮貌的用語稱呼同學。在問同學借東西的時候,應該用“請”“謝謝”“麻煩你”等禮貌用語。不要隨便給同學去綽號,不要隨意嘲笑他人,應該對同學給予熱情的.幫助,最后就是一定要注意尊重同學的自尊,不要隨便議論同學的不是。
第五部分(總結)
不學禮,無以立,以大學生禮儀行為養成核心,培養大學生健康向上的道德情感和高尚的道德情操,提高大學生的道德自覺意識和自我約束能力,培養大學生優雅的氣質和得體的儀表,培養大學生完善獨立和全面發展的優良性格,是當代大學禮儀教育的出發點和根本目標。
講文明樹新風主題班會策劃書 篇3
一、活動內容
主要內容是通過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討論,再現活動場面。號召同學們以身作則,養成良好的道德行為習慣,做一名文明的觀眾。
二、教學目標
(一)通過活動,讓同學們了解在不同的公共場合應該怎樣做。
(二)同學們通過學生的討論,圓滿地完成整個主題班會,使同學們做好一名文明的觀眾,讓學生體會到集體的力量,培養學生的集體感。
三、活動準備
(一)課前讓學生自已準備組織活動,培養他們的組織能力以及他們的積極性。
(二)學生分組進行有針對性的活動與討論,培養他們的思維能力和正確的識別能力。
四、活動過程
(一)問題導入
以小品的形式再現觀看第6屆校園文化藝術節文藝晚會會場秩序和過程,以此為切入點,討論如何做一名文明的觀眾。
學生自由發言,得出結論。
在觀看表演前,應在座位上安靜有序地等待節目的開始。
在觀看表演時,應認真觀看,不大聲喧嘩,不影響他人觀看表演,不故意起哄,不擾亂會場秩序。當演員表演完時,觀看者應禮貌地鼓掌。
(二)深入展開
以做一個文明觀眾為起點,引導學生討論如何在生活中做一個文明讀者、聽眾,文明的學生。
在閱覽室……
在會議室……
在課堂上……
(三)引導實踐
師:你們的討論生動到位。總之,各個小組發回的報道都反映了一個主題——(齊):“做一名文明的中學生。”下面我們來一起討論一下關于《遵守社會公德》的名人名言。
(小組討論匯報)
生:行為是一面鏡子,在它面前,每一個人都顯露出各自的真實面目。——培根
生:不遵守規章制度的人,不能自由。——卡萊爾
(四)教師小結:
師:我們作為一個小公民也要遵守社會公德,同學們希望你們通過今天的活動與學習討論,以后要嚴于律己呀,做一名文明的公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