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中秋節燈籠制作比賽方案范文(精選3篇)
小學中秋節燈籠制作比賽方案范文 篇1
一、活動目的:
為慶祝中秋佳節這個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陶冶隊員們的愛國主義情操,增強民族凝聚力,我校大隊部擬定通過燈籠制作比賽和開展一次迎中秋中隊活動來活躍校園文化,展示校園內團結、文明、向上的學習風氣,從而培養隊員們對藝術的興趣、愛好,提高隊員們對藝術美的感受力、鑒賞力和動手操作能力,促進隊員們身心愉悅、全面健康地成長。
二、活動對象:全體學生
三、活動時間、作品評比地點及展示地點:
時間:
1、學生準備:20xx年9月30日至10月7日。
2、各班籌備:20xx年10月8日。
3、交作品:20xx年10月9日午讀時間。
4、作品評比:20xx年10月9日下午。
5、學校展示:20xx年10月11日。
作品評比、展示地點:學校綜合館。
四、活動要求:
1、燈籠制作要求色彩鮮艷,有創意。
2、作品規格不限,形狀、大小自定。
五、評獎辦法:
1、每班上交作品不限。
2、以班級為單位,每級評選出一等獎2名,二等獎3名,三等獎3名,優秀獎若干名。
3、公布各班的獲獎情況,并計入10月份的流動紅旗內。
六、評委:黃艷芬、陳倩宜、蘇淑霞、簡麗新、羅翠條、徐偉江
七、注意事項:
1、這次燈籠制作可以請家長和自己共同協作完成。
2、燈籠上標明作品名稱、制作者姓名及班別,否則取消比賽資格。
小學中秋節燈籠制作比賽方案范文 篇2
一、活動開展的目的:
1、配合傳統節日,推廣民俗技藝,發揚固有文化。
2、激發學生創造思考,培養良好的親子、師生互動關系。
二、實施方式
1、制作時間:9月12日至9月20日;
2、交件時間:9月20日早上放學之前,逾期算棄權;
3、布置方式:制作燈籠所用的材料為布、防水的蠟紙或尼龍紙。所制燈籠如是圓形,其直徑不少于50厘米,如是方形寬不少于30厘米,高不少于50厘米。且應牢固、安全,可以懸掛并盡量減輕其重量,能內部發光更好。
三、參加方式:
班主任動員學生以家庭為單位參與,上交大隊部的份數不限。
四、評選辦法:
1、參評人員:德育處、大隊部、體藝科全體教師;
2、評比時間:9月20日下午1:45;
3、評分標準(暫定):
(1)分高、中、低年級進行評比。
(2)中、低年級設一等獎2個、二等獎4個、三等獎6個,高年級設一等獎3個、二等獎6個、三等獎9個。
(3)一等獎每人加1.5分,二等獎每人加1分,三等獎每人加0.5分。
五、溫馨提醒:
上交時必須貼上標簽,上面注明班別姓名。(具體做法參照卡片制作時五3班陳*顯老師的做法。)
小學中秋節燈籠制作比賽方案范文 篇3
一、活動目的:
1、中秋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通過中秋節讓學生初步理解中國傳統節日中所蘊涵的文化內核,真正了解節日,了解中國傳統文化,幫助青少年增強科學節日文化理念,弘揚創新節日文化。
2、介紹中秋節的來歷,了解中國各地過中秋的風俗。
3、增強學生愛父母愛家鄉愛祖國的感情,讓節日真正給我們帶來快樂與幸福。引導學生要珍惜今天幸福生活。
二、活動主題:
月明明,餅圓圓,中秋節快樂
三、活動過程:
介紹中秋傳說之一——嫦娥奔月;中秋傳說之二——吳剛折桂;中秋傳說之三——朱元璋與月餅起義。中秋節的習俗;中秋節的祝福語;有關中秋節的古詩。
四、活動時間:
20xx年9月20日
五、活動結束語:
同學們,讓我們攜起手來共同努力,從我做起,從此刻做起,響應時代的召喚,弘揚民族精神,了解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傳承我們歷史悠久的文化,挺起我們民族的脊梁,走在時代的最前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