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育教學實施方案(通用10篇)
體育教學實施方案 篇1
在學校教導處安排的學科教研活動中,我們體育組在相互討論時,拿出了本人在剛實驗“新課程標準”時市級一節展示課的案例(部分):
體育課教案
學校:z鎮山賓小學 年級:五年級 人數:40人 教者:z
教學內容
跑:障礙跑
游戲:木頭人
學習領域目標
運動參與目標
具有積極參與體育活動的態度和行為,并能向同伴展示學會的運動動作。
運動技能目標
獲得一些過障礙的運動基礎知識,并能應用運動技能和知道如何避免危險。
身體健康目標
運用走、鉆、跨、滾等運動技能,發展靈敏、協調等素質。
心理健康目標
在體育活動過程中增強自尊與自信,體驗體育活動中的心理感受,并能與同伴交流學習體會。
社會適應目標
在體育活動中表現出合作行為,建立和諧的人際關系,學會自主學習。
我們組就這節課目標統領教實施方案的制定(即教學方案的預設)的科學性進行了探討,首先本人介紹了當時制定本課實施方案時的情況,在預設本課時,我手中的指導書就是一本《體育(1—6年級)課程標準(實驗稿)》,也無人對本課進行指導,在預設時,我首先根據“新課程標準”中水平三目標群進行了歸類,然后從五個領域目標中選擇了便于讓學生在本課中達成的目標,根據目標我最終選了教材《跑:障礙跑》和《游戲:木頭人》。在介紹后,本組成員對此進行了激勵的探討,其中有兩人認為,在預設教材和目標時,為了便于制定目標,使目標更符合教材,應先選教材再定目標,另三人認為,根據新課標要求,應該是先定目標再選教材,相互為此爭論不休,最后我的評論讓大家才停止了爭論,我認為:根據新課標要求,應是目標統領教材,這次課改與以前的“大綱”的不同點之一就是新課標只有水平目標,沒有確定教材,而過去的大綱是準備了部分教材讓大家去選擇,且分布了各教材體系的教學時數,這種分法從我們現在提出的有效教學角度看是不太完善的,它沒有考慮到教材的確定與本校的教學實際之間的影響,兩者是否能達成一致,如后者不能提供出充夠的條件不滿足教材的教學,那本課就談不上有效教學,也就是目標的達成度不夠。本組人員聽了我簡單的評析后,認為有一定的道理,但大家提出了如何來根據目標統領教材,也就是怎樣來預設一節體育課的實施?并且也提出我的上述案例中存有誤導之處,即在教案表述中,應先表述預設目標,再表述教材,這樣讓看者也能夠從中有點區別,我當時也接受了本組成員的建議。對于如何預設體育實施方案,我總結了五步:
第一步:學習新課標,掌握目標體系,做到胸有成竹。
新課標根據三維健康觀、體育自身的特點及國際課程發展的趨勢,設立了體育與健康課程目標,具體從五個方面進行了闡述,再根據學生身心發展特征,又在課程目標下構建了五個學習領域目標,并將各學習領域按水平設置相應的水平目標。如小學階級分為水平一(1――2年級)、水平二(3――4年級)及水平三(5――6年級)。對此,每個教師在制定實施方案時,必須認真學習新課標的目標群,掌握各級目標的具體內容,特別要領悟到新課標跟以前的教學大綱的區別,即新課標提供給教師的僅僅是一些目標群,而無教學內容。因此,只有學習掌握了新課標的目標體系,做到胸有成竹,才能選擇教學內容。
第二步:根據學習目標選擇教學內容。
新課標與傳統的體育課程最大區別就在于:新課標規定學習目標,而無教學內容。這就要求教師去自主選擇一些教學內容,且選擇的教學內容要為學習目標服務。因此,在選擇教學內容時,必須要遵守以下要求:
、龠x擇的教學內容必須符合學生身心發展、年齡和性別特征。例如水平一階段身心健康領域中發展體能目標下有一條“發展協調能力”的學習目標,教師可根據具體情況選擇一些簡單的徒手操、輕器械操及一些小游戲等,而對于一些復雜的成年韻律操和一些只適合中、高年級的游戲不能選擇。因為水平一階級為小學齡1――2年級,他們的身心發展特征與中、高年級學生不同。
、谶x擇教學內容必須要運動形式活潑,能激發學習興趣。特別在小學階段,年齡越小,教師選擇一些游戲形式進行教學,還可多選擇一些競賽性的內容。
③選擇教學內容要有健身性、知識性和科學性。
④選擇教學內容對增強體能,增進健康有較強的實施性。
⑤選擇教學內容要考慮到本地區的實際情況。諸如季節變化、場地、器材、學生的愛好等。
、捱x擇教學內容要簡單易行。
⑦選擇教學內容要考慮選擇一些本地區的民族傳統項目或特色項目。
第三步:根據目標、教學內容制定水平教學工作計劃。
在制定水平教學工作計劃時,教師應根據水平階段進行整體考慮,而不是對一個學期或一個學年的考慮。如水平一的教學工作計劃,應是1――2年級四個學期的全盤考慮。對此,制定實施方案的第一步學習掌握目標群和第二步選擇教學內容尤為重要。只有充分具備了第一步,才能做好第二步,也就能制定好第三步水平教學工作計劃。在制定水平教學工作計劃時,教師根據學習目標及教學內容從不同角度去考慮制定。如可照目標群來制定教學計劃外,還可將水平目標及選擇的教學內容優化組合制訂教學計劃等。(水平教學工作計劃樣表見附表)
第四步:劃分教學單元
教學單元是一個相對集中的時期內,對某個練習內容進行系統學習或階段學習的教學方法。例如水平二運動技能領域中的“會做武術簡單的組合動作”水平目標,為了達成這一水平目標,單單憑一節課是不可能達到的。因此,我們可以安排三、四節課,甚至再多一些(這要考慮教學對象的能力)這樣安排可以使學生對武術簡單的組合動作有一個比較完整的.認識,而不是草草了事。過去,我們對教學評價是以課為單位,一堂課上好了就反映為教學水平高,對單元構是否完善,本堂課與前堂課有何聯系不作更多的關心,于是就出現教師準備一堂課,可以反復進行展示,這堂課是完全孤立和獨立的,這是把一堂課脫離單元的孤立現象,這種現象不僅失去了教材完整教學過程的積極意義,而且易使教材出現走馬燈現象,項項學一點,一項也學不好。單元是課的上位概念,即單元是由課組成的,若干節體育課組成了一個教學單元,但這幾節課是具有內在的聯系,形成了一個有機的教學過程的整體。在設計教學單元中,每節課應是連續的,如果一個單元的各節體育課分散在學期或學年的各階段中,這就失去了單元作為整體性的意義,在教學中也難以組織和安排,也不符合學生的學習認知規律。教學單元的安排,教師可在教學中對學生的學習情況、達到目標的狀況有一個比較完整的反饋,以便能及時進行調控,也便于教學和完成教學任務。(教學單元樣表見附表二)
第五步:課時計劃的制定
課時計劃(教案)的制定要以學生發展為中心進行設計。在設計時首先要確立的是本節課要使學生達成怎樣的學習目標,然后再根據目標選擇教學內容(這些應在水平教學計劃有所體現)接著考慮采用怎樣的教學手段和方法將教學內容靈活地傳授給學生,最終使學生達成預定的學習目標。課時計劃的形式沒有規定的框架,教師可根據自身的需要去設計。但在設計時應充分考慮到場地、器材、學生狀況、外界干擾及教師本身諸多因素,這樣才能制定好一節課時計劃。
綜上所述,我認為這五個步驟的關系應是遞進關系,沒有第一步的充分準備,就談不上第二步的完善;沒有第二步的完善,就不可能制定出科學的教學計劃;沒有科學的教學計劃何談去劃分教學單元和制定課時計劃,五者是環環相扣、步步為營的。以上是筆者的一孔之見,旨在與同行共同探討,不足之處,敬請批評斧正。
體育教學實施方案 篇2
一、指導思想:
為了認真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全面推進素質教育,響應“全國億萬學生陽光體育運動”的號召,大力加強學校體育工作,把學校體育工作作為全民健身運動的重點,切實提高青少年健康素質,特制定本實施方案。
二、組織機構:
1、學校體育工作領導小組:
組長:馬小飛(校長)
副組長:朱永紅(副校長)劉云南
組員:吳剛軍蔣海明楊清風
2、實施小組:
組長:劉云南
組員:體育教師、年級組長、班主任、校醫
三、實施目標:
1、樹立科學的人才觀,充分認識體育對強身健體、陶冶情操、啟迪智慧、壯美人生,以及培養團結、合作、堅強、獻身和友愛精神,弘揚民族精神的積極作用。
2、開展陽光體育運動,要與體育課教學相結合,通過體育教學,教育、引導學生積極參加陽光體育運動,增強學校體育工作的活力和吸引力。
3、與課外體育活動相結合。保證學生在每天能到室外去,保證能有一小時的體育鍛煉時間,將學生課外體育活動納入學校年度教育計劃。
4、 營造良好的輿論氛圍。通過多種形式,大力宣傳陽光體育運動,廣泛傳播健康理念,使“健康第一”、“達標爭優、強健體魄”、“每天鍛煉一小時,幸福生活一輩 子”等口號家喻戶曉,深入人心。建立評比表彰制度,對在陽光體育運動中取得優異成績班級在綜合考評中給予加分,以喚起全體老師對學生體質健康的廣泛關注, 支持陽光體育運動的開展。
5、建立學校體育活動的長效機制,營造人人參與、個個爭先的氛圍,形成促進青少年健康成長的良好育人環境。通過學校體育活動,保證每名學生至少掌握兩項日常鍛煉運動技能,養成終身體育鍛煉的習慣。
四、實施主要內容、方法與要求:
1、內容:
(1)各年級保證開足體育課。學校實行“三課、兩操、兩活動”,七年級4節體育課,八年級3節體育課,九年級2節體育課,按照國家課改新標準要求執行。九級2節活動課。每天做廣播體操,眼保健操。
(2)全體學生在輔導老師組織和管理下進行廣播操、長跑等活動,全面推進學校陽光體育運動。
2、方法:
(1)體育課由專職的體育教師上課,戶外活動課由班主任、課任老師上(體育教師巡視指導)。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學會鍛煉的技術與方法,培養學生對體育運動的樂趣和養成體育鍛煉的習慣,促進學生體質健康。
(2)分階段進行活動:
第 一階段:20xx年3月,諸甲亭中學已舉行陽光體育運動啟動儀式,號召全體師生參與到陽光體育運動中來,把口號“每天鍛煉一小時,幸福生活一輩子!”深入 到學生中去,開展各類學生喜愛的體育活動,組織、幫助、鼓勵全體學生都參與到體育活動中來。日常訓練,做到持之以恒,講究方式方法,靈活多變,參加各類體 育運動競賽,以出色的成績交出滿意的答卷。
第二階段:20xx年5月,開展豐富多彩的體育活動。舉辦校第十屆秋季運動會,全體師生參與到 體育活動,提高運動技術水平,通過運動會,展示學校陽光體育運動的活動效果。同時,積極抓緊學校業余體育訓練,組織參加各類體育比賽,爭取以優異的成績回 報自己付出的汗水。讓學生走向課外,親近自然,感受運動的快樂,使學生在活動中獲得一種對自然的體驗,提升學生的視野。
第三階 段:20xx年6月,總結學校陽光體育活動的成果,組織新穎活潑的活動,積極鍛煉,學會生活。開展學校“陽光班級”、“陽光少年”評選活動,進一步提升 “青春、靚麗、健康”氛圍,使全體師生確立終身體育的思想,使每位師生活動體育運動的樂趣,提高體育活動的學習能力,促進全體師生的健康發展。
3、要求:
(1)嚴格按照國家課改新課程標準要求,進一步深化課改工作,發揚體育特色學校優勢,體現體育學科豐富的育人價值。
(2)積極反思總結,進一步提升學生的身心健康,促進學校體育工作的蓬勃發展。
(3)學校陽光體育運動實施小組扎根班級,立足校園,繼續開展小學生課外文體活動等。同時融入社區,帶動家庭,廣泛開展小型多樣、生動活潑的課外健身活動。
五、保障措施
1、增加學校體育工作的經費投入,學校公用經費要按一定的比例專項用于學校體育工作。
2、按規定配足配齊體育器材,完善場館設施。堅持公益性原則,充分利用場地器材,提高使用效率,確保學生課外體育活動的開展。
3、建立健全體育教師聘任、培訓、考核制度,不斷促進體育教師業務能力和思想素質的提高。
體育教學實施方案 篇3
健康體魄是青少年為國家和人民服務的前提,是中華民族旺盛生命力的體現。學校體育教育要貫徹“一切為了學生,健康第一”的可持續發展的理念,切實加強體育工作,讓每個學生都能感受到運動的快樂,從而豐富校園生活,促進學生身心健康和諧發展,特擬定本次陽光體育活動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
貫徹落實國家體育總局關于開展“全國億萬學生陽光體育活動”的決定。堅持“健康第一”每天鍛煉一小時,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輩子“的現代健康理念,以全面實施《學生體質健康標準》,“大力推廣體育課間活動”為重點蓬勃開展“陽光體育活動”。培養學生積極主動的體育鍛煉習慣,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文明禮儀素質和身體健康素質水平,推動校園體育文化建設。
二、活動主題
我運動、我健康、我快樂
三、活動要求
人人有運動項目、班班有運動團隊、校園有運動氛圍。
四、學校體育工作領導小組:
組長:
副組長:(具體負責)
組員:、
五、活動方案
(一)大課間操活動
1、課間操時間為25---30分鐘
大課間操體育活動時間,如果晴天全校先做廣播體操,然后分班級進行各項活動,如果雨天班主任在教室組織室內活動。
2、各年段活動項目:
七年級:角力、籃球、跳繩、踢毽子、跳方格、跳皮筋
八年級:籃球、乒乓球、乒乓球、排球、田徑、拋接球、跳繩
九年級:足球、籃球、排球、長跑、跳短繩、50米立定跳、仰臥起坐
(二)體育課活動
1、活動時間:周一至周五的最后的一節課時間,由于場地受限制,可分批活動。
2、各年段活動項目
表格略
五、體育活動方案
為了增強畢業班學生的身體素質,學生能更好地適應緊張的學習氣氛,保持每天有充沛的精力去學習、生活,不斷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也為了使本校學生取得更優異的成績,結合本校學生的身體素質和要求以及陽光體育運動的開展特制訂如下方案:
(一)訓練時間、項目、職責
(1)每天早操、課間操訓練跳繩,要求班主任、值日教師負責督查,體育教師協助。
(2)每周一、三、五課外活動時間由學校統一組織學生到田徑場訓練50米、立定跳遠、跳短繩(仰臥起坐在課堂上練習)。要求班主任負責督查,體育教師指導。
(二)訓練項目的具體要求
1、跳短繩:
⑴動作方法:
單腳或雙腳均可,每跳一次搖繩須經過頭、腳各一次。
⑵鍛煉方法:
①2分鐘勻速跳。注意呼吸、保持節奏,繩子盡量不要拌腳。
、谧兯偬3~5分鐘內,快、慢、單腳、雙腳、交替變化跳。
、鄱〞r跳。30~60秒快速度。
⑶測試方法:將自動計數跳繩器撥至0,監考人員發出“預備”——“開始”的口令,同時開表,離結束前5秒,報5、4、3、2“到”同時停表,計1分鐘所跳次數。
2、50米跑:
⑴鍛煉方法:
、僭財[臂練習。上體稍前傾,兩腳前后開立,做快速前后擺臂練習,節奏由慢到快,快慢結合。要求肩帶放松,以肩為軸,上臂帶前臂時前后擺動。②高抬腿跑。原地或支撐高抬腿跑,行進間高抬腿跑,行進間高抬腿跑接快跑。
、鬯俣染毩暋
a、直道往返跑20-40米,30-50米,60-80米。
b、行進間跑。以最快的速度跑完規定的距離,如30-50米。
c、順風跑、下坡跑。
d、50-100米反復跑。重復次數和休息間隔可根據具體情況而定。④爆發力練習。
a、各種跳躍練習,如立定跳遠,多級跳遠,單腳跳,跳繩等。
b、上坡跑(坡度一般約3-5°)
、萜鹋芎徒K點練習。
3、立定跳遠:
、艅幼鞣椒
兩腳分開同肩寬,靜止站立在起跳線后,腳尖不得踩線。起跳前,兩腿微屈,上體前傾,兩臂由體側向后預擺,同時兩腿彎屈成半蹲,重心前移。起跳時,兩腳同時前掌用力蹬地,快速地向前上方45°方向躍起。身體騰起后髖、膝、踝三關節充分分伸展,同時兩臂由后向前上方用力擺振,身體在空間有瞬間的伸展動作,當身體騰空越過最高點后,收腹屈膝,小腿盡量前伸,兩臂經體側由上而下向扣擺。落地時,腳跟先著地,腳掌下壓,膝緩沖,送髖,重心前移,以維持身體平衡。
、棋憻挿椒
、僭刈隽⒍ㄌh模仿練習,體會立定跳遠時的用力順序。
、隗w會起跳后騰空階段的身體姿勢,從肢體充分伸展到收腹屈腿動作。③體會落地時的伸腿、擺臂、身體前傾前動作的協調配合。
、15~20米蛙跳練習。每次練習3~5組。
、菰刈鰡文_跳練習:要求蹬地充分,膝要伸直,跳起時要高抬大腿,上下肢擺動幅度要大,動作協調。每次單腳練習30~50次,練習3~4組。
⑥仰臥起坐練習。要求快速做仰臥起坐。每組15~20次,每次練習做4~5組。⑦由沙坑邊緣連續往沙坑內或草坪、跑道上做立定跳遠練習。
4、仰臥起坐:
鍛煉方法:
⑴做20~30秒釧的快速仰臥起坐,以提高動作的速率。
⑵做1分鐘以上的仰臥起坐,以提高肌肉的耐力。
、菦]有人協助仰臥于墊上,做仰臥連續舉腿;或腿插入另一固定物下面做仰臥起坐。
5、擲實心球:
⑴運作方法
、賰墒治逯缸匀环珠_,握實心球兩側,略偏后些,拇指相對,握緊球。②兩腳前后或左右開立,身體面對投擲方向,雙手舉球至上方稍后仰,原地用力把向前方38°~42°角方方向擲出。
、郛攦赡_前后開立時,球出手的同時后腳可向前邁出一步,但腳不能踩線。⑵鍛煉方法
、偻绞志毩,體會動作技術要領。
、谑褂弥亓繛1千克的輕實心球做擲球練習,著重體會最用力時協調發力的技術。
③使用2千克實心球做擲球練習,著重體會最后用力時協調發、力的技術。④俯臥撐練習。
、葑霭l展臂和腰腹力量的其它練習,以增強腿、腰腹、上肢的力量。
、恰y驗方法:測驗時在投擲區劃一條白線做為起擲線,受測者站在起擲線后,每人投擲三次,登記其中最遠一次的成績。記錄以米為單位,取兩位小數。丈量起擲線后沿至球著地點后沿之間的垂直距離。為了準備丈量成績,應有專人負責觀察實心球的著地點。
(三)、注意事項:
鍛煉前要充分準備,鍛煉結束后做好整理活動器材。
體育教學實施方案 篇4
一、指導思想
為貫徹落實《關于開展全國億萬學生陽光體育冬季長跑活動的通知》,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大力推進素質教育,切實加強學校體育工作,牢固樹立“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構建一系列能體現學校特色及適合學生特點的體育賽事活動,引導全體學生積極參與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校園群眾性競賽活動,積極響應“陽光體育活動”活動,提高體育運動基本能力,重視終身體育的意識和習慣培養,提高學生健康水平,促進學生的和諧發展。不斷豐富青少年的課余文體生活,進一步提高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水平和審美情趣。
二、總體目標
1.在校園中形成“人人有項目,班班有團隊,各年級有比賽”的群眾性體育活動新局面。
2.培養學生樹立“健康第一”的觀念和終身體育的意識,養成學生每天堅持鍛煉一小時的生活習慣,提升全體學生的體質健康水平。
3.大力推動洪馬中學校園體育賽事活動的開展,讓學生在校園中就能找到適合自己的體育活動項目。
4.塑造學校體育品牌意識,完善區域內體育賽事與學校體育運動特色項目共同發展。
三、組織領導小組
組長:宋德安
副組長:倪彩英,戴方亮,朱巨亮
組員:各年級部主任、各班班主任、體育教師
四、措施保障策略
1.堅持大德育觀下學校體育工作整體發展思路,營造和諧生動、人文多元、豐富多彩的學校體育文化氛圍。
2.堅持因地制宜,開展多種多樣、形式靈活、內容豐富多彩,寓教于樂的陽光體育運動競賽及訓練合作。
3.堅持體育教學改革與群體活動、體育競賽協同發展,并把提高體育課教育教學質量放在首位。
4.堅持推進公平公正的體育比賽精神與規則意識教育,樹立學校體育達標爭優創先的競爭意識。
5.堅持項目管理的過程化控制與反饋(監控和檢查指導或隨機抽測),并適時與政教處合作共同對學校體育工作做好督導評估。堅持體育搭臺,教育唱戲,突出時代主題,整合學校優質教育資源,積極利用體育平臺將學校的辦學成果、教學理念及教學成績向同行、向社會宣傳展示,樹立良好形象。
五、活動內容規劃
1.大課間操20xx年大課間活動在總結保持原有成績的基礎上要實現兩個突破,以此達到對整體大課間工作的推動作用。設想之一:在全校各班級之間開展課間操檢查評比活動。
設想之二:在全校范圍內開展“室內操或教室操”評比,開展課間操可進行“菜單選擇式”課間操操作模式,促進課間操活動更加科學化,多樣化,規范化方向發展,提高大課間的實效性,更好地實現特色發展,推動我校大課間活動再上一個新臺階。
解決措施之一:繼續實施大課間活動的抽檢制度。強調大課間活動的常規化管理意識,強調大課間活動每天都是迎檢日,確實保證落實每天一小時的活動時間。
解決措施之二:以大課間活動特色項目申報與檢查評比為契機,推動學校大課間工作與教育教學理念和整體工作的整合,形成優質教育資源。(特色項目是指學校選定自己大課間的一項內容作為特色項目)
2.課外群體活動(包括運動會模式改革)
在傳統體育活動內容如跳繩、踢毽等基礎上,豐富內容與形式,創新活動方式,開展陽光體育與陽光伙伴集體性體育競賽活動,進一步豐富校園文化生活。
設想之一:推廣開展“陽光伙伴系列活動之一”:初一年級男子足球賽,初二、高一年級女子跳繩比賽。學校應有意識創設師生共同參與的群體活動文化氛圍。讓陽光灑滿校園,讓陽光體育運動留給學生愉快的回憶。
設想之二:實現“人人有項目,班班有團隊,年級有比賽”的新局面,在校園開展形式多樣的小型集體性的體育競賽活動。
設想之三:嘗試開展陽光歷奇體育游戲體驗活動,在班級搞試點再在全校推廣。
解決措施之一:向典型學校學習經驗并進行創新普及,為在全校的群眾性體育競賽活動開展打下基礎。
解決措施之二:通過教研培訓、現場會等形式進一步普及花樣跳長短繩的經驗,促進全校一體化發展。
解決措施之三:對校園小型多樣體育競賽活動情況進行調研,并加強指導監督工作,保證學生有充足的體育活動時間。
3.體育競賽
目前,我市普及開展的體育競賽項目主要有:中小學生田徑運動會、足球賽、排球賽、籃球賽等。此外,各校校本課開發的課程資源或學校自己單獨組隊參加的競賽項目有:羽毛球、乒乓球等。
設想之一:在已有的優勢基礎上,從長遠發展著想,考慮設立學校重點扶持的競賽項目,如排球。
設想之二:增加新的賽事內容。
設想之三:調整一些比賽的形式與內容,以更好地推動賽事的健康發展。
設想之四:為讓“人人有項目,班班有團隊,年級有比賽”的新局面在我校有切實地發展,可嘗試開展一些以班級為單位的年級之間的對抗賽。
設想之五:建立新的監督與評價機制,切實保障各項比賽的公平公正。
解決措施之一:引進或聘請相關專業人才對體育教師進行相關體育專項技能尤其在訓練指導能力方面的培訓。
解決措施之二:發揮體育課堂教學主渠道的作用,加強體育課運動技能教學,促進學生掌握至少2項的體育運動技能。解決措施之三:根據學校發展的需求,適當引進體育教師或對我校的體育師資力量進行合理的分配。還可以與體育運動訓練學校聯合,實施委托訓練。
六、工作要求:
1.全校各班級開齊開足上好《體育與健康》課,政教處在適當時候要進行專項督導檢查工作。
2.貫徹落實《學校體育工作條例》和《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的實施方法,加強學校體育課程活動基礎建設,針對學生體質健康存在的不足,認真落實課程要求,認真落實學生體質健康標準測試工作,全面提升學生體質健康水平。
3.結合學校實際與特色創建,加強學校體育文化建設,尋找和挖掘學校體育特色發展的途徑,使校園文化與課程活動、學生與體育老師關系共同和諧發展,形成學校體育教學的特色化、個性化。
4.加強學校體育安全管理。要強化安全意識,牢固樹立“安全責任重于泰山”的思想,加強對體育教師的安全知識和技能培訓,對學生加強安全意識教育。要強化活動安全管理,加強體育場館、設施的維護,確保安全運行。加強安全制度建設,科學合理地制定活動計劃和流程,明確安全責任,完善安全措施
體育教學實施方案 篇5
活動目標:
1.通過學習助跑屈膝跳的動作,使幼兒跳過30厘米寬和30厘米高的障礙物。
2.發展幼兒的助跑屈膝跳和鉆的能力。
3.通過活動培養幼兒不怕困難的精神。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1.組織幼兒集隊,隊列訓練。
2.準備活動:教師同幼兒一起邊做動作邊說兒歌:小青蛙呱呱呱,田里住水里劃,看見害蟲吃掉它,農民伯伯把我夸。(表演2—3遍)
二、基本部分
1.教師扮青蛙媽媽,以游戲口吻說:孩子們,農民伯伯的稻田里有許多害蟲在吃莊稼,怎么辦呀?(幫助農民伯伯捉害蟲)師:你們真是樂意助人的好孩子,那么在去農民伯伯家的路上,我們會遇到很多困難,先和媽媽學習一些本領路上用。
2.教師示范講解助跑屈膝跳的動作。
3.請能力強的'幼兒示范動作。
4.幼兒分組練習助跑屈膝跳,教師指導糾正跳的不正確的幼兒動作,并表揚跳的好的幼兒。
5.游戲:《青蛙捉害蟲》進一步鞏固幼兒助跑屈膝跳的動作。
玩法:把全體幼兒分成人數相等的四組,戴上頭飾扮“小青蛙”站在“家中”,教師扮“青蛙媽媽”。
游戲開始,“媽媽”說:“孩子們,你們的本領都練好了嗎?一會兒我們就出發,路上我們會遇到一堵矮墻、一條小河和一座獨木橋,你們一定用上學到的本領”。教師發出口令,每組第一名“小青蛙”越過各種障礙物,到’稻田”里捉一只小“蟲子”,再按原路回來,把’小蟲子”放到筐里,拍第二只“小青蛙”的手。最后,“青蛙媽媽”帶領全體“小青蛙”到稻田里檢查還有沒有“小蟲子”以進一步鞏固幼兒助跑屈膝跳的動作。
三、結束部分
放音樂,全體“小青蛙”一起跳起快樂的舞蹈,做放松整理活動,教師小結游戲情況。
大班體育活動設計:小轉椅
大班體育游戲活動:小兔運球
體育教學實施方案 篇6
設計思路:
1、《指南》中強調指出要培養幼兒對運動的興趣,在自主活動的基礎上,積累運動經驗,體驗運動樂趣。在體育活動中,平衡能力的訓練是一個比較重要的項目。因為在日常生活中,人的身體為了適應各種活動,必須不斷的變換各種姿勢,保持身體的平衡。因此有必要通過集體活動來訓練幼兒的平衡能力;谝陨蟽煞矫娴目紤],我特意設計了本次活動。
2、在環境創設上我為幼兒提供了多種平衡器材,例如:平衡臺、竹梯、木條凳等,鼓勵孩子們因人而宜,自由結伴、自由選擇器材探索多種搭橋、過橋的方法,充分調動他們自主活動的積極性,提高他們的平衡能力。在學習方法上,考慮到一味的平衡訓練會使幼兒感到單調乏味,因而我以幼兒最感興趣?"小動物"過小橋來貫穿整個活動,使幼兒在有趣的活動情節中積極主動地投入游戲。
活動目標:
1、能大膽嘗試各種平衡器具的運動,發展平衡能力。
2、培養初步的合作意識和競爭能力。
活動準備:
1、平衡木、平衡臺、竹梯、搓板等各種獨木橋若干。
2、各種積木、布包、沙包、塑料盆、桶等玩具分布在場地的周圍。
3、錄音機、磁帶、干毛巾(供幼兒擦汗用)
4、場地布置:見圖
活動過程:
。ㄒ唬.扮演角色、活動身體
教師引導幼兒在音樂伴隨下做自己喜愛的各種小動物的模仿動作。
。ǘ.熟悉器材、探索玩法
1、教師引導:今天我們小動物來玩"過小橋"的游戲,大家先來搭橋吧。教師帶領幼兒將場邊的器械搬到場中間搭成各種橋(允許按幼兒的意愿搭橋)。
2、教師引導:場地上有各種小橋,大家選自己喜歡的小橋去走走玩玩,看誰走得又快又穩。
3、幼兒分散活動,老師觀察指導。
鼓勵幼兒大膽走過平衡木,提醒幼兒找人空的小橋走,不要碰撞同伴。
(三).交流分享、重點練習
1、請幼兒相互講講走了哪些小橋?用了哪些方法?怎樣過小橋又穩又安全?
2、請多名幼兒演示,大家評議。
3、引出持物走獨木橋方法
(1).教師引導:小動物們,下面我們來做"過橋表演"的游戲好嗎?過橋時你們可以拿場地邊上的各種玩具做各種動作,看誰能勇敢地走過獨木橋,能表演各種動作。
。2).教師做動作演示:一手側平舉一手扶著頭頂上的塑料盆走過獨木橋。
(3).幼兒分散、自由地選擇輔助材料并用各種不同的方法走過獨木橋。
。4).教師觀察,及時發現大膽勇敢及動作方法多的`幼兒。
(5).請幼兒輪流演示,師生評議。
。ㄋ模.放松身體、整理收拾器材
1、幼兒模仿小動物吃青草,并適當休息、擦汗。
2、表揚勇敢大膽、積極參與活動的幼兒。
3、師生共同收拾整理活動器具。
點評:
本教案設計突出體現了幼兒的主體地位。從幼兒隨音樂自主做小動物模仿操;教師和幼兒一起動手搬運器材做成小橋;自己選擇拿玩具;走怎樣的小橋;到幼兒按自己喜歡的動作方法過橋,無不體現了"在教師的引導下,讓幼兒最大限度地自主運動,使幼兒成為游戲的主人"這一教學理念。充足而符合幼兒興趣的運動器材為幼兒的自主探索提供了良好的物質條件。
體育教學實施方案 篇7
一、教材分析
本次課教材選用三年級下冊的第三課,主要內容是追逐跑和投擲。
追逐跑是提高學生跑的能力的重要教材。通過追逐跑練習,能有效發展學生快速啟動能力和奔跑能力。而根據小學階段跑的教材分布情況看,發展快速啟動能力又是三年級跑的教材的重要內容。在一、二年級通過游戲和競賽有較多體現,但學生掌握程度不一,因此本次課一方面著重鞏固追逐跑快速啟動的動作要領,另一方面也進一步發展快速奔跑能力。
投擲輕物方法主要采用原地肩上投擲和背后過肩投擲,通過投擲輕物練習,能有效發展學生上肢力量,促進身體的全面協調,提高動作靈敏性,同時培養學生良好的組織性、協作性和進取性。
重點:快速啟動奔跑
難點:
1、彎道快速奔跑的技能;
2、投擲輕物的全身協調用力技能。
二、學情分析
1、學生心理特點:三年級的學生活潑好動,對事物充滿好奇且善于模仿,喜歡新穎的'、有一定難度的、多人或集體參與的活動,有較強的表現欲望,注意力不太穩定。
2、技術技能基礎:其身體基本活動能力在一、二年級通過教學初步得到鍛煉,但多是模仿或自發形成的,對技術要領還未形成較正確的理解。
三、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通過教學,使學生知道追逐跑快速啟動的重要性,初步理解原地擲輕物技術的要求。
2、技能目標:通過教學,使90%以上的學生初步掌握追逐跑啟動的要領,10%左右的學生能在老師指導下完成啟動基本動作;進一步發展擲遠能力。
3、情感目標:通過教學,發揚學生互相學習及團結協作的精神;通過“自制器材、逆向游戲”等方式,培養學生動手能力和創造性思維能力;培養學生積極參與體育活動,自覺鍛煉的良好習慣。
體育教學實施方案 篇8
活動目標:
1.探索椅子的各種玩法,充分練習平衡、跳等動作。
2.通過多種形式的聽信號搶位子游戲,提高身體動作的靈敏性以及速度和力量。
3.想辦法克服人多位子少的困難,發展團結、合作的'意識和能力;顒訙蕚洌
與幼兒人數相等的椅子,在場地上畫一條線。
活動過程:
(一)熱身活動。
師:小朋友們,首先請你們來和老師做一下準備運動,請你跟我這樣做,(我就跟你這樣做)帶領幼兒跑一圈,聽音樂《兔子舞》,師生自由做椅子操。提椅子,舉椅子,按音樂跳躍,轉圈,做完運動,"請你跟我這樣做",老師坐到椅子上,音樂停止。
(二)游戲:搶椅子。
師:今天我要和小朋友一起來做一個"搶位子"的游戲。
1.聽指令做游戲。
幼兒面對椅子在線上站成一列橫隊,當聽到哨聲和看到教師做交換位置的手勢時,幼兒快速奔跑至相距4米遠的椅子上坐下,比一比誰的反應快。當再次聽到語言提示和看到交換位置的手勢時,幼兒快速從椅子上站起來,跑回相距4米遠的線上,還原成一列橫隊。
2.用聽覺來分辨有效信號和無效信號。
指導重點:告知幼兒拍掌三次為交換位置的有效信號。師:剛才我們小朋友表現的都很棒,現在我要烤焦你們的小耳朵,游戲形式發生變化,我用手拍三下小朋友變換位置。
3.用視覺來分辨有效信號和無效信好。
師:我們小朋友的耳朵可真能干,現在我又要考考你們的眼睛了。指導重點:提示幼兒以教師伸出三個手指尾交換位置的有效信號。
(三)游戲:我們都是好朋友
1.每次換位后,適當減少椅子一至兩張,鼓勵幼兒相互照顧,啟發幼兒想辦法,以便全體幼兒都能坐下來。
師:這次游戲我們變換一下方式,現在我拿掉兩張椅子,這次搶位子有一個要求,大家不僅要自己搶到位子坐下了,還要想辦法幫助沒有搶到位子的小朋友坐下來,不能讓一個小朋友站著,否則算全體失敗。
師:你們是怎么幫助沒有位子的小朋友坐下來的?
師:原來大家可以擠擠坐。這個方法真好,下面我要繼續拿掉椅子,一直到你們擠不下去為止。(教師繼續減少椅子,直到孩子們并排靠攏無法坐下。)
師:現在還可以擠下嗎?實在是坐不下了,怎么辦呢?有沒有辦法把這幾張椅子排得長一點?這樣是不是就可以坐下更多的人了?(幼兒嘗試把椅子排得稀一些,使大家都能坐下來。)
2.嘗試三個幼兒坐一張椅子。
師:如果三個小朋友只有一張椅子,用什么辦法讓大家都坐下來?(三個人分三邊一起坐在椅子上。)
師:三個人分別坐椅子的一邊,這個方法不錯。還有其他辦法嗎?師:三個好朋友的屁股不一定都要碰到椅子,但必須是坐下來有什么辦法呢?
教師提示幼兒一個接一個地疊坐,互相擁抱,在橫向空間不足的情況下,想辦法增加縱向空間,完成任務。
3.嘗試6個人坐一張椅子。
(四)教師與幼兒一起放松,結束活動。
體育教學實施方案 篇9
一、 指導思想:
1、 堅持以體育課程標準為主,積極推進素質教育,增強學生自我鍛煉意識、提高學生參加體育鍛煉的主動性、創造性,全面發展學生的身體素質和心理健康素質。
2、 體育與健康課的教學以育人為宗旨,與德育、智育和美育相結合,促進身心健康及全面發展。
3、 進行體育教學改革,采用新模式、新教法。
4、 體育教學中突出“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堅持面向學生,全面提高健康意識,增強健康的生活方式。
二、 工作措施:
1、 參加業務學習,轉變思想,更新理念,提高教師素質
2、 加強集體備課,群策群力。
3、
團結合作,調動學生積極性實現教學的有機統一。
4、 統一課時計劃,統一年級教案。
三、 具體安排:
1——3周:強調課堂常規下的恢復性練習。(重點加強耐久跑的練習。)
4——10周:各個考核項目的練習。(抓課堂常規。)
11——16周:各個考核項目的考核
17——20周:各項身體練習和補考
體育教學實施方案 篇10
活動目標
1.發展幼兒手眼的協調和身體的靈敏性。
2.繼續培養幼兒玩球的興趣。
活動準備
1.聽過“獅子王”故事的錄音和看過其錄像。
2.已初步掌握左右手拍球的方法。
3.皮球若干。
活動過程
1.扮演角色,活動身體
教師啟發:“我們小朋友看過獅子王的故事,故事里面有個球球最喜歡玩球,小朋友今天你們就來做小球球,老師做大球球,我們一起來玩玩好嗎?”幼兒在教師的指導下,進行各種玩球的準備動作。
a.左右手拍球,拍幾下,轉一下身再拍。
b.兩腿夾球朝前,朝后退跳。
c.兩手旋轉球,身體慢慢地下蹲,慢慢地站起來。
d.手拿球,身體向左右兩側跳,停下時即拍球。
2.自由練習,激發興趣。
教師啟發“我們球球已學過一些玩球的方法,今天我們來比一比,誰玩球的.辦法最多,而且和別的球球玩得不一樣!庇變鹤杂删毩暩鞣N玩球的方法,教師隨機指導。
a.左右手拍球
b.自拋自接
c.接反彈球
d.互相滾接兩個球。
3.幼兒夾球進行跳躍活動,體驗玩球的樂趣。
4.幼兒抱球進行接力賽活動,體驗玩球的樂趣。
5.結束游戲,放松身體
。1)幼兒四散站立,教師手拿四個皮球,間隔一定距離與幼兒面對面站立。大家一起念兒歌:“小球球,大球球,我們一起玩皮球,皮球滾過來了。”兒歌念完,教師把手中的球快速向幼兒腳下扔去。扔中者,游戲停止一次,隨著游戲的進行,逐漸增大難度。第一次,教師扔一個球,第二次,兩球同時扔出;第三次,三球快速依次扔出,第四次,兩球同時扔出,另兩球隨后扔出。
。2)游戲結束,幼兒跟著教師拍球的方向,走回教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