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節活動策劃幼兒園活動策劃(精選3篇)
中秋節活動策劃幼兒園活動策劃 篇1
一.幼兒發展目標與主要內容:
1.初步了解傳統節日中秋節、重陽節、春節的來歷及有關習俗,感受體驗傳統文化。
2.知道教師節、國慶節、國際勞動節等重要節日的名稱日期,進一步了解這些節日的社會意義。
3.積極參與各種節日的籌備及慶祝活動。學會用恰當的方式與人交往、溝通、合作,共享集體活動的快樂。
4.培養幼兒愛祖國、愛家鄉、愛勞動、愛親人的健康情感,鼓勵幼兒用各種方式表達自己的情感。
二、教師指導建議:
1.環境:教師和幼兒一起創設反映中秋節的環境,如:用泥土或橡皮泥制作月餅、水果;制作各種燈籠;張貼有關中秋節的故事掛圖、畫有觀賞月亮的圖片等。
2.游戲:“月餅加工廠”。教幼兒制作各種月餅,做好的月餅裝在盒子里放在“超市”里賣,也可放在小吃店里供“客人”用餐。
3.教育活動:
(1)講述有關中秋節的故事、傳說,如:“嫦娥奔月”、“到月亮婆婆家做客”等,使幼兒了解中秋節的來歷和有關習俗。
(2)引導幼兒根據故事,創編表演童話劇由幼兒自己分配角色,制作道具并進行表演。
4.觀察活動:請幼兒在節前節后觀察月亮的變化,并做月亮變化日記(從小月牙開始觀察記錄至八月十五),要求幼兒自己觀察并將結果畫在自己的表格上。
5.家園共育:
(1)指導幼兒觀察月亮的大小變化。
(2)給幼兒講一個關于月亮的故事或教給幼兒一首有關月亮、中秋節的古詩。
(3)中秋節前夜,家長帶幼兒來幼兒園進行“慶中秋晚會”?勺鲈铝磷兓沼浾、表演節目(盡量讓幼兒自己準備),將從家中帶來的食物與大家分享,用望遠鏡觀察中秋節的月亮等。
活動自始至終都應讓幼兒直接參與,使每位幼兒有機會表現自己并獲得愉快、自信的內心體驗,讓幼兒親自感受和體驗中華民族文化的豐富和多樣性。家長可通過賞月、家人團聚、欣賞精彩的傳統節目——中秋之夜聯歡晚會,給孤寡老人送月餅等形式對幼兒進行情感教育。
活動一:欣賞詩歌《月亮對我笑》
主要涉及領域:語言
活動目標:
1.在觀察、表達圖片內容的過程中,理解、學習詩歌。
2.感受詩歌的情境,嘗試分角色有表情地朗誦詩歌。
活動準備:
實物投影圖片供老師操作,圖片內容有月亮(各種表情、可移動)、云朵、電視機、小朋友(可移動)、小床等。
活動過程:
1.傾聽教師朗誦詩歌,引起興趣。
(1)欣賞教師操作教具、朗誦詩歌,感受詩歌內容。
(2)根據幼兒的問題進行討論。
2.在圖片的提示下,學念詩歌。
(1)再次欣賞教師朗誦并輕聲跟念。
(2)嘗試在圖片的提示下朗誦詩歌。
3.分角色朗誦詩歌。
活動二:欣賞歌曲《八月桂花遍地開》
主要涉及領域:藝術
活動目標:
1.了解歌詞內容,初步學唱歌曲,并能用歌聲表現民歌的歡快風格。
2.在學會秧歌舞的基礎上,創編舞蹈動作來表現歌曲。
3.輕聲演唱,和大家聲音保持一致。
活動準備:
幼兒學習過秧歌舞。
活動過程:
1.欣賞歌曲,交流感受。
2.理解歌曲內容,學唱歌曲。
(1)再次欣賞歌曲。
★指導語:歌里唱了什么?再仔細的聽一聽。
(2)在提問和重點欣賞的過程中,解決學唱歌曲中的問題。
(3)集體演唱歌曲。(教師根據幼兒的學習情況進行有針對性的指導。)
3.在學會秧歌舞的基礎上,創編舞蹈動作表現歌曲。
(1)交流秧歌舞的動作。
(2)自由跟隨歌曲進行舞蹈。
活動三:大家來賞月
主要涉及領域:藝術
活動目標:
1.初步學習用二方連續的方法,表現許多人一同賞月的情景。
2.在嘗試、交流與討論的過程中,探索將單個的圖案連續起來的方法。
3.在活動中,能夠將不同的材料放在指定的地方。
活動準備:
剪刀、各色長條形紙、鉛筆等。
活動過程:
1.欣賞二方連續圖案,觀察其圖案特點。
★指導語:這些圖案是用什么方法做出來的?它和我們以前剪的剪紙有什么不同?
2.討論剪二方連續的方法。(教師引導幼兒討論折、剪的方法。)
3.嘗試進行操作。
4.交流自己在活動中的問題和獲得成功的方法,進一步獲得剪二方連續圖案的經驗。
5.再次嘗試,體驗獲得成功的快樂。
6.共同布置環境“大家來賞月”,體驗合作布置教室的愉快。
活動四:做月餅
主要涉及領域:綜合
活動目標:
1.在觀看錄像、自己嘗試做月餅的過程中,進一步了解制作月餅的材料、工具和方法。
2.積極大膽地嘗試運用材料、工具進行探索和制作,體驗成功的快樂。
3.輪流使用材料、工具,活動后能與同伴共同整理環境。
活動準備:
制作月餅的錄像帶、制作月餅的材料和工具、烤箱等。
活動過程:
1.遷移已有經驗進行回憶和討論。
2.欣賞錄像,進一步熟悉制作月餅的方法和過程。
3.觀察活動的材料和工具。
4.自由交流自己想要制作的月餅。
5.嘗試制作月餅。(教師在指導的過程中,提醒幼兒不要將餡兒放得太多,輪流使用工具和材料。)
6.烤制、品嘗制作的月餅,體驗成功的快樂。
活動五:親子賞月晚會
主要涉及領域:綜合
活動目標:
1.進一步了解中秋節的來歷及風俗習慣,知道中秋節豐收、團圓的意義,對中國傳統的節日文化產生興趣。
2.活動中能大膽地運用各種形式表達自己在節日中快樂、喜悅的情緒。
3.體驗和家人、老師、同伴共同慶祝節日的快樂。
活動準備:
1.環境布置(音響、燈光、字幅、燈光月亮、彩炮、桌椅等)。
2.幼兒每人一份節日食品(月餅、各種中秋節的水果和食品)。
3.親子游戲材料及獎品。
4.教師排練情景劇,幼兒扮演玉兔。
活動過程:
1.活動開始。
(1)主持人宣布活動開始。
(2)拉響彩炮,體驗節日熱鬧的氣氛。
(3)園長致詞,表達祝愿。
2.欣賞情景劇《嫦娥奔月》。
3.嫦娥和玉兔共同組織《知識對對碰》競答活動。
4.表演節目共同聯歡。(家長節目、幼兒節目、教師節目和游戲穿插進行。)
5.共同品嘗節日食品、賞月。
6.結束部分(踩氣球,慶祝節日)。
中秋節活動策劃幼兒園活動策劃 篇2
一、 活動指導思想
中秋節,又稱團圓節、八月節。時在夏歷八月十五日,正值三秋之半,故名中秋。與春節、元宵節、端午節并稱四大傳統佳節。中秋節最早源于古代帝王秋天祭月的禮制;兩漢時已具雛形,時在立秋日;魏、晉、唐、宋以來,逐漸演變成賞月的風俗。“中秋”一詞,最早見于《周禮》一書,而真正形成全國性的節日是在唐代。據傳這個中華民族重要節日的形成與“唐明皇夢游月宮”的故事有關。八月是作物收獲季節,慶豐收、賀團圓,“花好月圓人壽”便成了中秋節的主題。中秋節闔家團圓,月亮升起時,獻月餅、瓜果以祭月,古風延續至今。
我們開展此次班會,培養學生的傳統觀念,從中國傳統佳節中秋中體會中國結——福祿壽喜財安康——源遠流長的華夏文化情結,增強民族自信心、自尊心和自豪感。
二、 活動目的
1、通過活動,使學生對中秋節這一傳統節日有更深刻的了解,培養學生的傳統觀念和意識,重視友情、親情,理解“團聚團圓”在民族文化中的特殊意義,從而更加珍惜眼前所擁有的幸福生活。
2、通過活動,使學生了解傳統佳節中秋文化,關于月亮傳說、中秋習俗、詩詞歌賦、中秋燈謎等,從中深刻體會中秋節的意蘊,感受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悠久歷史,讓學生初步懂得人類優秀文化的共性和追求美好生活的共同信念,培育中華民族精神和傳統美德。
三、 活動安排
1、活動主題:月到中秋分外圓
2、活動對象:全班學生
3、活動時間:班會課
4、活動形式:觀看資料片、知識競賽、歌曲競猜
5、活動準備:
l 挑選兩名主持人主持活動并注意記分和計時
l 收集相關的中秋燈謎和歌曲
l 全班分成四組,選出答題代表,組長做好組員溝通工作,準備組內節目表演以備懲罰之用。
l 競猜規則宣讀
l 準備書簽
四、 活動流程
第一階段:主持人開場白(2分鐘)
主持人男女:各位老師、同學,歡迎大家參加我們的“月到中秋分外圓”的主題班會。
女:提起中秋,大家會想到什么嗎?像中秋的詩歌,古人關于詠月暢懷的詩歌何其之多呀。
男:那就讓我們來考考大家。舉頭望明月
同學們:低頭思故鄉
女:海上升明月
同學們:天涯共此時
男:月是故鄉明
同學們:茶是故鄉濃
男:看來大家對于中秋佳句都了解得較深啦。那么,中秋節的來源不知大家又了解多少呢。
女:這個我知道,是跟“唐明皇夢游月宮”有關的
男:沒錯,這個故事自古以來就廣為人們傳頌,請大家欣賞短片《中秋節》
第二階段:女主持人放短片(5分鐘)
第三階段:競猜 (15分鐘)
l 必答題:猜燈謎,每組兩道,由代表抽題
l 搶答題:月亮與歌曲聯姻共八首歌曲
第四階段:總結頒獎(5分鐘)
五、 活動經費
糖果:3元
六、 附錄
(一)競猜規則
1、每組原始分為100分,各組最后所得分數為各組得分和扣分后的成績之和。
2、比賽分兩種題型:
必答題:共有八道燈謎
(1)每個組必須回答2道燈謎,只能由本組同學回答,其他組的同學不得幫忙回答;
(2)每組作答之前,由組長在講臺先抽題,決定本組作答的題目;
(3)必須等主持人念完題目才能開始作答,否則視為答錯處理;
(4)每個組的回答時間為10秒,回答正確得10分,棄權或回答錯誤不得分。
搶答題:一共有8首與月亮有關的歌曲,每首歌曲最多播放30秒。
(1)每組先選出一個代表作為舉手代表,只有他(她)才有舉手的權利,其他人不得舉手,否則做答錯處理;
(2)每首歌曲在開始播放時即可開始作答,但每首歌曲的播放時間不會超過30秒;
(3)此環節采取倒扣分的形式,答對一道題得10分,答錯倒扣10分。
(二) 競猜題目
1、燈謎
謎面 謎底
嫦娥下凡(打一花名) 月季
中秋菊開(打一成語) 花好月圓
舉杯邀明月(打一禮貌用語)
中秋節活動策劃幼兒園活動策劃 篇3
一、活動背景
中秋節到來,由于趕上非常時期,同學們無法回家和家人們過上大學以來的第一個中秋節。同學們在九月初才組成一個班級,雖然經過了軍訓,但是有些同學還沒來得及互相熟悉甚至是沒有交談的機會。
二、活動主題
中秋班級聯歡
三、活動目的
1、使同學們感受到家的溫暖,不至于在這樣一個團圓的日子里感到寂寞。
2、增強同學之間的情感,是同學之間有進一步的了解,來彌補未軍訓造成的同學之間不熟悉的缺憾。
3、鍛煉同學們表現自我的能力,使同學們敢于表現自己。
4、增強班級凝聚力,為下一步班級工作的開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四、活動時間
_年_月_日晚7:30至9:30
五、活動地點
_樓__教室
六、活動流程
1、由__同學帶來的名為《__》的獨唱,深情的演唱,輕柔的聲音一下子拉近了同學們之間的距離。
2、智力問答,F場同學自由參加,選六名同學分為三組由主持人提問,答錯者就對折腳下的報紙,直到報紙過小站不下的同學將被淘汰,選出前三名同學有獎勵。
3、歌曲獨唱。由__同學帶來的《__》。
4、小游戲:踩氣球。以兩人一組為單位。將氣球綁在腳上,踩破對方氣球數量最多者獲勝。
5、歌曲表演。由文藝委員__同學演唱《__》。
6、小游戲:指手劃腳。兩名同學在規定的時間內一人負責根據主持人手中的卡片上的內容比劃另一個人負責猜,猜對題目最多的那一組可得到小禮物。
7、小游戲:搶凳子。班級氣氛達到高 潮,選七名同學圍著六個椅子轉,音樂中斷時要迅速坐到椅子上,沒搶到椅子的同學被淘汰出局。
8、_老師講話并做班會總結。在中秋來臨之際給同學們送上祝福。
9、送月餅和全體同學合唱。由于我們有中秋節吃月餅的傳統,在班會結束之前大家一起吃了月餅并合唱了歌曲《朋友》。主持人宣布班會結束。
七、人員安排
1、主持人:__、__。
2、活動場地布置及用品準備:媒體_班十一名班委。
3、活動過程攝像:__。
4、活動記錄:__。
八、預期效果
1、營造熱鬧,和諧,歡快的氣氛,提高大家的積極性,爭取讓每個同學都參與到活動中。
2、突出本次活動‘中秋聯會’這個主題。
九、經費預算
游戲中的小獎品+(每人一個月餅,共__個)=__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