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級班會活動方案(精選3篇)
四年級班會活動方案 篇1
活動目的:正值20xx年教師節來臨之際,為表達全班同學對尊敬的老師的一份熱愛之情,組織此次活動.樹立我班尊敬師長立志成才的良好風氣.
活動準備:
1、每人準備說一件對老師印象最深的事情。
2、為老師拍攝一部《老師的一天》的記實錄像片。
3、由電腦高手制作《感恩的心》多媒體MTV。
4、準備一首感謝師恩的詩。
活動過程:
1、開場白。
又是一個新學期的開始,又是一個教師節的來臨。老師,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您與我們朝夕相處不是親人勝似親人。我們的人生有了您,才有了方向與力量,我們的國家有了您,才有了強大與發展,教師節來了,讓我們向我們的老師獻上我們由衷的祝福!
2、下面請每個同學都來說一說你對老師印象最深的一件事情。(略)
3、大家說了老師很多感人的故事,下面我們來看看我們的X老師平凡而繁忙的一天。(播放《老師的一天》記實片)
4、看了這部記實片,你有什么看法呢?(同學意見略)
5、我們將怎樣來感謝師恩?用我們的行動用我們良好的成績用我們國家和民族偉大的復興來證明,請大家一起來唱一首《感恩的心》(全班合唱并播放多媒體MTV)
6、請班委和團委的全體委員代表我們向老師獻上一份禮物,獻上一束鮮花,代表我們全班同學深深的敬意。
7、請X同學帶領大家朗誦詩歌。
8、活動結束,請班主任老師講話。
班會效果:
本此班會總體效果是希望通過每個人對老師的深刻印象的回憶喚起每個同學對老師的熱愛之情,通過拍攝〈老師的一天〉看到身邊老師平凡而繁忙的真實生活與工作,了解老師的生活工作中的不平凡。通過〈感恩的心〉MTV用歌聲和詩歌表達對老師的感謝。全班通過人人參與這一活動,人人都能鍛煉與提高自己的思想和品德,更加尊敬師長勤奮學習,用實際行動為已增光為校增光為國爭光!
四年級班會活動方案 篇2
一、活動目的:
通過具體引導,教會學生應當如何明辨是非、應當如何投身于道德建設中,從而以實際行動,展現新時期小學生的道德風采。
二、活動準備:
前期策劃
中期節目排練
后期串聯
制作多媒體
三、活動過程:
(一)、故事引入,揭示課題:
1、同學講述《金斧頭的故事》。
2、師述:
相信這個故事大家一定不會陌生。五千年,文明史,禮儀邦,德至上;國之魂,民之本,仁義禮,誠信善。明禮為先、誠信為本是做人的重要原則。古人將明禮之人稱為“謙謙君子”,將誠信之人贊為“一諾千金”。作為炎黃子孫、龍的傳人,繼承祖先的優良傳統是我們責無旁貸的使命。今天,我們將在這里共同討論“明禮誠信”這一古老深遠有極具現實意義的話題。
3、揭題:
《文明為先,誠信為本》
(二)、小品表演,蘊涵道理
1、小品《當我在路上撿到……》
2、師述:
其實生活中,我們經常有這樣的曲解,好像只有撿到數額巨大的錢款歸還了失主才叫拾金不昧,撿到一支筆、一塊橡皮、一把尺子等,不歸還也沒什么大不了的。記得劉備曾經教導他的兒子“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其實,人們的道德修養就是在這一點一滴逐漸培養起來的。
(三)、游戲活動,玩中感悟
1、游戲《找朋友》
游戲規則:隨機發個每位同學標有a.b、c.d的卡片(不允許傳閱),以此將同學分為4組。指定2位組長,組長必須在1分鐘之內在不知情的情況下找到自己的組員。組長可以在一分鐘之內對所有同學發問,但每次只能問一個同學一個問題:你是組的嗎?而參加的同學在游戲進行期間不得說話、不得提示本組組長,如果遇到組長詢問只能回答“是”或“不是”。游戲終了,以找到組員人數的多少分別給該組每個組員存入10—40誠信元。(誠信沖突:為了本組勝出,組員可能會對組長做出某種提示,也可能當他組的組長問及自己的時候謊稱自己是。這些都會造成一些誠信沖突。)
2、宣布結果
(通過欺騙手段取得勝利將減去相應人數的組負)
3、各抒己見
(評論……)
四、現場采訪,揭示主題
1、采訪《校園隨手扔現象》
展示一些反映“隨手扔”的現象。
2、隊員甲:
我相信大家對這些圖片應該不會感到陌生,因為這些現象就是發生在我們身邊的。在這里,我想聽聽大家對這些現象的看法。
學生討論:略
3、隊員乙:
其實,只需要多走幾步路,只需要一個簡單的彎腰,這些現象就可以避免,那么就讓我們從現在做起,看看你的周圍是否有紙張,如果有,就麻煩大家做一個彎腰運動,我們共同來維護身邊的良好環境。
五、教師總結,學生感悟
1、師述:
今天,我們在這里舉行這場聚會,感悟到:文明為先,誠信為本。讓我們做文明人,行文明風,做時代少年。讓我們一起來唱首道德歌,共同邁向美好的明天!
2、全班同學合唱道德歌,
在歌聲中,班會結束。
(掌聲響起……)
活動說明:
通過學生參與的環節互動,體現學生通過“明禮誠信”教育,認知、判斷、行為等方面素質的提高。在實施過程中,運用故事、小品、游戲、現場采訪、歌唱等學生樂意接受的形式為引導,教會學生應當如何明辨是非、應當如何投身于道德建設中,從而以實際行動,展現新時期小學生的道德風采。
四年級班會活動方案 篇3
活動目的
1、了解清明節的來歷,知道清明節的日子及習俗,樂于參與清明節的活
2、使幼兒了解清明節的來歷;感受清明節與其它節日在氣氛上有何不同。
3、通過歷史事件、歷史人物,教育幼兒學習古人舍己為人、不爭功名的精神。
4、讓幼兒理解掃墓的意義,通過聽英雄的演講培養幼兒尊重烈士的情感,教育幼兒更加熱愛我們的祖國,更加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二、活動準備:請幼兒注意清明節這一天看看家人是怎樣過節的。
三、活動過程:
1、請幼兒說一說:自己家是怎樣過清明節的?家中是否長輩(如姑姑等)來自己家,去給已經故去的親人掃墓等民間習俗。
2、講介之推的故事——即清明節的來歷。
3、討論:
(1)你們是怎樣過清明節的?(提示:你吃過雞蛋嗎?是否同爸爸媽媽到過烈士陵園,又做了些什么?你在電視上看到過祭掃烈士嗎?……)
4、讓幼兒知道:清明節是我國傳統的給烈士掃墓的日子。
教師:每年4月4日、5日或6日是清明節,它是我國農歷二十四個節氣中的一個,又是傳統的掃墓日子,為了紀念革命先烈和死去的親人,人們往往在這一天掃墓。請幼兒觀看有關清明節習俗的圖片。
教師講解:掃墓為什么要選擇清明呢?
原因之一,清明時節氣候轉暖,雨水增多,草木蔓生,陵園墓地不免要荒蕪,需要整理;
之二,清明前后,山青水秀,桃紅柳綠,人們借此大好春光,出去郊游;
之三,為懷念古人介之推,而現在已將清明節掃墓作為緬懷革命先烈的主要活動了。
今天,老師還請來了一位曾經參加過革命戰斗的英雄來為小朋友講一講他自己親身經歷過的戰斗故事。
5、請革命軍人講革命戰斗故事。
6、聽軍人講完后請幼兒講一講第一次參加這樣活動的感受。使幼兒深刻理解今天的幸福生活是無數的革命先烈用鮮血換來的,培養幼兒尊重烈士的情感,教育幼兒更加熱愛我們的祖。
7、教師播放清明節習俗的一些圖片,以加深幼兒對清明節的認識。
蕩秋千:這是中國古代清明節習俗。秋千,意即揪著皮繩而遷移。它的歷史很古老,最早叫千秋,后為了避忌諱,改之為秋千。古時的秋千多用樹椏枝為架,再拴上彩帶做成。后來逐步發展為用兩根繩索加上踏板的秋千。蕩秋千不僅可以增進健康,而且可以培養勇敢精神,至今為人們特別是兒童所喜愛。
踏青:又叫春游。古時叫探春、尋春等。四月清明,春回大地,自然界到處呈現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正是郊游的大好時光。中國民間長期保持著清明踏青的習慣。
植樹:清明前后,春陽照臨,春雨飛灑,種植樹苗成活率高,成長快。因此,自古以來,中國就有清明植樹的習慣。
放風箏:放風箏也是清明時節人們所喜愛的活動。每逢清明時節,人們不僅白天放,夜間也放。夜里在風箏下或風穩拉線上掛上一串串彩色的小燈籠,像閃爍的明星,被稱為“神燈”。過去,有的人把風箏放上藍天后,便剪斷牽線,任憑清風把它們送往天涯海角,據說這樣能除病消災,給自己帶來好運。
掃墓:清明掃墓,謂之對祖先的“思時之敬”。
插柳:據說,插柳的風俗,也是為了紀念“教民稼穡”的農事祖師神農氏的。有的地方,人們把柳枝插在屋檐下,以預報天氣,古諺有“柳條青,雨蒙蒙;柳條干,晴了天”的說法。
清明節的習俗是豐富有趣的,因此,這個節日中既有祭掃新墳生離死別的悲酸淚,又有踏青游玩的歡笑聲,是一個富有特色的節日。