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新學期教學管理年實施方案
3、強化課堂教學研究,力保課堂優質高效。
深化一主多輔互動式課堂教學模式,堅持課堂教學的責任在教師,中心在課堂,學生是課堂改革的受益者的思想。課堂教學中教師務必樹立以下意識。
1.由重傳授向重發展轉變,樹立目標意識;
2.由整齊劃一向差異性教育改變,樹立個性教育意識;
3.由重教師教向重學生學轉變,樹立主體意識;
4.由重結果向重過程轉變,樹立訓練意識;
5.由單向信息交流向綜合信息交流轉變,樹立反饋意識;
6.由居高臨下說教向平等交流轉變,樹立情感意識;
7.由教學模式化向教學個性化轉變,樹立特色意識。大力實踐35+10的時間分配,積極探索25+20的時間分配,逐步過渡到10+35課堂教學模式。
第一、抓好常規管理。教學常規管理過程中將嚴把“五個關口”,落實“五字”要求:即嚴把集體備課關的實;嚴把課堂教學的新;嚴把作業批改關的精;嚴把輔導關的細;嚴把測試關效,開展教材教法研討活動,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加強備課組建設,實行備課組長例會制度,定期組織備課組長開展備課經驗交流,骨干教師的引領作用,加強學科教研組研究沙龍建設,努力使“備”、“教”、“批”、“輔”、“考”、“析”、“研”環環相扣,使備課組成為教師專業化發展的樂園。抓實教學常規各環節落實,教師備課做到“兩深入、三弄清、四研究、五精心”;開展好集體備課,做到“三定四統一”:定時間、定內容、定中心發言人,統一教學目標、統一教學重難點、統一教學進度、統一檢測內容;上課過程要求教師突出“八個字”:精、實、細、活、準、巧、新、高;作業的布置與批改做到“有發必收,有收必改、有改必評”;輔導要求做到“六定”:定計劃、定內容、定主講、定對象、定時間、定地點;考試做到嚴密組織,嚴肅紀律,嚴明考風,確保考試信度;評價學生做到立足改進與矯正,充分體現學生的發展性與個性差異性,抓好學生發展性評價。
第二、抓好校本管理。每學年初,要求教師認真制定出一學期的自培計劃,學年末寫出自培總結并進行交流。利用每周五的學習時間,大力開展校本培訓,在學習形式上分“三個層次”:每月一次全校教育理論講座、一次教研組學習、一次個人自學;在學習內容上做到“三個必須”:必須是先進的教育思想,必須是科學的教育理論,必須要與教學實踐相結合;在學習管理上實行“兩有一檢查”:有學習記錄、有學習體會,檢查語文教師是否寫好“下水作文”,數學教師是否做好習題集,英語教師是否收集了詞匯語法,科學教師是否寫好了實驗操作流程,指導學生建立錯題集。落實全員德育導師制,開展三個“三三兩兩”式的談心活動,讓教師的關愛沐浴每一個孩子,讓美麗的校園充滿無限溫情。
第三、抓好學科拓展。在春季學期開始,英語、語文備課組根據學校工作計劃制定系列化、序列化的學科拓展活動方案,教研組、教導處定期提供活動指導。各年級薄弱學科參考英語和語文的拓展活動,層層推進,步步提高,逐步擺脫落后的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