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教師讀書活動方案(通用3篇)
青年教師讀書活動方案 篇1
一、指導思想
要讓孩子多讀書,讀好書,教師本身就應該成為讀書人。讀書不僅是教師專業成長的必經之路,也是引導學生讀書的前提,是整個教育的前提。關注教師閱讀就是關注教育的未來。為進一步弘揚“修德、修智、修業”的教風,提升我校教師人文底蘊和專業素養,以《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規定》和《太倉市中小學讀書活動實施方案》為指導,開展以“我讀書,我成長” 為主題的書香校園讀書活動,使全體教師在閱讀中進行素養的積淀、思維的碰撞,不斷更新教育理念,促進教師專業發展,打造學習型教師群體。
二、活動目標
1.通過讀書活動,轉變教育觀念,提高教育教學能力、教育創新能力和教育科研能力。
2.通過讀書活動,實現教師有效積累,補充教育理論知識,改善自身知識結構;提升教師理論和實踐水平,將讀書所得運用于實踐,推進課程改革進程,有效改進自己的教學行為,促進教師專業發展。
3.通過讀書活動,豐富教師自身個人文涵養,使自己的精神世界變得更為豐富多彩;強化自身修養,建立新型的師生關系,塑造良好的教師形象。
4.通過讀書活動,加強教師隊伍的建設,形成積極進取、努力學習的氛圍,構建有特色的書香校園文化。
三、讀書內容
1.每位教師寒假期間閱讀一本教育教學專著——《魏書生談學習指導》。
2.學校及本人訂購的各類報刊雜志等。
3.自己購買或借閱的教育理論、專業成長、教育心理等方面的書籍。
四、讀書活動遵循思路
1.堅持“讀書促進思考,思考促進成長”的原則,將精讀與泛讀相結合,摘抄書中的精彩片段,將讀書與反思相結合,不斷促進自己的專業成長。
2.參與校園網上教師博客讀書專欄中的讀書心得交流活動,積極發表自己的讀書點滴體會,閱讀他人的讀書后感,并留下自己的點滴感想。
3.充分利用網絡資源,開展網上電子閱讀,開闊自己的視野。
4.將讀書融入教學的相關環節和步驟,不斷更新自己的教學觀念,提高自己的教學實踐能力。
5.通過讀書活動享受閱讀、享受教育、享受人生,提高生命質量。
五、活動要求
(一)寒假前
以教研組為單位設立讀書活動小組,各教研組長為讀書活動小組組長,組長利用寒假前的繼續教育時間進行一次集中學習活動,做好活動記錄。
(二)寒假
1.撰寫2篇讀書后感或結合所教學科撰寫2篇教學反思。每篇不少于1000字。
2.讀書摘抄,3000字以上。
3.每位教師把自己最滿意的一篇讀后感或教學反思,上傳“教師博客”、“讀書專欄”中的“語文”“數學”“英語”“綜合”一欄內。讀后感上傳時間:2月1日之前。
4.閱讀并點評其他教師的讀書后感,留下閱讀痕跡。
(1)點評范圍:本教研組老師寫的讀后感。(說明:綜合組分為:體育組、音樂美術組、科學信息組)
(2)點評內容忌泛泛而談,請真實地寫下自己的感想,字數不能太少,3行左右。
5.35歲以下的老師每個月推薦一本自己閱讀過的好書,可以是教育教學方面的專著,也可以是其它書籍。
(三)開學后
1. 心得評比:在撰寫的2篇讀書后感或教學反思中選擇一篇,以紙質文稿的形式參與“優秀讀書后有感”的評比。
2. 2月隨筆:完成第三篇讀書后感。
3.讀書沙龍。以青年教師為主,按照學科特點,分別舉行讀書沙龍活動,交流自己閱讀后的感想。在閱讀中思想碰撞,思想交流,達到相互提高的目的。
4.演講比賽、小報比賽。聯合教導處、團支部,舉行演講比賽、小報評比活動。
5.學以致用:能根據所讀書籍內容開展課堂有效教學。結合教研組活動,選擇教師進行課堂展示,同學科教師進行聽課磨課,展現讀書成果。
六、實施過程
1.宣傳發動(20xx年1月)。在全校大力倡導讀書活動,營造出濃厚的讀書氛圍的同時,學校圖書室添置有關理論書籍(集中采購與個人選購相結合)。
2.學習交流(20xx年2月~20xx年3月)。讀書小組進行集中學習和自主學習相結合開展讀書活動;每位教師根據自身實際制訂切實可行的讀書計劃。在認真閱讀學校推薦的重點篇目的同時,要加強個人自學,并做好記錄;進行沙龍交流討論。
3.總結評比(20xx年3月)。評選優秀讀書心得、評選優秀讀書個人、評選優秀讀書小組(推薦市級優秀讀書小組)。
七、總結評比
1.評選優秀讀書心得。
2.評選優秀讀書個人。
3.評選優秀讀書小組。
校級優秀讀書小組條件:
⑴全員參與規定書目的閱讀,每人完成3篇高質量的讀后感;
⑵開展有質量、有一定研究深度的讀書論壇、沙龍等活動;
⑶學有所用,開展課堂教學方式改進見成效;
⑷小組讀書氛圍濃,積極利用校園網、博客進行讀書交流,在校內產生積極影響。
青年教師讀書活動方案 篇2
一、培訓目標
1、提高新教師的政治思想水平,提升師德修養和人文素養。
2、確立先進的教育理念,樹立終生學習觀,緊跟現代教育的步伐。
3、幫助新教師優化知識結構和拓寬專業知識,初步了解現代教學方法和現代教育技術,提高實踐能力、創新能力和自身學養。
二、培訓對象
培訓對象為:全國各類大學分配在我區各中小學工作的本年度應屆畢業生,往屆畢業新進入福田區各類學校工作的青年教師(35歲以內)。
三、培訓形式及課時安排
1、采取集中培訓和教學實踐兩階段進行。集中培訓將從“職業常識、專業知識、職業道德、人文素養、課例評析”五個方面安排課程。教學實踐將在師徒結對幫教的基礎上,完成觀課議課、評教評學、反思總結等作業。
2、培訓課時:以一學年度為期,上學期面授32學時,下學期實踐環節計28學時。學年度共計為60課時。
青年教師讀書活動方案 篇3
青年教師是我校教師隊伍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教育教學各個崗位上承擔著重要的工作任務。因此,面對教育改革和發展的新任務,學校加強青年教師培養工作顯得越來越重要。為了貫徹落實學校本學期工作計劃,使我校的青年教師培訓工作進一步規范化、制度化,進一步提高工作實效,促進青年教師快速成長,特制定本學期青年教師培訓方案。
一、指導思想
圍繞提升質量為核心,深化“質量立校、質量興校、質量強校”認識,以隊伍建設和“兩課一育”為抓手,以對學生學習方式的培訓方向作為突破口,努力建設一支綜合素質優良、思想穩定、富有活力和創新精神的新教師隊伍,讓學生成才,讓家長滿意,讓教師發展,實現青年教師教育教學質量全面提升。
二、培養對象
35周歲以內教師(其中,35周歲以內<含35周歲>新調入的在職新教師和三年內<含三年>新分<聘>大學生教師)
三、培養目標
“一年入格嶄頭角,兩年有為求發展,三年整體合格成骨干”,造就一批在學校和區域內有一定影響的新生力量。
四、培養途徑和方法
“整分式”培養,將學校統一組織培訓學習、過關匯報課、青藍工程與教師個人自主學習相結合的學習培養方式。如開展知識講座、信息交流、參觀學習等由學校組織;讀書活動、拓展性學習、青藍工程則是由教師個人自由安排,學校利用統一組織學習的機會,反饋和交流教師個人學習新知識的經驗,在學校里形成良好的學習氛圍,培養青年教師獲取新知識的積極性和能力。
1、成立由校長牽頭,主管副校長負責,處室、年級參與的青年教師培訓領導小組,加強對培訓工作的領導、協調、管理與實施。
2、發展研究室主要負責教師培訓工作的日常事務工作,包括制訂培訓計劃,組織、實施、協調和監督培訓工作,建立教師培訓檔案,組織多種形式的校本培訓,學年結束,學校將對青年教師進行考核,并將考核成績記入個人檔案。
3、參加青年教師培訓是我校每個青年教師的權利和義務,參加培訓的教師必須按規定完成相應的培訓任務。
4、學校組織的青年教師培訓活動作為青年教師參加繼續教育的一部分,將作為個人考核、職務聘任、晉級的必要條件。
五、具體安排
1、讀書活動:閱讀教學雜志,共享閱讀心得。通過自行閱讀教育教學專著和教育教學經驗,青年教師作為中心發言人輪流交流閱讀心得,導師點評交流成效,促進學習方式不斷優化,促進教師不斷發展。
2、名師講壇:邀請相關專家或有經驗的教師開展具有實戰價值的專題講座。通過講座交流,提高青年教師的專業能力,為全面提高教學質量提供經驗保障。
3、師徒結對:協同教務處,堅持積極有力的推進“老帶新”工作,促進青年教師的快速成長,結合學校“老帶新”工作的要求,對指導教師和青年教師提出的要求落到實處。
4、課堂聽評課:青年教師培訓最終落在課堂上,通過自主跟蹤聽課、推門聽課、匯報上課等形式來完成。通過聽課、評課,及時總結經驗教訓,進一步提高授課能力和水平。半期以后,每位青年教師至少安排一節過關匯報課,由質量督導小組教師和指導教師共同考評過關。
5、磨練基本功:通過組織35周歲以內教師開展教師基本功(粉筆字板書、簡筆畫比賽)展示和比賽促進青年教師基本功不斷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