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活動方案2023活動(精選6篇)
高中活動方案2023活動 篇1
1、給老師寫下祝福的話;或寫一封表露感激之情的感謝信,并附上一份自己本學期的奮斗目標、貼在學校的展示欄上。(9月9日之前貼上)
2、由各團支部統一組織制作賀卡,讓每位同學寫上深情的問候和祝福的話語,獻給每位教師。(9月10日送達每位教師)
3、組織團員幫助老師打掃辦公室或一件美化校園的好人好事。
4、9月10日早上,各班團支部書記到校門口,迎接老師,見到老師時送上一聲親切的問候,并送上一支鮮花。
5、當老師走進教室時,能看到黑板上寫的祝教師節快樂的話;
6、以全班同學的名義,在講臺上放一支鮮花或倒上一杯茶。
7、教師節組織一次主題升旗儀式。(9月10日)
各團支部要認真組織,開創性地做好工作,活動結束后,要把活動的總結以書面形式報團委,團委將納入對各班團支部的考核。
早上迎賓:金志杰、李蘊鳴、胡亦寬、劉曼云、張櫟、李雨曦
晨會對聯活動
人員安排:李思穎、鄭鈺婷、王菂、張家齊、何其蔚、盛懿
橫幅:曹正旸、石薇君
從教無私,桃李三千承雨露;感恩報師,建蘭四季吐芬芳(蘭園果碩)
倡議主持:金志杰
倡議書:
各位老師,各位同學:
大家好!
在這陽光明媚的金秋,我們迎來了教師節。細數來,建蘭已走過了二十二載風風雨雨。值此佳節,我們團委學生會將會給各位老師們一個驚喜——一幅自制的對聯來表達我們的感恩之情。(停頓,待對聯展開后讀對聯)然而,小小的26字怎能承載老師對我們的無限關懷與悉心指導!在這個特殊的節日,我們團委學生會為大家準備了一個小平臺,錄下節日里溫馨或逗趣的話語,在廣播臺進行播放,為這個節日增添一抹特殊的色彩,點綴節日輕松愉快的生活。老師與學生的聲音,將會成為節日里最活躍動聽的音符!
注意事項;拉對聯與讀對聯的配合
錄音活動
活動內容:由各班班長負責“錄音活動”。在9月10日活動當天錄下溫馨或逗趣的話語,將所錄的話語進行裁剪編輯及合成,并且可以配上背景音樂,要求錄音時間在3分鐘之內。錄音內容中包含唱歌部分:在老師(老師由班級同學挑選)上課前,全班合唱一首關于教師節的歌。
活動時間:從9月10日開始,在9月12日中午之前上交
注意事項:錄音的后期制作及效果
送禮物活動
活動內容:在9月10日之前由各班團支書負責,將各班與任課老師的照片制作成杯子、T恤衫或是版畫(任選其一)。
高中活動方案2023活動 篇2
一、聚會目的:
同學情師生愛交流溝通分享
加深同學間的聯系、分享20年來人生經歷,讓同學們能在短暫的聚會時間里敘說當年的友情。
20年,歲月荏苒,每個同學都已經不再青春年少,都各自擁有了自己的家庭,體驗到了生活的艱辛。同時也收獲了自己的幸福。所以這次20年的聚首我們力求做好,給大家留下一個美好的印象,一個美好的回憶。
二、聚會原則:
少花錢辦好事,可以通過合理的支出、恰當的安排,在一天的短暫時間內達到促進全面交流和溝通的目的。20年大家湊在一起很不容易,所以要給大家一個美好的記憶。除了要發揮個人特長,還要依靠大家的一切力量以及配合。這次活動主要堅持以下幾點原則!
1、堅持自愿的原則。
2、聚會的費用問題,原則上實行AA,但我們還是本著人性化的原則進行籌備,目前正在進行,歡迎經濟條件好的同學贊助。(我需要募集10-14人),盡量出一些(計劃5月9日前完畢),碰個場(我估計也是大多數的一個意愿、大多數捧人場)同學們告知一下,給我反饋。
3、堅持財務公開原則。
4、堅持一切從儉原則。
三、聚會安排:
1、聚會時間擬定于5月16日。
2、聚會地點:__賓館
3、為了保證這次同學聚會圓滿完成各項規定動作,成立組委會:
組委會人員:
高中活動方案2023活動 篇3
一、活動目的和意義
通過活動使同學們融入到我國的傳統文化中,并感受我國博大的文化歷史,加深對中國傳統節日的了解和對中國傳統文化的熱愛;通過組織系列活動,培養同學們的愛國情感,以及尊老愛幼的優良社會風氣;通過祭掃活動,在紀念先輩的同時,更懂得孝敬活著的人,更懂得今日幸福生活的來之不易。
二、活動主題
緬懷革命先烈弘揚傳統文化
三、活動內容
1、“我們的節日-清明節”——網上祭奠革命先烈活動
為深入開展“我們的節日——清明節”,推動“做一個有道德的人”主題活動縱深開展,引導廣大未成年人積極參與愛國主義教育活動,繼承弘揚革命先烈優秀品質,根據中央文明辦精神,從3月25日至4月25日,在中國文明網等網站組織廣大未成年人開展“網上祭英烈”活動。
網上祭英烈,同樣可以表達對英雄人物的敬仰,還有效減少了燒紙錢、燒冥王等不文明行為。
2、各班出一期以“清明節”為主題的黑板報。
介紹清明節的來歷、習俗、詩歌等,讓學生從中感受到中華民族文化的魅力與豐富內涵,增加學生的文化知識和對祖國的熱愛之情。
3、各班組織以“清明節“為主題的手抄報大賽,然后每班推報6份優秀作品,參與學校的手抄報展評活動。
4、利用清明節,走進社區實踐活動。(每班至少上交1篇材料)
學生走進社區,了解和搜集關于清明節的一些民風民俗,了解當地的一些風俗習慣,同時,也可以制作“文明清明節“宣傳材料,走進社區宣傳文明科學,抵制迷信等活動。
4、“緬懷先烈、繼承革命傳統”
利用清明節,當臨近的革命紀念地,參加緬懷先烈活動,聆聽先烈的事跡,接受革命傳統教育。
高中活動方案2023活動 篇4
1、制定計劃
要學習好,首先要制定一個切實可行的學習計劃,用以指導自己的學習。古人說:“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因為有計劃就不會打亂仗,就可以合理安排時間,恰當分配精力。
基本要點:
第一,要有正確的學習目的。每個學生的學習計劃,都是為了達到他的學習目的服務的。正確的學習目的,是正確的學習動機的反映,它是推動學生主動積極學習和克服困難的內在動力。
第二,計劃內容一般分五個部分:
①全學期學習的總的目的、要求和時間安排。
②分科學習的目的、要求和時間安排。優秀中學生的學習經驗表明,在制定分科學習計劃時要注意兩點:要特別重視馬列主義的基礎知識、語文和數學三門學科的學習。學好這三門學科,是學好其他各門學科的基礎。學習要有重點,但不能偏廢某些學科。
③系統自學的目的、要求和時間安排。
自學內容大致有三方面:
①自學缺漏知識,以便打好扎實的知識基礎,使自己所掌握的知識能跟上和適應新教材的學習。
②為了配合新教材的學習而系統自學有關的某種讀物。
③不受老師的教學進度的限制提前系統自學新教材。
④參加課外科技活動和其他學習活動以及閱讀課外書籍的目的、內容、要地和時間安排。
⑤堅持身體鍛煉的目的、要求和時間安排。
第三,要從實際出發。一個中學生要不斷地提高自己的學習質量,取得優秀的學習成績,上述五個部分的計劃內容都是不可缺少的。但是由于每個中學生的實際情況不一樣,因而在訂計劃時,每個人的計劃重點和要求也是不同的,并不是每個中學生在任何情況下制定學習計劃都必須包括以上五個部分。有的中學生的學習基礎很差,就不必急于去系統自學課外讀物,而應該把主要精力放在自學缺漏知識和弄懂課本內容上。總之,要制定一個對學習有指導意義的計劃,必須從實際出發,也就是要實事求是地摸清自己的學習情況,從自己實際掌握的知識程度出發。
第四,在執行總的學習計劃過程中,還要制定月計劃和周計劃,以高度的學習熱情和頑強的學習意志保證總意志的完成。有的優秀中學生每天還有一個學習小計劃,嚴格要求自己,一步一個腳印地前進。
2、課前自學
課前自學是學生學好新課,取得高效率的學習成果的基礎。如果不搞好課前自學,上新課時就會心中無數,不得要領。老師灌,自己吞,消極被動,食而不化。反之,如果做好了課前自學,不僅可以培養自學能力(主要是獨立思考問題的能力),而且可以提高學習新課的興趣,掌握學習的主動權。知道自己有哪些問題弄不懂,主要精力應集中在解決哪個或哪幾個問題上。對新教材有個初步的了解,就可以集中精力對付新課的重點和自己理不懂的難點,配合老師授課,及時消化新知識和掌握新技能。第-范.文 網整理該文章。
基本要點:
第一,根據老師的教學進度,教材本身的內在聯系和難易程度,確定課前自學的內容和時間。
第二,課前自學不要走過場,要講究質量,不要有依賴老師的思想,要力爭在老師講課以前把教材弄懂。
第三,反復閱讀新教材,運用已知的知識和經驗,以及有關的參考資料(包括工具書),進行積極的獨立思考。
第四,將新教材中自己弄不懂的問題和詞語用筆記下來或在課本上做上記號,積極思考,為接受新知識作好思想上的準備。
第五,不懂的問題,經過獨立思考(包括運用參考資料)后,仍然得不到解決時,可以請教老師、家長、同學或其他人。
第六,結合課前自學,做一些自選的練習題,或進行一些必要而又可能做到的某種實際操作、現場觀察、調查研究等,以豐富感性知識,加深對新教材的理解。
第七,新教材與學過的教材是連續的,新知識是建立在對舊知識的深透理解的基礎上的,課前自學若發現與新課相關的舊知識掌握不牢時,一定要回過頭去把有關的舊課弄懂。
第八,做好自學筆記。
3、專心上課
上課是學生理解和掌握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并在此基礎上發展認識能力的一個關鍵環節。按上面要求做好課前自學,學生就能更專心地上課。“學然后知不足”,往往這時學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大腦處于優勢興奮狀態,能更為主動和靈活地接受老師授課。
基本要點:
第一,帶著新課要解決的主要問題和在課前自學中弄不懂的問題與詞語,有目的地認真聽講和做實驗。始終保持高度集中的注意力,認真觀察,積極思維,力爭把當堂課的學習內容當堂消化。
第二,將自己通過課前自學而獲得的對新教材的理解與老師的講解加以比較,加深對新教材的理解和記憶,糾正原先自己理解上的錯誤。
第三,認真做好課堂筆記。
第四,在上課過程中要積極提問,并將課堂上沒有機會得到解決的問題,用筆記下來,以便課后解決。
4、及時復習
課后及時復習能加深和鞏固對新學知識的理解和記憶,系統地掌握新知識以達到靈活運用的目的。所以,科學的、高效率的學習,必須把握“及時復習”這一環。復習時間的長短,可根據教材難易和自己理解的程度而定。
基本要點:
第一,反復閱讀教材,反復獨立思考,多方查閱參考資料和請教老師與同學,使通過課堂教學仍然弄不懂的問題盡可能得到解決,達到完全理解新教材的目的,以便用所學的新知識準確地指導獨立作業。
第二,抓住新教材的中心問題,對照課本和聽講筆記,將所學的新知識與有關舊知識,聯系起來,進行分析比較,進一步弄懂新課中的每一個基本概念,使知識條理化、系統化,加深鞏固對新教材的理解。
高中活動方案2023活動 篇5
時間:__年5月7日下午2:30
地點:校操場
參加人員:校領導,高三年級全體師生及學生家長,高一、高二年級全體學生、班主任,中層以上干部
典禮程序:
一、校場點兵(音樂——《校歌》《運動員進行曲》)
1.師生方隊入場(教師方隊走在前面,各班依次進場)并介紹高三教師風采及各班級
2.介紹學校領導
二、升旗儀式
介紹升旗方隊(主持人:許云梅黃亮)
升國旗,奏國歌,行注目禮
三、校長致辭
四、悠悠往事
1.通過幻燈影像《青春紀念冊》(7—8分鐘)回顧高中三年成長中的點點滴滴。(許云梅、黃亮配解說詞)
2.詩歌朗誦(主題:亮劍圓夢)
(高三4人,高二男女各20人,共計44人)
五、恩情難忘
1.學生代表向班主任獻花,用獻花和掌聲來感謝老師們多年來辛勤的培育。(音樂——《那些花兒》)
2.教師獻辭(高三全體教師,站三排)
3.家長代表發言
4.校領導代表學校向各班學生代表頒發畢業證書,并與他們合影留念。畢業生代表向母校贈送畢業禮物。
5.合唱:十佳歌手、電聲樂隊——《飛得更高》
六、點滴心語
1.學生宣誓
2.放飛夢想(放飛氣球;每班20個;禮花齊放;擊鼓退場)
高中活動方案2023活動 篇6
一、活動主題
愛校·感恩·奉獻
二、活動思路
通過師生互動,讓學生感受學校溫暖,升華對母校的情感,帶著眷戀,投入新生活。
三、活動時間
20__年6月—7月。
四、參加人員
全體師生
五、活動地點
校內
六、活動組織機構
1、領導小組
組長:湯曉春
副組長:鄧國軍陳云王社偉
2、工作小組
組長:鄧國軍
副組長:漆斌包梅玲
成員:王清徐艷玲丁茜晏麗萍靳清何國明各班班主任
動員、組織由漆斌、晏麗萍、各班班主任負責
宣傳報道由包梅玲、靳清負責
照相、攝像由徐艷玲、丁茜、何國明負責
材料收集整理由王清負責
畢業晚會活動策劃方案
七、活動設計
活動一:“我們的故事”----畢業班級風采展
畢業班級風采展。風采展旨在展示20__屆畢業生“文明、愛校、樂群”的良好形象及畢業生班級“青春揮揚、團結奮進”的優良風采,以簡介對畢業班級三成長歷程的展出,以圖片再現畢業生活的精彩瞬間,營造和諧校園、和諧班級的文明氛圍,以真實的班級經歷為在校生做出榜樣與示范。完成時間6月10—30日。
活動二:“成長記憶”畢業微語征集
鼓勵畢業生敞開心扉,抒發對高中生活的感言,對人生的感悟,表達對學校的真摯感情和美好祝福。形式、體裁不限,可以是一段話、一首詩、一篇短文或一組圖片。營造出濃厚的畢業氛圍,抒發畢業心情,增進畢業生對母校的感情。完成時間3月31—4月20日。
活動三:飲水思源”----給最喜愛的老師寫留言卡
在高中的歲月里,每個人點滴的進步與成長都凝聚了每位老師的心血與教誨。在畢業之際,通過留言卡以獨特的創意和形式為自己的授課老師表達由衷的謝意與感激,記住老師對自己的諄諄教誨。5月下旬完成。
活動四:“手留余香”-------寫給下一屆入住學生的信
以宿舍為單位,采取寫信的方式組織畢業生對即將入住自己宿舍的學弟學妹留下贈言。通過畢業生對學習生活的總結來教育引導低年級學生。信件主題要求積極、健康、向上、真實。信件的內容包括:高中三年的學習規劃,成功的學習方法及教訓;畢業時最想對學弟學妹說的話,感悟、寄語等。信件書寫方式可以電腦打印,也可以手寫,必須有該宿舍成員簽名.5月中旬完成,最后貼在各寢室內在6月10完成。
活動五:展望未來,迎接挑戰——為高三學子送祝福
6月3-4日完成,在食堂門口的兩塊展板上,匯集教師、學弟、學妹們的深深祝福。
活動六:“雁過留痕”——畢業生捐贈舊書
為建設低碳校園,樹立環保意識,營造愛心奉獻友好互助的氛圍,達到“綠色循環、互惠互利、愛心奉獻”的目的,積極倡導畢業生將用過的學習參考書、復習資料以及其它物品無償捐贈給貧困生和低年級學生。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表達對學弟、學妹的關愛和幫助。通過愛心捐贈,把良好的學習風氣傳遞下去。完成時間6月7—8日
八、活動要求:
各班級要高度重視“畢業季”系列活動,加強組織領導與活動宣傳,精心策劃,創新形式,將愛心、感恩教育與畢業生文明離校教育活動有機結合起來,加強人文關懷,確保各項活動豐富多彩、健康高雅、文明有序,充分展示我校畢業生優秀品質和良好精神風貌,增強畢業生知校愛校的情感,營造溫馨向上的畢業氛圍,使每一位畢業生在滿懷深情惜別母校的同時,充滿希望地走向更加廣闊的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