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名師培養計劃方案
一、指導思想
以鄧小平教育理論和重要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教育部《面向21世紀教育振興行動計劃》,惠安教育局《教師隊伍建設活動年》等文件精神,根據實施以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核心的素質教育的要求,加強我校教師隊伍建設,全面提高我校教師素質。堅持“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教育大計,教師為本”的思想。實現學校提出的在3—5年時間內培養一批在惠安縣或泉州市范圍內享有一定知名度、教育教學技藝精湛、師德高尚、成果顯著的好教師的目標,整體提升學校辦學質量,把學校建設成為具有一流設備、一流師資、一流質量的品牌初中校,特制定本方案。
二、名師培養的對象
四十五周歲以下的在職專任教師。
三、組織機構
學校成立“名師培養領導小組”
組長:林超群
副組長:王育林、黃桂聰
成員:莊榮鋒、林振世、王志洪
四、名師培養的具體內容
(一)選拔
1、對名師的要求
⑴具有高尚的師德,能真誠關心、愛護學生,能切實履行教書育人的職責,無違反“師德規范”的行為,且身心健康。
⑵任教學科處于全縣領先水平(同類學校前三名),學科教學深受學生好評。
⑶所教學生在縣級以上業務競賽中獲二等獎以上。
⑷近年來,在縣級以上業務競賽中獲縣級二等獎以上或獲得惠安縣“五好”青年教師稱號。
⑸近兩年發表1—2篇市級以上論文。
⑹積極承擔課題研究任務,在教科研工作中發揮指導和骨干作用
⑺近三年至少承擔一次教研片區級以上的對外公開教學。
⑻熟練地使用現代教學工具,并能獨立地在網上獲取有關的教學資源,教學基本技能優秀。
⑼在教學改革中能發揮示范作用,并積極承擔青年教師的培養工作,所指導的教師在教學業務、教學能力、教學效果等方面有顯著提高。
⑽近三年來工作量在標準工作量以上,近二年內未出現大的教育教學事故。
2選拔方法
⑴個人申報。申報材料和時限。
①《名師資格評審表》一式二份。
②近三年個人的教育教學工作總結一式三份(2500字左右)。
③近三年各類獲獎證書原件及復印件。以上材料統一用a4紙打印,備齊后上交。
⑵教研組通過進行組內民意調查,學生評教情況,組織說課、制作課件、答辯(具體要求見有關的說明)等形式對申報人的材料及相關資格、條件進行初審,產生名師候選人并簽上審核人的姓名,并加上100-150字以內的意見后送名師評選領導小組。
⑶推薦名額:符合條件可自行向名師評選領導小組申報。
⑷上報時間;XX年10月。
(二)名師的培訓與培養:
⑴學校成立“洛江中學名師培養領導小組”,具體負責本方案的實施。
⑵制定相應的激勵機制,給予名師相應的津貼獎勵。
⑶創設良好的競爭氛圍,為培養名師搭建舞臺。定期開設“名師論壇”,讓各級名師向全校教師作教育教學經驗(方法)講座,使獲得成就感;積極組織和推薦各級名師參加縣、市級骨干教師培訓,鼓勵名師參加研究生課程進修學習,不斷提高其業務素養和專業水平;鼓勵名師上好各級示范課,不斷完善自己的教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