適合幼兒園開展的戶外活動幼兒活動設計方案(通用3篇)
適合幼兒園開展的戶外活動幼兒活動設計方案 篇1
活動目標:
1.樂于探索繩的不同跳法,初步學會雙人跳繩的技巧。
2.增強動作的協調性,發展幼兒腿部肌肉的跳躍能力。
3.感受跳繩的樂趣和與他人合作帶來的快樂。
活動準備:每位幼兒一根跳繩,幼兒已有雙腳同時跳繩的經驗。
活動過程:
一、列隊入場
教師帶領幼兒排成四列縱隊入場后,聽口令進行熱身運動。
(根據情況可將繩對折,帶領幼兒進行上肢、體轉、腹背、跳躍等動作練習。)
二、引導幼兒探索跳繩的多種玩法。
1.交流討論繩子的多種玩法。
2.自由玩繩:教師帶領幼兒自由玩繩,剛開始可以探索一個人玩繩的方法,然后探索兩個人玩繩的方法,最后可以探索許多個人一起玩繩的方法。每當有幼兒想出一種好玩的方法時,教師可以先請這個幼兒示范,然后帶領大家跟這個孩子一起玩。
3.教師一起參與幼兒跳繩,并與幼兒配合“雙人跳”。請幼兒觀察并嘗試結伴跳,教師提示兩個人要動作一致,可通過喊拍子讓幼兒同步跳。
4.在教師的引導下,嘗試玩法多人跳繩的方法。
(1)引導幼兒嘗試找出多人跳繩的方法。
(2)根據幼兒描述,教師交代玩法和規則后進行示范練習。
(3)幼兒集體參與多人跳繩的練習,感受跳繩的樂趣和與他人合作帶來的快樂。
小結:多人跳繩離不開大家的合作,只有大家一起跳齊了才能順利的跳下一個,所以這就需要大家合作的默契。
三、結束活動。
教師帶領幼兒做放松活動后,帶幼兒回教室。
適合幼兒園開展的戶外活動幼兒活動設計方案 篇2
一、活動目的
通過此次活動,讓學生和家長親密接觸大自然,欣賞春天的美景,拓展學生的視野;并通過各環節的游戲,鍛煉學生的自理能力、口頭表達能力;以及培養學生的團結協作意識、探究意識和環保意識;同時也擴展學生的交往范圍,增強交往能力,并進一步增進家長之間的交流,挖掘對孩子們健康成長有益的社會資源。
二、活動時間和地點
時間:_月15日
地點:___櫻桃采摘園
三、活動內容
1、教師代表講話;
2、為了鍛煉孩子的口頭表達能力以及表現力,由孩子及家庭成員進行特色展示,對自己和家庭簡短介紹(1分鐘以內)。時間大約1小時。
3、櫻桃采摘比賽:以家庭為單位進行采摘比賽。
4、“擊鼓傳花”,時間為40分鐘。對表演的小朋友給予獎勵。“擊鼓傳花”游戲規則:所有人圍坐一圈,由一人蒙著眼睛放音樂,在此同時開始依序傳遞道具“花”,傳遞速度跟隨鼓點節奏變化而變化,隨著鼓點停止而停止,此時“花”落在誰手上則要接受獎勵,
小朋友或家庭站出來表演一個節目,形式不限,時間2分鐘內。就這樣反復。每個表演過節目的人都將獲得一份鼓勵獎。
7、櫻桃運輸比賽:同時比賽。先跑完的隊積3分,第二的隊積2分,第三名積1分。
游戲方法:家長和小朋友各持布的兩端,布上放3個氣排球,從起點跑回終點,交給本組的下一個家庭,全組跑完,游戲結束。以先跑完的隊為勝。
8、頒獎
四、活動要求
1、活動采取自愿報名,費用是暫定每個參加的家庭200元(含門票、車輛入場費,獎品及道具費用。)希望廣大家長大力支持,原則上一家三口人都要積極參予,其他親屬也可參加。
2、請各家庭準備好有特色的自我及家庭介紹,可以用語言、造型、動作等各種形式,力求給大家留下深刻印象。時間1分鐘以內。
4、要求同學們嚴格遵守紀律以及游戲規則,在活動過程中不大聲暄嘩。
5、當前天氣轉熱,家長要給小朋友注意增減衣物,并備好替換衣物和汗巾。
6、集體活動長約3小時,請各家庭根據需要自備水。
7、自備1至2個垃圾袋,不亂扔垃圾。
8、要求在12月4日早上9:30準時在靜和教育公司樓下集合,不要遲到。
9、每個家長負責管理好自己的孩子,遇到緊急情況,及時報告領隊老師和義工老師。
五、活動具體安排及流程
1、5月15日上午9:30準時在靜和教育大門區集合,有工作人員清點人員乘車。
2、下午活動結束,集中乘車,返回靜和教育駐地。
適合幼兒園開展的戶外活動幼兒活動設計方案 篇3
風箏作為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在我國有著悠久的歷史。放風箏自古以來就是人們所喜愛的活動,每年陽春三月,更是放飛風箏的時節。“風箏”作為我校發展的學校課程,日益被學生所喜愛。我校在近年來舉辦的風箏特色活動中培養了一批風箏愛好者,提高了廣大師生的實踐能力,弘揚了民族文化。為使這項活動繼續深入發展,豐富學生的課余生活,學校決定每年的三月份舉辦風箏節,讓學生追逐風箏,嬉戲春風,放飛心情和理想,享受童年和歡樂,傳承文明和文化,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一、活動目的:
給學生提供一個展示自我的舞臺,張揚學生個性,激發學生對科學技術的熱愛,培養學生的動手、動腦和審美等綜合能力,培養創新精神和創新意識,在實踐中增才智,長見識,真正體現學生的主體意識,提高校園生活的樂趣。同時豐富學生的課外生活,增長課外知識,培養團隊精神,活躍我校運動氛圍,進一步促進陽光體育活動,使學生德、智、體美能全面發展。
二、活動時間:
每年三月份
三、活動內容:
1.繪畫、手抄報比賽——紙上的“風箏節”
(1)對象:5年級全體學生
(2)要求:每位學生在16開紙上畫一畫風箏,可以是自己看到的,也可以是想象的。
(3)評選方法:每班推選20份統一安排張貼在各班教室南側墻裙上。學校將組織評獎,成績記入班級考核。
2.板報比賽——多彩的“風箏節”
(1)對象:5年級全體學生
(2)要求:搜集關于風箏的詩句、名言、諺語、歇后語、風箏的歷史、歷史故事制作成精美的黑板報。
(3)評選方法:出一期以“多彩的風箏節”為主題的黑板報,學校檢查評比,結果記入班級考核。
3.制作比賽——手中的“風箏節”
(1)對象:5年級全體學生
(2)要求:開展“做一只自己的風箏”活動,在此基礎上,各班在準備好2只精品風箏(注意式樣、畫工不要千篇一律)參加自制風箏展評活動。
(3)評選方法:從參評的風箏中評選一、二、三等獎各2、3、4名。另根據制作出來的風箏的質量和技巧,評出“精巧獎”;根據作品構思的新穎性、趣味性、實用性,評出“創意獎”。
4.放飛比賽——舞動的“風箏節”
(1)對象:5年級全體學生
(2)要求:利用課余時間開展親子放飛活動,利用下午體育活動時間組織放飛練習,不斷提高放飛技能。參加放飛比賽。
(3)評選方法:要求兩人一組,事先利用下午課外活動時間,在班主任指導下有目的地進行訓練,確保放飛質量。依據放飛時間、飛行質量、平穩性評出一、二、三等獎各2、4、5名,還將評選“風箏放飛大王”、“放飛小能手”若干對。
5.攝影比賽——永遠的“風箏節”
(1)對象:5年級全體學生
(2)要求:開展學生攝影比賽。讓學生用攝影的方式記錄、展現自己眼中的風箏節,表現自己對活動的感受和印象,讓風箏節在學生心中留下永恒的美好回憶。
(3)評選方法:對學生攝影作品進行評選,設一、二、三等獎各1、2、3名,并將擇優推薦發表。
6.征文比賽——心中的“風箏節”
(1)對象:5年級全體學生
(2)要求:組織“五彩風箏、放飛童年”風箏節征文比賽,文體不限,詩歌、記敘文、小課題研究報告……讓學生用寫作的方式記錄參加活動的過程、克服困難解決問題的經歷、對風箏節的體驗和感受等等。
(3)評選方法:學校將評獎,優秀作品向報刊推薦發表,對外宣傳我校的活動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