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勞動保障局工作總結和2010年工作計劃
截止11月底,我縣已有29300人參保,完成州下達年度計劃指標29300的100%。整個參保登記和繳費工作將在12月初全面完成。
(六)堅持依法維權,勞動關系保持總體和諧
積極推進企業內部分配制度改革,認真執行最低工資標準,加強對企業工資收入分配的指導,建立企業工資正常增長機制。建立健全建筑領域農民工工資支付保證金和防范工資拖欠預警機制。健全協調勞動關系三方會議制度,深入開展創建和諧勞動關系企業和工業園區活動,做到勞資雙方良性互動;繼續推進勞動合同“三年行動”,建立責任考核體系,定期組織開展自查和督查,全縣各類企業勞動合同覆蓋率達到90%以上,職工勞動合同簽訂率平均達到80%。
加強勞動保障監察機構和隊伍建設,加強對鄉鎮、社區勞動保障事務所工作人員培訓,建立健全執法監察網絡;開展勞動用工、農民工工資支付專項大檢查,依法保障女職工和未成年工的勞動權利,嚴禁用人單位使用童工,制止企業損害勞動者權益的行為,遏制勞動領域違規現象,切實維護職工合法權益。推進勞動爭議仲裁工作,辦案效率和辦案質量明顯提高。先后在全縣范圍內組織開展了查處拖欠農民工工資、非法使用童工、勞動合同簽訂、參加社會保險和工資支付等專項檢查和整治。進一步完善企業調解和仲裁調解相結合的調解工作體系,改進辦案方式,規范仲裁程序,提高仲裁質量,堅持依法公開、公平、公正處理勞動爭議。同時,建立與企業聯系制度,及時指導幫助企業預防和處理勞動爭議,勞動爭議仲裁水平明顯提升。
三、工作中存在問題
(一)就業和再就業形勢嚴峻。目前全縣尚有大部分大中專畢業生沒有安排就業,企業隱性下崗失業人員大有存在。今后幾年我縣企事業改革轉制中仍會有大量人員分流,農村將有更多剩余勞動力需要轉移就業,加上下崗職工技能單一、就業觀念陳舊,需要提供更多就業崗位壓力較大,就業和再就業形勢相當嚴峻。
(二)農村勞動力素質培訓質量普遍不高,培訓、輸出、服務長效機制有待建立。農民技能培訓大多還停留在短期的適應性培訓層面,還需要從適應性轉到戰略性的高度上來,充分作好長期培訓規劃,“轉業”農民和“務工”農民的勞動技能培訓與勞動力輸出轉移沒有有效銜接。
(三)勞動保障案件日益增多。在新形勢下愈發繁重,投訴和信訪件增多,主動出擊的力度不夠,工作難以及時開展,加以工作設備落后的情況與當前加強勞動保障的形勢相矛盾。
(四)社會保險擴面工作難度大。由于企業生產不景氣,私營企業和個體工商戶參保意識比較淡薄,社會保險費收繳困難,拖欠保險費現象突出。社會保障支出逐年增加,財政資金缺口大,縣財政難以承受。
四、2009年工作計劃
2009年,我局將繼續按照中央關于發展要有新思路,改革要有新突破,開放要有新局面,各項工作要有新舉措的要求,爭取在新的一年里取得較大突破。
(一)進一步抓好就業再就業工作。加大再就業政策的宣傳落實力度,從嚴審批發放《再就業優惠證》,研究落實公益性崗位開發工作,繼續爭取勞動力市場建設,開展充分就業社區試點和零就業家庭的就業幫扶工作,抓好各項基礎資料的整理歸檔工作,抓好再就業等各類培訓任務的落實,保證省、州確定的創建“充分就業社區”和解決“零就業家庭”的生活保障問題等實事的具體落實。
(二)促進勞務輸出,發展打工經濟。重點圍繞組織技能輸出、培育勞務品牌、建立輸出網絡平臺、發展中介組織、加強與輸出地聯系、建立輸出地勞務管理機構、抓好新生勞動力的技能培訓來開展工作。
(三)下大力抓好社會保險的擴覆征收和關系接續工作。逐步完善社會保障體系,重點抓好工傷保險、個體、招商引資企業以及部分私營企業的參保到位工作。將社會保險的擴覆、關系接續作為各項工作的重中之重,采取一切非常措施,形成強大的宣傳攻勢,力爭在短期內取得大的突破。
(四)進一步加大勞動保障監察執法力度,推進各項業務發展。著手研究重點單位的社會保險政策業務培訓和重點行業持證上崗的專項監察,組織好勞動保障年檢工作;要進一步加大政策、業務的宣傳力度,加強與新聞單位的聯系,充實網絡信息內容,為各項工作的深入推進提供良好的宣傳輿論氛圍。
(五)認真抓好信訪維穩工作。認真對待每一位信訪人,認真答復處理每一件信訪件,做到熱情接待,嚴格政策,答復及時。盡量化解矛盾,把問題消滅在萌芽狀態。
(六)進一步加強機關作風建設。從根本上扭轉少數同志、個別單位作風漂浮、辦事不認真、措施不到位、落實不力的現象。 繼續深化機關效能 、優質服務服務窗口建設 ,切實樹立服務型縣府機關新形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