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教師教學競賽活動方案(精選3篇)
青年教師教學競賽活動方案 篇1
為了進一步提高我校中青年教師的教學技能,引領教師專業發展,為教師專業成長搭建平臺,促進教育教學質量的提高,以此為契機,在全校開展中青年教師教學技能競賽活動,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導思想
以更新教師教學理念,轉變教師教學方式,提高教師教學技能,促進教師專業發展為總體目標,積極營造"理念引領方向,競爭促進高效,創優打造名師,科研鑄就名校"的.氛圍,為教師的成長和發展搭建交流、學習與展示的平臺,深入推進課堂教學改革,促進教育教學質量的全面提高。
二、參賽對象
1、教研組精品課評比第一名的教師必須參賽。
2、40歲以下中青年教師自愿報名參賽。
三、競賽內容及要求
競賽內容依據教師本學期所代學科內容為主,課堂教學要求"三維"目標明確,教學方法得當,教學思路清晰,教學結構合理,問題設計難易適中,情境創設切合學生實際;課堂教學能注重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科學整合應用現代遠程教育資源,能積極有效地激發學生學習興趣,體現高效課堂理念,強調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突出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訓練為主線、思維為核心、能力為目標的教學方式,有較高的課堂教學效益。
四、競賽時間:
10月13日至16日
五、獎項設置:
一等獎1名,二等獎2名,三等獎3名,其余為優秀獎。
六、組織領導
1、成立瞻榆鎮義慈小學中青年教師課堂教學技能競賽活動領導小組。
組 長:叢廣懷
副組長:孔繁星
成 員:羅海燕 王麗俠 梁玉秋 王曉紅 趙興 馬壯
2、成立瞻榆鎮義慈小學中青年教師課堂教學技能競賽活動評委組。
組 長:孔繁星
成 員:羅海燕 王麗俠 梁玉秋 王曉紅 趙興 馬壯青年教師物理教學競賽觀摩學習總結小學語文新課程課堂教學競賽總結
青年教師教學競賽活動方案 篇2
一、指導思想:
1、以課改為中心,以素質教育為指導,進一步深化課程,突出工作重點,兼顧其他方面。我們的教研工作要積極發揮教學研究、教學指導和服務于教學的職能。我盲作的主題是發展;工作的靈魂是創新;工作的重點是全面推進以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的素質教育,為學生獲得終身學習能力、創造能力、生存發展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礎。
2、搞好研究,組織好教師認真搞好課堂教學模式的研究工作。
3、加強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的整合,努力以教學的信息化帶動語文教學的現代化。充分發揮教學信息的優勢,力優化教學過程。
4、深化目標教學和小學課改的研究是實施素質教育的一個重要途徑。課堂教學是素質教育的主陣地。只有優化教學過程,面積提高教學質量,才能真正使素質教育落到實處。
二、狀況分析
教師情況:教師自身注重學理念,重實踐,練內功,求發展,教研組內注重抓教師教育、教學水平的提升和教學流程的管理。
三、教研目的
1、以新課程為導向,以促進學生發展為宗旨,以新課程實施過程中面對的各種問題為對象,以教師作為研究的主體,強調理論指導下的實踐性研究,培養學生的分析概括能力,總結提升教學經驗,形成、開放、高效的教研。
2、以新課程為導向,以促進學生發展為宗旨,以新課程實施過程中面對的各種問題為對象,以教師作為研究的主體,強調理論指導下的實踐性研究,培養學生的分析概括能力,總結提升教學經驗,形成、開放、高效的教研制度,促進學生健康、主動的發展和教師專業化成長,努力把教研組建設成學習型組織,推動課改目標全面落實。
四、活動形式、制度保障
活動形式:建立以“自我發展,同伴互助、專業引領”為核心要素,以理論學習,案例分析,教學思,結對扶,經驗交流,調查研究、問題解決,教學指導、說課、聽課、評課、骨干教師與教師對話、專業人員與優秀教師合作為基本形式的教研制度,并通過教學觀摩,為教師參與校本研究搭建平臺,創造條件,靈活運用開放式教研活動、針對式教研活動,以“問題計劃行動思”的操作方式,努力提高校本教研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1.三研即研究教材、研究教法、研究學生。研究教材就是要通覽全冊教材,對各單元、各課的課時分配做到心中有數,同時根據本單元本課所要求的教學內容,研究教學方法。對學生也應注意各種方式。
2.自我思:教師自我對話,對自己的教學行為進行思考,審視、分析,結合教師專業化發展需要提高學習,制定個人教學計劃,并根據學校校本教研培訓計劃內容自行學習,對自己的教學行為進行分析,提出問題,進行決策。要求教師隨時對自己的教學效果寫思,有目的地總結自己的心得體會,進行經驗總結。
3.同伴互助:以教研組為互助的載體,促進教師與同伴的對話,注重“以老帶新,以帶扶”提倡在校本教研中有不同思想,鼓勵教師膽點評,各抒己見,以教師或學生生成的問題為內容,將問題帶入年級組開展研究。
制度保障:
1、組織教師學習新課程標準,明確學科的目的任務,討論確定教學要求,制定學期教研組計劃。
2、組織教師學習常規建設,實現備課、上課、作業布置和批改、課外輔導學業成績考核平定等環節科學化,規范化、制度化。
3、積極開展教學研究活動,根據學校課題確定教研組、個人學期研究課題,有計劃地開展研究與交流匯報,組織教學研究課,公開展示課,及時總結,交流,推廣經驗
青年教師教學競賽活動方案 篇3
一、指導思想
為進一步落實我校青年教師培養制度,規范青年教師培養工作,切實提高青年教師培養的有效性和針對性,本著“分類培養分層評價分步提高”的指導思想,促進全體青年教師教育、教學和教科研的基本技能的提升,為學校的可持續發展提供充實的后備力量。
二、培養對象
8年以內的青年教師。
三、具體措施
1、加強師德師風建設,塑造教師健全的人格。
“學高為師,身正為范”,師德師風是教師職業的靈魂。在新的形勢下,加強師德師風建設,塑造教師健全的人格,是教師培養的首要工作。目前,對教師的師德要求絕非僅停留在“敬業、愛崗”上,更要塑造教師健全的人格,以教師高尚的人格力量對學生進行潛移默化的教育,“潤物無聲勝有聲”,才是教育的最高境界。學校要逐步給他們壓擔子,促使他們早日成為各級各類的骨干。
2、加強教育科研理論培訓,提高教師專業素養。
(1)堅持參加各類培訓和學科組活動,不斷提高理論修養和業務水平。
(2)創造機會組織青年教師外出聽課學習,及時上交學習心得。
(3)規定每學期讀一本教育理論的書籍,并上交讀書筆記。
(4)規定青年教師每學期參加一次各級論文評比或在相關刊物上發表。
(5)組織青年教師參加或主持課題研究。
3、實施“導師制”,促進教師專業化成長。
在學科教學中,由教務處指定骨干教師為指導導師,與青年教師結成“一對一”的師徒幫帶關系。指導導師要指導青年教師樹立先進的教育理念,全程指導常規教學的各個環節,包括:
(1)教學計劃的制定及總結的書寫;
(2)備課及教案書寫;
(3)作業批閱及學生學習評價;
(4)課堂教學過程的指導(說課、跟蹤聽課、評課);
(5)習題選編及命題判卷;
(6)了解學情及教學輔導等。
在教育工作中,由政教處指導有經驗的班主任,與青年教師結成師徒幫帶關系。指導導師應指導青年教師參與班主任的各項工作,使青年教師盡快適應管理工作的各項要求。包括:
(1)班級工作的計劃和總結的書寫
(2)組織學生開班、團會
(3)詳細記錄與學生的一次談話
(4)組織學生進行課外活動
(5)組織學生進行早鍛煉
(6)組織學生進行社會實踐
4、創造機會,促進青年教師苦練基本功
(1)組織青年教師參加每年兩次的蘇南模考,并進行統一閱卷。
(2)組織青年教師參加每年一次“百花獎”賽課,成績優異的推薦參加各級青年教師基本功大賽。
(3)每學期組織一次青年教師教學設計和教學反思的評比。
(4)組織青年教師承擔班主任或管理學生社團的工作。
5、建立青年教師“成長檔案”,包括:
(1)指導導師的聽課筆記、評課紀錄。
(2)青年教師的匯報課、“百花獎”評課、基本功大賽等教案及反思。
(3)青年教師教學設計、隨筆、工作總結等。
(4)青年教師班主任工作的考核。
6、加強對青年教師的考核和評估
(1)教務處每學期末組織聽一節新教師考核課,并進行相關評優活動。指導教師做好安排,并且作好評課總結。
(2)教務處組織檢查青年教師的聽課筆記及記載表、教案、作業批閱情況,檢查指導教師的聽課筆記及記載表等文本資料。期中、期末各一次,平常隨時檢查。
(3)每一學年,由教務處、政教處等部門組織對青年教師進行一次綜合考核評估,其中包括學生座談調查,青年教師的專業素養的考試、聽課等。對每一個教師做一個綜合評價,存入成長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