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話推廣方案(精選3篇)
普通話推廣方案 篇1
一、活動組織機構
××學院大學生普通話推廣協會
二、活動主題
熱愛祖國語言文字,構建和諧語言生活。
三、活動目的
語言是最重要的交際工具和信息載體,民族共同語的普及是國家統一、民族團結、社會進步的重要基礎。普通話是全國通用的語言。它以北京語音為標準音,以北方話為基礎方言,以典范的現代白話文著作為語法規范。在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的歷史進程中,大力推廣、積極普及全國通用的普通話,有利于克服語言隔閡,促進社會交往,對社會主義經濟、政治、文化建設具有重要意義。
隨著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建立,社會對普通話的客觀需求日益迫切。推廣普通話,營造良好的語言環境,有利于促進人員交流、商品流通和建立統一的市場。人們開始自覺地要求在經濟活動中使用普通話。
推廣普通話是國家統一和民族團結的需要。一個國家、一個民族是否擁有統一、規范的語言,是關系到國家獨立和民族凝聚力的具有政治意義的大事。《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第19條規定:"國家推廣全國通用的普通話".使用國家通用的語言文字,是每個公民應當履行的義務,也是公民具有國家意識、主權意識、法制意識、文明意識、現代意識的具體體現。我國是一個多民族、多方言的國家,推廣普及普通話有利于增進我國各民族的交流與往來,增強中華民族的凝聚力,而且有利于我國在國際社會中的影響。
四、活動地點
階梯教室(含多媒體)、××學院校區。
五、活動時間
每周培訓一次。(具體上課時間另行通知)
六、活動對象
普通話協會全體會員及全校非普通話推廣協會會員。
七、前期準備
(一)宣傳工作
1、在講座開始前兩天左右,分別在各宿舍門口宣傳欄上張貼培訓課宣傳海報,介紹上課內容、時間、地點。
2、普協內部成員由各部門部長負責通知。
(二)課前工作
1、由普協會長邀請相關老師,并告知時間地點。詢問并幫助老師提出的要求。
2、安排普協語言文字工作中心的同學也要備課,做好充分準備。
3、由普協辦公室負責提前去教務處申請上課教室。
4、安排好負責教室秩序、衛生的同學。
八、應急措施
1、如果出現講課老師晚到的情況,為了保持現場同學安靜播放有關普通話的PPT.
2、課前若出現觀眾少,座位多的情況,由部門同學負責在座同學往教室中間坐,然后適當撤去縱排最兩邊的座位,其他工作人員協助。
3、報告進行時組織人員必須負責維持現場秩序。
4、如果老師有急事不能來講課,由語言文字工作中心準備好的同學講課。
普通話推廣方案 篇2
一、活動主題:說好普通話,圓夢你我他。
二、活動時間:20xx年9月1日至9月26日(第17屆全國推普周時間)
三、組織機構
為加強領導,統一組織協調工作,成立獨山子區開展第17屆全國推廣普通話宣傳周活動領導小組,成員如下:
組長:帕力萬·尤努斯副區長
副組長:司馬義·斯迪克區委宣傳部副部長
成員:姜根田區直機關黨工委副書記
阿合麥提江·鐵木爾區政府辦公室副主任
古力鮮區教育局局長助理
買買提·艾力區行政執法局副局長
麥麥江·玉素甫區工商局副局長
甫爾卡提·庫德來提區農林水牧局副局長
曾憲東金山路街道黨工委書記
田清文西寧路街道黨工委書記
郭燕山新北區街道辦主任
領導小組負責全區推廣普通話宣傳周活動的組織領導,統籌協調各項活動開展。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區語委辦,辦公室主任由阿合麥提江兼任,具體負責活動的落實工作,協調各部門和各單位共同開展好推廣普通話宣傳周活動。
四、具體分工
1.區語委辦負責召集活動參與單位召開宣傳動員會,籌備宣傳材料的印制、分配工作;
2.區委宣傳部負責組織電視臺和報社利用電視、微信、微博、報紙等媒體平臺多方位、多角度的推廣普通話并報道其他單位的活動開展工作;
3.區直機關黨工委負責組織區直單位宣傳活動;團委組織青年志愿者,向社會發放宣傳單;
4.各街道辦事處籌備轄區群眾性宣傳活動;
5.區教育局負責教育系統宣傳活動;
6.區農林水牧局負責做好農牧民的宣傳工作;
7.區行政執法局聯合區語委辦、區工商局開展社會用字執法檢查。
五、工作要求
1.今年適逢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65周年,本屆推普周應以此為契機,積極宣傳國家語言文字政策法規和規范標準,弘揚愛國主義精神。
2.各單位要將提高語言文字應用能力作為提升本單位(部門)干部職工素質和工作質量以及加強企業文化建設的出發點和落腳點,用多渠道、多角度、多層次、多形式開展宣傳活動。
3.在不斷提升城鄉居民規范使用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意識和水平的同時,加強少數民族語言文字規范的宣傳力度。
4.要加強對推普周工作的組織領導,在總結以往經驗的基礎上,探索開展投入少、效果好、群眾樂于接受的活動形式,厲行節約,節儉舉辦各項活動。
5.各單位要認真制定推普周活動方案,落實各項工作,并及時進行總結。總結材料(包括圖片、視頻資料)電子版請于9月24日前報送區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辦公室。
普通話推廣方案 篇3
一、活動背景
1、湖南城市學院于每年5月份舉行一年一度的“普通話天地”活動。
2、隨著網絡詞匯的日益增多,大學生說網絡語的現象日趨嚴重,在人與人之間的交流中出現了各種語言風格,且大家來自五湖四海帶來了各種方言,為了大力推廣規范普通話,增進大家的交流。
二、 活動目的
1、通過開展“普通話天地”活動,提高大學生的溝通能力,激發大家的學習中國傳統文化的興趣,促進大家的團結統一,使校園生活更加和諧美好。
2、樹立全校師生講規范普通話的意識,提高全校師生普通話水平和文學素養,營造良好的文化氛圍。
三、活動主辦
共青團湖南城市學院委員會
四、活動承辦
校學生會學習部
五、活動主題
說標準普通話 弘揚中國文化
六、活動原則
在娛樂中學習,在娛樂中進步。
七、比賽安排
1、4月15日至4月30日期間,各院系組織初賽。每個院系推選2-4個優秀節目進入學校復賽。復賽時間暫定為5月7日。
2、復賽分校區進行,由各校區團委學生會組織。朝陽校區推選5個節目,新校區推選8個節目進入決賽。
3、決賽待定,由團委聘請專業老師擔任評委。
4、決賽地點:新校區工會舞廳
八、決賽流程
決賽將以一臺晚會的形式呈現,所有進入決賽的隊伍,都必須在現有語言表演的同時加入娛樂元素(如朗誦時可適當加入伴奏表演)。同時主辦方將邀請學校專業演員表演2-3個娛樂節目。
1、第一環節:選手一分鐘自我介紹,展現普通話功底和個人魅力。
評分標準:普通話標準(2.0分),形象氣質良好(1.0分),語言生動流暢(2.0分),感情真摯充沛(2.0分)語言表達能力強、中、差(3.0、2.0、1.0分)
2、第二環節:選手抽選主辦方事先準備的詞匯,正確念出其讀音。每組選手抽得的詞匯為10組。(組合選手可派代表參加本環節)
評分標準:每個詞匯標準讀出得1.0。(選手可一個詞匯讀兩遍)
3、第三環節:參賽選手將預先準備的參賽節目展現出來。(可以是朗誦、話劇演出、快板、相聲、R&B、Rap等)
評分標準:語音準確、優美動聽、聲情并茂、富有感染力評分在8.5-10.0分;語音基本準確,聲音洪亮清晰,但感情不夠到位或語速稍快評分在7.0-8.5分;內容不熟悉,聲音暗弱,語音有明顯錯誤評分在6分左右。評委酌情評分。
4、第四環節:評委隨機就中國文學作品內容提問,參賽選手搶答。
評分標準:本環節為加分環節,每位選手搶答成功在原成績上加0.5分。
評分結果:評委打分后去掉一個最高分、一個最低分,再匯總取平均分。
九、 獎項設置
一等獎1名(獎金200+證書+綜合測評)
二等獎2個(獎金120+證書+綜合測評)
三等獎3個(獎金80+證書+綜合測評)
優勝獎若干(頒發榮譽證書和獎品)獎價值30元左右的禮品
校學生會學習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