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公開課方案范文(通用3篇)
小學語文公開課方案范文 篇1
學習目標:
1、學習課文,了解“赤壁之戰”是我國歷史上一次以少勝多,以弱勝強的著名戰例。
2、培養學生概括課文主要內容和給段落分層的能力。
3、理解本課“調兵遣將、自不量力、不計其數”等重點詞。并掌握句式“不是……也不是……而是……”的運用。
教學重點:
理解周瑜制定“火攻”計策的依據及實施“火攻”計策的過程。
教學難點:
讓學生充分理解號稱八十萬的曹軍為什么會敗于僅三萬的周瑜的軍隊。
教學準備:
多媒體輔助教學及課件。
教學過程:
一、復習課文第一段
展示赤壁之戰形勢圖,讓學生進一步明確曹、周兩軍各自的地理位置,逐步展現文章結構。
提問:
(一)赤壁之戰的起因是什么?周瑜又是怎樣做的呢?隨課文理解“奪取”、“調兵遣將”的意思。
(二)雙方作戰的兵力又怎樣呢?(板書:3萬,80萬)
二、學習第二段:
曹操和周瑜都想取得這次戰斗的勝利,戰前他們各自都做了哪些準備工作呢?請同學帶著這個總是齊讀課文第二段,學生讀后思考,小組討論后回答。
繼續追問:
(1)曹操為什么“鐵索連船”?這樣做好不好呢?
(2)周瑜采用火攻的依據是什么?(板書:火攻)
三、學習第三段:
(一)學生自由讀課文第三段,思考周瑜用火攻的方法打敗曹軍分哪幾步?讓學生邊讀邊用筆劃分層次用“/”線表示,并用簡短語言概括。(同座位交流后回答)
多媒體逐步展示:寫信詐降、乘風行船、火燒曹船、曹軍大敗。
(二)學習第一層
展示黃蓋給曹操寫信的內容(個人讀)
引導學生分析
1、曹操接到黃蓋的信為什么會歡喜得不得了?從信中找出原因。(理解“自不量力”)
2、周瑜既然準備用火攻攻打曹軍為什么還要寫信詐降呢?
3、要想使火攻得以實現,還需要什么自然條件?(東南風)
(三)學習第二層
展示兩軍對陣圖體現東南風對火攻的作用
思考討論:
1、課文中哪幾處寫到東南風?(用“ ”線在文中標出)它與火攻有什么關系?(先讓同座學生交流,再請一位學生到屏幕前用教棒敘述)
2、東吳乘風而來的船有哪幾種?它們分別有什么作用?(大組討論,允許爭論)
分析比較句子:
①里面不是兵士,也不是糧食而是蘆葦。
②里面是蘆葦。
附問題:課文中為什么不直接寫船里面是蘆葦,而要寫船里裝的不是士兵,不是糧食而是蘆葦。
(四)學習第三、四層
1、教師用生動的語言把學生引入激烈戰斗的意境之中。
這時候,黃蓋的二十條火船,乘著東南風,駛進了曹操的船隊,曹操的戰船正象黃蓋事先所預料的那樣,沒法散開,一下子都著了火,火借風勢,風助火威,越燒越猛,勢不可擋。同學們想不想看這精彩的戰爭場面?
2、觀看赤壁之戰的精彩片段,把“火燒曹船”、“曹軍大敗”的精彩場面展現在學生面前(多媒體演示,師生共同觀看)
問學生:從精彩的片段中都看到些什么?
3、
①找出課文三、四層中寫火勢旺盛的句子,為了說明火勢旺盛,哪些字詞寫得好?(重點體會“都”、“封”、“竄”)
②三、四層中哪些句子寫曹軍大敗的呢?哪些詞語寫得好?(重點體會“不計其數”、“丟盔棄甲”)
4、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
由字詞→句子→段落,讀出火勢旺盛的壯觀場面,讀出曹軍潰不成軍的慘殘情景,體會字詞對句子的表現作用。
朗讀方式:由個人讀到分組讀(或集體朗讀)
四、總結
提問:東吳僅三萬人,為什么能打敗號稱八十萬的曹操?(板書:勝、敗、知己知彼、驕傲輕敵)
五、課堂練習
(略)多媒體展示
六、結束語
“赤壁之戰”周瑜取得了勝利,這一仗是我國歷史上的一個以少勝多、以弱勝強的著名戰例。如果同學們有興趣,課后請閱讀《三國演義》第四十五到第五十回。
小學語文公開課方案范文 篇2
為了繼續加強我校專業教師隊伍的建設,提高課堂教學的質量,熟練語文教學技能、更新教育觀念,全面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經校領導研究,決定于本學期繼續開展校級公開課活動。現做如下方案:
一、指導思想
在學校領導的正確指導下,以新課程精神為指導,認真學習《語文課程標準》,組織開展形式多樣的教研活動,扎扎實實地進行校本教研。緊緊抓住優化課堂教學這一中心,向40分鐘要質量,努力提高全體語文教師課堂教學能力,整體提高我校語文教學質量。
二、活動目標
1、積極支持和配合學校的教育教學工作,積極開展教學研討活動和學科競賽,打造書香校園,讓學生的語文素養全方位協調發展。
2、穩步提升教育教學質量,深入開展課堂教學研究,向課堂要質量,把課堂作為主陣地。執行學校制定的教育教學常規,把教導處關于備課、上課以及作業的常規要求落實到位。
3、發揮集體備課的優勢,備課組長督促引導,溝通交流教學方法,發揮有經驗老師的傳幫帶作用,集中群體智慧。教師要在分析理解教材、鉆研教學方法、準備教案教具上多花心思,保證實效。
4、抓實常規教學管理,備課和作業布置都要講究質量和效果。定期相互交流聽課,每學期至少聽課15節以上,多反饋交流,共同提高。上完公開課的教師一定要寫教學反思。
5、此次活動不僅要突出“新課程、新理念、新技術”的教學,還要利用多媒體進行教學。
三、活動小組
組長:羅明雄(校長)
副組長:胡小敏(教導主任)、梁康榮(語文組組長)
成員:大茅小學全體語文教師
四、活動安排
2、活動要求:
(1)授課教師課前要準備教案,應充分利用多媒體進行教學,課后講解自己的課堂設計思路及反思。
(2)教研組注意相互協調,既要保證活動的.順利進行,又要保證正常的教學秩序。
(3)為了保證活動的實施與正常開展,請各位老師做好相互調課。
(4)各位老師聽課完后,語文教研組為單位,組織語文教師在下午第三節課進行討論、評課活動并作好記錄。
(5)部分教師未安排到上公開課者,按“推門”聽課,檢查教學質量。
小學語文公開課方案范文 篇3
一、課題研究的目的及意義
郭沫若曾說:“識字是一切探求之第一步。”《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在教學目的”中明確指出“小學語文教學應立足于促進學生的發展,為他們的終身學習、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礎。”識字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是寫字、閱讀和寫作的基礎,是語文教學的一項重要任務,是低年級語文教學的重中之重。培養讀寫能力,識字是前提。可見字、詞教學是小學低年級教育語文教學中重要的一項內容。
《語文課程標準》提出低年級識字教學的目標,要讓學生“喜歡學習漢字,有主動識字的愿望。”課標還提出1-2年級要“認識常用漢字1600-1800個,會寫800-1000個漢子”。這與以往的教材相比,識字量是大大地增加了。可見,識字教學的任務之重、難度之大、作用與意義之深遠。如何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學生的效率呢?通過解決“怎樣識字效率高”的問題,促使教學技能得到進一步的提高,從而也提高學生識字的效率和質量,更好地推動新課程的實施。雖然新課標教材識字部分編排特點鮮明,但是由于漢字本身結構復雜多變,在識字教學過程中教師們仍然遇到了很多實際問題:低年級課時緊,識字量大,如何能有效的完成教學任務?如何培養學生的獨立識字能力?如何引導學生能夠主動識字?如何提高學生的識字速度?等等。因此,在識字教學中,我們除了讓學生養成良好的識字習慣外,還需要我們培養他們具有較強的獨立識字能力,掌握識字方法與技能,使學生自主有效地學習。
二、課題研究界定
識字教學中,新教材每冊都編排了開放性單元,它以實際生活為基礎,使學生在生活中學語文。漢字在生活中無處不在,走出課本,走進生活,到開放的大語文環境中去學習漢子。改變以往枯燥單的識字教學方法,改變漢字教學理念,探索多種有效的識字方法,逐步培養學生獨立識字能力,掌握識字方法與技能,讓學生真正愛識字、樂識字、輕松識字。從而激發了他們識字的興趣和愿望。
三、課題研究的對象:1-2年級學生
四、研究內容
優化識字的學習方法,構建科學高速有效的識字體系,總結出一套可行的識字學習方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識字的獨立性、創造性、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鞏固識字的效果。
五、課題研究方法:
(1)經驗總結法:以最新的課程標準為理論指導,總結前人的識字方法及課題實施中的成功經驗,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整理出課題研究的有效方案。
(2)行動研究法:通過識字教學中有效的教學策略,根據課題內容,邊實踐、邊研究,使整個研究過程在具體行動中實施。
(3)文獻資料法:通過網絡、實踐,搜集、查閱各種與課題研究有關的資料和識字教學材料,科學的探究識字教學方法。
(4)實踐研究法:在教學中實施科學有效的識字教學方法,發現問題及時找原因,不斷完善一、二年級的`識字教學,提供成功的教學案例。
(5)調查研究法:經常家訪、問卷調查對學生進行識字掌握情況回訪,及時掌握最真實的學習效果。
六、課題研究手段
識字本身是枯燥的,而對于枯燥的事物,學生反映總是被動的,如果學生是被動的識字,那么識字效率肯定差,這一定會影響到他們思維和自主學習的欲望。所以,在學生識字的初期,教師就要用多種方法給學生營造識字的氛圍,調動他們興趣,體驗學習漢字的樂趣。只有這樣,學生才會樂于識字,主動識字。
1、課堂上——采用多種形式的趣味識字。如:編兒歌、猜謎語、找朋友、摘蘋果、當小老師、變魔術(加一加,減一減,換一換)……這些形式會使課堂氣氛活躍,讓學生感受到識字游戲的樂趣,在愉悅的情景中輕松識字。
2、課堂外——校園里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從宣傳畫及校園板報、報刊中豐富孩子們的視眼,讓學生在生活中學習,使校園成為孩子們識字的樂園。
3、學校外——生活是最好的識字課本,社會是最好的識字課堂。大街招聘廣告、公交站牌、商場電子屏等,都是快速識字的好教材。
4、在閱讀中識字。如故事書、兒歌等。不僅讓學生認識了字還增長學生的詞匯量,為高年級寫作奠定了基礎。
七、課題研究實施步驟
第一階段:前期準備階段(20xx年7月)
確定研究內容,制定實施方案。
第二階段:具體研究階段:(20xx年8月-20xx年 12月 )
1、 構建新教材識字教學的新途徑.
2、開展課題實驗活動。
3、 探索研究落實有效識字教學精彩案例和操作方法。
4、開展識字教學公開課賽教活動,組織評課,總結經驗。
5、通過聽取學習骨干教師授課的過程,及時記錄與整理教學的體會與經驗并撰寫案例、論文。
第三階段:研討總結階段:(20xx年1月 )
1、對課題分析與處理有關數據、材料,做好資料補充、完善工作。
2、整理相關的教學論文、案例、課件。
3、撰寫課題結題報告。
八、預期成果
我希望通過這樣的實踐研究,最終讓孩子們對識字充滿了興趣,讓他們的識字量越來越大,使他們變得越來越喜歡讀書。這樣我們識字的目的也就達到了。
九、參考書目
《小學語文課程標準》、《一年級語文》、《二年級語文》、《一年級語文教師用書》、《二年級語文教師用書》及《新華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